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免费干点儿有建设性的事儿,客户才愿意答理你(3)

 小月悦 2014-01-15

先免费干点儿有建设性的事儿,客户才愿意答理你(3)

那时我天真幼稚,以为报纸发行量真有15万份,谁知一年后进入报社核心层,才知道报纸的真实发行量——9万!当时埋怨地看了一眼身旁的杨总,他却嘿嘿偷笑。

“啊?那,那怎么办啊?”我马上急眼了。

“别急,提成不是白拿的,你要替客户想办法。我有两个办法。首先,他们广告再发布时,你先让同事帮你打反馈电话。”

某些弱势报社有个潜规则——业务员当电话托儿。一则广告刊登后,业务员怕效果不好,都会请同事帮忙打点儿咨询电话,造出广告效果不凡,受到消费者追捧的声势。我也曾被人拖去当电话托儿,所以对于杨总的建议,马上心领神会:“好,下周我请几十个同事帮忙,非把丫的咨询电话打爆不可!”

“对,不打电话则已,要打就干脆给他打爆!你再跟他们建议,把第三期刊登的半版软文,提前到第二期发布,配合同期双通栏硬广告。你知道,通过新闻报道的方式,可以潜移默化地给消费者洗脑,引导保健概念,打破戒备心理,而硬性广告能树立大品牌形象,给大家消费信心。上次我曾跟他们老板建议过,但他们不听,想一上来就用大版面的硬广告冲击市场。呵呵,在京城大牌云集的地方,一夜之间就想把品牌建起来,可能吗?”

“明白。但编辑部那边我还不熟,要不您帮我协调协调?”

“行,我给你安排采编,你负责明天约好客户。”杨总爽快地吩咐道。

“好,我这就去办。”

在一个多月的广告刊发期里,我像杨总的影子一样,完完整整学了一溜够。有了广告实践,我又举一反三,只要遇到看不懂的广告,就跑去请教高手。但我发现这种学习方法有些不对路,因为每个人说的都不一样。于是我改变学习策略,找一个广告,分别请教不同的人,当听完几个人的理解和观点后,再反复对比思考。拜真理越辩越清晰所赐,我已渐渐入门。嗯,为学到真本事大声叫好吧,因为没有必×神鞋广告的实战,我是不可能在红牛广告上取得成功的。

从智取红牛案例上看,成功的销售前提是必须为客户利益着想,首先免费做点有建设性的事儿,客户才能对咱感兴趣,这是销售的一大诀窍。如果开篇便谈生意,十之八九会谈崩,因为客户在广告人的强力熏陶下,早已油盐不进。从此,我坚信这条业务原则,无时无刻不先想着如何给客户更多好处。这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我开始了真正的收获。

敞开心扉

法国科学家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这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习惯,总是盲目跟随着前面的毛毛虫 ,法伯把若干条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随,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10厘米的地方撒上一些毛毛虫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圈地爬。一连7天,毛毛虫都不停地团团转,最后终于因为饥饿和筋疲力尽而亡。

结论:在那么多的毛毛虫当中,只要有一只稍微与众不同,便会改变命运。人们太习惯走别人曾经走过的路了,而悟性和举一反三的本事才是一个人真正应该具备的本事。要是当初我跟其他人一样,直扑红牛而去,会有收获?洗洗睡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