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4年高考作文素材:邵逸夫:散尽千金济众生

 风雨山 2014-01-17

2014年高考作文素材:邵逸夫:散尽千金济众生

邵逸夫:散尽千金济众生 

一.简介

邵逸夫(1907年11月19日[1-2]—2014年1月7日),原名邵仁楞,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镇海[3]。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荣誉主席,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之一,香港、上海商会成员,香港著名的电影制作者。多年来,邵逸夫捐助数以百亿计款项,为内陆、香港两地建设教育、医疗设施等。

1974年获英女王颁发CBE勋衔。1977年获英女王册封为爵士。美国三藩市为表彰邵逸夫对该市的福利贡献,将每年的9月8日命名为“邵逸夫日”。1990年,中国政府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1991年,美国旧金山市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邵逸夫日”。2003年创立邵逸夫奖,每年选出世界上在数学、生命科学与医学及天文学卓有成就的科学家进行奖励,2011年退休。

2014年1月7日早上8时,邵逸夫被发现昏迷在西贡嘉澍路清水湾大厦住所内,救护车到场将昏迷的邵逸夫送院抢救,最终抢救无效,享年107岁。

二.评论:

时代需要更多的“邵逸夫”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逸夫”早已经不是一个人名,而是一个美好的符号,代表着漂亮的教学楼、完善的仪器,更代表着“达则兼济天下”的爱国情怀,嵌入到每一个80后、90后的读书记忆中。

1月7日早上,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之一邵逸夫先生逝世,享年107岁。作为香港知名的电影制作人、娱乐业大亨,邵逸夫在文化领域有极高的地位。但他更被人称道的身份还是慈善家。多年来,他捐助数以百亿计款项,为内陆、香港两地建设了大批教育、医疗设施。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逸夫楼,“逸夫楼”早已是很多人对邵逸夫先生最为直观的印象。这源于他从1985年开始,在中国内陆持续巨额捐献,尤其是资助办学。据不完全统计,邵逸夫共捐赠内陆的科教文卫事业近47.5亿港元,捐建项目总数超6000个,内陆很多高校和中学都有以邵逸夫命名的建筑物。

随着邵逸夫先生离世,有人回忆起自己看“邵氏电影”的时光,更多的人感念他捐资教育的拳拳爱国心。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逸夫”早已经不是一个人名,而是一个美好的符号,代表着漂亮的教学楼、完善的仪器,更代表着“达则兼济天下”的爱国情怀,嵌入到每一个80后、90后的读书记忆中。

作为一个商业英雄,邵逸夫无疑是十分成功的。1000部以上“邵氏电影”,让邵逸夫赚得了1000亿港币以上的财富。对商人来说,电影是挣钱的大买卖,只要有钱挣,什么电影都可以拍。但邵逸夫不仅是把电影当作一种赚钱工具,更是将它作为一项事业来追求。从1958年到1973年,邵氏公司拍摄的影片,在历届亚洲电影节中共获得大小奖项46个,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奇迹。

不满足于挣钱,还要做出更好的文化产品,让人们在电影当中得到精神慰藉和力量感召,这是邵逸夫对于电影的认识。但他并没有在此止步,而是走得更远,从为人们拍更好的电影,到为国家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开始对整个国家的命运和希望有了思考。邵逸夫曾说:“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正是在这种理念之下,他后半生花费大量的财力和精力,投身到了中国的教育和医疗事业。

正如一位商人所说:“生意场上来不得半点儿慈善,但企业家不能没有善心。”其实,一个人挣十万块,可以只靠个人勤劳;如果能挣一百万,就得靠会经营的头脑;如果能挣一百个亿,那就得靠时代的机遇。而这个机遇是时代给予的,更是千千万万人共同创造出来的。一个人认识到了这一点,有了对民族未来的担当精神,就会让自己的人生和事业有进一步的飞跃。

