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挣了钱,我给你看病。” 儿时这句话18年后兑现小学六年级那年的班会上患有先天性脊柱裂的梁彬说出了自己的愿望:“我能跟你们一起玩、一起跑就行。”后桌的女生王宁心里很难受,和他约定:“长大后挣了钱,我给你看病。”再相逢 两人已过而立之年儿时的约定再一次浮现在心头发动亲友,街头募捐……她为老同学募集到了14万余元 | |
| |
C20 梁彬对手术充满期待 本报记者 张英男 摄 王宁发起募捐活动,许多人给梁彬捐款 C20 A06版
“长大了,我要做老师。”“长大了,我要当科学家”…… 小时候你说过这样的誓言吗?长大了你是否将誓言变成了现实? “长大后挣了钱,我给你看病。”小学时,一个女生对一个男生说。18年后,说这话的她将它变成了现实。
小时候
他羡慕别人能跑能玩
今年32岁的梁彬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与其他人是不同的。梁彬出生在松原市,患有先天性脊柱裂的他刚出生70天就做过手术,但效果不理想。他从小个头就比同年龄的孩子矮一些,脚尖朝后,走得摇摇晃晃、踉踉跄跄。 因为身体的原因,梁彬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跑、玩。小时候,他最羡慕的就是其他人可以放肆地奔跑玩耍。“还记得小时候开班会,老师问我们‘你们的梦想都是什么?’我说,我能跟你们一起玩,一起跑就行。”梁彬说。 梁彬的父母相继下岗后,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梁彬还有个妹妹,两个孩子都上学,我们的生活压力太大了。”梁彬的母亲说。面对这种情形,梁彬就想早点工作。“上完初中,我就没再上高中考大学,而是上了电脑学校学习平面设计。”梁彬说。
她的性格像假小子 很仗义
上小学的王宁是个短头发的孩子,性格像个假小子。可能家里还有妹妹,王宁特别喜欢照顾别人,大家都说她很“仗义”。那时候,家家都不富裕,有的小朋友的铅笔用到只剩小铅笔头了还缠着纸继续用,她心里就难受,总把自己的铅笔给小朋友。 有一次,妈妈奇怪地问:“王宁,你的铅笔怎么总使得那么快?”王宁的妹妹赶紧“告状”:“大姐把铅笔都给别的小朋友了。”
小时候他俩总在一起玩
王宁是个转学生,小学6年级才从农村转到松原市的小学。“那时候我和妹妹一起转过来的,我家的条件跟城里的孩子没法比,他们学书法、画画,我都没学过。那时候,梁彬家很困难,我就总跟他一起玩。”王宁说。记得那时孩子们都喜欢玩打口袋,梁彬不像别的同学一样一下课就能马上出去,有时候有同学往外跑把梁彬撞了个踉跄,王宁就总去扶住他。
小学的时候 他们是前后桌
梁彬就坐在王宁的前桌,离得很近,下课后,总是凑在一起聊天。有时候梁彬行动不方便,王宁总是帮着扶一把。有时候,看见别的小朋友看不起梁彬,王宁也跟着生气,总愿意给梁彬打抱不平。班里开班会,老师问长大后想做什么。有的同学说想做老师,有的同学说想做警察,梁彬的话深深地记在了王宁的心里。“他说他想跟我们一样跑,一样玩,我心里很难受。”王宁说,“我就很仗义地跟他说,长大后挣了钱,我给你看病。” 梁彬是个很爱学习的孩子,上小学的时候,王宁总能看见梁彬的爸爸妈妈背着他上学。上了中学后,学校离家更远了,梁彬和王宁还在一个学校,王宁总看见梁彬的爸爸推着自行车,车上坐着梁彬。“不管刮风还是下雪,他就从来没有不来过。”王宁说。
长大后
他创业救自己也帮助别人
毕业后的梁彬前后去了东北的好多个城市寻找合适的工作,他时常遭遇挫折,被拒绝了一次又一次。 2011年,梁彬开始了创业之路。梁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挣钱给自己治病。“父母已经太不容易了,我们不能再索取,我要自己努力,为自己看病。”梁彬说,在残联等的帮助下,他开起了自己的“助残影视图文工作室”。开始那两年,梁彬过得很苦。“以前都是做设计,从来没有跑过业务,也不知道跟客户怎么说话,尤其是在客户看到我的情况后。”梁彬说,他天天背着十几斤重的电脑,挨个到客户家拜访。每每存在电脑里的作品被认可的时候,梁彬总是打心眼里高兴。 梁彬的工作客户大部分都是婚庆公司,他负责后期制作婚礼录像。一年多的打拼,梁彬已有了自己的客户,不必天天往外跑了。 看着与自己同样身体残疾的残疾人,梁彬想要帮帮他们。店里雇了两个残疾人,都患有脑瘫,说话口齿不清,走路也有些摇晃。就这样,他和他的两个兄弟互相扶持工作着。
她十多年前也曾寻找过他
