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当年孔子第47代孙孔若钧和他的儿子孔端躬随宋高宗南渡,在磐安榉溪繁衍生息,并在1255年由理宗帝赐建“南宗厥里”榉溪孔氏家庙。
为证实榉溪孔氏家庙的真伪性,2004年中国古建筑界三位泰斗——罗哲文、谢辰生、吕济民老先生和浙江省文物专家曾多次进行了实地考察,最终确认这座孔氏家庙是理宗帝为孔子48世孙孔端躬后裔赐建的家庙,是孔子后裔在中国南方的另一个故里。
3、卢
这个姓与韩国的两任总统卢泰愚、卢武铉扯上了关系。
在金华,卢姓人口有47999人,排在第21位,是名副其实的大姓,主要分布在东阳,少数则在磐安、永康。
卢氏在东阳有一座引以为豪的“民间故宫”——卢宅。
卢宅占地500亩, 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 采用九进式庭院构造,以卢氏大宗祠为中心,由复荆堂、肃雍雍堂、树德堂作为核心建筑.
40多处园林, 书院,寺观和26座牌坊分落其间,在明清只有皇家才可以如此建造院落。
根据韩国世界卢氏源流研究会的研究成果,东阳卢氏与韩国卢氏的祖先是亲兄弟。所以才有了卢武铉在任时,让他的姐姐卢英玉女士一行来到带着东阳,寻根访亲。才有了东阳卢氏代表团访问韩国时,受到了两任卢氏总统的亲切会见。
“卢宅是整个东南亚卢氏家族的自豪,整个建筑群的宏伟、壮观的规模和气势都让我们感动,就像一段历史摆放在这里。已经来过的韩国卢氏后人都想再来这里,而至今没有来过的也盼望着来。”韩国世界卢氏源流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卢均椿在到访东阳时,曾这样说道。
4、郑
这个姓在金华的总人数有81929人,但主要分布在浦江,其中以郑宅最为出名。
郑宅镇有个“江南第一家”,说的就是郑家的故事。
居住在此的郑氏家族,以孝义治家。自南宋至明代中叶,十五世同居共食,和睦相处。立下“子孙出仕,有以脏墨闻者,生则削谱除族籍,死则牌位不许入祠堂”的
家规,历宋、元、明三代,长达360多年,出仕173位官吏,无一贪赃枉法,无不勤政廉政。浦江郑氏家族如此义居,屡受朝廷旌表。明洪武十八年(1385
年)太祖朱元璋赐封其为“江南第一家 ”。时称义门郑氏,故又名“郑义门”,被誉为中国儒家“家族文化”典范。
也许是名声在外,浦江的郑宅几个前曾迎来数批韩国瑞山市的寻根团,韩国瑞山郑氏族谱首章所记载的便是“中国贯乡金华府浦江县,属浙江”。而在瑞山郑氏中,有名的人包括韩国现代集团创始人郑周永和他的六子、曾任国际足联副主席的郑梦准。
5、羊
羊,这个在其他地区很难看到的姓,在金华有5000多人。
快报曾报花了很大篇幅报道过的“炼火”,就是由磐安的羊姓族人主要兴起的一种民俗。
距磐安县城之南20公里有个大皿村,村里住的是都是羊姓人。
羊姓人信仰“炼火”,“炼火”起源于先民对火的崇拜,后来与“方岩胡公”的信仰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规范仪式在当地世代传承。“炼火者”要赤脚走过烧红的
木炭堆,是一项神秘而又神奇的民间绝活。当地人认为,“炼火”具有驱瘟、避邪、祈福、治病、求平安的信仰目的,每年重阳节和胡公祭日期间均要进行大型炼火
表演。
称为“降童”的炼火主持人会在仪式开始前,大声吆喝道:“羊家头首,胡公大帝,外出游嬉,脚踏云头,游过九州,到此地安歇一夜之后,保得乡方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六畜兴旺,栏头高强。”
6、郭
郭姓在金华有37806人,也是大姓,相传是唐代名将郭子仪的后代。
郭姓者以东阳为多,兰溪次之。
在东阳六石、郭宅一带,许多当地人多以郭为姓,当地人有传“十里长郭”,说是就是郭姓人口的人多势众。比如说我们熟悉的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就是地地道道的东阳郭家人。
在兰溪高潮会桥、兰江汪高、灵洞下郭等村,郭姓人也是随处可触。
7、马
马姓人口在金华有43753人,其中可以分为汉族的马和回族的马。
汉族的马主要在东阳,以南马一带为主;回族的马这些年有增多之势,他们中大多是来自宁夏和甘肃等地的外来流入人口,以在金华经营拉面之类的小本生意为主。
说到马姓的故事,我们不能不说高中语文课本中的《送东阳马生序》,这是明代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送给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的文章,勉励马生勤苦学习。
宋是金华浦江人,在今天的浦江、兰溪、金东、义乌,有很多他的后代。
