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润万家三季度净利大跌八成 规模取胜难续

 墨雪夜疯狂 2014-01-17
      相比零售业小伙伴们频频放出撤店关门的信息,华润万家今年还是继续保持了扩张势头,但在扩张之于,却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窘境。

      日前,华润创业发布三季度业绩报告,其零售业务即华润万家表现低迷,虽然营业收入大幅增长,但净利润却出现大幅下滑。

      数据显示,华润创业第三季度零售业务的营业额同比增长14.2%,达到239.2亿港元,但净利润却大跌82.8%至8400万港元,这也是华润万家今年以来净利润持续下滑。

      另外,今年前三季度,华润万家实现营业额718.27亿港元,同比增长13.9%;实现净利润7.21亿港元,同比下跌67.8%,成为华润创业旗下四大核心业务板块中净利表现最差的。

净利大跌

      面对净利润大跌,华润创业方面表示,由于各地上调最低工资及行业正常加薪的影响,对集团零售业务的盈利能力构成压力。

      对此,相关业内人士亦表示,连锁超市以经营生活必需品为主,其收入规模对CPI非常敏感,但随着目前CPI的大幅走高,虽然超市的销售额逐年增加,但实际利润却被摊薄。

      另外,随着快速扩张后的门店租金也在逐年增长,这也成为除人工成本和通胀重压之外,各超市连锁巨头净利润增幅普遍较低的原因。

      分析指出,由于2002-2005是中国零售全面开放初期,该时期也是企业开店最快的时期,一般大部分企业门店的租期是10年,随着近两年租金的成倍增长,会对企业的续租施加较大的压力。

      不过,相比华润万家,同为零售业巨头的高鑫零售(大润发+欧尚)却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下依然保持了净利润的大幅增长。

      据高鑫零售公布的数显显示,其前9个月实现净利润21.79亿元,比2012年同期的17.24亿元同比增长26.4%。

      更值得注意的是,高鑫零售在上半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为14%,这意味着该公司三季度的盈利增速还处于加快状态,这对比华润万家三季度净利润跌八成的表现,显得根外惊艳。

      事实上,大润发净利润的持续上升,在整个超市连锁行业也并不多见。据相关机构统计显示,在2012年的连锁百强中,近半数企业利润增幅在0-5%之间,利润出现负增长或亏损的企业明显高于往年。

     面对艰难的经营环境和业绩受挫,华润创业表示,零售业务下一步的重点将是合理控制各项营运成本,包括通过业态多元化发挥协同效应、提升租赁谈判的议价能力,还要扩大经营规模,降低分摊成本,实现规模效应等。

      此外,华润创业还表示,零售业务在未来将继续全面执行扩张计划,以大卖场为主力业态,并且要加快在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县级市场的扩展速度。

规模取胜难续

      事实上,华润万家今年以来最大的消息莫过于和英国零售巨头乐购(Tesco)的整合。

      10月初,华润创业曾正式公告,将与乐购成立合资公司,整合在华零售业务。华润万家将拿出近3000家门店与乐购旗下134家门店和19家购物中心组成合资公司,以目前的市场占有率看,两者联合后将取代高鑫零售成为中国第一大超市。

      另外,在扩张方面,据11月19日最新消息,华润万家计划2014年在广州及周边地区新开门店53家,其中大卖场3家,社区便利超市50家。

      而截至2013年9月底,华润万家在内陆共经营超过4500间店铺,其中约83%是直接经营,其余则为特许经营。

      然而,相关业内人士却表示,目前国内零售业以规模取胜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想要在经济放缓、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保持增长,需要有独特的盈利模式或经营模式。

      从国际零售巨头沃尔玛、家乐福等的发展历程来看,前几年虽然通过在一二线城市快速密集开店完成了市场布局,但近几年随着成本压力上升,单店盈利能力下降,已经接二连三的爆出关店潮,扩张遇阻趋势明显。

        而就华润万家而言,其近几年依托华润创业通过一系列的收购,使得布局区域、市场占有率和规模都迅速扩大。

    先是在2005年斥资4亿元收购天津月坛集团和浙江慈客隆超市;2009年又收购无锡永安超市;2011年8月,华润创业以36.9亿元的大手笔收购了江西区域龙头洪客隆超市全部股权。

      对于华润万家的扩张,曾有报道指出,其通过收购各个区域优势零售企业,迅速占领当地市场,借此成为全国零售巨头,但对众多被并购资产的整合,华润方面却是粗放模式,这令不少被并购企业面临盈利压力。

      另外,华润万家的大卖场三四线城市下沉计划,视乎也会面临诸多问题。

      分析就指出,三四线城市的一家新店如果要实现全面盈利至少需要2至3年,这虽然是华润万家未来的机会,但也是风险所在。

      首先是三四线城市的购买力不足,同时还必须进行配套的物流体系信息化等建设,这样超市会负载更多的资产和沉淀成本,但这种巨大的投资在有限的购买力下多长时间能收回无疑还是未知数。

      而对于零售行业的整体趋势,也曾有分析认为,过去实体零售业发展的一大秘诀就是开店,新增店铺意味着更多销售收入,同时也可提高议价能力和实现更低的进货成本,但如今这些都行不通了,因为传统零售业表现低迷已是不争的事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