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珠玑路

 中思网祥哥 2014-01-15
珠玑路
 广州市荔湾区,有一条呈南北走向的道路。其北起第十甫路,南至六二三路,长458米,宽约13米,目前车辆通行方向为由北往南单向通行。原名珠巷和三角市大巷,20世纪20年代末扩建为道路叫珠玑路。其实取珠巷的“珠”字再加“玑”字作为路名,曾讹传与南雄珠玑巷有关。今和平西路与珠玑路交界处,原有大观河流经,为西关最繁华之地,涌上的八座桥清朝名为“八桥之盛”。

  大观河是中国广州市古时的一条河涌,大致上呈东西走向。在明朝成化八年(1472年)开始凿建,从十四甫东面的太平桥接西濠涌,到昌华街,在柳波涌流入珠江。大观河在明朝万历年间可行船至青云桥(清代称旱桥),即今青云里、淘沙幽、万钟里。到清代后,大观河已淤积至桂兰里(即今瑞兴里)。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青云桥、淘沙凼、万钟里三条街淤成陆地。大观河尽头在十四铺码头,即今瑞兴里土地庙处。根据同治壬申年的《南海县志》图显示,瑞兴里淤积成陆地,大观河只到光雅里。至1954年只保留牛乳桥西河道。1958年,广州市长朱光号召全市人民整治西关涌,大观河残余河道被水泥板覆盖成为暗渠。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