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武县历史文化

 茶香飘万里 2014-01-14


  宁武大事记
  汉置楼烦县,魏、西晋因之,永嘉年废。
  北魏于今县境东北太平村置太平郡,别置广宁郡、神武郡。
  北齐废广宁、神武2郡入太平郡。北周废太平郡。
  608年(隋大业四年)于今凤凰镇西南50千米宁化村置楼烦郡,隋末陷废。
  唐末于楼烦郡故治置宁武军,取北魏广宁、神武二郡尾字为名,后废。
  952年(五代北汉乾佑五年)置宁化军,后废,又置固军,属岚州。
  979年(宋太平兴国四年)改固军为宁化县,故治在今城关西南宁化村。
  980年(宋太平兴国五年)于县置宁化军,县属之。
  1070年(熙宁三年)废县。
  1086年(元佑元年)复置宁化县,1104年(崇宁三年)废。
  1180年(金大定二十年)再置宁化县。
  1182年(金大定二十二年)升宁化军为州。
  1221年(蒙古太祖十六年)州、县俱废。
  1370年(明洪武三年)置宁化所,故址在今化北屯乡(原宁化乡)。
  1467年(成化三年),宁武设关,并配备了三关总兵,统领宁武关、雁门关、偏头关三关军事。为山西镇。
  1725年(雍正三年)宁武始设府,辖宁武、神池、五寨、偏关四县。
  1749年(乾隆六年)知府周景柱等编修《宁武府志》,历13年而成,共12卷。1857年(咸丰七年),知府常文遴和阿克达春合编《续宁武府志》1卷。
  1860年,下白泉人殷开国响应熊六发动的白莲教农民起义,在下白泉一带安营扎寨,给清朝统治者以沉重打击。
  1906年,丁致中、南桂馨、谷思慎在宁武创办山西省立第五中学,宣传三民主义。
  1913年,宁武始设邮局。
  1934年,修建宁武火车站,有道发线三股。
  1937年10月20日,日军第一次侵入宁武县城。10月7日,屠杀居民近4000人。同年10月14日,120师收复宁武。同年,北同蒲宁武段建成通车。
  1938年,日军再次侵入宁武县城。4月1日驻宁日军北逃朔县。
  1946年7月1日,宁武解放。
  1970年6月,宁岢铁路完工。
  2005年5月8日,宁武第一个网站-----宁武人诞生,其后宁武网、百度宁武吧、宁武在线等网站纷纷出现,宁武进入了网络时代。
  2006年7月7日,东寨镇发生爆炸惨案,死亡49人,为宁武有史以来伤亡最大的案件。

6.1 人文历史

  宁武县,汉置楼烦县,魏、西晋因之,永嘉年废。北宋置宁化军。金称宁化县,为宁化州治。明洪武三宁武县壁画年置宁化所(故址在进县南之宁化乡)。成化处建宁武关,清雍正三年置宁武县,为宁武府治。民国元年废府留县,今因之。
  宁武历史文化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杨庄等处古文化遗址所遗贸的石斧、陶片,为史学界研究黄河中游地区文化发展,提供了依据。前11世纪到前476年,古老而善于射骑的楼烦部族(或氏族)便活动在今宁武一带。前277年,赵国征服楼烦,赵武灵王为实现灭秦大计,重用楼烦将士,今宁武是其驻扎的主要地域。隋代,几十万工匠在今宁武天池、汾源一带,建筑了规模宏大的汾阳宫。唐代、天池、元池、楼烦是朝迁的重要军马基地。元代,戍边军民开始在今宁武一带屯田垦植,结束了当地有史以来的荒漠状态。明清以来,修内边、筑城池,营建寺庙,宁武一步步发展起来。
  明洪武年间设阳方口镇镇西卫、属太原府管辖。成化四年立宁武关。嘉靖十九年,宁武为山西镇,统领雁门、宁武、偏头三关军事。清雍正三年始改为宁武县为宁武府治,领“宁武”、“神池”、“五寨”、“偏关”四县,属山西雁门道。民国初年废府,建国后为“宁武县人民政府”,隶属山西省忻县地区行署辖。1959年1月划归晋北专署,1961年重归忻县专属。 “文革”期间改“县人民政府”为“县革命委员会”,属忻县地区革命委员会管辖。1981年3月,县七届人民代表大会改“县革命委员会”为“县人民政府”至今,现为山西省忻州市人民政府管辖。
  自战国到明末,宁武地区或边关要地,联络内陆和北方少数民族的重要通道,或内陆汉民族涔山乡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杂居地,民族商贾文化交往的主要地段。宁武特殊的地理环境养育了粗犷、刚强的宁武人民,勤劳淳朴的宁武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古代疏通汾水河道、降伏水患的治水始主台骀长期生活在今宁武一带,在今宁武定河村建有“昌宁公家庙”,立祠纪念。汉代著名女文豪班姨妤就是古楼烦人。刘肇文开本县留学外国的先河。丁致中、南桂馨早年参加同盟会,参与辛亥太原起义,在推翻清朝统治曾作出重要贡献的著名文学家吴敬梓之长子吴良曾任宁武知府,政绩显著。宁武籍王春菁、王春葳姐妹在30年代括襄全国网球单打、双打冠军,为宁武和山西人民争得殊荣。抗日战争期间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贺龙、关向应、王震、余秋里长期战斗在宁武一带,留下许多革命足迹和光荣传统。宁武人民出生入死英勇斗争,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旧堡村民兵分队长、晋缓特级民兵英雄张初元创造了一手拿枪一手拿锄,敌人来了就战斗,敌人走了便生产的劳武结合的经验,誉满晋绥。席麻洼村民兵队长邢四娃组织带领民兵开荒地种军火田,创办“军火合作社”,妇幼皆知,闻名遐迩。抗日、解放战争期间宁武数以万计的人民支前参战,为革命有1076名烈士牺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