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公路建设》普通邮资封

 qyu1998 2014-01-18

《上海公路建设》普通邮资封

 国家邮政局定于2003年12月18日发行《上海公路建设》普通邮资封1套1枚。详情如下:
图序 图名
(1-1) 上海公路建设
邮票面值:60分
邮资信封邮票规格:30×40毫米
邮资信封规格:230×120毫米
设 计 者:沈嘉宏
摄 影 者:陈章庆
责任编辑:赵蕾
印 制 厂:山东省邮电印刷厂

PF101《上海公路建设》普通邮资信封
背景资料:
  上海公路自1997年开始按照两级政府、两级管理体制和政企分开的原则,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后的公路建设实行了社会化、市场化运作,至2002年底,上海公路总里程达6000余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40余公里,一级公路440余公里,二级公路1200余公里,三级公路2000余公里,桥梁5600余座计26万余延米,绿化里程4700余公里,公路路网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99.15公里。一大批高等级公路的相继建成,有力地改善了上海的交通环境,对上海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上海公路建设》普通邮资封是上海市首次申印的专用邮资图普资封,又是近年少见的标题抽象的普资封。邮资图上方是盾形“中国公路路政”胸徽,其中心图案是寓意公路管理的汽车方向盘。铺满整个邮资图是一座纵横交错的城市立交桥。由“中国公路路政”胸徽及加印封封眉。上海市公路管理处是在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领导下,具体行使公路管理职能的执行机构,主要承担全市公路行业管理、公路建设、建设监管、公路路政管理、公路规费征收以及市管公路的养护管理等方面的管理职责。《上海公路建设》邮资图里的立交桥--位于上海市中心区西南隅的漕溪路立交桥,是由当时的漕溪路、中山路两条相互交叉的城市主干道分别与沪杭铁路交叉的3层部分苜蓿叶形互通式立交桥。底层为地面交通和非机动车交通,第二层为漕溪路立交桥,第三层为中山路高架道路,在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分别设置东南与西北连接匝道。工程全长2610米,鉴于立交工程与地下经过的地铁一号线工程同步建设,地下、地面、空间,即地铁、道路、铁路之间关系复杂,工程分两期进行施工,第一期先修建南北向漕溪路立交桥,第二期再修中山路高梁架及二、三层间的转向匝道。第一期工程全长1750米,其中桥梁工程长916米,共44孔,除了一座跨径为20+30+20(米)和一座4×30米的连续钢--混凝土结合梁结构外,其余均为跨径20米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立交桥下部结构在盾构顶进段采用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直径1.0米钻孔灌注桩,在立交桥与地铁一号线分开处采用40×40厘米钢筋混凝土打入桩基础。于1991年底全线通车。上海城建设院、北京城建设计院设计,上海市政一公司、隧道公司和宝钢集团施工。明珠线一期与漕溪路立交桥相交段是迄今国内两座跨度最大的城市轨道大桥之一(另一座也是明珠线一期跨越中山西路的长112米高达20.4米大桥),长128米高17米,成为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的标志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上海公路建设》普资封实地考

