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找到对的人没有那么复杂,做好两点就行了:在你没谈的时候耐得住寂寞;在谈了之后果断放弃错的人。爱情中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可惜,太多人耐不住寂寞,还有太多人舍不得放弃错的人。 所谓的“对”,只是一种事后解释 所谓“对”的人,不是“找”出来的,不是说你发现他是“对”的,所以要跟他谈。“对”的人,是谈出来的,谈着谈着,发现越谈越“对”,最后发现再也分不开,于是就真“对”了。“对”不是原因,是结果;“对”甚至不是结果,只是一种事后的解释。 谈恋爱有时就和打游戏一样,这一上手爆到宝的概率虽然不能说没有,但大部分人,都是从老老实实刷经验开始比较稳妥,不是说见个男人就考虑和他爱的死去活来了,但吃几顿饭,互相交流下不足为外人道也的轻松幼稚的话题,度过几个美好的晚上或者下午,就算最后没有在一起,也是一段美好且有意义的人生经历。什么才是对的人,也会在这些交往中慢慢地显现的更清晰。 给自己多点机会,不要老抓着第一感觉不放。对的人,就是合适的人,而合适不合适,不是一眼看出来的,而是慢慢交往,慢慢摸索,慢慢领悟的。我们要学会欣赏一本书,一副画,一首好曲子,甚至我们的气质要压住一个大牌,都需要反复尝试,思量,领悟,学习,那么凭什么说,我们要学会欣赏一个对的异性,只给几分钟就可以下决定了? 补充一下,这里不是完全否定一见钟情怦然心动,只是觉得这个概率对于普通人来说,不是很大。 谈恋爱,两个灵魂要接近,最后融合,是有个过程的。一开始只是一个微笑,一个问候,一个话题的争执,等等,然后慢慢地相互理解,“我爱你”这种话可以缓点说,“老公“”老婆”可以先噎着。这个缓慢的过程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给了你感觉这人“对不对”的机会。但是人们一猴急,就把事情全打乱了。乱套了。 操之过急,一步登天,永远是恋爱里的大忌,也是做任何事情的大忌。 爱情是一种理想,很难得到,也很容易错过 顺便吐槽下微博上疯转的某些语录,比如,“那个对的人啊,是你想捻也捻不掉,揍也揍不跑的人;那些真爱啊,是你随便怎么样都会不离不弃的存在”——你知道这些“真爱”语录抓住了人的什么观念么?好逸恶劳的观念。培养了一个个公主病,国王病的青年,好像一个哪怕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和人格,哪怕性格再差,哪怕欲望再强也不懂控制的人,只要有真爱这个魔法,一切都解决啦。你们不喜欢我,不是我性格有问题,不是我需要努力,不是我要变的更好,而是……你们不够真爱。 别开玩笑了,天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经典对话告诉我们,“爱情是一种理想,很难得到,也很容易错过。”
如果我们把爱情比作一件艺术品,我们要做其中的大师,那么真正的爱情需要1%的灵感和99%的努力,对,你会说1%的灵感没有你做不了好作品,但我记得知乎上也有一句名言,“大部分时候我们努力的程度,压根就没到拼天赋的时候”。 任何一个大师,哪怕没有任何灵感,他们也会每天全神贯注于锻炼技艺里好几个小时。那么想寻找真爱的人们呢?何必又太早对别人下定义而放弃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呢。只要看起来不讨厌的男人,只要有机会,那么就多吃几次饭,多联系联系,多对他笑笑,多逗他说说话,多用体谅和宽容的善意去接近一个人,多用淡定和豁达的心态控制事态发展的节奏。 一般来说,让一个人从形象大使打回本人的形象,基本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我就假设从来不空窗一个人交往三四个月,那一年也就两三个而已啊,花几年时间,认识十来个形形色色的异性,慢慢知道什么才是对的人,这对今后的生活把握也是受益无穷的。要知道,不是找到那个对的人,然后事情就一直对下去了,对的人是一颗树,自己的眼光,脾气,对他的态度,对自己的态度是一盆水,什么时候灌溉,怎么灌溉,那又是另一个话题了,而且这些私密的话题,外人还大帮帮不了。趁年轻早加油、学习,拿起,放下,了解试错也是找对的一部分,培养自己输的起也赢的起的心态,没什么不好的。 所以只要看到你心动的人,就大胆的去谈恋爱吧,多尝试几次就会成功的。别听人家说混熟了再谈恋爱。爱情其实就是荷尔蒙作怪,冲动两个月也就消停了。等你和TA混熟了,恋爱的感觉也就消失了。失败了也不要紧,恋爱本来就是充满酸甜苦辣的。太计较得失的话,恋爱就会变得功利而苦涩。另外,谈恋爱的时候千万不要把结婚当成目标,恋爱和结婚是两码事。因为它们的目的不同。恋爱的目的是感觉,结婚的目的是一起生活。 另外,老爸老妈说的也没错。年轻人谈恋爱其实就是捣糨糊。只是这个浆糊没捣过,就是不死心。等捣够浆糊,到了年纪,就全回到了现实中,又是房子车子孩子了。还记得天天吃的米饭的味道吗?对,那就是淡淡的,淡淡的,米的香味。虽然没有酸甜苦辣来的刺激,但却是最让人心里踏实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