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鷳鸟【一】

 欢 喜 2014-01-14

白鹇(学名:Lophura nythemera)又名银鸡。属于大型鸡类。雄鸟全长100~119厘米,雌鸟58~67厘米。头顶具冠。嘴粗短而强壮,上嘴先端微向下曲,但不具钩;鼻孔不为羽毛所掩盖着。翅稍短圆。尾长。跗蹠裸出,雄性具距,但有时雌雄均有;趾完全裸出,后趾位置较高于他趾。雌雄异色;雄鸟上体白色而密布以黑纹,头上具长而厚密、状如发丝的蓝黑色羽冠披于头后;脸裸露,赤红色;尾长、白色,两翅亦为白色。下体蓝黑色,脚红色。雌鸟通体橄榄褐色,羽冠近黑色。栖息于森林茂密,林下植物稀疏的常绿阔叶林和沟谷雨林。食昆虫、植物茎叶、果实和种子等。通常成对或成3~6只的小群活动,性机警,很少起飞,紧急时亦急飞上树。繁殖期筑巢于灌木丛间的地面凹处。每窝产卵4~6枚,雏鸟早成性,孵出的当日即可离巢随亲鸟活动。分布于中国、缅甸泰国和中南半岛。分布于贵州、云南、四川、湖南、广东、广西、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海南等地。以雄鸟上体和尾羽上的黑纹的宽窄及条数的不同为主要标志,白鹇共分化为16个亚种,有9个亚种分布于中国境内,榕江亚种分布于广西西北部的融水、南丹、环江,四川南部的合川、叙永和贵州的11个县、市境内;滇西亚种分布于云南西部的腾冲、潞西、盈江、泸水等地;缅北亚种仅分布于云南西南部的澜沧;掸邦亚种分布于云南西部的15个县、市境内;滇南亚种分布于云南南部的11个县境内;峨眉亚种分布于四川中部和南部的10个县、市境内;指名亚种分布在湖南西南部的洞口、绥宁、新宁、城步、武冈,广东北部和中部的始兴、乳源、高要、乐昌,云南东南部的文山、马关、河口和广西的23个县、市境内,此外在贵州东南部也可能有分布;福建亚种分布于广东东部的大浦,湖南东南部的炎陵、桂东、宁远,湖北东南部的阳新、通山、崇阳、通城,以及江西、福建、浙江和安徽南部的广大地区;海南亚种仅分布于海南的7个县境内。白鹇翎毛华丽、体色洁白,因为啼声喑哑,所以称为“哑瑞”;在中国文化中自古即是名贵的观赏鸟。《禽经》记载“似山鸡而色白,行止闲暇”,因此宋代李昉所畜养的五种珍禽中,白鹇即被称为“闲客”。唐代李白曾作诗“赠黄山胡公求白鹇”;清朝更把白鹇作为为五品官服的图案。李白喜养禽鸟终生不倦。即使他在政治上失意,到处漂泊之时,也乐此不疲,黄山隐士胡公养有一对白鹇,是由家鸡孵化,从小饲养长大的,十分驯服。李白在青城山时曾养过此鸟,但因此鸟野性较强而没有驯养成功。所以他对胡公的白鹇掩饰不住钟爱之情,表示了君子要夺人所好之意。胡公欣然答应奉送双鹇,但要求“谪仙人”亲笔题诗一首,李白欣喜若狂,马上写了带有序文的《赠黄山胡公求白鹇》五律诗一首,并在序文中透露了他热衷此道的心情:“此鸟耿介,尤难畜之。予平生酷好,竟莫能致。而胡公辍赠于我,唯求一诗,闻之欣然。适合宿意,因援笔三叫,文不加点以赠之。“在诗中他以白鹇与白壁相提并论,以白锦喻白鹇毛色之美,表达出自己得到珍禽后的欣喜之情。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