  国家邮政局公告2003年12月18日发行《上海公路建设》普通邮资信封一枚,邮资面值:60分。但迟迟不见踪影,笼统的标题让集邮者一时猜不透表现题材究竟是什么,以致悬念跨年留到了2004年。1月15日,《上海公路建设》普资封终于悄然亮相,从加印的“上海市公路管理处成立四十周年”封眉上,可以知道何家单位申印了这款邮资图,及为何要放在这天首发。
  《上海公路建设》普通邮资封是上海市首次申印的专用邮资图普资封,又是近年少见的标题抽象的普资封。邮资图上方是盾形“中国公路路政”胸徽,其中心图案是寓意公路管理的汽车方向盘。铺满整个邮资图是一座纵横交错的城市立交桥。由“中国公路路政”胸徽及加印封封眉,提示此专用邮资图系上海市公路管理处出资申印。上海市公路管理处是在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领导下,具体行使公路管理职能的执行机构,主要承担全市公路行业管理、公路建设、建设监管、 公路路政管理、公路规费征收以及市管公路的养护管理等方面的管理职责。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公路管理处这样一个政府职能部门坐落在哪?连上海本地人也未必清楚,而在上海市公路管理处自己开设的网站上竟也找不到具体地址;无独有偶,《上海公路建设》邮资图里的另一个主角——城市立交桥同样让身处密如蛛网、又每天经过的城市立体交通线的上海市民一时辨不清其真实所在。难怪急得有集邮者直接在上海市公路管理处网站的上海公路BBS” 论坛里发出询问帖子,关于上海市公路管理处的具体地址很快有了回音:上海市武宁路915弄1号;城市立交桥的位置则至今毫无应答。
  笔者首先按网上提供的地址线索寻访了上海市公路管理处,没错!该处属上海市邮政局市西区局武宁路邮政支局投递范围,邮政编码:200063;而最近的邮政服务点是武宁路邮政支局下辖中山北路2550号物贸大厦邮政服务处,邮政编码:200063-10,这个只有一名服务员的邮政服务处接收挂号信等给据邮件。《上海公路建设》邮资图原地之一就此确定。
  同时,笔者在仔细端详《上海公路建设》邮资图里的立交桥时惊喜地发现:近处一般上海立交桥不该有的拱形结构非常眼熟。随即想起那根本不是公路桥,而是高架轨道桥。笔者立刻实地踏勘上海现在运行的五条城市轨道交通线,即轨道交通一号线R1(地铁一号线)、轨道交通二号线R2(地铁二号线)、轨道交通三号线M3(明珠线一期)、轨道交通五号线 R1a(地铁一号线延伸莘闵轻轨)和上海浦东高速磁浮铁路正线。结果不出所料:以两边各有一个红色单拱结构与复杂的城市公路立交桥相交的高架轨道线,目前在上海唯有基本全高架的轨道交通三号线M3(明珠线一期)经过漕溪路立交桥段。《上海公路建设》邮资图里的立交桥得以落实——位于上海市中心区西南隅的漕溪路立交桥,是由当时的漕溪路、中山路两条相互交叉的城市主干道分别与沪杭铁路交叉的3层部分苜蓿叶形互通式立交桥。底层为地面交通和非机动车交通,第二层为漕溪路立交桥,第三层为中山路高架道路,在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分别设置东南与西北连接匝道。工程全长2610米,鉴于立交工程与地下经过的地铁一号线工程同步建设,地下、地面、空间,即地铁、道路、铁路之间关系复杂,工程分两期进行施工,第一期先修建南北向漕溪路立交桥,第二期再修中山路高梁架及二、三层间的转向匝道。第一期工程全长1750米,其中桥梁工程长916米,共44孔,除了一座跨径为20+30+20(米)和一座4×30米的连续钢-混凝土结合梁结构外,其余均为跨径20米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立交桥下部结构在盾构顶进段采用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直径1.0米钻孔灌注桩,在立交桥与地铁一号线分开处采 用40×40厘米钢筋混凝土打入桩基础。于1991年底全线通车。上海城建设院、北京城建设计院设计,上海市政一公司、隧道公司和宝钢集团施工。因此,漕溪路立交桥建成之初便不是一座单纯的公路立交桥,而是铁路、城市轨道(地面上看不见的地铁)、公路混合立交桥。更有趣的是,上海市利用沪杭铁路内环线和原来淞沪铁路的线位,于2000年12月建成了上海乃至全国第一条城市高架轨道交通明珠线(一期),漕溪路立交桥遂变成城市高架轨道交通、地铁、公路混合立交桥。明珠线一期与漕溪路立交桥相交段是迄今国内两座跨度最大的城市轨道大桥之一(另一座也是明珠线一期跨越中山西路的长112米高达20.4米大桥),长128米高17米,建成伊始当仁不让成为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的标志,对外宣传的影像资料大多以明珠线一期漕溪路立交桥段为近视角,并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穿越彩虹”。《上海公路建设》邮资图里的立交桥取景依然如此。我国城市高架轨道交通线一不小心第一次登上方寸,居然是在以公路建设为主题的邮资封,类似铁路题材邮票出现公路。
  接下来就是查找漕溪路立交桥所在地邮局了。有一定难度的是,漕溪路立交桥不仅是上海城市交通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多家邮政支局投递区域的交界处。立足明珠线一期单拱结构下,可见其紧挨着东西走向的三汇路并行;而与南北走向的漕溪路及上面的高架道路近十字相交,最近的漕溪路门牌号为115号,三汇路和漕溪路这段门牌号属上海市闵行区邮政局习勤路邮政支局投递范围,邮政编码:200235;最近的邮政服务点是习勤路邮政支局下辖漕溪路222号内的航天大厦邮政所,邮政编码:200235-3。漕溪路立交桥另一侧原先属上海市邮政局市南区局徐汇邮政支局投递范围,邮政编码:200030。但最近,上海市邮政局市南区局在徐汇邮政支局同漕溪路立交桥区域之间增设了上海体育场邮政支局,邮政编码:200033。笔者在上海体育场邮政支局内及通过上海邮政185电话人工实时查询,得知至少漕溪路立交桥一侧仍属徐汇邮政支局投递范围,可能上海体育场邮政支局不负责所在区域邮件投递。《上海公路建设》邮资图原地至此全部水落石出。
  已见《上海公路建设》普资封有销勉强可算“原地”的徐汇邮政支局、上海体育场邮政支局两局普通地名文字日戳的,却无最符合“原地”要求的武宁路邮政支局及物贸大厦邮政服务处和习勤路邮政支局及航天大厦邮政所销戳品。还有违规销带“信函”字样邮资机戳者,邮资机戳日戳部分地名是“体育馆”,笔者尚未查到以“体育馆”命名的上海邮政局所,或是上海体育场邮政支局使用的(上海体育馆就在上海体育场附近)
待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