宋濂显然是长者、过来人,用今天的话说,他在文章中是这样给小老乡忠告的:你在太学中读书已两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你的贤能。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你以
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表示敬意的见面礼物,文辞很流畅通达,同你辩论问题,言语温和而脸色平和。你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
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的人吧。你将要回家探望你的父母,因此我将自己求学的艰难告诉你。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
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
8、骆
骆姓在金华有20100人,其中95%以上是在义乌。
说到骆姓,就要提到骆宾王。
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幼年即资质颖悟,聪慧过人。七岁时即景赋《咏鹅》诗,一时传遍乡闾,誉为神童。晚年参加徐敬业扬州起事,并写下了著名的《计
武氏檄文》。作为“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对荡涤六朝文学颓波,革新初唐浮靡诗风,开辟唐朝文学的繁荣局面作出了贡献,因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人
物,长期来受到人们的赞誉。
在义乌的下骆宅等地,居民仍然多姓骆。在义乌,有骆宾王公园,宾王路、宾王市场、宾王中学等。
现在在马来西亚生活的骆姓华侨有两万多人,他们的父辈是从福建的惠安漂洋过海迁徙过去的,但追根溯源,福建的这一支骆姓祖先就有很多是来自义乌,其中包括眼下的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
9、陶
陶姓在金华有16405人,其中以兰溪、义乌、婺城为主要聚居地,在兰溪有陶宅村,有义乌有上西陶、下西陶村。
说起来,这些陶姓很多都是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后裔。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传诵不衰的千古名篇,他的诗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曾经让多少人心弛神往。在兰溪,就有这么一处“世外桃源”般的陶渊明后裔聚居地--兰溪市梅江镇白沙陶宅村(古名五柳庄)。
座落于金华北山山脉之北的陶宅村现有2000多人口,全村几乎都姓陶。陶氏祠堂雕梁画栋,气势雄伟,另外村中还保留了10余座古厅堂和古建筑以及保存完好的《浦阳陶氏宗谱》,都极具文物和史料价值。
据这里保存完好的《陶氏宗谱》记载:“陶氏之先,出自帝尧之后,周朝封康叔于陶国,子孙遂以国为氏。白沙陶氏原居江北,渐次南移。晋有陶侃,为政缜密,勤
于职守,常勉人爱惜光阴,毋醉饮赌博,后封长沙公。传4世陶渊明,为彭泽令,因不以五斗米而折腰,解印去职,归隐浔阳。”
10、宗
宗姓在金华有4832人,主要就是在义乌。
北宋抗金名将宗泽就是现在多多数宗姓人的祖先,在金华,宗泽还是公认的“金华火腿”的祖师爷。
史料记载,唐末五代时宗泽八世祖,由南阳迁于浙江义乌。
在义乌,宗姓人聚居的地方主要有宗宅村、宗塘村。
由于宗泽死在江苏镇江,现在当地,也有不少由义乌迁移过去的宗氏后人。
据悉,浙江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也是宗泽后裔。
11、柳
柳姓在金华有9748人,列第98位。
柳姓人主要聚居在兰溪横溪镇国庆村、浦江白马镇柳宅村、金东区傅村镇的上、下柳宅等地。
金华的柳姓人祖先中,有一个叫柳贯的,最为出名,系元代大儒,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教育家,元“儒林四杰”之一,说起来还是宋濂的老师。
横溪镇国庆村的柳氏后人,为了纪念先祖柳贯,重修了有关厅堂和柳氏家谱,重修了柳贯墓,集资整理出版了《柳贯诗文集》,建立了柳贯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