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和汤

 学中医书馆 2014-01-15
阳和汤 方剂来源 清。<外科证治全生集)。 组成与用法 熟地黄30克 鹿角胶9克(另烊、冲) 肉桂3克炮姜炭2克 麻黄2克 白芥子6克 甘草3克 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 功能温阳散寒,解凝消滞。主治阴疽、贴骨疽、鹤膝 风,局部漫肿,皮色不变不热,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细。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骨结核,腹膜结核。骨髓炎,慢性淋巴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症,颌下腺炎症,肌肉深部脓肿,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瘤,乳腺小叶增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又有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哮喘,痛经,多发性神经根炎,鼻渊,遗尿等病症。例如: (1)骨结核 本方为主,配合犀黄丸等内外同治,治疗60例。结果:经X线证实完全愈合、临床症状消失者19例,骨质停止破坏而呈吸收好转、临床症状减轻者8例,临床症状减轻、未经X线复查者33例,患者服药1月后,体重平均增加1。5千克,精神好转,疼痛消失,食欲增加;并发寒性脓肿者,服药后脓肿停止发展或吸收缩小;有窦道者,创口与分泌物于30"'40天左右大为减少,血沉逐步恢复正常(《中华外科杂志》1959年第5期)。治疗13例。结果,痊愈12例,无效l例(《中华外科杂志>1959年第2期)。本方内服,配合外治法,治疗骨与关节结核 74例。结果;有效率达81%(《中医杂志}1958年第u期)。本方加当归、黄芪、熟附子等,治疗10例。结果;皆恢复健康(<中医杂志}1959 年第3期)。 (2)肠系膜淋巴结核 本方治疗。结果:服药4剂后,痛缓能寐,连服11剂,痛止,左下腹肿块缩小1/2,共服20剂而愈。原有肺部病灶亦见好转(《江苏中医》1959年第4期)。 (3)慢性骨髓炎 本方为主,配合全蝎、地鳖虫、广地龙、蜣螂虫制成丸剂治疗。结果。经2个多月治疗,基本痊愈(《江苏中医》1963年第 4期)。 (4)寒湿痹痛 本方为主,治疗24例。寒胜,加黄芪、木瓜,湿胜,加防己、薏苡仁,痛甚,加乳香、没药;并忌生冷。结果;治愈工6例,好转 8例(湖北中医杂志》1987年第5期)。 (5)坐骨神经痛 本方为主,治疗18例。风胜,加羌活、防风、秦艽、乌梢蛇;寒胜,加川乌、细辛;湿胜,加薏苡、通草、萆藓,痛甚、屈伸不利,加续断、木瓜、蜈蚣等。服药15~30剂。结果;治愈15例,显效2 例,好转1例({黑龙江中医药)1983年第4期)。本方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炎30例。结果。临床治愈(疼痛消失,行走自如)25例,好转(尚有轻微疼痛)4例,无效1例(<湖南医药杂志}1974年第4期)。 (6)骨质增生症 本方加骨碎补、自然铜,治疗工0例。结果:腰椎骨质增生7例皆有效,其中显效4例,好转3例;胸椎骨质增生土例,获显效;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骶化各1例,皆获好转(《中草药通讯》1975 年第2期)。 。 (7)上石疽(颔下腺合并周围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 本方加二陈汤治疗5例。结果;效果满意;治疗时间最长者工3天,短者5天。炎症全部消失(《新医药学杂志}1974年第9期)。 (8)化脓性髂腰肌炎 本方为主,配合冲和膏外用,治疗5例。结果均获愈({福建中医药}1963年第3期)。 (9)无菌化脓症 本方加味,治疗因长期注射抗生素而形成的无菌化脓症2例。