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黑暗,以便洞悉人性—— 好莱坞颁奖季(二)
《华尔街之狼》最后一个镜头定格在芸芸众生那一张张呆板、充满渴望和梦想的脸上,这不是一个教训,而是戳穿一个真相——人类在欺骗和梦想之间,永远找不到两者之间的界限,这既是曼妙梦想的开端,也是必然荒诞的结局。
新闻报道说《华尔街之狼》曾经遭到奥斯卡评委攻击,他们称马丁·斯科塞斯拍了此片“应该感到丢人”。如果这是指斯科塞斯通过镜像语言展示了糜烂与腐朽,或者指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扮演的乔丹丧心病狂地迷恋毒品和肉欲,那么这样的“指控”实在是误会老马丁了。在人类欲望的尺度上,从来都没有最高,只有不断地超越和颠覆,某种意义上,欲望的野心不也正是可以指向人类发明出来的体育精神或者所谓奥林匹克精神吗?
争强好胜或者贪婪虚妄,都不是某个时期的特有符号,它们贯穿人类历史,不分国界和种族,是书写人类历史的必备关键词。
马丁·斯科塞斯的雄心依旧,他要讲述大历史,也在构建碎片化的个体细节。在《华尔街之狼》中,透过那些琳琅满目的金融活动和术语,你甚至能看到自己——对,我们也在欺诈和向梦想迈进。这是多么伟大的悖论,梦想和野心到底有没有区别,而虚妄又怎么来定义,还有那么多近似乎人性本身的色欲和依赖,你怎么确定自己得到的梦想是合理、确凿和无害的?无疑,马丁·斯科塞斯再次准确地洞悉这样一个人性上的黑洞。反过来说,也只有展示黑暗,才有可能发现人类身上那些幽暗的品性。
人类甚至基因里可能都没有“引以为戒”这个词条,比如电影中展示的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诈骗细节——打电话欺骗对方、哄骗人购买,这种事是不是今天也常见,不是以机灵和聪慧著称的汤唯,也刚刚被骗子电话敲诈了21万吗?再数一数你一天会接到几个向你推销的电话和短信,这样雷同的事件只能告诉我一个事实,即,我们对自身的恶是没有免疫力的,而当下也可以说成是一个作恶要比行善更容易的时代。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在盖茨比的角色上,进一步颠覆了“疯狂”这一概念,白手起家之后的挥霍,当然也远不如如何实现所谓梦想过程中耗尽自己的气力来得过瘾。从盖茨比到乔丹,不变的是挥金如土,如果说盖茨比是迷离和痴醉,那么金融证券业大亨乔丹则是疯癫和亡命。此角色最终也为莱昂纳多赢来了金球奖最佳音乐/喜剧片男主角称号,你看看他几近全程面部痉挛扭曲的演出,也就明白为何他可以获得殊荣了。
而作为四年前的金球奖终身成就奖的得主,得没得到一个金球奖最佳影片的奖杯,自然不是马丁·西斯克斯所在乎的了,值得骄傲的倒是这位年过七旬的导演,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创造力和挑战性。他已经经典那么多年了,可活力依旧。回观一下我们的内陆导演,不要说七十岁,即便本应创造力旺盛的五六十岁之年,他们不是呈现出老迈和腐朽,被市场和观众淘汰,就是忙着跟观众斗气撒娇,没出息是这代影人身上最明显的特征。
获得金球奖电视电影男主角的迈克尔·道格拉斯,也同样堪称惊艳的演出,《烛台之后》是真实历史人物的传记电影,对于塑造一位艺术和商业上都才华横溢的gay来说,不管当今的化妆术和特技如何了得,到头来还是要拼演技的。是道格拉斯没有破绽且惟妙惟肖的动人演出,令这部电影毫无问题地成为了年度必看的佳作。
史蒂文·索德伯格是一位让影迷总是摸不到北的导演,多年以来起起落落,他可以拍出技惊四座的《性·谎言·录像带》、《烛台背后》,也可以拍出了无生气的《十三罗汉》、《传染病》、《副作用》,可能对于有些导演来说,碰到好剧本和选准演员,才是他们成功的必然因素。
获得金球奖最佳剧情片的《为奴十二载》,从题材到故事主题,无不是朝着好莱坞主流奖项去的。黑人坚持反抗的主题、颠沛跌宕的故事、残酷和历史污点般的细节,这些都足以使得《为奴十二载》成为经典好莱坞商业片的典范。而2008年执导了处女作《饥饿》、2011年执导了影片《羞耻》, 使得导演史蒂夫·麦奎因也成为继史派克·李之后最受瞩目的黑人导演。
人的身体和精神达到极端的时候是怎样的,人在极端的环境下思想和行为会发生怎样的变故,而所谓极端遭遇又会在怎样的悬念之下展开一出具备观赏价值的电影?《为奴十二载》均给出了相当于教科书般的答案。对于异域观众来说,我们虽然对奴隶制度、黑人遭遇缺乏感同身受的理解,但在观影过程中一样可以被人类的残酷和悲剧所打动。换言之,真正具有商业价值和艺术属性的电影作品,是全人类性质的,它们具有一种“世界语言”。
以此,我们也领教一种悖论,即,人类的平等,却是来源于黑暗的不平等。而人类迄今为止的表现,都反映出我们对自己眼下所处环境的麻木,看一看《为奴十二载》里白人的表情和作态,难道不比你今天对上司谄媚而对清洁工抱以冷眼更自然和妥帖?我们只能看到昨天的不公,但却无法对眼前的荒诞动容。
人类曾经的残酷和如今的脆弱,可以通过《为奴十二载》一一再现。故事上的跌宕和时代历史背景的复杂黑暗交相呼应,而个体的动荡和坚忍也为故事带来了煽情和感人的元素。作为欧洲新晋的导演,史蒂夫·麦奎因在电影的叙事和镜头运用上也显得不俗,宏大野心倒不见得,但至少作为年纪不大且又蒸蒸日上的导演,他也表现出了应有的上进之心。
很显然,对于这部电影来说,金球奖的最佳剧情片并不是其最终命运,未来的奥斯卡上也有望受到更多的瞩目。 (责任编辑:杨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