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翁千古在——明代伟大的思想家李贽

 五马山麓 2014-01-16

阅读:606 回复: 2 此翁千古在——明代伟大的思想家李贽

冰峰试剑 等级:狐使者 送礼物 发消息

楼主

此翁千古在——明代伟大的思想家李贽


 明朝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李贽静坐于北京皇城监狱,一名侍者正为他剃头,剃好以后,李贽拿起剃刀,向自己的脖子割去,顿时鲜血淋漓。侍者扶住年老的犯人,急切地问道,“和尚痛否?”,李贽不能出声,用手指在侍者手心写道,“不痛”, 侍者又问,“和尚何自割?”,李贽用手指作答,“七十老翁何所求?”,辗转两日,痛苦地死在狱中。他去世后,他的好友将他隆重下葬,墓葬周围植树上百株,一如他生前所愿,他的著作虽经朝廷几次明令销毁,列为禁书,却流传至今,成为中国古代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不是史书的记载,我们几乎不敢相信中国历史上也有这样勇敢坚毅的思想家,如同苏格拉底饮下毒芹汁的坦然,执意要享受着死亡带给自己的完美和升华,成就了一代思想家“纵死犹有侠骨香”的壮烈。
  经过有关人员的考证,李贽(公元1527年~公元1602年),祖籍福建南安,他的祖先曾以经商为业,娶过阿拉伯女人,所以李家曾信奉过伊斯兰教。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家道中落,只是个清贫的私塾先生,能够传授给儿子的,就是满腹的经史子集。李贽长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发点古刺桐港,自幼就见识了大千世界、万国衣冠,眼界和见识自然与一般酸腐儒不同。但是,在当时的体制下,他不得不走与一般酸腐儒相同的道路,研读理学,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他如愿于1552年考中举人,做了个俸禄微薄的小官。他做官是为了养家糊口,而明朝官员的正当俸禄又少得出奇,他的几名子女都是因为饥饿和营养不良而夭折身亡,只有一个女儿顽强地长大成人。他先后做过国子监博士、礼部司务、刑部员外郎、云南姚安知府,由于他为官清正,只能长期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甚至很多天没有饭吃,子女的相继去世给了他很大的精神打击,使他变得更加暴躁易怒。当时倭寇横行东南沿海,李贽家乡的亲友为躲避倭寇,曾有三十多人向李贽要求救济,让他背上了十分沉重的负担,他的心情是抑郁的,为了生存他过着一种自己十分厌恶而又不能摆脱的生活,因为人要吃饭穿衣,在与妻子“秉烛相对”的惨淡中,在自伤自怜的消沉中,渡过了长达二十一年的官宦生涯。
他生活在一个东西方交流空前频繁的时代,曾与著名的传教士有过多次接触,对基督教文明有着纯粹的好感,这使他从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来审视他多年研读的朱程理学,写出了许多惊世骇俗的文章和评论,可以说,他的青春是从辞官不做开始的,当他终于能够专心著书立说的时候,心里一定有一种解放了的感觉。以前当他做姚安知府的时候,他的妻子坚持与他一起赴任,夫妻间的深刻了解,使她非常清楚丈夫是个视荣华富贵为粪土的男人,为五斗米而折腰,在别人看来是一个男人的正途和责任,在李贽看来无疑是一种心灵的痛苦煎熬,在官场日复一日,苦度岁月,深深地伤害了李贽,当他向那些假道学和假乡愿反戈一击时,毫不留情,言辞激烈,引起了地主士绅的强烈反击,造成了李贽最终的悲剧。令人回味的是,多年来资助和庇护李贽的也是一些官僚士绅,李贽的作品因为有了他们的提倡,风靡各地,几乎达到了人手一册的盛况,很多人压在枕头底下的书籍,就是李贽的大逆不道之作,如同今天的柏杨和李敖,虽然都曾长期坐牢,历经迫害,却如同大雪中的红梅,芬芳吐蕊,更加扬眉吐气。
他最有名的论战,是与耿定向的论战。耿定向揭发他曾在大庭广众之下学人“就地打滚”,他的回答是,“世间打滚人何限?日夜无何时。大庭广众之中,馅事权贵人以报一日之荣;暗室屋漏之内,为奴颜膝事以幸一时之宠。”参透真趣以后,“当打滚时,内不见己,外不见人”。
耿定向攻击李贽 “后学承风步影,毒流万世之下”,并于1591年指使一伙地痞流氓在武昌黄鹤楼围攻李贽,幸有地方官员刘东星的保护才未酿成大祸。李贽痛恨这些“维护名教”的假道学,指斥他们“种种日用,皆为自己身家计虑,无一厘为人谋者”,写成了《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畅销著作,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以功业为标准,重新评价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称赞统一六国的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在此之前焚书坑儒的秦始皇备受读书人的指责。他称赞武则天为“一代好后”,肯定了她创造盛唐的丰功伟绩。夜半私奔的卓文君,也是追求自由生活的榜样,值得青年人效仿。他颠覆了宋明理学的是非标准,颠覆了“世间无仲尼,万古如长夜”的观念,对晚明的社会风气起到了极大的鼓惑作用。清代《四库全书目录提要》对他的著作有如此评价,“故其人可诛,其书可毁,而仍存其目,以明正其名教之罪人,诬民之邪说”。
在明朝那种社会氛围中,思想犯罪似乎引不起皇帝老子的兴趣,从私生活入手打压对手,成了弹劾某人的惯用伎俩,最让人侧目的是他与梅澹然的交往。他以出家人身份客居麻城龙潭芝佛院的时候,当地名士梅国桢对他多有接济,梅国桢主管西北军事,家中有一个女儿梅澹然,因为丈夫早亡,按照当时的习俗,返回娘家守寡,得以结识李贽,成为李贽的女弟子。她性情洒脱,聪惠过人,常常与李贽在书信中研讨佛理,同时引见梅家其他女眷与李贽探讨学问,李贽在书信中把他们称作澹然大师、澄然、明因、善因,把双方来往的书信编成了《观音问》出版发行,虽然李贽并无越礼之处,但是,书里面大胆泼辣的语言,如“山居野处,鹿麋犹以为嬉,何况人乎”,强烈震动了正人君子敏感的神经,他们对这位异端咬牙切齿,采取了不顾一切的行动。本来李贽预备把麻城作为埋骨之乡,非常喜欢这里的风景人物,曾做诗赞曰,“天生龙湖,以待卓吾,天生卓吾,乃在龙湖”,万历28年(公元1600年),湖广佥事冯应京应当地士绅的要求,指使一批打手驱逐李贽,烧掉了芝佛院,毁掉了李贽为自己准备的埋骨塔。李贽在学生的掩护下逃到了河南商城县黄檗山,随后被好友马经纶接到北京附近的通州居住。马经纶是位去职御史,对朋友一片赤诚,他专为李贽准备了别馆,并划出一块地雇人耕种,供李贽的生活所需。