结果,皆服5剂而愈({江苏中医)1962年第10期)。 (10)肛瘘 本方加减治疗。结果。服药12剂后。瘘口完全愈合,未见复发({中医教学}1975年第4期)。 (11)甲状腺囊肿 本方加山药、巴戟天、茯神、昆布、黄柏、海藻、山萸肉等治疗。结果:服药40余剂,不但甲状腺囊肿全消,宿患肺结核亦逐步痊愈,随访4年,未见复发({广东医学}1964年第工期)。 。 (12)甲状腺腺瘤 本方加味治疗。结果:服药工2剂后,肿块全消;继以舒肝健脾剂善后,随访工年余体健(<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5 年第1期)。 (13)乳腺小叶增生 本方加香附、青皮、陈皮、郁金,治疗10例属虚寒型患者。结果:服药6—8剂后,肿块及症状均逐渐消失;随访1 年以上,未见复发({新医药学杂志}1973年第u期)。 (14)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本方治疗。结果:连服25剂,症状消除;随访半年,未见复发(《江苏中医)1963年第9期)。本方合顾步汤,治疗25例。腿冷麻木,加红花、附子、牛膝,发于上肢,加桂枝。结果:治愈14例,进步7例,不明者4例(《山东医刊》1959年第10期). : (15)心律失常 本方加减,治疗33例。口干口苦粘、舌苔黄腻、舌质红、舌尖起刺、溲赤、心中热者,加黄连、山豆根;寐中不宁、心悸,加淮小麦、琥珀、龙骨、牡蛎;口渴喜饮、多汗、舌红脉细数者,加生地、五味子、麦冬、柏子仁;阿胶等;畏寒肢冷、脉沉缓者,加附子、紫石英、赤石脂;气短、面色少华、舌淡脉弱者,加党参、黄芪、当归;胸闷痛者,加瓜蒌皮、郁金、茶树根;舌边有瘀斑或舌质紫黯、胸部剧痛如刺者,加桃仁、失笑散;咽梗泛恶或有咯吐粘痰、胸脘胀闷、舌苔黄腻、脉象滑数者,加竹沥、半夏、石菖蒲、茵陈。结果。除3例中断治疗外,其余30例各种症状均有改善;心电图对照检查,心肌炎24例中,恢复正常心律工3例、好转 5例、无变化6例,肺心病3例中恢复正常心律工例、好转2例,冠心病 4例、风心病2例均恢复正常心律(<上海中医药杂志)1987年第2 期)。 (16)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本方为主,治疗40例。气虚,加党参;血虚,加阿胶、白芍,舌有瘀斑者,加赤芍、红花;形寒肢冷,加附子。每服 10剂后查心电图1次,30剂为工疗程。服中药时停用西药。结果:显效 4例,有效30例,好转4例,无效2例(《湖南中医杂志}1986年第3 期)。 ” (17)哮喘 本方治疗。结果疗效满意(《中药通报》1988年第5 期)。 (18)麻疹 治疗麻疹寒闭者。结果获愈(《江西医药}1965年第 11期)。 (19)重症肌无力 本方加味,治疗胸腺瘤切除后重症肌无力者。结果:服药130剂后,症状显著改善;改用蜂乳和龟龄集巩固疗效。1年后随访已痊愈(《河南中医)1983年第4期)。 (20)猪肉包囊虫病 本方加当归、阿胶、丝瓜络等治疗。结果获愈。随访13年未复发({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5年第工期)。 (21)多发性神经根炎 本方加减治疗。结果获愈((黑龙江中医药}1986年第6期)。 (22)慢性鼻窦炎 本方加减治疗。结果获愈(<黑龙江中医药) 1986年第6期)。 (23)遗尿 本方加减治疗。结果获愈(《黑龙江中医药}1986年第6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各种阴证疮疡。方用鹿角胶、肉桂温经助阳,合以麻黄、白芥子、炮姜辛热散寒;同时又用熟地黄与麻黄、白芥子相配,静守与行散相兼同用;辛散不虑伤正,温守不至于滞腻,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疮疡局部漫肿、钝痛、不红不热,及全身有寒象者。为其辨证要点。 原文载:“如治乳癖、乳岩,加土贝五钱。”临床如见兼有气虚不足,可酌加参、芪等补气之品。 疮疡红肿热痛、阴虚有热,或疽已溃破者,不宜服用本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