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了《点球成金Moneyball》,发现自己对一些体育俱乐部的运营完全不了解,特别是关于球员的交易制度,真的可以像电影里那样直接随时买卖吗?谁能帮我解释下。 【刘竹溪的回答(15票)】: 谢谢邀请。 体育俱乐部的运营这个话题太大,我单聊聊球员转会体系吧。
MLB的球员交易在最后期限(每年的6月31日)之前,是可以随时生效的,签被解约的球员不受限制。
比较有代表性的球员转会体系有两种,欧洲足球联赛模式和美国体育联盟模式。
欧洲足球联赛模式 各俱乐部自己拥有预备队来准备不时之需,还有青年队作为人才储备。
球员一般都是在青年队拿学徒合同,一旦崭露头角就跟俱乐部签下职业合同。 球员可以租借。 球员交易只能在夏天赛季结束后到8月31日的夏季转会窗口或者1月份的冬季转会窗口(有些地区时间窗口不同),主要是金钱交易,也可以交换。转会后新俱乐部和球员签订新合同。
自由球员签约不受转会窗口限制。
美国体育联盟模式
球队有小名单和大名单之分。小名单就是激活名单,球员可以直接上场,不在小名单而在大名单的球员要被激活后才可以上场比赛。
小名单/大名单人数限制:
NFL 45/53 MLB 25/40 NBA 12/15 球员的来源是选秀,参与选秀的是NCAA或者高中球员(视联盟规则而定)。 球队没有预备队和青年队,但是MLB有小联盟(Minor League),NBA有NBDL,NFL曾经有NFL欧洲联赛,这些发展联盟里的球员随时可以补充高级联赛的人员空缺。
球员转会不仅看球队和球员的意愿,还受到或软或硬的工资帽限制。转会不影响合同的年限和薪资。
球员交易不用现金,而是以球员和选秀权作为筹码(MLB不能交易选秀权和新秀)。 球员交易也有时间窗口,一般是赛季的前半段。自由球员不受限制。 还有若干复杂的细节性规定,视联盟规则而定。
总结 个人认为,美国体育联盟模式更考验总经理的水准,因为没有直接的预备队和青年队,又受工资帽的限制,而且交易球员的对象全是同一联赛的球队。因此,进行一笔交易的时候,要考虑彼此实力的消长、球员合约的年限、选秀权的规划、工资帽以及联盟种种让人抓狂的细节规定。 欧洲模式多爽,如果你的俱乐部得到了一个垄断行业巨头的注资,你就只管拿着一本空白支票本买人去了就好了! 【何明瀚的回答(10票)】: 我来说一说NBA好了。 下了好久的决心。就让我长文一个吧。 “一个俱乐部怎样运营”一般来说就是“这个俱乐部怎样赚钱”。 NBA的话,和绝大多数商业性质的体育俱乐部一样,只有能持久地赚钱,才能健康运营。即便是像库班那么疯狂的老板,要是让他连亏10年,丫也也未必乐意。 所以,我把支出和收入项目罗列一下先。 花钱的地方: 1.首当其冲是工资。球员、教练、队医、球探、经理、整个管理团队、拉拉队、球童、保安,以及各种俱乐部相关的众多人员,从球队老板到看门老大爷都要付工资。工资是一个球队支出最多的地方,绝对大头。 2.其次是场馆及设施费用。比赛场地、训练场地、比赛设施、训练设施这些的相关购买或租赁可能还包括部分维护,还有请明星表演的出场费,比赛时候喝的水,给球迷发的小喇叭衬衫纸帽啥的,都要用钱,杂项之多不胜枚举。 3.再来是衣食住行。球衣球鞋就算设施费用好了,其余的,球队客场比赛,一个教练组(十来个人)加上球员(十来个人)飞机来去,住宿一两天,饭费报销,赢了球还可能庆祝一下,这些支出,一个赛季累积下来也很可观。 4.当然,还有各种税。运营中的税林林总总,自行想象,按下不表。球员工资如果超过奢侈税线,上的税会更加严苛(2倍)。 赚钱的地方: 1.比赛相关收入。主场球迷观战,进门要买票,或者买季票,也包括到世界各地进行季前赛或表演赛等等的出场费之类,是多数球队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并由此牵扯到众多其他收入的多寡。球迷场场爆满的球队,得到的场馆赞助、广告赞助包括门口小卖部的租金收入,都会比球迷少的球队高很多。这个收入很依赖球队所在城市,大城市有明显优势(例如纽约、LA、迈阿密等)。比赛还有转播,电视台要给转播费,你的球队看点、卖点越多,不论是有争冠实力还是世仇多多甚至老妈被队友睡了,都是吸引球票和转播的因素。电视台转播你比赛就越多,赚的也就越多。 2.周边产品收入。球员的球鞋要不要给球队分红我不清楚,但你要在商店里购买一件正版的热火6号球衣,热火队肯定是要从中抽成的。再卖些摇头娃娃啦,印热火队徽的水壶啦,不胜枚举的周边产品,球队都可以从中以不同方式赚钱。再多说几个,球队的官方网站也可以做招商,做一个宣传片也能卖些钱。