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明珠和雷军的赌 实业经济和互联网经济都别狂

 天下小粮仓 2014-01-15

董明珠和雷军的赌 实业经济和互联网经济都别狂

网易新媒体(IT时代周刊) 2014-01-09 16:29 跟贴 0

  【IT时代周刊新媒体中心评论员/陈钇汝】去年年度经济人物颁奖典礼上,雷军和董明珠打了个10亿元的赌,赌五年后小米销售额是否能超过格力。

  打赌事件引起各方热烈讨论,一个互联网公司和一个实业企业就这样“杠上了”。

  雷军在事后写文章说自己当初是想赌一元,没想到到了台上董明珠突然张口说了“10亿”。对此,董明珠在接受采访时称格力电器不可能被超越。“雷军只出1块钱给我打赌,但我敢出10个亿。因为格力不可能被超越。”

  比起雷军说自己口才比起马云和董明珠是“真给跪了”,对于赌局也就是小米未来的销售业绩雷军和董明珠一样有必胜的信心,他在一次活动演讲前说到赌局:“我觉得我赢的概率是99.99%”。

  赌局结果还有五年才能揭晓答案,但是雷军和董明珠的嘴仗倒是没停过。近日在某活动中被问及“格力会和小米合作吗”?董明珠回答“我不可能和小米合作,因为它不是互联网,它也只是在互联网平台上销售产品,如果要合作我会和马云合作”。雷军在微博中对此言论发出三个表情“汗”。

  渐渐这场赌局对大众而言,除了10亿元高额的彩头外,双方互不相让的言论也成为看点。双方都高度自信自己的商业模式,而对另一方的商业模式则是怀疑和抨击。

  董明珠的自信从哪里来?

  董明珠说,“虽然这是互联网营销的时代,但最终决定输赢的还是技术和产品,格力有5000个像疯子一样的年轻技术人员,这些人让格力不可能被超越”。

  很明显,格力代表的是实业经济,铁娘子董明珠坚持的是产品科技创新和产品质量,思路还是实业经济的思路。

  谈到互联网,董明珠认为“大家把互联网的概念搞错了,把它当成了单纯的线上买卖。互联网是用在实处,用在为消费者服务上,而不是营销,不是一个简单的买卖。

  互联网实际上有提升企业效率的作用。比如格力电器可以实现对全国所有中央空调的远程监控,消费者不知道该不该换,我可以通过我的数据分析,远程监控你的产品质量,你说是不是用了互联网呢?”

  虽然提到了消费者服务,但是格力最核心的经济价值还是卖出去产品。格力的商业摸式是“产业链重直整合”,也就是一个企业手握全产业链所有环节,从上游核心部件制造到中游空调产品制造再到下游销售渠道通通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是一条挺适合格力的道路,所以格力在空调领域做得好,但是这和互联网思路的公司运营就根本不搭界了,仅仅是某些方面运用了互联网那是把互联网当工具,而不是把互联网当看待市场的思路用来创造价值,所以格力还是实业经济的思路。

  雷军那边呢?

  雷军带领的小米被认为是互联网思维运用最成功的公司,通过全球供应商和产业链合作,拉低制造成本,同时通过微创新和再设计,做出差异化的产品,通过互联网等新兴渠道进行销售,与用户的互动性极强,获得了一群忠诚的米粉。小米是标准的“风口上的猪”,运用成功的营销手段走出了一条粉丝经济的康庄大道。但是成功后的小米却只认互联网思路而不承认“饥饿营销”等曾经用过的手段。雷军认同是互联网思路让小米“出类拔萃”,他这样解释互联网思维“其实互联网是一种全新的思想。它用完全不同的思想来看待业务,看待市场。可能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互联网就是颠覆性的,我认为互联网的核心思想可总结为:专注、极致、口碑、快!”。

  言下之意,小米手机的成功正是“专注、极致、口碑、快”的结果,其中专注是在说产品好,“产品质量”是雷军一直强调却是对手和黑米粉们一直用来攻击小米的热点。

  雷军演讲时向别人宣扬互联网思维,打赌时代表了互联网思维的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但谁都知道,产品质量和其产品创新力才是小米往前走的关键,不然雷军也就不会对关于小米手机质量的置疑如此敏感了。

  董明珠恰好跟雷军情况相反,道理却相仿。她认为格力科技创新的实业道路是不可能被打败的,是强有力的。但是在现在这种被互联网裹挟的情况下,董明珠接受各种采访时也不得不谈到互联网技术应用、格力的O2O计划、格力的电商合作计划。即使再鄙视小米,认为那是靠营销赚钱,格力也不得不考虑下一步的互联网营销方式。所以,每个企业都有适合自己的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实业经济和互联网经济也不是对头,它们其实并不存在你死我活你对我错的矛盾,很多时候它们都需要互补。

  所以,挖苦对方不如向对方请教学习,太自信的时候千万别开口说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