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确定”的焦虑

 bagu2013 2014-01-16
“不确定”的焦虑

  对于企业经营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根据产生的根源和性质,企业发展战略专家秦合舫将其分为四类:一是客观不确定性,主要是指由于环境本身所具有的复杂、动荡、突变等特性所决定的,也是无法预测的,例如抛硬币,无论怎么精确,都无法完全控制落地的朝向;二是主观不确定性,指由于企业自身在能力、方式等方面的主观因素而带给企业的不确定性;三是自我不确定性,指当企业通过对环境分析形成决策需要执行的过程中,能不能达到制定的目标所具有的不确定性,本质反映的是企业的执行力;四是博弈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竞争中各方的决策要受到其他决策者的影响。第二,博弈结果的不确定性,特别是竞争各方在实力上势均力敌或者各有所长的时候。

  在2012年底到2013年初,很多企业(包括媒体)都在做总结和预测,我们可以听到很多的抱怨,认为不确定性越来越大。主要原因在于:环境已经变化,但很多企业家的思维还停留在过去,因而表现出了不适应。

  从外部环境看,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变化是根本性的,这要求企业必须对经营的逻辑进行根本的反思和变革。

  一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在2008年之前,中国经济有低成本的优势,我们可以利用无限供应的劳动力资源。很多企业的竞争力都建基于此,在前端做技术引进,中间主抓成本、规模、质量,终端靠促销和营销。大的方向就是做大,要在规模上成为行业第一。而现在这个基础已经变了,因此很多企业都会感到不适应。

  二是资本市场的发育。之前,行业老大面对的是后进者的挑战,而现在则可能是和VC和PE竞争——本来我是独一无二的,但是投资者去扶持另外一家企业,很快就可以把规模做出来。挑战者可以利用VC和PE的力量,引进更核心的技术、生产设备和人才。只要你处的行业和产业有相对比较好的收益,就会有人利用这种力量来挑战你。

  三是技术的更新换代。中国企业在技术上没有原发性,所谓的技术优势都是相对的。而且,现在的技术,比如像互联网的变化,跨界的能力很强。本来以为这个事情和你没有关系,但它却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产业,我们称之为广义替代。比如说互联网和写字楼,一个是信息产业,一个是房地产业,似乎看起来不搭界,但从广义替代的角度,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虚拟办公越来越便利,我们是否还有必要,或者大部分时间在同一个办公大楼里进行沟通和工作?既然如此,在未来,写字楼就可能面临消失的命运或空间被大大压缩。也就是说,技术的变化,使得产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也越来越能对某个产业带来颠覆性的冲击,而非局部的或渐进式的。

  因此,可以说,现在企业家对不确定性的恐惧,本质上来自于固有思维能力和环境的错位,很多企业家没有认识到环境变化的意义,认为之前我就这样成功了,现在为什么不行了?但是这种长周期的变化就像沧海桑田的变迁,如果不去适应,就会像一个适合山区生存的物种被抛到海洋,原来的生存技能都失去了作用和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