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测做题论1

 小珺珺0825 2014-01-19
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这个资格来分享。我也不是什么高人,只是几乎每次考试都靠行测来拉分。我复习的时间不多,但是跟很多人交流之后,觉得我的方法能解决很多人的困惑,所以过来分享下。如果不赞同,也可以笑而不语。 
       我现在考上一个事业单位,公考暂告一段落。我汇报下我屡次考试的成绩:国考行测67.6,申论40,进了面试,但是名次靠后;126四川省考行测73,申论52,现在还不知道情况;事业单位是简阳市的事业单位,估计很多人都没考过,我还是汇报下分数,行测81,公共基础知识比较吐血,从来没看过书,反正只有50多分,不过行测是所有职位的人中最高的,只有我一个人上了80分,而且行测我是第一次提前40分钟做完。 
       在论坛上也待了很久了,现在一切都暂告一段落,分享一下,估计后面也不会怎么上来了。我先说说我的情况。之前我在上海一家公司上班,11月份辞职回来。我在11月中旬的时候,才开始看书,才开始知道公务员考试到底考些什么东西,更不知道还有什么国考省考之分,都是后来我一个同学给我讲的还有个省考。可能我唯一占到的便宜是,第一,我是先考国考再考省考,所以我的印象中公考的难度就是国考那种;第二,我没有看过过多的资料,也没参加过培训班,所以有人说申论看完资料考更撇,我可能受这个的影响比较小一点。 
       最开始看书的时候,我买了一本ZG编的行测书。当时看书的时候感觉自己收获很大,搞懂了书上很多题。后来尝试做了下卷子,结果发现会做的倒是还是会做,不会的仍然不会,看书的效果很差。不过我觉得看书有个比较好的地方,就是能够给你一个比较完善的知识框架,以后你找到的资料,往你的这个框架中去填就好,但是只有这个框架肯定不行。总的来说,我还是觉得题海战术非常有用,就两个字:狂练。对了,我还想说,其实QZZN上的很多资料,实战性要比市面上的书好几百倍。 
       而且我想说,你可以认为我这个成绩很垃圾,但是我国考前就复习过半个月,而且真正全职复习的时间只有一周;省考前也只做了一周的卷子。效率比较高。我觉得感兴趣的人可以试试。省考完了之后我还继续复习过一段时间,也有些心得,等下也会一起分享。而且,我觉得虽然身边有无数裸考的例子,但是我一直认为不要觉得裸考是王道,别人裸考上了你觉得你也可以。我一个朋友,还在读研,她国考的时候跑去考耍,完全裸考,很轻松就进了国家财政部的面试。可能听完的同学认为她是靠运气,你运气好也可以。但是实际上别人是北大的研究生,保研了的。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每个人基础不同的,可能她确实会有运气成分,但是她裸考的效果肯定和我这种人是完全不同的,她高考考了698分,你觉得这种人考这些和我们会一样么。我一直觉得任何问题不要怪运气,既然还想考试,就想办法总结下自己的问题在什么地方,以后如何提高。我小有心得,一起分享。 