这种东西列举不完。 3.联盟收入。常规赛名次和季后赛成绩好像都对应有一定奖金,另外超过奢侈线的球队,超出的这部分税金会被分给没超的球队,这基本是对小球市队伍的补偿措施。 从以上列举,我们可以总结一个NBA球队的运营重点: 1.收入上的重点是球迷。 一支NBA球队的绝大部分收入都是建立在球迷的拥护度和数量之上的。球队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比如保持竞争力,因为优秀的球队和优秀的球员才能拥有更广泛的球迷基础。再比如善用媒体力量,在不影响球队的前提下增加球队的关注度,为某个话题造势,等等。也要合理规划周边产品的开发和销售。联盟那点慈善金不能太指望。 2.支出的重点是工资。 很明显,球员工资就占全部球队收入的51%。注意是收入而不是利润。所以球队光是付工资就要付所有支出的五成以上,可见这有多重要。说到这里,大家想一想,其实老板们真的也不容易。收入的大头都被球员拿走了,剩下的支出项目却要由老板一力承担,一个不小心就是亏本……也真是挺艰辛的。我们受了天朝教育,老是觉得资本家都在剥削我们,实际上现在是球员工资高得可怕,球队运营如履薄冰。 总之,球队想削减支出,球员工资的合理性最为重要。怎样既保持球迷忠诚度和球队关注度,又能够尽量减少工资开支,就是每个球队总经理要着力研究的问题。如果有人想详细了解怎样令球员工资更加合理,请另开问题,我过两天慢慢说。 【王浩博的回答(3票)】: 这个要分不同体育类别、不同国家和不同联赛级别。 以篮球为例,CBA的市场化非常之落后,俱乐部的运营与体育局的管理并未分离,导致球员的转会非常困难,他们的人事关系大部分依旧属于当地体育局,因此假如体育局不放人的话,球员是很难能够自由转会的。许多球员签的合同为两年一期的,如果想要自由转会,必须等到合同到期。而由于同样的阻力,俱乐部间的球员交易很难实现,偶尔会有的球员转会也是类似于公务员的工作调动,是由体育局决定的。 而NBA则是市场化成熟的联盟,交易和转会频率非常高。一般而言,赛季中的交易转会窗口关闭日期设在2月份,全明星周末结束后一周左右,而自由球员的转会窗口则在3月初关闭。在休赛期,总决赛结束后就可以开始球员交易,而自由球员的签约需要到7月1日才能开始。NBA的交易类型往往是球员交换球员,选秀权交换球员或交易特例交换球员,而现金交换球员则不常见。 而在足球领域,以欧洲各大联赛为例,分为夏季转会和冬歇期转会。夏季转会窗口的开启时间各不相同,德甲、英超、意甲为六月中下旬,西甲为7月1日,关闭时间均为9月1日。冬季转会窗口从1月1日开启至2月1日。但在非转会期,俱乐部与俱乐部之间可以就球员转会进行接触。但俱乐部与目标球员不能接触,除非其合同只剩下六个月期限。欧洲足球联赛的交易往往是现金购买球员,球员交换球员的案例并不多。 【袁俊的回答(3票)】: 职业比赛的话,完全商业化,商业化的理念是所有俱乐部均为职业联赛股东,股东开会决定职业联赛的统一规则,接着大家都在职业联赛的这一场运营游戏中遵循规则;因而,体育俱乐部是否能随时买卖球员,主要在于职业联赛的规则设置,常规情况下,没有任何一个职业联盟会允许所有球员毫无节制的任意流动,这不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运营精神,和不利于商业价值最大化。 因而,我们所看到的不同运动中有球员交易或者人员流动,都是在联赛规则制度限制下的,需要经过类似于联赛委员会或者联赛办公室批准备案,确立符合规则后,才可以做注册等程序;在中国的话,由于政体没有分离,等于是体育主管部门审批,俱乐部报备 【張宗緬的回答(2票)】: 以曼联2009-2010财年 (财年截至当年6月30日) 的运营数据为例,说明足球俱乐部的运营情况。 营收 概述 ![]()
2009-2010财年该公司营收2.86亿; 2009-2010财年该公司的总运营成本为2.355亿; 2009-2010财年该公司运营利润为6431万英镑,对应运营利润率为22.45%; 比赛日收入 ![]()
大部分来自于球票销售(季票,贵宾席和包厢)。
转播分红 ![]()
转播费是曼联收入的最大头,并且仍然主要来自英超,欧冠,足总杯,联赛杯的(后两者非常小)的集体电视转播合同。这些转播费数据英超联盟和欧足联都有公布,所以我们可以很有把握地确认这个细分比例。在非集体转播方面,现在无论是MUTV和MU互动传媒都不赚钱,而俱乐部关于开发“自己的”媒体的雄心目前还没有什么大的成就。 商务收入
![]()
根据曼联公布财报的归类,商业收入主要由赞助收入和相关产品零售、肖像权收入两部分组成。
