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瘀血汤 。 方剂来源 汉。《金匮要略》。 . 组成与用法 大黄90克 桃仁20枚 廑虫(炒,去足)20枚. 上蓟研为细末,炼蜜和为4丸。用酒200毫升煎1丸,取150毫升,顿服。也可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比例酌减。 功效与主治 功能祛瘀活血,泻下通经。主治产妇瘀滞腹痛.或瘀血阻滞所致月经不迩。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宫外孕,痛经,胎盘残留,输卵管炎,子宫内膜增生,肝硬化,也用于治疗精神失常等病症。例如。 (1)宫外孕 治疗不稳定型宫外孕。因出血量不多,方中加入川牛膝、蜈蚣、香附等,增强行气逐瘀之力。结果;连服7剂而获效,以B 型超声波复查示,末探及包块,腹痛消失(<江西中医药}1982年第3 期)。 (2)胎盘残留 本方加牛膝、红花等,治疗漏下不止。结果;连进 3剂,阴道流出黑色血块及白色膜状物,漏下即止,继以归脾汤善后.获愈(《江西中医药》1982年第3期)。 (3)肝硬化 本方为主,治疗早期肝硬化。可选加其他活血化瘀软坚药,如丹参、赤芍、炮山甲、鳖甲、当归、红花等,如腹泻次数多,大黄可。先煎或减量,常服可改变肝脏质地。本方合四君子汤,加利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若腹水退后,腹胀减轻,则以补益为主,酌加理气活血药 ({中医年鉴>1986年)。 (4)感染性精神病 以本方为主治疗。患者产后恶露未行,随即高热不退,神昏谵语,此为败血停蓄,瘀浊攻心。结果。药后下黑便1次,神志转清,连服3剂,恶露复行,神志已清,续以补心丹善后,调治半月而愈(<江西中医药}1982年第3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瘀血内结所致产妇腹痛等病症。方用活血破瘀之廑虫、桃仁,配合大黄行瘀通便,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血瘀内结而致经水不利、腹痛,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气虚,加党参、黄芪,血虚,加当归、阿胶,夹热,加山栀、丹皮,气滞,加枳实、青皮、香附,腹痛且有包块,加乳香、没药,腰痪,加川断、桑寄生。 本方破血下瘀之力颇峻猛,须慎用,且应中病即止,不可攻伐太过.孕妇忌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