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原饮 方赛来源 明。(温疫论}。又称达原散。 组成与用法 槟榔6克 厚朴3克 草果1.5克 知母3克 芍药3克 黄芩3克 甘草1.5觅 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 功能开达膜原,辟秽化浊。主治温疫或疟疾,邪伏膜原。憎寒壮热,或一日3次,或一日1次,发无定时,胸闷呕恶。头痛烦躁,脉弦数,舌苔垢腻。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疟疾,高热,流行性感冒,淋证,亦可用于治疗湿热痢,黄疸,失眠等病症。例如: (1)疟疾 本方加柴胡、常山、半夏、陈皮等,治疗疟疾,有一定的疗效(《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高热 治疗湿浊郁闭的高热,发热前有恶寒,并伴见湿浊征象,取得明显效果(《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第u期)。 (3)流行性感冒 本方加减,治疗64例。患者见发热缠绵,头痛重着,肢体酸痛,舌苔白腻、厚腻、黄腻或苔积如粉等症。结果均获较好的疗效((山东中医杂志}1984年第6期)。本方加味治疗。寒多热少、鼻塞身痛,加羌活、防风;热多寒少,口渴,加葛根、薄荷,但热不寒或午后热甚、小便红赤、大便一日以上未解,加大黄或朴硝;胸膈痞满、心烦头眩,加枳壳、青皮(《福建中医药}1985年第4期)。 (4)小儿病毒性肠炎 以本方加太子参、白术、姜炭、儿茶等为基础方,治疗86例。有呼吸道症状者,加银花、连翘、葛根、生姜。结果;显效(3日内泻止)67例,有效(3日内腹泻显著减轻)15例,无效4例 (<四川中医》1989年第5期)。 (5)淋证 本方治疗,取得明显效果(<河南中医》1982年第2 期)。 (6)失眠 本方加味,治疗30例。若便溏者,槟榔炒焦用。结果。均取得满意疗效,尤其对脾胃失和,痰热内扰之证者,效更佳(《中医杂志}1984年第3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邪伏膜原的温疫或疟疾。方用槟榔、草果、厚朴破结逐邪,合以知母、黄芩清热,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寒热发无定时,胸闷呕恶、苔垢腻、脉弦数,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胁痛耳聋、寒热、呕而口苦,加柴胡,腰背颈项疼痛,加羌活,眉棱骨痛、目痛、眼眶痛、鼻干不眠等,加葛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