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丸 方剂来源 近代。《中国医学大辞典》引雷氏方。 组成与用法 麝香45克 牛黄45克 珍珠45克 蟾酥30克雄黄30克 冰片30克 各药研极细末,水泛为丸,如小米大。内服:小儿每次1岁1粒,2 岁2粒,3岁3—4粒,4—8岁5—6粒,9—15岁8—9粒,成人 10粒,日服2—3次,噙化或温开水送服.外用;适量,开水或米醋少许,溶成糊状,敷患处。 功效与主治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疗毒,痈疡肿痛,单双乳蛾,烂喉丹痧,喉风喉痈等病症。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口腔溃疡,感染性口炎,龋齿合并感染,牙龈周围炎,又有用于治疗鼻咽癌,消化道肿瘤,白血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心绞痛,心房扑动,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支气管哮喘,急性肾炎,慢性肝炎,结肠炎,带状疱疹,婴儿湿疹,寻常疣.滴虫性阴道炎等病症。例如: (1)口腔溃疡与感染性口炎 本品含服,治疗口腔溃疡数量较多,表面有黄白色分泌物,或感染性口炎糜烂成片、红热灼痛之症({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梅科学技术出版社)。 (2)龋齿合并感染与牙龈周围炎 本品工0粒,放在患牙周围或龋洞中,任其溶化,约半小时后慢慢咽下,每日用药1—3次。用药后15 分钟疼痛缓解,1小时后疼痛消失(《中成药学》1984年). (3)鼻咽癌 本品与麦味地黄丸同服,或外用于鼻咽腔局部,治疗鼻塞、流血涕、头昏、耳鸣、口苦口干之症(《新中医》1977年第1期,《江苏中医杂志》1980年第6期)。 (4)消化道肿瘤 本品内服,治疗2 0例。其中鳞癌5例,腺癌15 例。每服10,'.-'15粒,每天4次,空腹,温开水送服,服后卧床休息1小时,7天为1疗程。结果:症状消失者19例,缓解者l例;其中肿块缩小者2例,能进普食者15例(《吉林中医药}1989年第工期)。 (5)白血病 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工例。每天用本品 90,--'180粒,分3次服。结果:完全缓解工7例,部分缓解2例,无效2 例(<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年第2期)。本品口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亦可取效(《临床药学》1986年第3期)。 (6)心力衰竭 本品45粒,分3次吞服,配合五皮饮,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哮喘心衰。结果疗效良好(《浙江中医杂志》1965年第n 期)。口服本品20~30粒,每小时1次,连服2—3次,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发作,伴有心衰者,病势多能化险为夷(《上海中医药杂志)1986年第n期)。按成人每日60粒量进行折算,治疗小儿肺炎心衰,具有一定效果(《浙江中医杂志)1980年第2期)。 (7)呼吸衰竭 治疗暴发型乙型脑炎呼吸衰竭工2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鼻饲或口服六神丸,每日3次,每次20粒,小儿酌减。结果;治愈11例,无效1例(《辽宁中医杂志》1988年第10期)。 (8)心绞痛 用独参汤送服本品,初次15粒,15分钟后再服10 粒,用治心阳式微、心脉闭阻、阳虚欲脱的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即可缓解 (<浙江中医杂志}1982年第2期)。 (9)心房扑动 治疗顽固性心房扑动。口服本品,每次s0粒,每日s次。结果。服药1周,心悸、胸闷消失,续服1周,心电图检查示:窦性.b律,心电图正常(<中成药》1990年第7期)。 (10)流行性感冒 本品治疗。成人日服2次,每次10粒,儿童递减。