广为人知的一点,商务收入是目前曼联利润增长的动力之源,虽然在格雷泽统治下它的重要性不如电视合同的增长。我们知道在上市公司年代Nike球衣赞助费具体每年付了多少(当前的2010/11赛季他们的续约价已经再度上涨到了每年2540万)。 除了Nike和球衣广告商这两个最主要的商务收入来源,次级的赞助商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合作伙伴在2009/10赛季带送来了3300万。这个部分正是曼联经营中最大的增长来源。 在曼联的赞助商体系中,曼联首先将赞助商按照行业和地域进行了划分,并按照行业特性和地域差别分别与赞助商签署排他性的赞助协议。如曼联和其汽车、饮料、航空和手表领域的赞助商就签署了全球范围的排他性协议,而对电信、金融服务、赌博和食品饮料行业的赞助商就签署地域性的排他性协议——这样的划分将帮助曼联扩大其赞助商的数量,继而帮助曼联获得更多的赞助协议。 同时,曼联坚持每个赞助协议的时间期限为2-5年,随着一个合同到期,曼联有机会通过新的谈判获得更高的赞助活动。以曼联球衣广告为例,2010年,原有球衣赞助商AIG广告尚有一年才到期,曼联与怡安保险公司签署了新的广告协议。而赞助费用也从每年1400万英镑涨至2000万英镑。 至于另外一些俱乐部特色的运营手段,可参阅这个文档: 英国曼联足球俱乐部全球品牌的成功要素 http://wenku.baidu.com/view/1d85453210661ed9ad51f3aa.html - - - - - - - - 支出 和复杂的收入来源相比,运营一个足球俱乐部的花费要直截了当得多。球员和教练组的薪水在总的支出中占了绝大部分。虽然工资自古从来就是最大头,近些年来爆炸性的增长令它们更加举足轻重。 2009/10赛季的估算(总共的人工成本,俱乐部其他支出,红色足球有限公司Red Football(RF,格雷泽的控股公司,译注)和曼联电视台MUTV的支出都有明确的数据: ![]()
工资 2009/10赛季的总额约是1.317亿。工资明细的估算: 分开的曼联有限公司(MUL),曼联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MUFC)和曼联电视台MUTV的账目给我们提供了谁出的哪些钱的细节。 在总共1.317亿的工资中,MUL付了1980万,MUFC(雇佣了全部球员,后勤人员和售票人员)付了1.119亿。MUL付的是它的管理层(大卫吉尔等)以及MUFC的董事会成员(博比查尔顿爵士等) 我们可以推知,弗格森和教练组肯定算MUL的雇员,否则MUL的179个非管理层人员/MUTV工作人员(包括64个餐厅服务员)的平均年薪将会高达7万,这根本不可能。 我不得不(根据各种媒体报道)估算弗格森和教练组的工资,得出的数字是600万。你可以认为这个太高了或者太低了,不过它总共只占全体工资的4.5%,有点小错误无所谓。 根据这个估计,所有的行政人员,售票处,餐厅,会所和后勤工作人员的平均工资是38,500。 于是剩下给俱乐部2009/10赛季68个注册球员的工资就是1.01亿,即每人每年149万,每周2.86万。当然,这是平均数。 俱乐部其他支出 “比赛日杂项支出”:此项主要是老特拉福特球场的运营经费,并且显然会随着每年比赛数量的不同而变化。2009/10赛季,一共有28场主场比赛,并且由于老特拉福德的扩建(在2007年最终完工,译注),消耗的水电,需要的安保,人工等等更多。考虑通胀和球场扩建,我估计每场主场比赛现在需要75万(这与2009/10年全年主场比赛减少导致的杂项开支的降低相吻合) “其他杂项支出”:此项包括了球队和教练组的差旅费。它随季前热身赛目的地的不同,以及欧冠中走到多远而变化。 “固定成本”:所有其他!这一部分在过去四年中剧增。对此我有两种解释:首先,这包含了俱乐部的交际应酬成本(比如会所租金,赞助合同的中介佣金等等)其次,这些“固定成本”可能包含了球员的肖像权。曼联和其他俱乐部都主张肖像权不是球员的收入,只是球员的商业行为。而海关和税务总署则反对这种主张,目前法院正在断断续续的这个研究案子,尚未最终裁定胜负。2010年1月的《债券募集说明书》给出了一个估算曼联付给球员肖像权利金的数量级的线索。它说,要是税务总署打赢这场官司,那么俱乐部可能需要补缴530万的社保。社保的公司缴费比例是12%,于是从这个数字我们可以算出过去10年间总共支出的肖像权利金大概在4400万,相当于已公布的工资总数的4.6%。具体曼联会计怎么记录这笔款项还不清楚,但是我认为当俱乐部坚持称其为“商务开支”的情况下,不太可能把这一项计入“工资和劳务费”账目下。