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派名票金福田先生的《借东风》、《苏武牧羊》选段

 陈农 2014-01-16
借东风
 
苏武牧羊
 
金福田先生简介
编辑
金先生虽然是“票友”,却是正经的科班出身(中国戏曲专科学校),后来虽然没有做专业演员,但一直钻研“马派”艺术,终身不辍。若按他的艺术造诣来论,水平远远高于当代的某些“马派”名家,是一位造诣高深的票友。
目录
1人物简介
2学习马派
少年经历
艰苦自学
发扬光大
3活动年表

1人物简介
金福田

八岁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金”字科,与王金璐,李金泉等为师兄弟。但因为金姓,不能再用“金”字为名,改用“玉”字科的“玉”字,艺名“金玉田”。由于其景仰马连良先生的艺术,又有此条件,学校便让他向已拜马先生为师的王和霖师兄学习。在校学习七年,后学校因国民党热衷搜刮和内战的情况下停办,他只得改行谋生。但并没有放弃“马派”艺术的学与练,仍然坚持起五更喊嗓子,练腰腿功,至今七十年如一日。所以他学习"马派"艺术上达到唱、念、做的酷似。成为当今老一辈中唯一“马派”的得力继承者。尽管年逾古稀,仍能唱“六字调”,高低自如;身上动作,仍然潇洒飘逸。今当马连良先生诞生一百周年之际,特为他举办此次专场。曾多次应邀到各大城市演出。主演的剧目很多,主要的有《清风亭》、《苏武牧羊》、《四进士》、《群英会》、《借东风》、《龙凤呈祥》、《二堂舍子》、《打渔杀家》、《将相和》等。是在全国有很高声誉的京剧名票。曾在全国老年京剧大赛中获第一名。

2学习马派
少年经历

学习马派七十年 上小学时,老北京街上若谁家过生日,或店铺开张等喜庆日子,常请放话匣子的(留声机)来凑热闹,放的大多是百代公司灌制的京剧唱片。常去听,从而对京剧有了兴趣,越听越爱听。又唯对马连良的《甘露寺》、《许田射鹿》等唱段情有独钟。逐渐的对马先生的艺术深为迷恋起来。听多了便模仿着唱,小孩胆大,街坊邻居让唱便敢唱,唱多了,竟有点像回事了。有人便撺掇其父母让学戏,于是真的托人进入了当时的中华戏校。(应入“金”字科,因姓金不好起名,便改为下边的“玉”字),取名金玉田。在科里也不过跑跑龙套,来个二、三路角。因爱马派,便紧跟师兄王和霖。那时王和霖已拜了马先生,科里科外已有很大知名度。努力向他学习,在唱、念和身上自以为有点意思了,不幸赶上日本投降后的政局动荡、经济萧条,学校终于经费无着落无奈解散了。学习不得不半途而废,仅在校学习了7年。

艰苦自学

从学校出来不得不改行以谋生路。没几年北京就解放了。既然学了艺,就不能轻易放下,一有机会便参加各种演唱活动。但因倒仓后嗓音恢复得不好,下定决心,每天早晨上班前到文化宫筒子河边喊嗓子,风雨无阻坚持了十年,收益颇大,至今年过古稀仍能唱六字调。
虽酷爱马派艺术,但那时没条件拜马先生。只能采取偷学方式:凡马先生有戏我便去看,所谓“千学不如一看”。看完戏回家趁着印象深,赶紧找间屋子,关上门,静静地在脑海中默记“过电影”。从唱腔、发音、身段地方到锣鼓……不行的地方记下来,等下次再演再看再学。这样的学习方法对我受益匪浅。经过了几十年的学习和实践,自觉在马派的唱、念、做上很有心得体会。近些年来在各类票友大赛中获过不少奖项,并被评为“全国十佳票友”第一名。