当下中国不缺富豪,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让很多商界弄潮儿可以凭借自己的勤奋和意识挣得大笔财富;我们也不缺少慈善,每逢大灾大难,无数国人奉献出自己的爱心。但此刻人们怀念邵逸夫先生,更多的,还是期待这个社会有更多的“富而好礼”,出现更多的“邵逸夫”,以他们的赤子精神、担当精神,为了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发挥自己最大的力量。

 

他的离开不只是娱乐界大事

尽管邵逸夫早已是公众所熟悉的名字,但大多数公众对他的认识,大概从昨天才真正开始。邵逸夫,原名邵仁楞,生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镇,系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荣誉主席、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之一;1977年获英女王册封为爵士,1990年,中国政府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他生于清末,去时已是21世纪。对邵逸夫更深入的报道还会继续,但令我稍稍惊诧的是:一些网站将邵逸夫逝世列入了娱乐新闻。

“邵逸夫逝世”是不是一条娱乐新闻?初看起来将其列入娱乐新闻也许并无不妥,因为邵逸夫不仅是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荣誉主席、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之一、香港上海商会成员、香港著名的电影制作者,而且叱咤娱乐圈大半个世纪,打造邵氏、无线两个影视王国,培育了无数演艺人才。有评论甚至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邵氏电影和香港无线电视的节目”。但“娱乐化”解读邵逸夫既流于浅表,也有意无意地遮蔽了他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

邵逸夫之所以被公众所了解,他的逝世之所以会引发广泛关注,不在于其娱乐圈内的名气,同样不在于其不菲身价。邵逸夫再有名气,也许还不及那些每天八卦迭出的影星;邵逸夫纵是巨富,但也没有站在财富金字塔的最顶点。邵逸夫和内陆民众之间的“亲近感”,其实更多来源于他的财富外行为。那些由他出资、在稍微像样点的内陆大学都会有的“逸夫楼”,已不用再特别提及,因为它早已人所共知。但关于他其余的慈善举动,公众虽略有耳闻,却未必全然知晓。譬如,从1985年起,他平均每年向内陆捐赠1亿多元,用于支持各项社会公益事业;譬如,2002年,他还捐资创立被誉为“东方诺贝尔奖”的邵逸夫奖,用以资助全球造福人类的杰出科学家进行研究,基金总额已高达50亿元;再譬如,四川汶川地震,他们夫妇捐款1亿元港币,四川芦山地震又捐款8000万元人民币。

邵逸夫的慈善与热心公益行为,无疑是他同时代的那些名人所难以企及的,甚至也创造了一个令后来者只能奋力追赶的高度。从这样的角度来说,在乘鹤西归之后再来盘点邵逸夫先生的遗产,相比于其在娱乐界的巨大成就,他留下的更是一种充满哲学意义的健康财富观:创业、聚财是一种满足,散财、捐助是一种乐趣。对于富豪们的财聚财散,西方国家说得较多的一句话是: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但邵逸夫展现出的更是一种东方式的财富管理观。他在尽最大努力进行慈善公益,但与此同时,他的财富与资本却得到了同步的扩张。1985年,邵逸夫大举捐赠的第一年,《信报》估算邵逸夫的资产为33亿港元;2006年,媒体估计邵逸夫的总资产已逾200亿港元。财富并不是坏东西,它能给社会带来更大的进步。

邵逸夫的逝世,引来内陆舆论的广泛追思,并不意外。但是,究竟该追思先生的什么?没有在他捐赠的“逸夫楼”中勤奋求学,先生的捐赠在内陆遭到一些基层官僚的挪用,这些都不妨进入个体或公众的省思层面。若只将邵逸夫逝世当作娱乐界的大事,只能说明我们认识尚浅,距离一个真实的邵逸夫也还太远。

 

上天见识人间的美好

邵逸夫在行走了107年人生旅程之后,突然永远止住了脚步。

邵逸夫是何许人?对不关心电影的人,可以不知道他的生平为人,但对许许多多的学生来说,他们不是在邵逸夫捐建的学校里上过学,就是在邵逸夫图书馆里看过书,对这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