无论有无咽部疼痛症状,均有较好的退热和改善症状作用(《中成药}1988年第n期)。 (11)流行性腮腺炎 本品内服与外涂相结合,配合应用普济消毒饮,治疗100例。结果:获良效(《中成药学》1984年)。 (12)流行性出血热 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55例)和对照组 (84例)。两组均给予对症及支持疗法、氢化考的松、清热解毒液治疗,其中治疗组则加用六神丸,每次工。粒,每天3次,疗程10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有效率为52.38%(《河南中医}1989 年第1期)。 (13)支气管哮喘 本品10粒,治疗哮喘、痰多、发绀。结果:服药后1小时,症状缓解,3天痊愈(《中医杂志}1986年第n期)。 (14)急性肾炎 治疗20例。初期每次服工0粒,每天2—3次,儿童酌减,并用四鲜汤每日1剂;肿消症减时(除尿蛋白有波动外)即停服本品。结果;治愈14例,有效5例,无效l例(<浙江中医杂志》1987 年第5期)。 (15)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 本品治疗。每次10粒,每日3次,连服4周左右。结果。肝功能多有明显进步,HBsAb、HBeAb转阴较快;对无并发症的乙肝患者,疗效可达70%以上(《临床荟萃》1987年第 1期)。 (16)带状疱疹 治疗35例。按本品5粒、醋1克的比例研末调和,涂患处,每日1—2次;同时内服本品,每服5"-'10粒,每天3次。结果:均在3—7天痊愈(《浙江中医杂志》1987年第4期)。 : (17)婴儿湿疹 本品治疗。每次用5粒含化,每天2—3次,可获良效V<山东中医杂志》1985年第1期)。 (18)荨麻疹 治疗丘疹性荨麻疹4例。将本品研极细末,用凉开水或护肤霜适量调匀,外搽患处。结果疗效满意(《新中医》1987年第 6期)。 (19)子常疣 本品治疗。将皮肤消毒后,刮破疣表面角质层,用本品5—10粒碾碎.撒于患处,胶布固定。一般5—7日患处结痂脱落而愈(《四川中医》1988年第3期)。 (20)滴虫性阴道炎 本品治疗。患者临卧前用温开水清洗外阴,上床后仰卧,用本品15粒塞入阴道,每晚1次,经期停用,6天为1疗程,一般在2个疗程内获愈({中成药}1990年第7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疮疡肿痛、咽喉肿痛。方用牛黄、珍珠功能清热解毒,蟾酥、雄黄善于攻毒消肿,更配以麝香、冰片性能走窜,有助消散,着重于消肿散结,而又能清热攻毒,标本兼治,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外疡及咽喉局部色红、掀热、肿胀、疼痛,为其辨证要点。 本品国内、国外同名产品颇多,其组成及剂量比例有所差异,而国内所产六种处方的六神丸功效、主治基本相同。 本品含有毒性,不宜大量服用或长期久服,否则易导致肝肾受损、皮肤严重角化、色素沉着,或心肌麻痹以至死亡。孕妇忌服。疮疡已溃忌外敷。与酶制剂同服,可抑制酶的活性;与硫酸盐、亚铁盐、亚硝酸盐等同服,可增强雄黄的毒性。此外,尚有应用本品发生过敏反应的报告。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品中麝香、牛黄合用,牛黄、蟾酥合用,以及麝香、牛黄、蟾酥三药合用,均有协同作用。在抗炎症实验中,麝香、牛黄合用,或麝香、牛黄、蟾酥合用,在抑制大鼠肉芽肿形成上有相乘效果,尤以麝香、牛黄、蟾酥在含量上以2:3:2作用最好,而在抑制血管通透性上,则三药含量比例相同,才有相乘作用;在抑制白细胞游走作用上,牛黄、麝香有协同作用;牛黄、蟾酥相伍,其抑制作用不仅不相互抵消,反而大大加强(单用蟾酥,反而促使白细胞游走的能力)。又有人将国内五种六神丸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五种六神丸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大鼠内毒素致死作用,能调节大鼠静脉注射内毒素的体温变化,抵消内毒素,升高CAMP的含量,稳定溶酶体膜以及减轻大鼠内毒素性心脏损害。 ‘, 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