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线、平面、立体矛盾三律

 立体哲学 2014-01-18

                         直线、平面、立体矛盾三律

                                   柳下子

    直线不矛盾律,上下真假不矛盾关系,上真下假,上假下真。直线矛盾律,左右相反相互联系矛盾关系,左去右来,右去左来,一层循环轮回,它也是直线辩证法。直线矛盾规律,前实后虚,统一性斗争性,实虚对立统一。

    认识社会事物,首先形式看真假,又关系重转化,再内容辨实虚,三层次认识矛盾三律。矛盾三律也可称之为无矛盾存在律、矛盾关系律、有矛盾变化规律,无与有加中都有律可循。

    平面不矛盾律,左右各上下从属,上反对下反对,中交叉不矛盾律,左真真右假假,左假假右真真。平面矛盾律,上下左右两层相反相互联系的矛盾关系,形成平面圆形循环轮回,平面辩证法。平面矛盾规律,前正右否定左否定之否定(再肯定),对后负极左肯定极右再否定,前实实后虚虚,双曲线矛盾规律。

    立体不矛盾律,上下左右拉开前后关系,前左右真真假假,后极左极右真真假假,八卦不矛盾关系。立体矛盾律,上下左右前后相反相互联系,三层循环轮回矛盾关系,立体辩证法。立体矛盾规律是双螺旋否定之否定和对立统一规律。

    双螺旋对立统一规律,配立体辩证法,对八卦形式不矛盾律,才是三层立体逻辑关系,这也是立体逻辑的三层次内容所在。要形成立体逻辑则需形式逻辑、因果逻辑、辩证逻辑皆从直线变平面变立体,变化三层次才可以的,这要遵循层次变化规律。

    浅上下、中左右、深前后,和直线、平面、立体是象数逻辑关系,加入形式、关系、内容,不矛盾律、矛盾律、矛盾规律则是其内涵所在。

    现在有人研究立体逻辑方阵,有人琢磨立体辩证法,还有人搞全息双螺旋否定之否定规律,也有人在呼吁立体逻辑该奠基了,这都是在朝立体逻辑方向发展的,殊途而同归,他们起步的基础就是直线和平面。其实,所有这些理论上的变化,也是社会从左右平面制度向中国特色立体制度客观变化的必然反映,伴随着改革实践而兴起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理论更新发展的真正基础和源泉,它是新旧理论文化变化的分水岭。

    在改革实践中,左公有整体中加入右个体自主承包,并非绝对整体,而发展右私有个体又是在左整体统一下进行的,也并非绝对自由,这才形成公有整体中有个体,私有个体中有整体,阴阳相反相互联系关系,在浅层上下形式与深层前后内容中插入中层左右关系,才使左右平面社会变成立体社会,左右各双曲线矛盾规律也合成前后双螺旋矛盾规律。现在我国社会的左公右私都有整体与个体关系上的双螺旋矛盾变化规律,这显然不同与过去平面社会的左公右私。那么这种社会整体与个体关系是属于阴阳循环,还是因果轮回,还有待于探讨。至于平面太极变立体,也是为了符合社会客观变化需要的,太极中循环螺旋正相合于双螺旋矛盾规律,太极文化也因此可以归去平面,翻新立体,旧平面河图洛书也能更新立体。人抓住理论文化一个课题新旧变化即是发展。毛泽东思想也是左平面社会的产物,阶级斗争冲右,自然归于历史,但它是走向立体社会的基础,没有左平台社会也走进不了新平台,这属于层次变化,承前启后。这里没有等到左社会“崩溃”之说,那是右冲左的矛盾变化,同左冲右一样,并不提高社会层次。矛盾变化在层次内逻辑关系中存在,而层次变化则在层次间逻辑关系中进行,变化的路子不一样。对新兴的所谓立体理论及思维而言,反作用社会实践才是它的目的性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