邵逸夫的名字也许没有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郭富城、张曼玉、刘嘉玲等明星那么响亮,但如果没有邵逸夫,也就没有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和香港无线广播电视有限公司;没有邵氏电影和电视,这些明星也可能与我们一样默默无闻。

1958年,邵逸夫在香港创办邵氏兄弟电影公司;1967年,他又创办了香港无线广播电视有限公司,至1987年5月宣布停止生产电影,邵氏已生产超过一千部电影。许多年长者,都是看着邵氏影视长大的。

香港无线开设艺人培训班、主办选美盛事,捧红了无数巨星。“四大天王”、“五虎将”、“香港小姐”等等,都来自香港无线。

年纪稍大的观众一定不会忘记,在上世纪80年代,电视剧《霍元甲》、《射雕英雄传》等在内陆引发了万人空巷的观看盛况。那时的电视机还很少,一台电视机前,经常聚集多达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观众。如果计算收视率,需要用乘法。而这两部电视剧,都是由邵氏旗下的香港无线制作的。

邵逸夫缔造了香港影视的黄金时代。毫无疑问,在香港乃至中国文化史上,邵逸夫都是一个历史性人物。

但邵逸夫的贡献绝不仅仅在影视娱乐业,他历年捐助社会公益超过100多亿港元。截至2012年,他共捐赠内陆教育47.5亿港币,捐建项目超过6000个。他不像一些慈善人士那样随便撒钱,而是把善款投向最需要也最有未来的医疗、教育和科技上。现在全国许多院校都有“逸夫楼”、“邵逸夫图书馆”。他晚年还拨出资金,成立有东方诺贝尔之称的“邵逸夫奖”,资助奖励科学研究和科技贡献者。汶川和雅安地震,他都捐出1亿港元……

西方有句名言说:“在我死后,我宁愿有人问为什么没有为我立碑,而不是问为什么为我立碑。”邵逸夫没有给人以发问的机会,因为他在生前已经为自己立下了许许多多的“碑”——“邵逸夫”这个铿锵大名,部分镌刻在影视胶片里,部分镌刻在教育建筑上,部分镌刻在慈善事业中。这些刻有邵逸夫名字的建筑或牌匾,不像一些商人或官人那样,需要担心哪一天被人拆掉或铲除。

塞内加在《论生命之短促》中说:“生命如同故事,重要的不是它有多长,而是它有多好。”据说邵逸夫是全球最长寿、任期时间最长的上市公司CEO。这么看来,他是一个既长又好的人生故事。

通常,一个人的失败写在判词里,一个人的成功写在悼词上。但“故去使人的一切变得令人尊重,一个人的名字在葬礼之后便会从人们口中庄严地说出”。这就是说,充满溢美语言的悼词有时是对死者的最后化妆,有的连化妆品都大同小异。但像邵逸夫这样的真正善者,他是原生之美,无需悼词的化妆。

让邵逸夫在人间驻留107年,这已经是上帝对人间的关照。现在上帝把他召去,我们也应表示理解,因为上天也需要娱乐和慈善。

邵逸夫走了,作为人间特使,他被派往上天,将让诸神见识世人的美好。

 

今天我们该怎样纪念邵逸夫

1月7日晨,邵逸夫去世了,享年107岁。仁者寿也!邵逸夫活到107岁的高龄,最终得以安详谢世,福分之大,常人莫及。以邵先生一生所做的功德论,合该如此。

将邵先生的百年人生当作一部大书摊开来读,不同的读者当能读出许许多多的滋味。光是他为建立电影王国所走过的辉煌创业之路,便能让后人读得血脉喷张、意气风发。关于这些,各类辞书已经介绍得过多了,我就不再啰嗦。此刻,我想打开另一页,请大家读读有关他从事慈善事业所走过的路。

