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寿山石雕刻应有的水准

 隐士的书屋 2014-01-17
    过往在雕刻厂的时候,有位以雕工精细著称的林寿煁老师傅。他的薄意与高浮雕十分精彩,在合理的构图下,通过繁复的细节刻画,往往带给人带来感官上的震撼。虽然他没有什么骄人的头衔,但是每次评定工分的时候,总是能名列前茅,靠得就是那独门细活。那时我总是希望在细节处理方面,能够达到和他一样的水准,然而这似乎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那时我是评委会成员之一,林寿煁老师傅的所有作品都能接触到。可是光光接触模仿他的作品,并不能使得我的作品具有和其一样的细腻水准。显然东门派一贯师承下来的雕刻技法,还是有其独到之处的。
    直到到了香港,从事一段日式象牙的雕刻之后。我发现在象牙雕刻上的许多雕刻技巧,如对于细节的重视,对于刀路的讲究等,也同样适用于寿山石雕刻。在那之后,我的作品比起以往来要精细许多,林寿煁老师傅的精细也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了。
    有时候我会将木雕,寿山石雕,玉雕综合一起来思考。木雕最细致,缺点是几乎无巧色可取,又因为材料的便利,许多作品可以通过拷模机来复制。寿山石雕细致程度次之,但拥有极为丰富的巧色条件,经常有独一无二的巧色作品出现;缺点是材质易损,有些雕刻题材并不适合。玉雕的细致程度则不如前二者,不过玉质坚硬耐磨,在许多易损器物的雕制上有优势,并且有更为广泛的雕刻题材。
    一件称得上是够水准的寿山石作品,在我看来至少是要保证2点的:1.足够细致的雕工。2.合理的取巧与构图。换句话来说,就是作品本身能够恰如其分的体现出,寿山石本身所具备的特点特性。所谓的作品的内涵与艺术性,都应该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图1 林寿煁的薄意作品田黄[转载]寿山石雕刻应有的水准
    图2 七十年代我所雕刻的《李白醉酒》[转载]寿山石雕刻应有的水准
    图3 八十年代我走精细路线的作品《渔获》鹿目田[转载]寿山石雕刻应有的水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