数学部分 
        我先说下数学吧。相对其他部分,数学是最让我亢奋,基本上不会错上3道的。当然省考我还是猜了一些,但是和那种扔硬币猜概率的猜不大一样,我可能猜得更理性一点。我看到很多人都讨厌数学,惧怕数学,其实我何尝不是,我大学数学挂完了的。我想说的是,数学是唯一能有把握保证正确的题,只要是你自己算的,就一定是对的。另外,既然数学很多人都惧怕,而公考又是这种竞争性的考试,那么如果你掌握好了数学的话会很有优势。另外,我想说的是,不管国考还是省考,给定的参考时间,数学部分都是20分钟。但是我个人数学可能不太好,觉得20分钟是不可能做完所有数学题的,如果硬算的话。所以我个人认为,掌握秒杀的方法非常重要。 
        关于数学推理,我觉得完全是个敏感性的问题。那么如何培养敏感性呢。省考之前我也不行,看到数学推理就犯怵,唯一会的就是等差,二级等差。后来考完之后我觉得需要好好练练。于是我去网上找了很多讲数推方法的帖子。你们可以去看看那个NO.1学习方法。上面总结的数学推理方法非常经典。我觉得数学推理的过程主要有这么几个:①找到一个比较好的方法论。②对照方法论做题,来验证,扩充,熟练方法论。③狂做。其实可能大家都有这种感觉,一个数学推理,数列的特点很容易看出来,困难的地方在于,知道特点之后没有思路。比如说,看到一个数列,列了7、8个数字,感觉这个数列数字很多,但是不知道应该往什么方向想;或是看到这个数列有点大,全是什么两位数的,甚至三位数的,但是具体是什么规律呢?一点头绪没有。所以这个才是数学推理的关键点。我是在省考结束之后才开始研究这个的。我开始拿着那个NO.1上面总结的思考方式,一个一个的去做。比如,我看到一个数列,列了7、8个数字,我就马上去NO.1上面找,这种特点的数列应该往那种方向去想。做多了之后,自己就很容易的将这些思维融会贯通,变成一种条件反射。如果你光是去背那些规律,估计你反应会很慢。因此我觉得这种边学习边练习的方法是最好的。另外,有的时候一些方法可以根据你做的题来扩充。比如说NO.1上说,那种全是两位数三位数组成的数列,应该考虑把各个数字自身各位数相加,但是实际中发现,也有的题,数列中会参杂一个或者两个只有一位的数字,但是它仍然是用的这种方式,因此你可以将你自己的心得加入方法论。 以前有人说,数学推理才几分哦,你做那么多题。确实,我为了5分的数学推理,我做了上千道题。我觉得第一,数学推理其实做起来很快,第二,你需要用这种方式来培养你的敏感性,第三,你需要用这种方法来消除心理阴影,这之后我做数学推理从来不怕,甚至QZZN行测版上问什么数字高手来帮忙答题我也会去看看,虽然不一定会做,但是至少我已经不惧怕数学推理。而且在做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很多秒杀的方法,我数学推理做到后面,很多题完全不用动笔,看一眼马上能知道答案。这样能够节省很多时间。而且虽然有人觉得数学推理的分值很小,但是至少对我来说,考试的时候我在这个上面花的时间非常多,所以训练这部分很重要。 
        关于数学运算。我也很烂。之前我看中公的书上,也是分成了几个类型,什么植树问题,牛吃草问题。不知道有人发现没有,有两种问题讲得很简单,一个是数字关系,就讲一讲什么偶数加偶数等于偶数啊什么的;另外一个就是什么头筹规划的问题,中公的书上对于这部分只例举了几个题,然后讲了下这几个题的做法,没有给出系统的方法。但是,这两种题每次必考,而且非常难。对于这些问题,我曾经咨询过我们学校数学系的同志,结果数学系的同志给我讲了一大堆初等数论啊什么的,直接把我讲哭了,所以也没什么用。后来周围有几个人都来问我数字关系的题,我也不会做,就慢慢研究,到了后来,发现虽然自己都不会做,但是到后面我会慢慢去分析,也敢于去分析,而且发现很多题就是改来改去的。所以我觉得这部分的复习方法,就是:①最基本的公式一定要搞懂。很多人等差,等比公式忘了,容斥原理已经搞不清楚了。虽然确实,考也最多考到一道题,但是你能有多少个一道题去丢分?等公布排名的时候猛然发现,要是当年好好复习下容斥原理,我就进面试了。②做真题。这个以前我也很鄙视,因为我觉得考过的反正也不会再考。但是126考完对答案的时候,我才发现居然有几个题就是4月份的题改了下的,如果4月份的题搞懂了,这些题你一样的会做。③搞懂每一道题。越是惧怕的,就越多做,这样你就越不会惧怕。④在做的过程中,总结一些比较好的方法。比如有些看起来关系很简单,但是很绕的题,可以直接设一个合适的数字代进去算;或是直接把答案代进去验证,会快很多很多。⑤对于很强悍的人,可以去看那个天字一号的数学题。⑥对于秒杀,这个是个双刃剑。和数学推理不同,数学推理题很简单,秒杀起来很快。但是,数学运算秒杀也会花比较多的时间,而且,秒杀的思维方式是完全不同的。仔细观察,每次考试的题,都会有可以秒杀的,但是不是每个题都能秒杀,你怎么知道哪个题能秒杀?如果不熟练,唯一的结果就是,你光想着要去秒杀,就开始往歪门邪道去想一个题,想了几分钟之后,发现实在不能秒杀,最后老老实实的做,发现其实很简单。这样秒杀的结果就是浪费了无数时间。因此,我觉得秒杀是有必要的,但是前提是秒杀的敏感已经深入骨髓。每当你遇到一个题的时候你直觉会告诉你这个题可以秒杀。否则我觉得还是不要妄想秒杀为好。如果想潜心修炼的同学,可以参照上面数学推理的复习方式,遇到一个题,先看看是个什么样的题,然后去方法论上去找有没有类似的题,可以借鉴其秒杀方式,待熟练之后方可运用。网上论述秒杀的帖子不多,但是有几篇比较经典的。 
        好了,数学因为题太多,好像很难说清楚每个题是怎么做的。但是一个通用的定理就是,你看到就头大的类型的题,拼命的去练习就好了。要拿出我那种,为了5分我可以去做几千道题的劲头,我就不信我数学不会有质的提高。但是,数学运算不要总是去看答案,先尝试自己做。这个也是我高中时候学习数学的一个经验,只有先自己勤于思考,才能有比较大的飞跃。 
         
