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雙螺旋式”敘事(一)

 立体哲学 2014-01-19

                                                     “雙螺旋式”敘事(一)

                                                                劉淑

   《傳奇故事》是江西衛視自辦的一檔民生新聞欄目,這檔節目僅僅在開播三個月后,就躋身尼爾森全國衛視晚間收視前50,十一個月后,進入前十名。而現在的《傳奇故事》收視率在全國35城市排名穩居前三位,創造了同類電視節目的收視傳奇。這個欄目的素材並非原創,主播金飛也不是搶眼的帥哥靚男,播出平台江西衛視也並非全國影響巨大的媒體,探究其成功的原因,筆者認為,獨具特色的敘事方式是其制勝的法寶。

  中央電視台著名節目主持人白岩鬆說:“這不是一個故事的時代,而是一個講述與表達的時代。世界上80%的故事都已經被拍攝過了,現在就看你如何用新的方法去拍攝老的題材。” 在故事類節目層出不窮、競爭激烈的今天,在這樣一個信息發達、故事泛濫的時代,是否能夠講好一個故事,成為故事類節目成敗的關鍵。

  所以,本文試圖從敘事學的角度分析《傳奇故事》的敘事方式,探析其敘事特色。

  一、“雙螺旋式”敘事方式

  米克?巴爾在其《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中這樣描述敘述學:“敘述學是關於敘述、敘述本文、形象、事象、事件以及'講述故事’的文化產品理論。”可見敘述學研究的范圍較廣,本文中隻探討欄目的講述故事的方式,也即敘事方式,屬於語式敘事學,側重研究敘述的結構和層次安排。

  1、何謂“雙螺旋式”敘事

  “雙螺旋”這個概念借鑒了德國社會學家伊麗莎白?諾爾-諾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論中的“螺旋”概念。“雙螺旋式”敘事包括兩個部分:“正螺旋式”設謎和“逆螺旋式”揭秘。

  2、“正螺旋式”設謎

  在設謎的過程中,整個的敘事以懸念為架構,層層推進,步步深入,對整個故事的疑問由表入裡,疑團越來越重,直至故事的高潮,我們將其概括為“正螺旋式”設謎。

  3、“逆螺旋式”揭秘

  揭秘的過程,是對節目前半部分形成的疑團進行層層的剝離,剝筍式揭開罩在真相之表的外衣,直到露出事情的本來面目或是事情的真正成因。這一過程從謎團的最高潮逐步回落到事物的本真,觀眾被揪起的心也漸次放鬆,我們將其概括為 “逆螺旋式”揭秘。

  “雙螺旋式”敘事可圖示如下:



  二、《傳奇故事》的“雙螺旋式”敘事

  講故事本質上屬於故事講述者依托於實際發生的故事,對故事 及其相關人物、環境、情節、情感、態度等要素重新整合解構傳播的過程。《傳奇故事》的素材主要來自全國各地傳媒所採編的優秀節目,欄目組的一個重點工作就是將別的頻道播過東西拿過來重新解構編輯,重新撰稿將故事講精彩。在故事的敘述過程中 “比較強調內在的懸念,這個懸念不是問號,懸念是通過情節而產生的”,“教你看,引誘你往下看,而且提供一種情緒”。

  《傳奇故事》每期30分鐘,總體結構包括兩個部分:“設謎”和“揭秘”。“設謎”部分大概20分鐘,佔到全部時間的三分之二,“揭秘”部分10分鐘左右,佔全部時間的三分之一。兩個部分之間界限十分清晰,用一段承上啟下的解說來銜接。“承上”的部分是對“設謎”部分關鍵情節的概括,“啟下”的部分則是用一組疑問句來預示“揭秘”部分要揭示的答案。“設謎”的過程是疑團越來越重的,步步深入、懸念迭起,類似螺旋的累積。“揭秘”的過程是層層剝繭,逐步明朗的,好比螺旋的反向。這是我們將其敘事方式概括為“雙螺旋式”的原因。

  下面我們在江西衛視的官方網站隨機選取了《揭開孩子詭異行為之謎》(2007年5月2日播出)作為分析對象,分別解釋這種“雙螺旋式”敘事中的“正螺旋式”設謎和“逆螺旋式”揭秘敘事方式。以期更好的理解這種敘事方式。

  (一)“正螺旋式”設謎

  節目的開始,主播用通常我們熟悉的恐怖電影來引入要講述的故事,這段闡述時長一分鐘。談到“僵尸”電影的時候,金飛這樣說:“這畢竟隻是電影,都是導演導出來的,編劇編出來的,在現實社會當中,我們的科學家已經証明了,這個世界上是根本不存在什麼'僵尸’的。”但是,金飛的話語一轉,用這樣一句話引出第一個懸念:“既然不存在,我們為什麼要談到這個東西呢?說起來您別害怕,我們今天講的這個故事就跟'它’有關。”

