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头翁汤

 学中医书馆 2014-01-14
白头翁汤 方剂来源 汉.《伤寒论》。 组成与用法 白头翁15克 黄柏12克 黄连6克 秦皮12克 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 功能清热燥湿解毒,凉血止痢。主治热毒下痢,腹痛,卫急后重,肛门灼热,泻下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又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坏死性肠炎,急性结膜炎,肺炎,泌尿系感染,滴虫性阴道炎,阳痿等病症。例如: (1)细菌性痢疾 本方加甘草,治疗100例。结果:治愈率为82%,总有效率为97%,治疗时间最长4天,最短1天。疗效较磺胺药为优,不逊于合霉素(《上海中医药杂志》1958年第4期)。本方加白芍、甘草、银花、木香,治疗急性菌痢49例。日服2剂。结果:痊愈79.6%,进步14.3%;热退平均时间为28.2小时,腹泻、腹痛、里急后重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2.9、2.8、2.7天(《广东医药》祖国医学版1965年第2 期)。本方去黄连、秦皮,加苦参、马齿苋、地榆,治疗急性菌痢58例。结果:痊愈51例,临床治愈4例,无效3例(《科技资料汇编》兰州,1973 年第1期)。 (2)中毒性痢疾 以本方加青蒿、白薇为基础方,并配合输液输氧,治疗曾旧西药治疗未获显效者工0例。伴惊厥抽风者,加钩藤,全蝎、琥珀抱龙丸,伴神昏和肚腹臌胀者,加木香、槟榔、苏合香丸。结果均获痊愈(《江苏中医》1963年第4期)。 (3)阿米巴痢疾 本方去黄连、秦皮,加连翘、栀子,治疗病已15 年者。将煎液保留灌肠,每天1次。结果痊愈(《新中医》1974年第4 期)。本方加鸦胆子,治疗湿热型阿米巴痢疾。直肠镜检:见直肠下端有粉红色分泌物,并伴有散在溃疡,分泌物作常规检查,找到阿米巴原虫。结果;服药半个月,痊愈(《四川中医》1986年第7期). (4)结膜炎 治疗急性结膜炎发病10天者。结果:服药3剂,肿痛消失而愈(《新中医》1973年第4期)。 (5)角膜炎 本方加木贼草、蝉衣、白蒺藜,治疗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两眼红赤疼痛、头痛。结果:服药10余剂,诸症均除(<福建中医药》 1990年第2期)。 (6)肺炎 本方加减,治疗67例。其中大叶性肺炎41例,支气管肺炎26例,白细胞计数均在16.6×10。/升以上,体温最高41.4。C,最低38.2。C。结果。自觉症状消失,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计数均恢复正常;胸透或胸片复查病灶完全吸收而痊愈者56例,治疗2日、体温未控制、自觉症状加重属无效者11例。 56例痊愈患者中,体温恢复正常时间3日者8例,5—6日者37例,8—14日者n例(《浙江中医杂志》1986年第12期)。 (7)急性泌尿系感染 本方加味,治疗63例。其中尿道炎12例,膀胱尿道炎33例,肾盂肾炎工8例;属急性感染者工9例,慢性感染急性发作者44例。结果:急性感染中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2例;慢性感染急性发作中显效20例,有效16例,无效8例(《黑龙江中医药, 1986年第6期)。本方加木通、车前子、茯苓、六一散治疗。患者尿频尿痛、淋漓不尽,时发尿血,伴畏寒发热、头晕头痛等。结果。诸症均消失(《黑龙江中医药》1990年第3期)。本方加阿胶、蒲黄、杏仁治疗。患者产后血淋,小便涩滞不利,溺血紫红,尿时痛甚。结果;服药5剂后,小便畅利;3月后随访,未复发(<新中医》1990年第1期)。 (8)滴虫性阴道炎 本方加龙胆草、苦参、百部等治疗。患者阴痒 3年余。结果:服药5剂后,黄带减少,阴痒消失({北京中医》1989年第3期)。本方加椿根皮、柴胡、车前子治疗。患者带下色黄如脓,阴痒、小便赤。结果:服药后,阴痒减,白带量趋少,5剂后,阴痒已除,白带明显减少(《福建中医药}1990年第2期)。 (9)阳痿 本方加肉桂、山药、丹皮等治疗。患者发病两年,曾用补肾壮阳药无效,证属湿热下注、宗筋弛纵。结果:服药10余剂,阴茎勃起正常,他症消失;再以知柏地黄丸善后(《北京中医》1989年第3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热毒赤痢。方用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为主,配以黄连、黄柏清热解毒、燥湿,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痢下脓血、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脉弦数,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恶寒发热、表邪未解、里热又炽盛者,加葛根、银花以增强解肌清热作用,腹痛里急后重明显,加木香、槟榔、大腹皮以行气导滞,夹有食滞、腹痛拒按、苔厚腻,加枳实、山楂以消食导滞,发病急骤、下痢鲜紫脓血、壮热口渴、烦躁舌绛属疫毒痢者。加生地、紫草、丹皮、赤芍以滋阴凉血.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金匮要略}),即本方加甘草,阿胶组成,功能清热止痢,养血滋阴,主治产后血虚热痢,血虚阴亏,热痢后重。加味白头翁汤(《通俗伤寒论}),即本方加白芍、黄芩、贯众,茉莉花组成,功能凉血止痢,主治赤痢腹痛,里急后重。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 (1)《备急千金要方}白头翁汤,即本方加芍药、茯苓、厚朴、阿胶,附子、干姜、当归、炙甘草、龙骨、赤石脂、大枣、粳米组成;功能清热解毒,温中养血,主治赤带下血,连月不愈。 (2)《外台秘要》白头翁汤,由本方去黄柏,加干姜、当归、炙甘草’ 石榴皮组成,功能清热解毒,温中涩肠,主治寒急滞下。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去秦皮,加椿皮,第1次的水煎剂对志贺氏痢疾杆菌抑茵作用最强。面第2次煎出液几乎无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