![]() 一:对女人的描写 眼睛:1.眸含秋水2. 杏眼明仁3. 秋波4. 明眸流眄(miǎn) 眉毛:1.眉目传情2. 眉将柳而争绿,面共桃而竞红3. 远山眉4. 蛾眉青黛 牙齿:1.齿如含贝2. 朱唇皓齿3. 玉指素臂 唇:1.唇色朱樱一点2. 杏唇 嘴:樱桃嘴 脸庞:1.鬓云欲度香腮雪2.不施粉黛而颜色如朝霞映雪3.细润如脂,粉光若腻4. 桃花玉面5. 芙蓉脸6. 桃腮杏脸 体香:1.暗香袭人2. 气若幽兰 体态:1.班姬续史之姿,谢庭咏雪之态2.鬓云乱洒,酥胸半掩(美人睡态)3.出水芙蓉,楚楚动人4. 回顾千万,一笑千金5. 回身举步,恰似柳摇花笑润初妍6. 镜中貌,月下影,隔帘形,睡初醒7. 款步姗姗8. 泪痕尚尤在,笑靥自然开9. 袅袅娜娜10. 弱柳扶风11. 天女散花12. 香消玉殒13. 笑生媚靥14. 嫣然巧笑15.临去秋波一转16.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肌肤:1.白璧无暇、冰肌玉肤,滑腻似酥3. 肌若凝脂 手:娥娥理红妆,纤纤抬素手 腰:1.婀娜小蛮腰 步履:步履轻盈,珊珊作响、 穿着打扮:妇人之衣,不贵精而贵洁,不贵丽而贵雅,不贵与家相称,而贵与貌相宜。 声音:含娇细语 气质:1.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2.灿如春华,皎如秋月3. 美人在时花满堂,至今三载闻余香4.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5小家碧玉 天生丽质 天生尤物 整体:1.巴东有巫山,窈窕神女颜2.唇红齿白、清喉娇啭3.国色天香4.顾盼生辉,撩人心怀5. 花颜月貌6. 千朝回盼,万载流芳 二:女人的态、情、趣、神 1.她们的“态”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唇檀烘日,媚体迎风,喜之态;星眼微瞋,柳眉重晕,怒之态;梨花带雨,蝉露秋技,泣之态;鬓云乱洒,胸雪横舒,睡之态;金针倒拈,绣屏斜倚,懒之态;长颦减翠,瘦靥消红,病之态。 2.美女的“情”也是多种多样的: 神丽如花艳,神爽如秋月,神情如玉壶冰,神困顿如软玉,神飘荡轻扬如茶香,如烟缕,乍散乍收。 三:女人一生的三个阶段 女性的一生分为少、壮、半老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美的特色 1.少时盈盈十五,娟娟二八,为含金柳,为芳兰蕊,为雨前茶,体有真香,面有真色”,是美丽女人的花季,是美女最美的时期。 2.美女壮年时有壮年时的优点。“及其壮也,如日中天,如月满轮,如春半桃花,如午时盛开牡丹,无不逞之容,无不工之致,亦无不胜之任。”女性的壮年时期,最为成熟,最旺盛,干什么都能胜任。 3.至于半老,则时及暮而姿或半,色渐淡而意更远,约略梳妆,遍多雅韵。调适珍重,自觉稳心。如久窖酒,如霜后橘。知老将提兵,调度自别,此终身快意时也。 四:古人看美女 《西厢记》中崔莺莺是“淡白梨花面,轻盈杨柳腰”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闻静以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美人既醉,朱颜酡些。(宋玉<招魂>)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李白<西施>)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李延年<歌一首>)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曹植<洛神赋>)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王维<洛阳女儿行>)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王昌龄<西宫秋怨>)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杜甫<丽人行>) 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红楼梦>第六十八回) 醉酒佳人桃红面,不忘嫣语娇态羞 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吾无间然矣 有画难描雅态,无花可比芳容。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白居易-《长恨歌》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写道: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红楼梦》 形容王熙凤的八面玲珑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徐志摩在《沙扬娜拉《沙扬娜拉》 五:古人对美女的评判标准 1、乌发蝉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女人的秀发应该象黑漆一般乌黑油亮。站立的时候,长发就象黑瀑布一般直泻而下,不但要有光泽,还要散发出迷人的香气.