而很可能就打入“固定成本”当中了。 RF公司成本 自从格雷泽收购以来,曼联有限公司(原上市公司)就有了一个母公司——红色足球(Red Football)有限公司。该法人实体也需要有自己的审计,律师,银行等等成本,每年大约花掉120万。 MUTV 俱乐部2007年收回了ITV手中的MUTV1/3股份之后,它才被并入成为了全资子公司。2008/09赛季MUTV报告的运营费用是470万。 ------------------------------------------------------喵 ------------------------------------------ 关于球员买卖,足球的情况,主要抄袭转会窗的维基就可以。 转会窗(transfer window)在英式足球是一年中的特定时期让足球俱乐部可以收购或出售旗下足球员到其他足球俱乐部,转会程序经国际足联为新球员确认注册才正式成立。"转会窗"是国际足联规例中有关球员转会的"注册期限"("registration period")的常用字眼。根据规例每个国家的足球协会可自行决定注册期限的实行时间,国际足联指定每年有两个注册期限,首个注册期限由赛季结束后展开及不可超越12星期;第二个注册期限在季中展开及不可超越4星期。在国际间的转会案例只需依据加盟俱乐部地区的注册期限。 转会窗最初由欧盟为球员买卖而首先建立,在欧洲足球联赛中普遍采用后,才于2002/03年赛季由国际足联引进成为强制规例,但详细条文及例外情况由各地足球协会自行订定。 国际足联规例指示每季有两个转会窗,较长一个(最长12星期)在两个赛季之间的休战期,而较短一个(最长1个月)则在季中展开。指定的期限因应赛季的周期由各地足球协会自行决定。当一个联赛在每年的下半年展开(例如8月或9月),而跨越两个年度进行(北半球的秋-春季),首个转会窗通常在7月1日展开直到8月31日午夜才关闭;而第二个转会窗在同一季度的1月1日展开直到1月31日午夜结束,大部分欧洲的主要联赛挣用这个制度。 由于天气限制,大部分北欧联赛在单一年度内进行,而南半球的传统赛季亦一样,首个转会窗在3月1日展开直到4月30日午夜关闭,而季中转会窗在8月11日至8月31日结束。 ![]()
如果转会窗关闭日刚巧为周末,死线限期会延期到下一个星期一,首次更改死线在2008年夏季出现,死线延长24小时至9月1日星期一午夜;而英格兰的转会死线更曾因8月银行公众假期而延迟到2009年9月1日下午5时;德国联赛亦宣布延长2009年1月转会窗至2月2日才结束。 自由身球员被前属俱乐部放弃后可不受转会窗限制,在赛季内任何时间转会。而俱乐部亦可申请以紧急为由签署新球员,例如队中多名守门员同时受伤。在英格兰,由英冠至议会联赛之间各级联赛可于9月8日至11月23日及2月8日至3月23日这两段期间借用球员。 转会窗关闭日称为“转会死线日”(transfer deadline day),是转会窗中最繁忙的一天,产生多量的转会交易,部分更为关连多角交易,引起传媒更大的兴趣。 参考来源: 终极财政指南:曼联赚的钱从哪里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00c5650100nbau.html 终极财政指南:曼联的钱花在哪儿?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716/16/10428736_224546659.shtml 曼联二次上市: 解密全球最佳商业运营之道 http://www.21cbh.com/HTML/2012-7-9/0NNDA1XzQ3MDg0NQ.html 抄袭来源: 转会窗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D%89%E6%9C%83%E7%AA%97 【Jingyi的回答(0票)】: 不是。 说足球五大联赛。 一年有两个交易期。正常的交易都是在交易期完成的。 如果不在交易期进行交易的话,那交易方要付接下来球员的工资,球员还在原俱乐部一直到下一个交易期到新的俱乐部。
口述笔录。@李洋 【李俊华的回答(0票)】: 就欧洲足球俱乐部来说,其实还是一切按照合同办事。如果合同没到期需要转会的话,至少要付出违约金或者原俱乐部同意的费用,也许还要再加上球员愿意点头的费用(签字费)。如果合同到期,那就是自由转会了,当然,需要给球员一大笔签字费。 这个期间一般是冬歇期或者夏季转会期。 原文地址:知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