邵逸夫并非生来就是个慈善家。想当初,他的抠门是出了名的。据说,他最初的一笔慈善捐款是捐给一所老人院的100港币支票,当时就被老人院退了回来,理由是嫌他太过吝啬。

经此刺激,邵逸夫的慈善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此种改变体现在他的三句名言中:“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回到民众”、“大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从1985年开始,邵逸夫持续捐助内陆。据不完全统计,邵逸夫共捐赠内陆的科教文卫事业逾45亿港币,捐建项目总数超6000个。其中80%以上为教育项目,受惠学校千余所。

由电影大王成为大慈善家,邵逸夫的慈善经历值得总结的经验有很多,其中最值得总结也最能给内陆慈善人士以启迪的是他的慈善观。邵逸夫的慈善观建立在三种价值观基础之上,简单地说,就是体现在上述列举的三句名言上。

“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回到民众”,此名言表征了其财富价值观。卡耐基说过,“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这一观点得到了不少富翁的认同,并成为一种共识。显然,邵逸夫也服膺这一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是最正确的财富价值观。

“大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此名言传达出他的公平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中国士大夫自古至今秉持的人生信条。当周围的人都生活在食不果腹的穷日子里,你就算富可敌国,也一样无幸福可言。慈善家之可贵就在于树立先富者帮助贫穷者的平等意识,将私产捐赠给广大穷人,让大家共同过上好日子。这点,邵逸夫做到了。“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此名言体现了邵逸夫的民族责任感。如果说,邵逸夫给汶川灾区捐赠一亿港元属于救急性质的话,那他长年累月热衷于教育捐赠则说明他的扶贫扶到了根子上。人才培养与教育投入呈正向关系,投入越多,越有利于人才培养;人才辈出,国家才能振兴,民族才能富强。所以说,邵逸夫总是把捐赠的第一个对象选定在教育上面。正因为有如此强烈的民族责任感,邵逸夫最终成为了大慈善家。

人活百年终有一死。邵逸夫走了,但他留给后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将长久惠及千千万万的民众。今天,我们纪念邵逸夫,重要的是读懂他的慈善观,并从中得到启示,像他那样把慈善当作一门事业去做,做得纯粹,做得高尚,做得伟大。

 

缅怀一个有公共品格的人

1月7日,香港著名电影家、慈善家邵逸夫在家中去世,享年107岁。

邵逸夫是谁?邵逸夫是邵氏电影公司创始人,香港电视广播(TVB)创办者,当之无愧的华语影视大亨,其1971年所开设的“港星摇篮”训练班,培养出香港演艺圈至今仍赫赫有名的一批顶尖巨星。谈电影,必谈邵氏电影,谈电视剧,必谈TVB,几乎影响了数代人的观影爱好。邵逸夫也因此被人们定格在影视王国的版图里,以“娱乐之王”姿态载入史册。(相关新闻见今日本报A03、A04、A05版)

邵逸夫的骤然离开,让我们把目光再度回溯这个穿越两个世纪的人的一生。也许缅怀才更显得庄重而细致。剥离了悬浮在邵逸夫身上的光环之后,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一个完整的人。电影《蜘蛛侠》里曾有一句话颇为流行:“能力多大,责任就有多大。”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邵逸夫便有这种意识,尽自己的一分力量回馈社会。1973年,邵逸夫设立邵氏基金会。1985年后,更是频繁在内陆捐资助学。以江苏省为例,1986年以来,邵逸夫基金会捐助该省大中小学项目超过140个,捐助资金超过2.1亿港元。放眼偌大中国不少省份,逸夫楼的身影就像种子般播撒在广阔的大地上。