所谓“蝉鬓”,是指两边的鬓发要薄如蝉的两翼. “乌发”一词,在《左传》中就曾出现过。而“蝉翼”的起源,则是魏文帝后宫一位叫莫琼树的美女所梳的发型,她的鬓发梳的象蝉翼一样薄而且美。宫中的其他女性争相仿效她的发型,因此便有了“蝉翼”一词出现。 2、云鬓雾鬟。云鬓雾鬟是形容女人的发髻如云雾一般,高高束起。 相传发髻的由来是由女娲所创。她用羊毛编结成细绳,结在发后,再用竹枝做成的“筓”把头发盘结成“髻”,前汉成帝的宠姬和德,沐浴时,喜欢在头发上洒些香水,再把发丝轻轻挽成髻,模样十分迷人,因此很得汉成帝宠爱。 后汉明帝时的马皇后,头发又长又浓又密,她的头发可以挽起高高的发髻,剩下的头发还可以绕发髻三圈。 汉顺帝时,大将军梁冀的妻子孙寿发明了略为倾斜的“堕马髻”。由于相当优雅美丽,因此这种发型一时蔚为风尚,许多仕女纷纷模仿,使堕马髻大为流行。 据说汉文帝的皇后每天化妆时,都会有一条青蛇从床底下爬出来,在它面前盘起身体。皇后觉得青蛇盘身的形态很美,便按着那种形态把头发挽起成鬓,果然相当神奇而美丽。由于那条青蛇每天都从不同的姿势盘屈身体,因此皇后每天也会变换不同的发型。当时人们便把皇后这种美丽的发鬓称之为“灵蛇鬓”。 3、蛾眉青黛。周朝的女人,流行画眉,先把眉毛剃去,再以“黛”来自由描绘眉毛的形态。所谓“黛”就是用笔把眉毛处涂黑的意思。在《诗经》和《楚辞》中,形容美女的眉毛为“蛾眉”。所谓“蛾眉”就是眉型象蛾的翅膀般淡而自然。这种眉毛,是当时最流行的眉型之一。 汉初诗人司马相如的妻子卓文君,她的眉毛如远山般,既长又弯曲,十分美丽,因而赢得了“眉如远山”的美名。 隋炀帝的爱妃吴绛仙也很擅长画眉,因此颇受炀帝的宠爱。不仅如此,炀帝还命令宫女们向她学习,画上这种称为“蛾绿黛”的眉型。当时的宫女都是使用由波斯进口的一种叫做“螺子黛”的颜料来画眉的,可是这种颜料价格昂贵,如果宫中的后妃全部使用的话,一天至少要消耗五箱以上。因此,宫女们只好在螺中混入一种铜的绿粉来使用,只有吴绛仙能使用纯粹的螺子黛来画眉。由此可知吴绛仙受宠的程度了。 4、明眸流眄。除了嘴巴以外,眼睛也是传达盛情的工具之一。有句成语“眉目传情”,说的就是这回事。一对美丽的眼睛,自古以来就是形容美人的重要条件之一。所谓“明眸”指的就是又黑又大的眼睛,而“流眄”也就是俗称的“抛媚眼”。试想,一个女人如果用一双美丽的眼睛,似笑非笑地向男人抛媚眼,那么男人便会很容易被诱惑了。 5、朱唇皓齿。顾名思义,朱唇皓齿便是红艳艳的嘴唇和白皙的牙齿。所谓朱唇轻启,贝齿微露,红唇不仅可使牙齿显得洁白,而白皙的牙齿更能衬托出嘴唇的鲜明色彩,因此这两个条件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6、 玉指素臂。自古以来,中国便相当重视手指。有一种算命方式“摸骨”,摸的就是指掌。一个美女不但要把指甲留得很长,同时还要修剪得很整齐。有人说十指可以代表一个人一生的巧拙,同时跟人生的兴衰荣枯也有很大关系。手指纤细的人多半相当聪颖,指尖尖细表示具有智慧,肘部丰满,手臂圆润的人,容易成功。最理想的手指应该是指头尖,手指细、长,柔嫩。符合这些条件的手指,便是大们平时所称的“纤纤玉指。 手指之外,美人的手臂,还必须细白、柔嫩,如凝脂般丰满、圆润而具有弹性,这样的手臂,便被形容为皓臂、素臂。 7、胖瘦得宜。中国的美女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唐朝杨贵妃般肉体丰盈的美女,(可喻为牡丹);另一种则是汉朝赵飞燕型的纤细美女,(可以喻为杨柳之姿)。也就是娇艳诱人的贵妇型美人和既理智又有气质的纤瘦美人。在这两种美人中,中国人还是比较偏好后者。因此,多半的文学、史书中所称颂的美女,都是属于纤细型的,例如,楚灵王对细腰的女子特别感兴趣,因此后宫的女子便拼命减肥,希望能博取楚灵王的喜爱,因此后宫因而饿死了不少的女人。《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更是这样清瘦的犹如不食人间烟火的代表。 除了纤瘦细腰之外,肌肤也必须晶莹剔透,最好能象雪一样洁白。“雪肤”也是一个美人必备的重要条件之一。 8、莲步小袜。“莲步”是形容缠过足的女人移动步伐时的模样,“小袜”则是指缠足的女性所穿的小小的袜。因为后面有专门一章叙述“缠足”,因此这里省略不提。 9,红妆粉饰。这里指女人抹上白粉搽上腮红的模样。“白粉”的出现,大约是在商未周初(公元前七世纪),而红粉的发明则稍迟。大约到了春秋时(公元前五世纪)才被使用。 所谓白粉,就是铅白、铅粉,也有人称其为铅华或直接称为“粉”,据说是夏禹发明的,不过,也有人说是商纣王所做的,然而女性普遍地在脸上涂抹白粉,却是在周文王的时候。 至于红妆,最早,女性是将一种被称为“朱”的染料涂在脸上,后来才懂得使用胭脂。据说,胭脂是北方匈奴所发明的。燕国便栽种了很多制造胭脂的植物。匈奴称自己的妻子为“阏氏”,也就是可爱如“胭脂”的意思。阏氏不仅和胭脂意义相同,连发音也很是相似。 10、肌肤芬芳。美女肌肤中带有芬芳的香气,不过并不是胭脂的香味,而是由女性肌肤中自然散发出来的香气。 春秋时代,越王勾践曾把绝色美女西施献给了吴王夫差。据说,西施身上便会散发出一种迷人的香气。她沐浴过的洗澡水,被称为“香水泉”,宫女们都争先恐后地希望得到这种“香水泉”。如果把这种水洒在屋里,整间屋子都会弥漫着迷人的芳香。 除此之外,汉朝的飞燕、合德,唐朝的瑶英及清朝香妃等,据说都是肌肤中带香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