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祥先生二三事

 清源涵斋 2014-01-15
 周公名祥,又名玉祥,天津武清瓦房村人,生于同治元年,近代八卦掌名家,是我们的师爷。我们的老师叫薛兆吉,是玉祥公的弟子。玉祥公原本跟八卦掌大师程庭华老先生学艺,庚子年八国联军入京,程老先生杀了德国兵,牺牲在哈德门。之后玉祥公被刘凤春老先生收为门徒。玉祥公嗜艺如命,勤习善悟,更勇烈过人,因此其八卦掌功夫很深,在《国术名人录》中对玉祥公有专门的介绍。津门有名的前辈张占魁先生的八卦掌,开始也是由玉祥公所教。张占魁先生供职于津门营务处,拿贼捕盗,每遇强敌,必请玉祥公一同前往助援,可见张先生对玉祥公武艺的信服。
武艺超群
玉祥公深得程、刘两位大师的八卦掌真传,并得到李存义大师传授的形意拳,此外还与太极拳大师李瑞东先生交厚,时常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加之天生力大,所以武艺很高,尤其掌功深巨。兆吉师曾多次听李存义大师说:“周麻子(玉祥公的绰号)的掌功不亚‘翠花刘’(即刘凤春先生绰号)。”关于这个评价,李子扬先生也曾多次对我等提起过。李子扬先生还曾对我等讲,因为玉祥公掌功大,以至每次玉祥公与张占魁先生切磋过手时,张占魁先生不敢接其手,只能以躲闪应对,难占上风。兆吉师讲:玉祥公谈起平生所遇,令其服膺者甚少,仅钦服郭云深、程廷华、李存义、刘凤春、孙禄堂等数位大家而已。此外,对李瑞东、尚云祥两先生的功夫亦有肯定,对其他的人,则常常露出睥睨一切的气概,因为当年玉祥公常与各派名家动手。如《国术名人录》记载玉祥公年轻时在大名府打擂获胜,先后战胜六公子和九公子的两位教头等等。
李子扬先生曾讲起过当年玉祥公与形意拳名家马耀南先生比武的事。马耀南先生是形意拳大师郭云深前辈的再传弟子,他的功夫大多来自郭老前辈的传授,形意拳功夫甚深,民初来天津住过一段时间,常与人交流,鲜有对手,刘云集(李存义先生的弟子)老先生总在玉祥公面前称赞马先生功夫高,实际上想撺掇玉祥公与马耀南先生动手比试。终于一日两人相遇于武士会,两人都好动手,所以不久两人就较量开了,斗了几十个回合,不分胜负。被李存义先生劝开,李存义先生说:“你俩演的这出是张飞战马超啊。”称赞两人都是好功夫。
还有张静和先生对我们讲起过玉祥公艺胜自然门大师杜心五的事。民国十四年,玉祥公与师弟韩慕侠赴京办事期间与老友恒寿山、赵鑫洲等先生相聚,由恒寿山先生设宴在“砂锅居”,赵鑫洲先生的朋友杜心五先生也来参加。席间,赵鑫洲先生对杜心五先生的自然门功夫颇为推崇。杜心五先生介绍自然门的功夫时讲了一些乃师徐师傅的神奇故事。玉祥公一向不轻服于人,于是提出与杜心五先生切磋武技,恒寿山先生提出就用筷子切磋,点到为止。玉祥公与杜心五先生隔桌相对,几乎同时起动,两人身法都很快,几个回合后各归原位,杜心五先生拱手称服,原来杜心五先生的筷子到了玉祥公的手里。众人无不赞叹玉祥公身法奇快,手法高妙。张静和先生说,其实杜心五先生武功很好,与人交流少有败绩。
玉祥公在家乡期间,与太极拳名家李瑞东先生时相过从,郝铭先生曾对我们讲过玉祥公力克通背拳名家张策先生的事情。张策先生号称“臂圣”,兼太极、通背两家武艺,尤善单刀。民国时,有一年张策先生返乡,闻玉祥公在家,特来拜访。当时正逢郝铭先生的老师李子廉先生亦在玉祥公处,因李子廉先生提到张策先生早年与项润田先生交手失利一事时言语怠慢,惹得张策先生不高兴了,提出要与李子廉先生过手。因李、张二先生皆是客,玉祥公赶快劝和,玉祥公本不善言辞,结果劝和不成,反而使张策先生迁怒于玉祥公,玉祥公无奈,于是与张策先生过手,只一合,玉祥公将张策先生放出,使张策先生的头埋进了院子里的草垛里。张策先生爬起来就走了。
勇战群匪
民初那些年军阀混战,天津是华北重镇,几易其主,很多散兵游勇结队成匪,津保等地匪患严重。有一年,天津卫侯家宅夜间遭抢,因为侯家宅离北门里不远,来往的人杂,道路通畅,便于匪人逃走。报案后,玉祥公接了此案,玉祥公与营务处同人分析案情,认定匪人近期可能还会光顾,于是设计擒匪,利用下月侯家大爷五十五祝寿之日,故意大彰其事,使属下装扮送礼者,玉祥公则扮成杂役住进侯家宅,其他人则轮流潜伏在离侯家宅不远的刘家客栈中。因刘家老二刘吉泰也在营务处做事,故商定只要闻听玉祥公哨声后,众人赶来支援。三日后凌晨寅时,侯家宅门外有人叩门,玉祥公潜伏不动,不久有人自墙上跳下启门,进来四人,皆持步枪,直往正堂奔去,玉祥公忽然现身,自彼等身后大喝一声,蟒鞭骤落,瞬间抽倒两人,这时屋顶上有人用驳壳枪朝下射击,玉祥公险些中弹,于是就地翻滚,随之又起一鞭再抽翻一人,同时急身进掌再打倒一人,就势跃至屋檐下,突然起身跃上屋顶,顺势挥鞭,那人大惊,起身便逃,回手连打数枪,其中一枪擦过玉祥公左肩皮肉,鲜血直流,那人自屋顶跳下时,竟见玉祥公已立于面前,玉祥公劈头一掌把那人打昏。这时门外有一马车奔过,不一会儿潜伏在刘家客栈的同事赶到,见院中倒地者五人,四条步枪一支驳壳枪皆被玉祥公收罗一旁,遂将匪人解押归案。众人问玉祥公与匪激战时何不鸣哨,玉祥公日:情势急迫,全然忘记了鸣哨一事。后经审问知道,这伙匪人皆系关外散兵。是时,在侯家宅门外尚有两匪驾车准备接应,因闻里面有变故,于是赶忙逃遁。这伙匪人实由军人组成,为避免日后军人报复,故对有关人事未做宣扬。然玉祥公之勇武由此可见一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