以财富多寡来衡量,邵逸夫诚然不是香港最有钱的富豪。但邵逸夫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慈善,这种品格却不仅仅在于他有钱。现实社会中,有钱的人不少,但恃“财”凌人的也有不少。在各类炫富、炫生活的微博转发中,被侮辱的“屌丝”们,唯有以反讽形式,构筑起一座“仇富”围城用以围困“土豪”。但这种方法,既有些阿Q式的精神胜利,亦有些流于表象的盲目。剥离仇富情绪的表面,人们真正仇恨的不是“富裕者”,而是发财不择手段、不思回报社会的食利者。如邵逸夫一样的慈善家,所吸引来的目光,只有尊重。

邵逸夫留下了什么,对一些人而言,他留下了一代传奇,对另一些人而言,他留下了许多教学楼和许多慈善故事。但对我们社会而言,邵逸夫留下的最大财富,乃是一种宝贵的公共品格。“丈夫贵且济,岂独善一身”是邵逸夫的信条,“我的财富是取之于民,应用之于民”是邵逸夫说过的豪言。“赚钱难,把钱用在最适当的地方更难”是他的心声。邵逸夫用行动践行了所有这些曾经呢喃在口的声音,也用数十年的努力诠释了什么叫公共品格。

今天,我们缅怀邵逸夫,亦是在缅怀一个有公共品格的人。建设美好社会,不缺一两个有钱的富豪,缺少的是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有心人。我们每个人,虽不一定如邵逸夫一般有钱亦非皆有邵逸夫的作为,但他身上反映的这种公共关怀素养,值得我们敬重与学习。能力有大小,责任有高低,但只要我们学习这种精神,尽到自己的那份公共责任,即使力量微薄,聚集起来也有照亮一方的能量。而这,何尝不是对离去的邵逸夫最好的纪念。

 

华人精神的传奇

107岁的香港大慈善家、影视业大亨邵逸夫7日早晨与世长辞。他是一个传奇,包括他的长寿。他在世间的107年,是中国充满苦难和戏剧性变化的一个多世纪。他的人生穿越并记录了这一切,评论这样一个人,我们会犹豫从何说起。

慈善是邵逸夫晚年的最大亮点。截至2012年,他光向中国内陆教育就捐助了47.5亿港币。他的捐赠是撒网式的,中国很多学校里有他的捐赠项目,有人稍作夸张地称,中国大多数年轻人都在自己的求学路上至少走进过一幢“逸夫楼”。

但邵逸夫的传奇人生同样令人感慨,他十几岁随兄闯南洋,饱尝上世纪上半叶中国和东亚的动荡之苦,从命运的夹缝里打拼出成功。著名的邵氏兄弟公司几乎是中国近代文化产业的奠基者,也被认为是华人精神的里程碑。可以说,没有邵逸夫,华语电影的历史就要改写。

邵逸夫对国家的态度,经历了百年的锤炼。从默片到有声电影,从黑白到彩色,邵逸夫创下中国电影史上多个“第一”,他旗下电视台TVB至今是港姐的“选秀场”,我们会相信,他一生都是时代的弄潮儿,这样一位有主见的人,他为这个国家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应该不会是把每一时期心血来潮串起来的结果。

邵逸夫是位爱国者,除了慈善家,这大概也是他墓志铭级别的一个标签。像他这样激烈地活了百年,利益触角必然伸得很远,国的边界早已锁不住他。但不仅邵逸夫,他那一代以及经历过旧中国的很多商业成功者,都有爱国的明显印迹。不排除这有生意人的理性包含其中,但显然这不是全部。

尤其是,他们那代人看到的国家问题和伤痛,比今天的年轻人看到的都要多。他们是最有理由也最有能力把根从中国拔走的人。

但他们选择了支持国家,帮助它一步步走出积贫积弱。隔代解读邵逸夫们的心路历程很难做到准确,或许我们只能从他们的集体爱国选择中,领悟出这样做不仅是对的,而且代表了与中华文明基因有关的某种文化归宿。

