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禽节雁

 昵称15492176 2014-01-17

信 禽 节 雁

鞭鼓生

春去秋来的知时鸟─雁,您对它知多少呢?

古人说:「莫烹池上雁,雁行如弟兄。」正是在奉劝世间的饕客,不要烹煮池塘边休息的雁鸭,因为雁群飞翔时,在空中都做「人」形,斜列而飞,让彼此就像兄弟般的互相照应。尤其雁中珍品「青头公」,它具有王者统御的特质,及长者的风范。当雁群中,有青头公,那么它不是领队,就是居中指挥大局者。万一有雁鸟不幸被猎人击中,青头公一定会奋不顾身地飞回头,不断找寻。这种兄弟有难,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义行,即便是人类,也是少有啊!所以我们常用「雁序之情」,来形容兄弟之间应有的伦序。可见雁鸟不只飞行时排列整齐,它们更有手足情深的悌道实质。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墨客,对雁更是喜爱有加,因为雁鸟十分合群,又守次序,雁足还可以用来传书。尤其雁鸟的群居生活,非常有人道,因此常常入诗入画,为文人雅士所称颂。雁鸟除了兄弟有义外,它们也是非常守节的贞禽。公雁与母雁一旦结合成配偶,便永生不离。如果其中一只死亡或失散了,另一只失侣的孤雁,便终身不再与他雁配对成偶。并且成为雁奴,担负起雁群夜宿沙洲的守夜工作,以防人类或其它动物的捕捉。所以在中国古代的婚礼中,作女婿的必须执雁为贽,是文定时必备的仪物。这就是取义于雁,虽是水禽,夫妻伦份既坚贞又高尚,足以代表女婿的誓约。

在佛家还有雁鸟行菩萨道的典故。话说从前在印度王舍城内,有一些出家人,依着小乘修行,并吃三净肉。有一天,一位比丘见一群雁从空中飞翔而过,故意对空中开玩笑说:「今日众僧食物不足,大菩萨应知,正是以身布施的时候了。」这时,忽然有只雁从空中墬地而死。此事,令比丘们非常讶异,因而觉悟到:「我们真是愚昧啊!竟遵行小乘,这雁鸟行菩萨道,正在给我们教训。我们应表扬它的美行。」于是比丘们,十分恭敬地将菩萨雁埋了起来,并建塔纪念。中国大陆唐代建有大雁塔、小雁塔,正是以雁的懿德而立名的啊!

想那雁鸟,小小一只水禽,竟有信、有义,又坚贞仁厚。万物之灵的人类,能不深深省思?

选自《明伦月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