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原]《金华府城池今安在?》

 谁与争feng 2014-01-15

《金华府城池今安在?》

 

图/文:胡波

 

    清光绪年间著名画家吕焕章1891年所作的《金华府城图》向我们展示了一百多年前的金华古城风貌:挺拔的芙蓉峰(俗称尖峰山)、连绵的北山山脉构成金华城市立面美丽的天际线;滔滔婺水上扁舟泛波,通济桥横跨南北两岸;城墙内外寺观、楼台、民居林立,万佛塔高耸入云……此画现珍藏在市区太平天国侍王府内。116年后的今天我站在吕焕章当年绘画的角度拍摄了几张“新金华城图”,对比两者,感慨沧海桑田,百年巨变!如今金华已经成为浙江中部的中心城市,百年后必将更加辉煌,我很期待却无缘目睹,人生苦短啊!

 

[原]《金华府城池今安在?》
图一:吕焕章1891年作《金华府城图》

[原]《金华府城池今安在?》

 

[原]《金华府城池今安在?》
图二A\B:“新金华城图”(摄于2007.2.12)

 

    金华城在其近二千年的漫长岁月里几经易名,东汉时期设“长山县”,到三国时建“东阳郡”,南北朝改置“金华郡”,隋又改为“婺州府”,元末易名“宁越府”,后又改为“金华府”。无墙不成城,“金华府”城原有高大的城墙环绕,旧有城门八座,依次为赤松门、八咏门、清波门、长仙门、通远门、迎恩门、天皇门、旌孝门。且在城中还有周长约4里的子城,兴建于唐,有城门四座,南曰保宁门(2004年复建),东曰熙春门,西曰桐树门,北曰金华门,宋以后逐渐废弃。听祖父辈说金华府城墙、城门和城楼的拆毁始于抗战时期,解放初基本已所剩无几。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的城墙遗址只剩城北“明月楼”下的一段(连同明月楼一并保护,1981年列为市级文保),侍王府北墙外一段唐末子城遗址,沿江“小码头”附近一段(通远门古城墙遗址,1995年列为市级文保),沿江“铁岭头”外的一段(即将被高层江景公寓取代)和城东“上浮桥”下游一段(赤松门古城墙遗址,1995年列为市级文保)而已。这些城墙残高约6米左右,收分明显,墙面大多是用红砂岩条石砌筑,少部分用城砖,但碟跺则都用城砖砌筑,城砖上有“金华城砖”、“光绪**年”、“**窑”等字样,城台上也用红砂岩条石墁地。沿江的城墙起到了防御和防洪的双重作用,表面设计成弧线形,可能对洪水起到缓冲的作用吧?!又因为金华地处丘陵地带且南面城墙沿江而筑,所以整个城池的修建“因地制宜”,显得不是很规整,道也别具一格。

 

    在古代,城之所以称之为城,就是因为有环城的城墙或城堡,起到防御外侵的作用。在现代,冷兵器时代早已远去,城墙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却成为珍贵的建筑遗产。我们呼吁保护城墙,保护城市的脉络,留住城市的根。失去的已经失去,剩下的应当倍加珍惜。即便是一掊不起眼的土丘也曾“演绎”过关于这个城市的所有光荣和耻辱......

---------------------------------------------------------------------------------
关于金华府城池遗址的影像记录:

[原]《金华府城池今安在?》
图三:赤松门古城墙遗址1(摄于2007.2.12)

[原]《金华府城池今安在?》
图四:赤松门古城墙遗址2(摄于2007.2.12)

[原]《金华府城池今安在?》
图五:赤松门古城墙遗址3(摄于2007.2.12)

[原]《金华府城池今安在?》
图六:赤松门古城墙遗址4(摄于2007.2.12)

[原]《金华府城池今安在?》
图七:赤松门古城墙遗址5(摄于2007.2.12)


[原]《金华府城池今安在?》
图八:通远门古城墙遗址(摄于2007.2.12)

[原]《金华府城池今安在?》
图九:新复原的保宁门城楼(摄于2007.2.12)

写于2007年2月12日晚22:3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