邵逸夫是一面镜子,他能照出因现实忙碌和利益纠葛被遗忘或变得恍惚的一些东西。经常听到一些年轻人说,总算“活明白了”。但真的是这样吗?人生其实很长,“活明白”的前提是看得更多更远。我们或许应当更相信自己的见识和阅历,相信人生不断刷新认识的积累,避免一时的情绪和认识固化。

邵逸夫几乎是“不可学”的,他的浩瀚阅历说到底也算是人生的幸运。但他的去世让我们情不自禁地重新翻阅他的一生。有这样的人生,真是太精彩了,然而不仅于此。邵逸夫的人生同时表达了一种世界观和哲学,我们未必能一时把它讲得清楚,但我们能够感受到它的存在。

人先要成功,赚了大钱后搞慈善,这大概最解渴也最幸福。其实如果这样衡量,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不幸的。别仅仅把邵逸夫看成从励志到慈善的传统故事,昨天的中国互联网上那么多人都在谈邵逸夫,几乎很少有人指望自己能有一份和他一样的幸运。但他的一百多年经历就像是一部百科全书,一个时代翻过去了,但这本书不会过时。

三.素材:

邵逸夫关于慈善的经典语录

1、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回到民众。2、一个企业家的最高境界就是慈善家。3、创业、聚财是一种满足,散财、捐助是一种乐趣。4、宽容和做善事是一把健康钥匙,是生活幸福的良药。

邵逸夫关于创业和工作的励志语录:

1、我喜欢不停地工作,工作是我的嗜好,我不会过早地就退休。成功之道要努力与苦干,并要对自己的工作有兴趣,运气只是其次。我深深体会到拍电影是很大的挑战,它能带给我无穷的乐趣,这也正是我努力工作的动力。

2、在那样艰苦的生活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这些东西让我一辈子受益。如果我不经历这一段生活,不会有今天。现在青年人,心很高,学问也很深,但是不能够吃苦,是一大缺陷。

邵逸夫关于教育的名人名言:

1、中国要强大,关键在于教育及培养人才,将赚到的钱捐献在教育事业中,做一些实际的事,是我最大的心愿。

2、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

邵逸夫的慈善之路:

邵逸夫于1975年邵逸夫成立香港邵氏基金,屡屡大额捐赠予世界各地的教育、医疗或其他福利事业,总捐款额已超过32亿港元。在2008年,邵逸夫就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终身荣誉奖”,以赞掦他长期致力于慈善事业的精神,迄今邵逸夫累积向内陆捐赠款物达25亿港元。

在1980年代,邵逸夫就已经捐出1.1亿港元为香港中文大学兴建逸夫书院,现时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都有邵逸夫资助的建筑。医疗方面,在1977年成为香港红十字会会长,赞助该会的工作,在1984年为该会成立首个输血服务中心。邵逸夫1998年卸任会长之后,仍然担任该会的副赞助人。另外,邵逸夫亦曾于1977年出资600万助政府兴建香港艺术中心,更同时倡办香港艺术节,成为当时的大会主席。

1985年依始,邵逸夫在中国大陆持续巨额捐献,尤其是资助办学。现时受惠学校及教育项目近5,000个,包括50所大学。内陆很多重点高校和中学都有以邵逸夫命名的建筑物。中国科学院在1990年,特地将他们发现的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以示彰表。2005年,他更成为“中华慈善大会”首批“中华慈善奖”得奖者之一。除了捐助大陆的医疗和教育外,邵逸夫亦曾于1985年出资1000万,协助保育敦煌莫高窟壁画。

而邵逸夫的捐献并不局限于香港、台湾、中国大陆及星马一带,邵逸夫设立了奖学金计划,资助亚洲学生攻读欧美大学,例如美国的哈佛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等。在旧金山亦开办了以他首任妻子命名的老人中心。旧金山政府为嘉许他对该地的慈善贡献,在1988年宣布每年的9月8日命名为“邵逸夫日”。在1994年,向牛津大学捐赠300万英磅,成立了中国研究所。

