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慢爱

 nizijun 2014-01-19
 
慢慢爱

    作者: 韩松落

  前几年,我屡屡从一个朋友那里,接到一项无聊的任务。

  他正处于婚恋准备期,常常要去相亲和见网友,每次见人,都需要在他们见面后十五分钟打个电话给他,以便让他在感到不满意时能脱身。终于有一次,他得到了报应,约会才五分钟,对方先接到了电话,然后声称要加班,迅速离去,把目瞪口呆的他留在原地。

  这时代,每个人都在设法抢先离开,而且是毫发无损地离开。所以,“速度”成了我们这时代感情的重要特征。一方面,时代转速太快,我们马不停蹄奔向下一段爱情、下一段欲望,每段爱情,如果没能在五分钟内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就得迅速切换到下一段,以便尽可能多地占有那些情感和性的机遇。

  另一方面,我们怀着一种惧怕,生怕对方比自己更快、更果断。当我们给出十五分钟的时候,却发现对方只肯给出五分钟;下一次,我们也只肯给出五分钟或者更少。速度已经变成了一种武器,就像特工们的拔枪比赛,谁晚谁吃亏。

  木心有诗叫《从前慢》:“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我们对感情质量的要求,我们对生活里温度、湿度、深度、长度和厚度的要求,都和时间有关。慢下来,多用点时间,就热了,就润了,就深厚了。爱情友情,都是如此。现在的我们之所以肤浅、薄情,是因为得来太易,生怕一旦慢下来,就会成为输家。

  对于从前的慢,对于现在的快,我们无法做出简单的优劣判断,不好简单肯定或否定。但人类学家Oberg曾经提出过一个说法叫“文化震荡”——“由于失去我们所有熟悉的社会交流符号和信号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反应”,我们可以套用这个说法,提出“情爱震荡”——由于动辄丧失熟悉的情爱信号,转去适应新的信号而引起的震荡。那种震荡,给我等肉身凡人所带来的,恐怕更多的是损耗。

  是时候慢下来了,给自己多一点时间,也给别人多一点时间,而且要达成共识;所有人都从增加五分钟做起,慢慢爱,慢慢体会,努力发掘一段感情中的养分,和一个人培育深厚的联系,不用速度去伤害别人。因为,速度这个武器所伤害的,并不只有别人,还有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