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场:小谈海归者找工作

 baileej 2014-01-16
  如今中国已经是世界各国商业人士都看中的一块宝地,更多的海外学者也都纷纷回国,寻找自己的发挥空间。而海归者找工作有哪些优势与劣势呢。

  据某报记者调查显示,海归学者们回到国内来找工作,确实并非一帆风顺。“名校头衔再响,也会毕业,也要考虑工作。”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读设计专业的Fibi表示,海归这个身份,很多时候并不是一种优势,反而是一种劣势。因为中国的企业选择人才与国个有很大不同,而且,在国内很多企业不是太正规,他们对人才的要求,主要是要有经验,对于提供实践机会的企业是少之又少,而且刚刚到一个公司里的人,都必须要从最低层做起,工资也很低,对于国外回来的这些人,在他们认为,我这个小庙里养不起大菩萨。名校毕业的Fibi回国找工作并不顺利,“很多企业看简歷就觉得不适合,要么担心在国外的待遇比较高,回来后能否在企业安心工作,要么觉得其缺乏一些本土工作经验,高不成低不就。”

  记者随机採访的几位企业HR普遍认为,企业除了看重应聘者过去的经验以外,还看重其职业规划。安利中国人力资源负责人表示,不同的部门对人才有不同的需求,一般来说,对市场、项目管理等位置,有跨国学习背景的海归会加分,但主要还是看个人能力。一些海归,他们没有经验,在工作中的习惯也与国内不同,所以在工作当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是在外企还会好一些,在国内的企业里,他们的观点,会有很多不被人理解,工作不好开展。对于海归人士,公司对其要求也高,如果做的不好,会有很多闲言碎语。

  广州某交通类国企人力资源部负责人Sam表示,在应聘时,海归身份可能加分,但也可能减分。主要看是否有海外工作经验,如果有,会比同等学歷和工作经验的本土人才薪资高一点,这种差距在技术人才方面要明显一些。从实际工作表现看,前半年很难看出海归与国内毕业生的差别,但半年以后,海归在团队协作、项目管理、组织协调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会逐渐显现。

  曾经也是海归,现在是某日企市场部主管Tony认为,从什么地方毕业,做过什么工作,这只是你的经歷,不是职业规划。对于海归人才的职业规划,他表示,“面试的时候,我通常会问应聘者这样一个问题:你的五年规划是什么?目的是想看看应聘的人才是不是能跟公司一起前进的人。”

  海归人士在回国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清楚再做决定,回来后找不到工作,会让自己失去信心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