发生天灾的时候,邵逸夫也会捐助部份受影响的地区,例如在1999年捐出2500万港币,救助921大地震灾民;2005年,捐出1000万港元予南亚海啸受灾地区;2008年,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亿港币,重建学校。2009年,台湾88台风水灾,捐款1亿新台币予灾区。

为了推动各地的科学研究,邵逸夫在2003年创立邵逸夫奖,第一届于2004年举行,每年选出世界上在数学、生命科学与医学及天文学三方面有成就的科学家,各颁授100万美元奖金以作表扬,而这些领域是诺贝尔奖所未涵括的。

邵逸夫的一生:

素材1:将中国人带入“有声时代”

1926年,三哥带邵逸夫去开拓南洋市场,逐渐站稳脚跟。美国的有声电影始终压倒无声电影,邵逸夫提出:“现在大家都困难,舍不得拍有声电影,我们正好乘虚而入!”1931年,邵逸夫到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乘坐的轮船触礁沉没,邵逸夫在大海上漂了一夜,死里逃生,最终从好莱坞带回了“讲话机器”。1932年,邵逸夫任制品和导演的中国首部有声电影《白金龙》引起轰动,将中国观众带人“有声时代”。香港精神:“懂得捱”和“能吃苦”………

素材2

邵逸夫是一个“有宁波地域色彩及香港打拼历史”的传统商人。这双重身份令他“懂得捱”和“能吃苦”。邵逸夫的“悭吝”早已传为佳话。创业时期的他曾经连剧务去外面用20元买100个生煎馒头的申请也拒不批准,理由是公司食堂卖的馒头一个才l毛钱。20世纪70年代,邵逸夫每年要看六七百部影片,最高纪录是一天看9部。甚至古稀之年,他仍坚持每天工作16个小时。邵逸夫于花甲之年创办’rvB,40多年来干劲冲天,被誉为“香港精神”的代表。创建传奇的“TvB王国”…….

素材3

20世纪70年代末,香港电影市场逐渐萎缩,邵逸夫将事业重点转移到了当时新兴的电视产业上面。他以参与合资的形式,创办了香港无线广播电视有限公司(TVB)。由他成立的无线艺员培训班先后培养了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张曼玉等大批顶尖巨星,几乎撑起了整个华人演艺圈的半壁江山。

1980年,邵逸夫开始集中力量经营TVB所属的明珠台和翡翠台,并使两台收视率长期独占鳌头。TVB实现了从本地新闻节目为主到本土制作节目和电视剧为主的转变,逐渐成为香港本土电视文化的主流力量。人生态度:要做就做到最好……….

素材4

邵逸夫几乎熟悉电影制作每一个方面和环节的工作。从剧本、摄影到导演、演员的选聘以及化妆、剪辑,他样样精通,而影片的推广、发行、剧院管理他更是行家里手。

早年经营邵氏电影时,邵逸夫请来邹文怀和何冠昌两位高材生,后来,他们都成为邵逸夫的得力助手,心甘情愿地为他的事业付出自己的所有。“抢”出一片市场…………

速用片段1:追求完美

邵逸夫曾说:“我做事的态度,便是要把每件事都做好,即使是最微细的部分,也要彻底做好。一样事情不做到十全十美,我是绝对不放松的。”

你是否有发现,走到最后的胜利者,都有追求完美的性格?追求完美不是缺点,而是严格要求自己,给这个世界一份最好的礼物。

速用片段2:成功需要“变”

从20世纪20年代从事电影业到现在,邵逸夫目睹了中国电影和电视的成长与兴衰,在中国影视史上写下了诸多“第一”和“之最”。成功需要“变”。一成不变与坐享其成的保守思想,注定让你成为时代浪潮中的牺牲品。革新,才有机会。