只看楼主 回复

发表于 07-07-28 20:26:23
冰峰试剑的签名档人事天注定——浮生空自忙
冰峰试剑 等级:狐使者 送礼物 发消息

沙发

万历30年(公元1602年),都察院左都御史温纯和都察院礼科给事中张问达一起向明神宗告发了李贽,明神宗对李贽的桃色新闻兴趣不大,为了维护名教正统,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派遣锦衣卫到通州捉拿李贽。当如狼似虎的锦衣卫校尉赶到李贽面前时,李贽从病床上挣扎起来,却站立不稳,摇摇欲坠,他镇静地说,“是为我也,为我取门片来”,他从容地躺在门板上,告诉锦衣卫,“速行,我罪人也,不宜留”,锦衣卫校尉瞠目结舌,依言将他送往皇城监狱。
从各种记录来看,李贽在狱中并未受到拷打,依然可以读书写字,有关部门的判决也只是想把他押回原籍,由地方官员监视居住。李贽早就存有荣死诏狱的想法,认为这是天下第一等的好死,他想做烈士,而明神宗成全了他。李贽于1602年5月在狱中自尽,享年76岁,锦衣卫写给皇帝的报告是“惧罪不食死”,好友马经纶将李贽的遗体下葬在通州北门外马厂村迎福寺侧(今西海子公园),好友焦竑手书“李卓吾先生墓”,李贽的学生汪本钶撰写了碑记。
综观李贽的一生的境况,竟然与德国数学家高斯(C.F.Gauss,公元1777年—公元1855年)非常相似。高斯出生贫寒,父亲是个泥瓦匠,偏偏他对数学研究极有兴趣,这在当时,绝对不是一个能养家糊口的职业。慷慨大度的布伦兹维克公爵伸出了温暖的双手,义无反顾地资助高斯读书成才,不求回报,不求感恩,只是觉得自己应该这么做。高斯成为近代数学史的奠基人,与阿基米德、牛顿并为科学史上的巅峰,当年,他衣食无着又不愿放弃自己喜欢的数学研究的时候,布伦兹维克公爵负担了他所有的花销,赠送了他一套公寓,并帮他出版了《算术研究》一书,为年轻的数学家打响了名气。高斯在自己的书中,满怀感情地写下了对布伦兹维克公爵的感激,“你的仁慈,将我从所有的烦恼中解放出来,使我能从事这种专业的研究”。与之相比,李贽能够专心著书立说,也要归功于一些大臣、亲王的照顾和接济。李贽那些“三品之俸,助我一年”的化缘,带来了滚滚财源,使他能够尽力摆脱尘世的烦恼和琐碎,专心读书写作。令人感叹的是,这些纯粹的中国人似乎已经绝种。李贽在世界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日本的明治维新,并在东南亚地区拥有众多的粉丝,而在中国,他的著作被清廷列为禁书,明令销毁,他本人则被视为名教罪人,几乎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寂静无声,后人凭吊李贽,往往着墨于他的事迹,而不是他的思想,令人无限感伤,
姚安太守古贤豪,倚剑青冥道独高。
        僧话不嫌参吏牍,俸钱常喜赎民劳。
        八风空景摇山岳,半夜歌声出海涛。
        我欲从君问真谛,梅花霜月正萧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