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古墓壁画—伏羲女娲图》普通邮资信封 国家邮政局定于2003年6月28日发行《高句丽古墓壁画—伏羲女娲图》普通邮资信封1枚。详情如下: (1-1) 高句丽古墓壁画—伏羲女娲图 80分 邮资信封邮票规格:50×27mm 邮资信封规格:230×120mm 版 别:胶印 设 计 者:董长福 摄 影 者:刘传武 责任编辑:吴金福 印 刷 厂:辽宁省沈阳邮电印刷厂 ![]() ![]() 发行资料: 伏羲是东方的天帝,据说他是华胥氏踩了雷泽中雷神的足印而生出的儿子。而女娲则是创世女神,传说她揉团黄色的泥土创造了人类,后来因为繁忙便将绳子浸入泥浆中甩动起来,飞溅的泥点就变成了很多的人。她和伏羲结成夫妇以后,分别成了汉族的“人祖爷”和“人祖奶”。伏羲女娲图取自位于吉林省集安县洞沟河畔的洞沟古墓群,洞沟古墓群规模庞大,共有古墓一万多座,是高句丽古墓最集中的地方。这些墓葬排列有序,规模悬殊。从外形上,可分为石坟和土坟两大类。墓室多为正方形。有的墓室有绚丽多彩的壁画或墨书题记,已发现的壁画墓有十多座。这些创作于6世纪前后被直接绘于平整石面上的壁画,五彩缤纷,金碧辉煌,线条流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 ![]() ![]() ![]() ![]() 高句丽壁画主要分布在洞沟古墓群中,分布范围东西长 20 公里,南北宽 3 公里,这里还不包括距市区 20公里以外的长川一、二、四号墓。至今,已发现 20 座古墓中有精美的壁画,还发现一座书法墓--墨书长文墓。由于没有普遍考察,对一些墓没有清理发掘,可能一些墓内还有壁画。 ![]() 集安古墓壁画完成于公元 3 年至公元 427 年,高句丽迁都平壤之前。众所周知,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开始凿建敦煌莫高窟。由此推算,集安高句丽壁画创作时间与敦煌早期壁画创作时间基本相同,或更早一些。只是敦煌莫高窟历经北魏、北齐、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明代,历时千载,相继凿建,现保存壁画 4.5 万多平方米。而集安古墓壁画,由于高句丽迁都平壤、战乱和封禁,长达1500多年一直埋没在乱石荒草之中,直到 1949 年全国解放之后,我国考古工作者才对集安壁画认真清理和保护。集安壁画尽管蒙受 1500多年的历史尘埃,遭受到人为和自然的灾害,但它仍像一颗明珠放射出灿烂的光华。 集安古墓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基本可以分成三种。早期和中期的壁画,拙朴、雅气,充满灵性,十分贴近现实生活,流露出一种天真和幽默,好似一部形象的历史长卷,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高句丽民族的乡土乡情和社会风貌。在这些壁画上,人们可以看到:贵族和妻妾宴饮,厨房中厨师在烹鱼炒肉。喜爱舞蹈的高句丽人排起长队,头戴羽饰,挥动双臂,跳起集体舞,或者表演独舞。市集上的表演更热闹,在大树下有耍猴的,表演幻术的,玩杂耍的。摔跤是高句丽人喜爱的体育活动。大力士们身着短裤,赤膊上阵,双方各将头压在对方肩上,手抓对方腰带,奋力搏斗,还有老人助兴。贵族出行,有车辇,有随从。高句丽人信奉儒、道、佛,夫妻一 同前去拜佛。农家小院十分安静,牛栏里拴着牛。狩猎是高句丽最喜爱的活动,不论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把射猎看成生活的必需。狩猎者有的骑马,有的步行,有的弯弓回首,瞄准奔鹿,有的射中猛虎,猛虎逃窜,猎犬穷追不舍。茂密的山林中,野猪、熊、虎、鹿、狍子、兔、雉鸡、鼬鼠……在出没。策马持弓的武士和两乘牛车正准备运送猎物。争战和扩大疆土是高句丽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双方将军身披铠甲,头戴兜鍪(móu盔),战马也披着铁甲,兵刃相加。双方的步兵也扑打在一起。战胜者举刀砍杀俘虏,被俘者跪在马前,引颈待毙……。 集安古墓壁画除了上述反映生活风俗的内容之外,还有极大一部分是神话传说和宗教内容,特别是晚期的壁画,这种内容占了主体。其中描绘四神的壁画较多。朱雀、玄武、青龙、白虎,这四方之神,在一些古墓中成了中心主题,独占四壁。流畅的线条,对比的色彩,夸张的形象,神秘的气氛,体现出高句丽画师的技艺更加纯熟,笔法更加洗练和生动。此外,须弥座上的佛祖、菩萨群像、护法狮子、童子、莲花等宗教内容也出现在壁画中。更为引人入胜的是,伏羲、女娲、神农氏、飞天、乘龙仙人、驾鹤、仙人、伎乐人、造车的奚仲、神力士和日月星辰也出现在壁画上。这一现象,正好说明,高句丽文化与炎黄文化一脉相承。高句丽壁画另一个特点是装饰图案。主要有 “王”字连续花纹,莲花图案,环纹图案等等。这些图案简洁明快,富丽高雅,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 集安高句丽壁画,不仅内容丰富,色彩鲜艳,技巧高超,同时自成体系,有一个从早期、中期到晚期的发展过程,充分显示出它的艺术价值。除壁画数量上不如敦煌之外,在绘画内容、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绘画技巧和绘画材料上,都不在敦煌之下,谈及中国古代壁画艺术时,如果说,“西北有敦煌,东北有集安”,这样评价并不过分。
![]() ![]() ![]() ![]() ![]() |
|
来自: qyu1998 > 《2003年中国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