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锅盔做法

 老玉米棒 2014-01-14

原料:

面粉500g、干酵母7.5g(1.5茶匙)、五香粉1/4茶匙、盐1茶匙稍多、芝麻1大匙、温水300ml。

做法:

1、将干酵母与温水(约40度)搅拌均匀,静置十分钟;

2、用酵母水和面,加上五香粉、盐揉匀放置在温暖出进行发酵(温度30度左右);

3、大约2小时后,面团发至两倍大,加芝麻揉至光滑;

4、揉好的面团擀成一个比平底锅稍小的圆饼;

5、平底锅中刷上一层薄油,大火烧热平底锅,将面饼放入锅中,火调至最小;

6、为了防止面饼膨胀,用筷子在面饼上扎几个眼;

7、盖上锅盖,烙至两面金黄,用筷子扎眼可顺利干净抽出即可。

8、烙好的锅盔切块,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夹上各种菜或者辣椒酱来吃。

灰狼一号

注意事项:

1、干酵母的用量在5克-10克之间,根据季节、温度还有酵母存放时间的长短可以增减用量。如果酵母买回家放的时间超过一年了,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下用量。冬季或者温度低的时候,也需要适当增加用量。

2、发酵的时间也是根据季节有长有短的,具体判断方法:面团要大至原来的2倍,撕开后有均匀的蜂窝出现即为发好;

3、和面用水量与面的软硬度,喜欢吃饼稍硬一些的,用250ml的水就可以了,如果家里有老人喜欢吃软一些的,300ml左右的加水量比较合适;

4、水的温度,水的温度在35-40°最好,即伸手进去,有微烫的感觉,夏季水温可以稍低一些;

5、为什么一开始要大火烧锅?如果冷锅就将面饼放入,锅盔的皮就会比较厚,吃起来口感要稍差一些;

6、烙制过程中要注意翻面。

食材明细

  • 发面团:面粉300g
  • 死面团:面粉150g
  • 发面团:酵母3g
  • 发面团:温水140g
  • 死面团:鸡蛋75g
  • 死面团:盐2g

>制作步骤

  • 锅盔饼的做法第1步
    1.  先做发面团。酵母用温水溶解;
  • 锅盔饼的做法第2步
    2.  倒入面粉中,搅拌均匀;
  • 锅盔饼的做法第3步
    3.  和成面团(做到三光:面光、手光、盆光);
  • 锅盔饼的做法第4步
    4.  放在蒸锅里,隔水加热一分钟的样子;
  • 锅盔饼的做法第5步
    5.  发酵一个小时左右至两倍大;
  • 锅盔饼的做法第6步
    6.  死面团制作:面粉加鸡蛋和盐;
  • 锅盔饼的做法第7步
    7.  搅拌,揉成光滑面团;
  • 锅盔饼的做法第8步
    8.  将发面团和死面团揉成一个面团,要多揉一会,可以揉一会,饧饧再揉,确保内部组织机构细腻,无气泡;
  • 锅盔饼的做法第9步
    9.  把揉好的面团擀成厚1~2cm的圆片,最好厚2cm;用牙签扎眼;
  • 锅盔饼的做法第10步
    10.  还可以用瓶盖压花纹;(可以省略)
  • 锅盔饼的做法第11步
    11.  入锅;
  • 锅盔饼的做法第12步
    12.  往饼上洒水,撒芝麻(洒水是为了可以粘住芝麻);
  • 锅盔饼的做法第13步
    13.  瞧瞧!
  • 锅盔饼的做法第14步
    14.  翻个面瞧瞧!
  • 锅盔饼的做法第15步
    15.  经过三翻六转,烤至两面金黄;
  • 锅盔饼的做法第16步
    16.  出锅。对切成小块。
  • 锅盔饼的做法第17步
    17.  再来张!
  • 锅盔饼的做法第18步
    18.  好看不!

    锅盔饼做法小贴士


    1、在烙饼过中,要不停的翻转,以免焦糊了;
    2、可以洒点水,防止太干了;
    3、最好要盖锅烙饼,减少水分蒸发,防止太干了;







    锅盔的传说

    锅盔始于战国时期长平之战,要比唐早1000多年,可以参考《大秦帝国》中长平之战的部分。 

    相传,唐朝时高宗皇帝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最初选取中乾县东北25公里的五峰山,后因穴位风水不吉利,而改选在乾县城北3公里的梁山上。梁山风景优美,是当年秦始皇、隋文帝巡幸游览之所,位于京都长安西北80公里,在“八卦”中属于乾位,故将陵墓称为乾陵。乾陵修建工程浩大,征用了数万名匠人和民工。当时,有个叫冬娃的小伙子,从小失去母亲,和父亲两人相依为命,他生性聪明,勤劳朴实,很受乡邻的称赞。谁料后来父亲因病卧床,冬娃每天除了上山打柴外,回来还要给父亲烧菜做饭,天长日久这样干,便练就了一手做饭的烹调技艺。修建乾陵征用民工时,他替父亲去做工,因人多而活路又繁重,饭食往往不能按时吃,困苦不堪。有一天,他肚子饿得实在撑不住了,就悄悄地在路边挖了一个土窝窝,架上自己的头盔,把面和匀放在盔内,在盔下烧着柴禾,过了一会儿,他从盔内取出烙成的馍一尝,酥脆可口。他高兴极了,就把这个办法告诉了同伴,让大家改用铁锅去烙,结果吃起酥,闻起香,一传十、十传百,就形成了这种独特的锅盔馍。

    相传武周(唐武则天)时期,官兵为武则天修建乾陵时,因工程巨大,大量民工需要忙碌工作,且工地无烹调用具,所以官兵以头盔为炊具来烙制面饼,故取名锅盔。
    从此后,筑陵工地上香气弥漫,总监尝到这种香味异常的馍后,感觉不错,忙派专人送到京城长安。因此馍不同一般,后来唐王朝每年就要乾县进贡锅盔馍。这种烙馍的方法,逐渐流传到民间。由于历代劳动人民不断地改进制作方法,锅盔馍的质量也越业越好,样式也有许多种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乾陵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旅游者,他们总爱吃乾县的特产——锅盔馍,临走时还要带上几个,回去送给亲朋好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