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给数学老师

 lmzxxwhua226 2014-01-17

短板决定着存水量
又听到你加班改卷之后的一声叹息:这些学生真没法教了,连40分都得不了。
我知道,你是多么失望又多么不能理解呀:怎么学,也不至于连40分都达不到啊?
你心中一定希望:你们努力一下,怎么也能学个90分的及格分吧。
我且试代这些同学作答吧:老师,请问,把数学学40分跟学90分对高考来说,有什么不同吗?
我试想,旁边有个英语老师听到后,会接着问这些学生:你们数学没天赋,基础差,怎么也学不好,你们英语怎么也不好好学呢?
我再试代这些同学作答吧:老师,我数学拼了命只能打个90分,我把个英语学到120分对高考来说,有什么用呢?
我想说的是,当学习的全部意义只在于高考,当学习价值只在于分数和升学的话,学生的这些想法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高考这个水桶,是由六块板子相扣相合而成的,哪一块短了,另几块都长得没了意义。存水量是由那块短板决定的。
据说,钱钟书数学0分,靠了语文和英语的天赋进了清华。短板没有影响他的升学。要是在今天,他的那点语言和文学天赋只怕早被100多分的数学给谋害了。
让一个没有多少数学天赋的孩子,凭着90分的数学成绩,也能读到自己喜欢的大学和有特长的专业,学生还那么害怕、讨厌数学而连40都学不到吗?
我们为什么没有这样的制度设计?

会考,一个被糟蹋了的好制度
回想起来,我们是有过这样的好制度的。会考,真是一个兼顾了高中毕业教育和高考选拨教育的好制度。它要求学生在高中学好文理每一门课。这里的“学好”是说完成高中毕业要求的学习标准,而不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无底洞式的高考选拨标准。如此就意味着,那些数学打90分的同学都可以叫“学好”了。各门功课都这样“学好”了,你就取得了高中毕业证,也取得了高考资格,至于你高考凭什么录取,凭的就是你那一块或几块长板了。所有“学好”了的科目,都不会成为你高考的短板。
但是这样好的一个制度设计没有胎死腹中,却出生即夭折了。同样号称“国家考试”的会考,组织实施起来不过是认认真真搞了一场形式。当年参加过会考监考的老师,可能都还记得那是怎样的一个心照不宣的外紧内松的考试。
谁都明白,高考才是“正经”的考试,会考只不过是一个过场。“会考不过关不能参加高考”,这句貌似严厉也貌似很重视会考的规定,恰被大家共同理解且实际操作成“无论如何也要让学生混过会考,不然人家就不能参加高考”了。于是,老师帮着做弊也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会考,检查的是高中的老师和学生有没有完成国家规定的高中阶段的教学任务,理当更要受到高中老师的关注。不知为什么我们却要把大学选拔新生的事揽在自己身上,还当做主业去做,于是高中的教学就只剩下备考应考了。

数学本没那么可怕
听说,我们把人家发达国家大学的数学内容都下放到高中来了,还颇以此为傲。数学越教越深,也越考越难。如果我们问数学老师,你们为什么要把数学教那么深,回答多半是“因为高考要考那么难”;但设如我们去问高考出题者,你们为什么要把数学出那么难,估计回答又成了“谁叫你们高中老师把数学教得那么深呢?”孰因孰果,如“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样成了解不开的怪圈。或许正确的答案恰是互为因果 、“狼狈为奸”而成恶性循环的吧。
很多学生因畏惧数学而畏惧所有的学习,最后也因厌学数学而放弃所有的学习。如果搞个问卷,哪门学科最“压力山大”,答案只怕多半也是数学。其实,问题就在我们人为地把数学搞难了。否则,对很多同学来讲,数学没那么可怕。
想起一次陪教研室领导听数学课的经历。老师讲完新课,离下课还剩三分钟的时间,他叫了三名学生到黑板上演排课后习题,我心里暗想,只怕要拖堂了。结果三个学生上去三下五除二地把各自的题演排完了,老师打了三个红勾宣布下课。我说,行啊,一教就会,看来老师教得好,学生也学得好啊。我当然是外行,听课的数学教研员说,课后习题简单,若只做对这些的话,高考恐怕只能打90分。
难道课后习题的标准不正是一个高中生要达到又可以达到的学习标高?难道这90分学习是没意义的?是什么让这90分变得没了意义?是什么让许多本有能力也有兴趣去学这90分的学生最后放弃了这90分的学习退而连40分都学不好?是什么让一个高中数学老师出色完成了让学生轻松学得90分的任务后还要累死累活地去带着学生挣那个120、130、140甚至150分?
看看高中的数学老师,苍老得更快,病得更多。我想说,减负,请从数学开始;解放,请从数学老师开始。
可能我有些自作多情了,有的数学老师也并不领情。他们说,数学重要,数学课还少了,我们讲不完,给我们更多的数学课,我们就不会那么紧张了。
我说,把所有的课都给数学吧,让高中只上数学吧,让高考只考数学吧,那会怎样?你们会更累,因为高考可以把哥德巴赫猜想拿来考,整死你们!

要兴趣还是要强化训练
教了这么深、考了这么难的高中数学,学生老师投入这么大、付出这么多的数学,除了年年抬高大学入学门槛,和通过奥数培训让我国的中学生像世乒赛一样在世界中学生奥数比赛中斩获无数金牌外,还给我们带来什么?
据说数学家的黄金年龄在30多岁到40多岁。文化大革命文化教育那么荒漠的年代,我们还出了如杨乐、张广厚、陈景润那样年轻的举世闻名的数学家,请问恢复高考几十年来,我们如此辉煌的数学基础教育培养的数学人才在哪里?
如果你百思不得其解,请让我提供一解:据说,有位记者去采访一个获得世界数奥金牌的中学生,问他将来想干什么?蛮以为他会说,我要一辈子热爱数学钻研数学将来成为数学家为祖国争光的,却只听他说——除了数学,干什么都可以!
我们的这种为高考、为夺金牌而进行的强化训练,扼杀了多少本有天赋又有兴趣的数学人才啊!
让大多数学学习能力平常的学生学个90分,让少数数学天才靠着兴趣为老师自然地、自由地去向着数学的深奥处探寻,这才是科学的数学教育,否则,两败俱伤,加上老师,三败俱伤。
为考试而教的数学,只能搞成强化训练,只能搞成题海战术。让学生每样题型都见识过而且最好是做过无数遍,把学生培养成做题的熟练技工,是获得高分、取胜高考的不二法门。比方说,两个孩子同学加法,在掰过手指头、手指头不够又列过算式,掌握了加法运算规则之后,乙孩子就去学减法了,而甲孩子则被要求再做上千套加法,其中还含有些连大人都无法不借助方程去解的所谓考智力的偏难怪题。然后出加法题考两个孩子,甲孩子成绩肯定远胜过乙孩子,但这样的成绩除了表明他更能熟练做题之外,再多的意义何在呢?若说还有什么意义的话,就是让甲孩子从此恨死了数学,说不定进而恨死了所有的学习。那些不恨的也不过是在考试名列前茅的自豪感中,在为了考上一个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的功利目标下,去刻苦学习数学而已,与热爱数学无关。一旦考学目的达到,则弃数学如敝屣。
说了这么多数学的问题,并非别的学科没有问题。同一个酱缸,岂有不咸的?只是以数学为例,旨在说明我们今天高中教育普遍存在的负担重,压力大,付出多而离真正的教育远的共性问题。若有不当处,欢迎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