速用片段3:走近伟大心灵

我们在人生之初,往往能瞥见人生之末的影子。邵逸夫的伟大在于他不仅身体力行地诠释了“香港精神”,更将这种精神坚持始终。

邵逸夫的成功不仅有“香港精神”,更有人情。若不是为普通市民着想,满怀服务大众的精神,若只是站在云端俯视,他亦无法走近老百姓的心。

四.示范

窗棂上的积雪渐渐地融化,顺着玻璃缓缓地流过,轻轻地画出了道道水痕,晨晖下熠熠闪光。

当美而不艳,清而不卓的水滴轻轻滑过时,我震惊了,阳光下的她竟折射出七彩的光辉,透过光影交织的瞬间,我仿佛经历了心灵的洗礼,那是人性的高洁,是生命的至纯至真。慈善之爱不正如这晨光中的水滴,晶莹璀璨,张显着生命的博爱和人性的善良吗?

此时的我似乎看到了在北京首钢体育馆里那驰骋赛场奋力拼杀的姚明,他正是这场慈善义赛的发起人,他将比赛的收入逾千万全部用于慈善。当国家危难之时,他奋勇当前,捐巨资,拍公益广告,成立“姚基金”募捐善款,并且热衷环保事业,这位“东方小巨人”的心时时在为喜爱他的球迷而跳动,为普通民众而跳动,他所呈现的是成功者的良知,是体育明星的公益心,是回馈社会的慈善大爱。这慈善之爱就像那清雅的茉莉,长于心田,播撒爱的希望。

当财富的种子播撒在享乐的土地时,那是令人厌恶唾弃的,但当它找对了自身的位置,长成了慈善的大树,荫庇烈日下的行人,那将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我们欣喜地看到“壹基金”的慈善之树在一天天长大,一点点地枝繁叶茂,看到李连杰的慈善事业日趋成熟。我们感动于他那“演戏是我的职业,而公益慈善是我终身的事业”的真诚朴实。“壹”虽然简单,虽少却蕴含着多少份爱的期望。“积善成德”千千万万个“壹”汇成一条爱的大河,流淌于人们心底最纯真、最简单的净土,滋养着慈善的大树。专心慈善,这位自称“全世界最大的乞丐”用自己的方式阐释着慈善的真谛,他亲自运送四川地震救灾物资,四处募捐,大谈慈善于众。看着他拖着疲惫的身躯,穿梭于爱心的路上,我的泪水禁不住夺眶而出,这样的赤诚,如此的善举,试想人们如果都能怀有一颗慈善之心,用真诚去回报社会,那么我们的家园又怎能不美丽,我们的生活又怎会不美好?

追求生命的图腾,激昂生命的斗志,让陷入困境的人坚强,给遭遇挫折的人希望。霍英东先生为各地教育、医疗等方面捐赠巨资,造福了千万百姓;李嘉诚先生为灾区设立教育基金的高尚情操令人心生敬仰;邵逸夫先生为大陆教育创办“邵逸夫奖”,散尽千金济学子。我想,他们的内心是一尘不染的,为人们带来了无限的力量,好一个“取财有道,还富于民”!他们不是守财奴,他们懂得财富的真正意义与价值,他们践行着兼济天下的慈善之道!

捧一缕阳光,让温暖的慈善之爱浸润我们的心灵,在这爱的思绪中,呵护彼此、点亮人生!

点评

本文的突出特色是语言清新隽永,举例经典而详略得当。开篇以阳光下的水滴起笔,进而激发作者对于慈善的思考,在下文的论证分析中分别借用了姚明、李连杰的事例对于慈善的内涵作了深入的解读,结篇之前又以排比句的形式列举了霍英东、李嘉诚、邵逸夫的慈善之道,前后呼应、相得益彰。

五.结语:

我的事业,一切都是猜谜游戏。你不得不参与其中,观察观众的反应,然后进行推测。我喜欢坐在观众中间,尤其是在香港,人们不停地评论着,娱乐是一种服务行业。在香港,人们拼命赚钱,没有什么地方可去,所以让他们保持开心就成为一种挑战。——邵逸夫

 

【本资料编辑整理:文建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