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味芎苏散

 学中医书馆 2014-01-14
十味芎苏散 方剂来源 明.《医学入门》。 组成与用法 川芎21克 紫苏叶16克 葛根15克 桔梗(生) 7.5克 柴胡15克 茯苓15克 甘草(炙)9克 半夏18克 枳壳 9克 陈皮12克 . 上药共研粗末,每服9克,加生姜、大枣水煎服。也可改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 功效与主治 功能散寒解表,祛风止痛。主治四时伤寒,症见发热头痛。 现代临床 常用以治疗感冒头痛,也有用以治疗偏头痛等病症。例如: (1)感冒 以本方加荆芥、防风为基础方,可治疗感冒风寒所致 的头痛等症。如头痛甚者,可加藁本、白芷;咳嗽者,加麻黄、杏仁。 (2)偏头痛 本方加白芷、藁本,可治疗偏寒之偏头痛。如头痛甚者,加羌活、独活;伴头部刺痛者,加地龙、桃仁。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头痛。方用川芎祛风止痛,配以祛风解表之紫苏、葛根,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感冒发热、头痛,为其辨证要点。 香苏散 、 . 方剂来源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与用法 香附120克 紫苏叶120克 陈皮60克 甘草30 克 上药研为粗末,每服9克,水煎服。或研细末,每服6克,入盐点服。亦可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 功效与主治 功能疏散风寒,理气和中。主治外感风寒,内有气滞,形寒身热,头痛,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脉浮。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感冒,经期腹痛,也可用于治疗梅核气.胸痛,胃脘痞胀,子悬等病症。例如: (1)感冒 本方加姜半夏、生姜、荆芥、防风,治疗感冒伴胸脘痞闷、泛泛欲吐,有较好疗效。 (2)经期腹痛 本方加失笑散、当归√¨芎、干姜,玄胡索,治疗经期受寒,经行不畅等腹痛胀者有效。 (3)梅核气 本方去陈皮,加白蒺藜、郁金、海蛤粉、橘络√[/贝母、青黛,治疗病已5年者。结果:服药6剂,症见减轻,痰少易咳,咽喉阻塞感不明显;原方再服6剂.诸症消除(《黑龙江中医药》1984年第5 期)。 (4)胸痛 本方去陈皮,加全瓜萎、郁金、茯苓、橘络治疗。患者胸膺憋闷,胀痛,呼吸不利,善太息,咳痰不爽10天余。结果s 工剂痛减, 3剂痛止(《黑龙江中医药》1984年第5期)。 (5)胃脘痞胀 本方加佛手、神曲、麦芽、大腹皮、黄芩治疗。结果:服药7剂,痞胀显减,饮食略增;原方去陈皮,加金铃子、白蒺藜,再进7 剂,痞胀消失(《黑龙江中医药》1984年第5期)。 (6) 子悬 本方加枳壳、大腹皮、黄芩、茯苓、橘叶治疗。患者妊娠7个月,胸脘痞闷,胀满,呼吸不利,恶心欲吐,心烦不安。结果:服药 4剂,胸脘微闷,恶心止,心烦宁,尚觉乏力,面色不华,上方去枳壳、大腹皮、橘叶,加柴胡、当归、白芍、白术,6剂后,胸脘开豁,病愈体健(《黑龙江中医药》1984年第5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风寒外袭、气滞于内之证。方用苏叶发汗解表,香附、陈皮理气消滞,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形寒身热、头痛胸脘痞胀、脉浮苔薄,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伤食,加焦楂曲、莱菔子;咳嗽,加杏仁、前胡、桑皮;有痰,加半夏,头痛,加川芎、白芷,伤风自汗,加桂枝;伤寒无汗,加麻黄、生姜,伤风鼻塞,加羌活、荆芥;心中卒痛,加延胡索、酒一杯。 加味香苏散(<医学心悟>),即本方加荆芥、防风、蔓荆子、秦艽组成;功能同本方,而发汗解表之力增强,主治四时感冒发热恶寒,头痛身疼,以及妇女经期受寒腹痛等证。香苏葱豉汤(<通俗伤寒论》),即加味香苏散加葱白、豆豉组成,功能发汗解表,调气安胎,主治孕妇伤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