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2014年全球电子支付行业版图
2014年1月17日
MaNa
来自: 老虎财经 新闻网站Business Insider旗下的智库中心BI Intelligence在最新的报告中梳理了2014年全球电子支付行业的十大趋势。 (一)NFC支付即将“死去”。
NFC能否成为广受欢迎的支付方式,从根本上还是取决于消费者本身。到目前为止,NFC支付还没有表现出在全球范围内被消费者广泛接受的竞争能力。用户只需轻轻触碰按钮,即可通过手机与实体店的支付终端连接。NFC支付让“去钱包化(walletless)”或“手机支付(phone-powered payment)”成为可能。不过,目前NFC支付与现金或信用卡支付相比,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方便之处。PayPal总裁David Marcus表示,通过手机与支付终端连接来付钱,并没有比刷卡或PIN pad好到哪去。它要怎么改变我们的生活呢?根本就没有市场需求。Marcus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2014年,人们在探讨支付市场未来前景时可能不会再重点考虑NFC支付。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NFC支付已经在中国和韩国等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二)蓝牙低耗能技术将征服零售业。 2014年,蓝牙低耗能技术是NFC支付的最大对手,有望带来整个支付行业和商业模式的变革。目前,蓝牙低耗能技术通讯频率的覆盖范围为50米,具体应用包括支付、P2P转账、店铺营销等领域。蓝牙低耗能信号传送器Beacon在室内通讯系统上有较好的应用。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蓝牙低耗能技术优于NFC通讯,因为用户在支付时不需要像NFC那样非常靠近支付终端,即便是走出商店后依然可以完成支付。这意味着,蓝牙低耗能技术比信用卡或现金支付方便得多。目前,蓝牙低耗能技术已经装载在全球超过2亿台iOS设备上,并且许多Android系统也支持。 (三)比特币热潮即将退去,未来的应用或将更加贴近其设计初衷——全球交易手段。 2014年,比特币汇率仍将维持高波动性。关于比特币的技术层面、交易机制和设计初衷的探讨也不会终止。不过,有一点是会改变的:人们将不再热衷于讨论比特币的价格,而是更加关注其作为在线交易工具方面的功能。未来,比特币支付的基础设施会更加完善,支付平台数量也会激增,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比特币交易风险。这样,不管是个人还是商户都愿意使用比特币支付进行全球交易,而不会再担心在将比特币兑换成另外一种货币前会出现价格暴跌的情形。比特币支付在未来将会变得更加普遍——尽管仍不是主流——会有更多的电子商务和实体零售商接受比特币的支付方式。 (四)亚马逊将会积极开拓线下零售商市场,为他们提供便捷的支付平台。 2013年末,亚马逊宣布收购移动支付应用和线下零售软件供应商GoPago。此举意味着亚马逊正在积极布局传统实体零售商市场,为其提供便捷的支付平台。对亚马逊来说,2014年为零售商市场提供具有价格竞争力的支付解决方案是一个绝佳的发展机会。亚马逊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弥补传统零售商的短板,即帮助他们深度挖掘消费者行为和购物习惯等。另外,亚马逊的惯用伎俩就是与竞争对手打价格战,而置牺牲其短期利益于不顾。 (五)支付行业将加速整合,并购和IPO会不断涌现。 线上和线下支付市场的深刻变革已经开启。B2C和B2B行业的并购可能会呈现络绎不绝的态势,商业巨头们目前就已经开始在全行业挖掘人才,试图为自己建造强大的壁垒。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可能的收购目标包括Stripe、Dwolla、LevelUp和Bill.com等。 (六)运营商代收费(Carrier billing)将在新兴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 新兴市场国家消费者面临的一大问题是无法使用信用支付。而所谓的“运营商代收费”即允许手机用户将购物消费添加到其手机账单中,从而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信用卡公司还没有准备进攻这一低收入市场,因此运营商就得以侥幸扮演起支付网络霸主的角色,并且瓜分整合运营商代收费功能的APP开发商的收益。鉴于目前新兴市场运营商代收费市场的需求非常旺盛且竞争不是很激烈,因此未来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另外,发达国家的运营商巨头们也可能会选择将触角伸向运营商代收费即将崛起的新兴市场。 (七)美国移动支付公司Square随着其线下零售市场份额的提升以及越界电子商务领域的成绩,将在2014年成为支付市场一颗耀眼的新星。 Square在变革线下支付行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成功主要依托于为中小型零售商提供交易软件和硬件,从而将用户的平板电脑和手机转变成移动收款机。但随着未来线下零售支付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想要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对于Square来说无异于一场硬仗。另外,Square此前就已涉足竞争日趋白热化的电商领域。未来几年,该公司将竭尽全力维持前几年的增长势头,年底前上市的可能性很大。 (八)移动钱包将会戏剧性地“变身”。 据权威独立市场调研机构Forrester Research统计,在美国只有约11%的人使用移动钱包。按照原本的构想,移动钱包是一个通过整合消费者支付信息和信用卡数据来帮助他们进行线下和线上交易的应用或手机网站。许多移动钱包的界面设计都非常吸引人,但却没有足够的说服力让人们使用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信用卡支付似乎更方便点。换言之,这里存在“便利性对等(convenience parity)”的问题,即只有当移动钱包的便利性赶超信用卡和现金支付后,才有可能成功取代它们的地位。我们认为,如果移动钱包未来能够成功“变身”为一体化的购物和个人金融应用,有可能会大获成功,具体功能包括:优惠和忠诚度计划、机票和登机牌、愿望清单、支出记录、个人预算等。Bluebird在这条路上走在了前面,它是一张基于APP的借记卡和个人金融平台,由沃尔玛和美国运通联合发行。 (九)零售银行会不断完善个人银行APP,以便抢占移动和线上支付市场。 移动支付带来的消费和金融市场变革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零售银行及其客户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一方面是,零售银行及其客户的关系正在日渐转移到线上和移动端,而不是实体银行。为了凸显自己的独特性,零售银行致力于开发功能更加强大的APP,而不仅仅限于查询账户、信用卡还款和远程支票存款等。未来,零售银行希望能够开发出集多个APP功能于一身的支付和金融平台,其设想与“变身”后的移动钱包有点类似。为何零售银行的这一战略步骤对整个行业来说至关重要?因为银行也无法避免支付市场变革和去“中介化(disintermediation)”带来的冲击。目前,Simple等软件公司正在打造全新的交互界面,立足于为零售银行和客户之间搭建桥梁。 (十)移动电子商务将瓜分掉2014年美国假期购物市场的三分之一。 2013年,移动电子商务约占美国假期购物市场的20%。未来,随着零售商纷纷开发和完善其移动APP,以及移动设备的普遍流行,预计移动电子商务市场会加速扩张。到下个假期购物季来临时,估计每30美元的线上消费中会有1元是通过移动设备支付的。(文章翻自Seeking Alpha,John Heggestuen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