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文学中的小常识。

 清泉石上257 2014-01-18

1 “女儿是爸爸上辈子的情人”。这句貌似温情勾起人们对父爱的无数赞扬的话原意并没有那么美好。出自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曾借用希腊悲剧的故事,提出“俄狄浦斯情结”与“爱列屈拉情结”,分别指男孩和女孩在心性发展过程中对异性父母的迷恋,也就是乱伦的欲望。

2.托尔斯泰,也是楼主崇拜的大作家。其巨作《安娜?卡列宁娜》大家都耳熟能详。可是创作中的小故事就鲜为人知了。

最初,托尔斯泰是想写一个上流社会已婚妇女失足的故事,旨在批评安娜的不守妇道,但随着写作的深入,原来的构思不断被修改。小说的初步创作不过仅用了短短的50天时间便得以完成,然而托尔斯泰很不满意,他又花费了数十倍的时间来不断修正,前后经过12次大的改动,迟至4年之后才正式出版。这时,小说废弃的手稿高达1米多!"全部都应当改写,再改写",这是托尔斯泰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显然,一部《安娜·卡列尼娜》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改出来的。

安娜的形象在作家创作过程中有过极大变化:从一个低级趣味的失足女人改写成真诚、严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女性。

3.美国杰克凯鲁亚克著小说《在路上》。几十万字的小说初稿完成却只用了不到20天。

4.屈原《九歌?湘夫人》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其言:“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也是国人伤春悲秋情怀在文学作品中最早的体现。

5.关于村上春树。吧里的文艺小清新们我不想得罪你们去黑你们的大神。只是表达一种真实的观点。以下观点引用自某大学教授,如有不认同者想辩论的都别来找我。大意是林少华的文笔把一个并不真实的村上春树展现在中国读者面前。

不懂日语,无法对比阅读。但对译文与原文的巨大差异还是深有感触的。经常读到一句很美的诗,急忙寻找其原文,却发现所谓优美都是译者的功劳。不喜欢这种感觉,像是被欺骗了一样。所以正努力多学语言,争取读原著! 而目前,只能尽量选择信得过的出版社和译作。

6.《诗经》 提起诗经,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于是乎有些姑娘和汉子就以为诗经都是爱情诗,作为中文系学生,肩负着传播中华文化的重任。就给大家科普一下吧,不了解的就看一下,了解的也别见笑。诗经内容极其丰富,大致包罗这几大类。

1,周国史诗。收于大雅,共五篇

2,怨刺诗。

3,燕飨诗。

4,农事诗。尤以《七月》成就最大,不过有点难看懂,因为内容历法有点混乱,一会周历一会夏历。

5,婚姻爱情诗。大多收于国风,是诗经的精华。什么《蒹葭》啊《关雎》啊《桃夭》都是这里面的

6,战争徭役诗。以《采薇》为代表作。

7.“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惜君不知” 这两句诗大家都耳熟能详,网络上经常看到,也经常用作一些文艺菇凉的签名。

诗很美,这是不用说的。除了美。其实这两句诗历史那是相当的悠久。估计春秋时期。选自《越人歌》。最早出自汉代刘向《说苑》

所以说,老祖宗的智慧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浅薄,他们留给我们的才是真正值得我们挖掘的精神与文化财富。所有菇凉汉子们,都别哈韩哈日亲美了,我们自己有着更优秀的文化,这应当是我们的骄傲。

每次看到这两句诗,总会让我想起屈原的《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 思公子兮未敢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8.待我长发及腰。

这句话出处为《十里红妆女儿梦》,作者是何晓道,又名小道,浙江宁海人,1963年生。全文是“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待你青丝绾正,铺十里红妆可愿? 却怕长发及腰,少年倾心他人。待你青丝绾正,笑看君怀她笑颜。”

9.关于三毛《梦里花落知多少》这本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记得当时年纪小, 我爱谈天你爱笑。 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 风在林梢鸟在叫。 我们不知怎样困觉了, 梦里花儿知多少。不仅三毛,在郭敬明和宗璞的文章中也有过这段话。因为他们太有名了,一度被成为他们的作品。其实这首诗出自民国作家卢前,创作于抗日战争前。

10.徐志摩与张幼仪:

先说好了~我无任何诋毁徐志摩之意,只是陈述客观事实。徐志摩粉玻璃心小清新请直走左拐不谢

众所周知,张幼仪是徐志摩原配妻子。然而徐志摩对待张幼仪并不友好,甚至有些残酷。从婚前到婚后,徐志摩是一直是鄙弃张幼仪的。第一次见到张的照片时,便嘴角往下一撇,用嫌弃的口吻说:“乡下土包子!”婚后从没有正看张幼仪一眼。除了履行最基本的婚姻义务之外,对其不理不睬。就连履行婚姻义务这种事,徐志摩也只是遵从父母抱孙子的愿望而已。

两人在沙士顿住下后,不久张幼仪就怀孕了。此时徐志摩正在追求林徽因,无暇顾及张幼仪,一听便说:“把孩子打掉。”那年月打胎是危险的,张幼仪说:“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的耶。”徐志摩冷冰冰地说:“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徐志摩要马上离婚,见张幼仪不答应,便一走了之,将张幼仪一人撇在沙士顿。产期临近,无奈之际,张幼仪给二哥张君劢写信求救,来到巴黎,后来又去了柏林,生下孩子。徐志摩明知张幼仪的去向,却没有理睬。只是在要办理离婚手续的时候,才找到柏林,而找到她,去只是为了逼着她签下了离婚协议。

这是中国史上依据《民法》的第一桩西式文明离婚案。

当时看到这,真心同情张幼仪,就算没有爱情,就算只是一对普通的夫妻,哪怕张幼仪只是一个陌生女子。在怀胎十月时,徐这么残酷的对待她也是不应当的。

徐志摩对张幼仪的行为,远远超出了简单的爱与不爱。更应该从人性角度评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