  在接下來時長將近二十分鐘的“設謎”中,共分了四個小段落進行講述。

  第一個小段落中,金飛用一句“這個鮮為人知的小鎮上,幾乎就在一夜之間,突然就籠罩在一陣恐怖的氣氛當中。”制造了第一個興奮點,同時電視屏幕上呈現的是一幅幅深藍基調的類似恐怖片的畫面,緊緊抓住觀眾的心。在接下來的敘述中,有舒翱發病時的畫面,對舒翱姑姑和叔叔進行採訪的同期聲,村民“頭皮陣陣發麻”的反應,還有舒翱醒來之后的全然不知。這一切看起來玄乎其玄,但是此時的觀眾也許未必相信“僵尸附體”一說,而節目也考慮到了觀眾的這種心態,把舒翱爸爸的觀點抬了出來:“孩子也許隻是一時的抽風。”

  第一個小段落中,觀眾的懸念停留在舒翱到底怎麼了,此時的主播把我們引向第二個小段落。

  在此段落中,舒翱的班主任給出了一個看似合理的解釋:舒翱原來就是個活潑頑皮的學生,會不會這些舉動都是他表演出來的呢? 此時的故事看上去似乎有點眉目了,但是主播立即否定了這種猜想,因為“一個八歲的孩子,難有這麼高超的演技,還有滿口的'之乎者也’,前朝往事。”同時,這個段落中還出現了一個小高潮,那就是班主任親眼目睹了舒翱發病的這個過程,並且在這個過程中,還出現了舒翱舔舐雞血,喜歡血腥味的現象,此時的班主任老師開始覺得事情並不像先前想象的那樣簡單。

  舒翱的表現越來越接近所謂的“僵尸”和“吸血鬼”,加上受過教育的老師的費解,使剛剛有點明朗化的故事,再次陷進更深的迷霧中。此時的懸念已經升級,觀眾對“僵尸”由開始的懷疑變成了現在的將信將疑:“難道真的有僵尸附體?”

  接下來的第三個段落中,更是加重了故事的神秘性,主播的敘述是這樣的:“如果說白天的這個隻是一場鬧劇的話,那麼當天晚上,舒翱接下來的表現,完全就可以用恐怖來形容了。他竟然做出一些無比怪異的動作甚至可以說是非常讓人感到震驚的動作,把他自己和家人徹底推到了懸崖邊上。”姑姑的同期聲介紹:“他是像那個僵尸一樣,跳三步,雙腳並攏,直直的往前跳。”

  使這個故事的神秘性達到最高潮的是第四個小段落,那就是《重慶時報》的記者親身經歷了舒翱病情的發作,他們沒有像料想的那樣去証實這個事件是個傳言,而是實實在在的被舒翱的病情發作嚇出一身冷汗。如果說經歷的前面的種種敘述,觀眾仍然沒有掉進“僵尸附體”的謎團,那是因為人們認為村子裡的人知識有限,仍有迷信思想,那麼此時記者的介入和同樣的難以理解無疑是將觀眾推進了謎的最深處,故事也到達了“螺旋”的最頂端。

  我們可以用一個圖示來更清楚的表現這種敘述方式:



  每個小段落的設懸語句:

  “這個鮮為人知的小鎮上,幾乎就在一夜之間,突然就籠罩在一陣恐怖的氣氛當中”

  “那麼這個舒翱究竟是怎麼了呢,是像有些人說的那是一種“僵尸附體”的神秘事件?還是隻是某種奇怪的病呢?又或者是其他的一些什麼原因?”(行為怪異 傳言四起)

  “舒翱的班主任在了解了情況之后做出了一種很特別的猜想,他認為舒翱原來就是一個即聰明又頑皮的學生,那麼會不會這些舉動是他故意表演出來的呢?”(老師猜想 試圖解釋)

  “但是在不久之后,他還有幸親眼目睹了一次,當時舒翱的表現真是匪夷所思。”

  “如果說白天的這個隻是一場鬧劇的話,那麼當天晚上,舒翱接下來的表現,完全就可以用恐怖來形容了。他竟然做出一些無比怪異的動作甚至可以說是非常讓人感到震驚的動作,把他自己和家人徹底推到了懸崖邊上。”(行為加劇 否定猜想)

  “那麼后來呢,李增勇(《重慶時報》的記者)並沒有料到,就在他們前往重慶的途中,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坐在副駕駛位置上的那位攝影記者坐著坐著突然就感覺到有一雙冰冷的手狠狠地就掐住了他的脖子。” (記者親歷 迷霧更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