发扬光大

参加过许许多多的票房活动,因为学过几年有点基础,总比一般票友强点,所以在各票房中也能偶尔演几出戏。但我最珍爱的最有感情的,而且时间最长的,还是现在所在的北京市东城区文化馆的传承京剧社。它不同于一般的只是玩玩而已。首先有区,文化馆等各级领导和社会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有高水平的演员和乐队人员无私的通力合作,以挖掘传统、发扬流派、演出较高质量的戏给观众为己任。传承社为我在继承和发扬马派艺术创造了种种有利条件,使我能完整演出许多久已不见舞台的马派名剧。这些年来排演了11出大戏,如《九更天》、《双官诰》、全部《十老安刘》、《清风亭》等。还演出过17出马派折子戏,如《打严嵩》、《梅龙镇》、《坐楼杀惜》等。回头看来这真不是一个小数。恐怕有的专业剧团也难作到。这其中有的戏几乎失传,而专业演员又因种种原因不能演出。很有幸,在我垂暮之年能有这样一个有事业心的京剧业余组织支持,创造条件,把年轻时看过学过的眼看要失传的马派名剧演出来给观众看。这也是一个从小就迷恋马派艺术者的最大心愿,更是传承社在传承京剧传统与流派方面的有所作为。谁说“业余的”不能为推广流派振兴京剧事业多作贡献呢。
3活动年表
2005年5月15日,农历乙酉年四月初八日,9时:湖广会馆赓扬集举办十二周年庆祝活动
湖广会馆赓扬集京剧联谊会在湖广会馆大戏楼举办12周年庆祝活动。邀请京剧名家新秀李玉芙、赵葆秀、杜镇杰、张萍、郭伟、姜亦珊、崔月、李世英、孙培鸿以及京剧名票金福田、杨永树、蓝仁东、邵强、张继安、薛丰年、李少敏、钱斌等,与戏迷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赓扬集12岁生日。
2007年7月10日,农历丁亥年五月廿六日:第二届中国·大连“魅力中山”国际京剧票友节开幕
由大连市文联、文化局、广电局、中山区人民政府主办,大连市戏剧家协会、大连京剧院等单位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大连“魅力中山”国际京剧票友节在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开幕。144名票友名家登台唱戏,其中来自英、美、法、西班牙、瑞士等国的海外代表9人。
开幕式以大连京剧院众位演员表演的《京剧风采》开场,之后来自青岛的女花脸孙爱华清唱《锁五龙》选段,全国名票、旅顺千品剧社的张玫女士表演了折子戏《状元媒》,金福田彩唱了《苏武牧羊》,陈金强彩唱了《贵妃醉酒》,杨永树清唱了《西厢记》,大连京剧院院长杨赤与来自香港的张宇演唱了折子戏《将相和》。
 

票界再无“马连良”----沉痛悼念金福田先生

(2008-08-18 08:30:53)
     昨天在“中国京剧论坛”上看到消息,说金福田先生于8月16日去世,非常震惊,更是十分悲痛。两个月前听说金先生得了重病,要动手术,没想到这么突然就去世了。金先生的去世是马派的一大损失,也是京剧票界的一大损失,可以说,从此在京剧票界再没有像金先生学马派这样好的了。

     我知道金先生是在大约十年前的第一届全国京剧票友大赛上,当时就觉得这老爷子唱马派太像了,闭眼睛听就跟马先生一个样儿,那时的金先生已经是古稀之年。后来在电视上也偶尔见到金先生的演唱,特别喜欢,对于我这样学马派的后生来说,金先生就是偶像,如果能有一天跟他学习一点儿,也心满意足。

     前几年,天津马派名票李金铭老师与金福田先生结识,并得到了金先生十几出戏的演出录象,我逐一观摩学习,收获菲浅。比如全部《双官诰》,我们听到的马先生录音都是《三娘教子》一部分,而金福田先生集毕生学马的经验,对马先生此戏早年全部演法都记下来,并演出,这对马派艺术的传承不能不说巨大。金先生演出《春秋笔杀驿》一折,也是完全按照马先生当年演法,对于今天的马派演员来说是珍贵的学习资料。还记得前年冬天,我在北京东城区文化馆观看金先生与北京戏校一个学生演出《游龙戏凤》,金先生出唱念引子“离金阙暗藏国宝,寻踪迹访查民情”,台下一片热烈的掌声,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看金先生的现场。那浓厚的马派味道一下子就把我震撼了,在台上金先生表演的潇洒、自如,丝毫看不出八十多岁的年纪,其间演李凤姐的小姑娘由于紧张忘了词,金先生却顺着小姑娘的话给补救了回来,可见舞台经验之丰富,非今日演员可比,这次演出的情景我至今难忘,也促使我在那年冬天学会了这出戏。

             票界再无鈥溌砹尖----沉痛悼念金福田先生

                             (2005年,金福田先生演出《四进士》)

     金先生与我并不相识,虽然我很想跟他学戏,但几次见面的机会都让我给错过了,我是看到老爷子那么大年纪,不忍心去烦劳他,总想等等再说,没想这一等竞成永诀,思想起来也挺后悔。我的印象里金先生永远笑容可鞠,满头银发面带慈祥,无论对谁都很亲切。对于这样一位老人的离去,我的确很伤心。

     今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金福田先生的唱腔选,一共两张CD光盘,是金先生去年灌制的,都是马派名段,这也是金先生留给我们学习的宝贵资料。

     金福田先生故去了,票友学习马派的再难有像他这样像马连良的了,更可惜的是他带走了很多马派戏,如今已经没人或很少有人会了,这种损失更是无发弥补的。唯愿金先生能在天国与马先生相见,能继续他毕生追求的马派艺术。

     金福田先生千古! 

                                                          戊子年孟秋于辽宁绥中寓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