毕业后,因为没有电话,梁彬和王宁失去了联系。“他家困难,我家也没有电话,所以也就没了联系。”王宁说,“但有时会忽然想起小时候的小伙伴们,想知道他们现在什么样了,真挺想他们的。有时候也想,梁彬的腿现在啥样了!” 2002年前后,王宁也曾寻找过梁彬。记忆中的梁彬家住在城郊的平房,王宁找到了梁彬家原来的地方,可那地方已经不是梁彬的家了。
■重逢
为“小伙伴”看病忙前忙后 她发起捐款 募集到14万余元
2012年,梁彬的小学同学建立了QQ聊天群,渐渐地从前的小伙伴们都加了进来。“想起小时候大家在一起,一起玩,什么都不想,特别好。”梁彬说。也是在这个QQ群里,梁彬再次遇到了儿时的小伙伴王宁。“那时候小朋友们都是一帮一帮地在一起玩,都很开心,我们的关系都很好,遇到后都很开心。”梁彬说。
第一次重逢
2012年春天,天还是挺冷的,棉衣和毛裤都还没脱下来。在松原市生活的王宁想来长春看看老同学。路不好走,到了梁彬在长春的工作室时已经是当天15时了。当王宁第一眼见到梁彬时,心里很难受。 王宁说:“这么多年了,你还没看病吗?” 梁彬说:“怎么不想看,可手术费用一般家庭都拿不出来,何况是我这样的家庭呢。” 可能这个话题太沉重了,两个人没有再聊病情,说起了小时候一起玩耍的事情,两个人都很高兴。眼看到了晚饭时间,梁彬想请老同学吃饭,穿上了衣服,准备带王宁去饭馆。 王宁:“我吃饭很简单,要不你给我买桶方便面就行。” 梁彬:“别的,你来,我得请你吃点好的。” 梁彬有些为难,但王宁坚持。看得出,王宁是不想让他花钱,想给他省点钱。梁彬只好出去给王宁买了一桶方便面,自己也买了一袋方便面,还买了点榨菜,一顿饭就这样吃完了。没多说什么,王宁就回松原了。王宁还记得,吃的是三鲜伊面。后来聊天时,梁彬才知道,其实王宁不爱吃方便面。“但她说,那天的方便面很好吃。”梁彬说。
第二次相见
网上时常联系,两个人也都是聊着一些家常。工作都挺忙,聊得也不多。2013年春天开始,梁彬的病情越来越重了,原本可以自己走路的他,不扶着点什么都无法行走了。2013年8月,王宁再次来长春看梁彬。 王宁说:“你的事儿,放心吧,我给你张罗。你等我信儿吧!都是同学,能帮你的,我肯定伸手。” 梁彬很感动,他没想到王宁还能把小时候的约定记得这么真。 “小时候的约定,那时候也许是一句戏言,但再次见到他,我感觉有责任帮助他。”王宁说。
为梁彬发起捐款活动
“他的病越来越严重了,已经到了不治疗不行的地步了,如果再这样发展下去,也许就要瘫痪了。”王宁说。要想治疗梁彬的病,需要一大笔治疗费用。于是王宁在松原发起为梁彬捐款的活动。 王宁把梁彬的事情跟美容院老板说了。老板全力支持。 “我们邵总的先生一下子就捐了一万元,她的妹妹也捐了一万元。”王宁说,“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帮帮他,看着他心里难受。如果让我跟他一样过32年,我不可能有他这么乐观。” 王宁发动了身边所有的人,很多人都为梁彬伸出了手。“松原市的电视台也给我们报道了。有很多慕名而来的人,都想帮助梁彬。记得平安夜那天,我们正在店里包平安果,两个走路摇摇晃晃的人走进了店里。”王宁说,这两个人是看到电视找到店里的,是残疾人,说话口齿不清。“他们一起来了4个人,有两个坐着轮椅,在马路对面的车上,每个人都为梁彬捐出了100元钱。” 王宁所在的美容院老板更是将自己的三家美容院放假一天,所有员工走上街头,为梁彬捐款。“那天是1月6日,松原突然降温了,天特别冷,他们都走在街上,为我奔忙。”梁彬说。 捐款源源不断地到来,现在已经募集到了14万余元。“既然我帮了,我就要全力以赴做好。”王宁就是坚持着这个信念。
王宁带梁彬到医院看病
王宁带着梁彬到医院看病、拍片,一去就是一天。“我在松原的住院手续,和来长春的转院手续、专家会诊,都是王宁忙前忙后。”说到王宁对自己的帮助,梁彬不知道怎么形容才好。 中日联谊医院南湖院区显微整形外科的高庆国主任介绍,梁彬的病很复杂,首先做神经松解,控制病情的发展。然后从矫形的角度,进行足的三关节融合手术,将脚矫正过来,走路能好很多。暂时先做这两个手术。如果以后病情严重,还要进行胯关节置换的手术。 “初步的手术费用已经没什么问题,但以后还可能要做胯置换,这个费用够不够,现在也不好说。”王宁说。 眼看着手术就要进行了,梁彬对未来也有着自己的期许。“其实,我还是有很多理想的,我想帮助更多像我这样的残疾人。”梁彬说。 “梁彬是个原始股,他自己已经很难了,还能帮助另外两个残疾人,我相信他以后能越来越好。”王宁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