语文部分 
             
               以前我语文不错,一直自信语文没有问题,结果做了N多卷子之后,发现其实语文才是我最大的问题。而且这种和数学不太一样,数学做对了就对了,没对就没对。但是语文我经常遇到的情况是,我觉得该选B,结果答案是C,而且答案的解释无非是把词语解释了一遍,说,“很明显,C选项最佳”。我平均的战绩是一套卷子语文错10+个。有段时间狂练之后保持过连续三套卷子只错3个的记录,但是后来久了不练又开始增多。我曾经以为是我自己的语感经过四年大学时光的洗礼已经退化了。我让我妹夫,一个重点高中班主任,教了几年语文的老师来做,结果是,我不会的他也不会,他一样错误率很高。 
        我开始想,我要怎么才能提高语文。首先我觉得参考书是没用的。我去QZZN上找了很多帖子来看。其实这些帖子非常好,很有用。我把这些帖子下下来,也是一篇一篇的看,先掌握一些方法。但是语文不是数学,光有方法是没用的,你必须领会那种感觉。因此我开始总结自己的那种感觉,并且一条一条的写下来。比如“可能一段话前面两句在说一些概念性的东西,后面具体在讲某方面的事情,但是后面很可能只是在举例子,而前面那个才是主旨句”,这些只是我自己总结的一些规律,帮助我找到做题的感觉。语文状态很重要,站在写文章人的角度去看一个题感受会很不一样。假设你只是做题的人,你会去关注一些貌似重要的词句,但是一旦你想象你自己说那些话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你自己的目的其实不是那样的。当然重要的还是狂练,在练习过程中去找感觉,印证你自己之前的感觉。 
         我想说,首先语文非常重要。有人说拉分是靠数学。我上面也说数学可以帮助你占有优势。但是在126这种情况下,数学都很难,可能很多人都不会做,你也不会做。但是语文谁都能读懂两句,而且语文分值偏高,错3个和错13个差距往往就是15分的差距,这个是数学不能比的。而且语文你错3个也正常,错13个甚至更多也正常。因此,语文的稳定发挥至关重要。 
          而且,语文很难像数学一样有个人能给你解释得清清楚楚,我看完正确答案的解释仍然会坚持觉得我自己的答案才是合理的,他的答案是在放屁。因此,我觉得,语文有点像炒股票。没有人能保证自己的股票每次都赚,纵使你是巴菲特,也有亏的时候。证券与投资课老师让我学到最多的就是,炒股,你只需要在大家都赚的时候你比别人赚得多,大家都亏的时候你比人家亏得少,那你就赢了。我觉得语文一样。你需要总结一套像炒股一样的自己的操作手法,不需要多么高深,只要保证你正确率能让人满意就可以。随便什么方法。就好像炒股,如果你认为你家的狗随机帮你选中的股票每次都能赚钱,那你也可以用这样看似荒谬的方法。 
          语文我到现在也头大,以上仅供参考,高手可以来指正。 

逻辑部分 
                   
                   逻辑部分我估计是中公的参考书对我帮助最大的一部分了。 
          我先说图形。图形和上面说的数学推理同理,都是培养一种敏感性。复习方法也差不多,无非也是找一个完善一点的方法论,然后一点一点的去巩固,让其深入骨髓。比如看到汉字,就大概知道是看笔画,结构,或是封闭的部分;看到阴影图形,无非就是重叠,位移,还有面积。方法同数学推理。可能唯一有点郁闷的是那种立体图形。首先以前我也很头大,但是每次做完之后,我都会仔仔细细的继续研究,直到我真正想象出来它折叠的方式。多次练习,一定会有提高的。 
          然后就是那种联言命题,复言命题,三段论等等,这个看中公的参考书比较好。因为很多很复杂,没有一些基础的定理光用脑子想会非常乱。定理有点多,但是会很有用。这个部分也是每次考试前我唯一会抱着书复习的部分。 
          另外,像那种加强,减弱类型,还有类比的类型,这种多练就好了。尤其是加强和减弱,会有一些基本的规则,比如纵向的比较会强于横向的比较等等,多练习就感觉出来了。错的时候不要光知道这个题错了,而是去想,两个选项背后的区别到底是什么,从而来把握这种规律。 

常识部分 
                   
                    这部分有点听天由命的感觉,因为即使你背完百科全书也不一定会做。但是我觉得可能靠两个,第一确实是你日常的生活 积累;第二它经常考一些时事政治。我觉得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本身我们自己可能平时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可以多看看报纸杂志,我同学给我推荐环球时报,她考研的时候时事政治就完全是靠这个报纸,后来也靠到原题了。 

资料部分 
               
                     我很诧异这部分竟然是很多人头痛的部分。因为不出意外我基本上从来不会错超过3道题。我总结下我对这部分的一些感受。 
           首先,虽然我自己从来考试都是按照顺序来做的,但是后来我其实更赞同那些先做资料题的。因为资料题分值很高,计算量很大,也就是说,弹性很小。什么意思呢,语文其实时间上的弹性很大,你也可以凭感觉一选,可能就是对的,但是资料题不行,你必须老老实实的去算才会出答案;和数学也不一样,数学虽然也要算,但是算了半天你不一定是对的,不一定能做出来,但是资料题往往只要你计算了的,其实是很简单,唯一麻烦的是数字很大,不是不会算,是算得太慢。因此,如果先做资料题,你能够把时间弹性最小的一部分先搞定,后面时间的弹性会比较大,心理压力也会很小。 
            其次,我自己是从来不会先去读材料的,全是先来就看题目,题目问什么,我再去材料里面找相关内容。我觉得从一定角度上还是有道理的。因为资料题只有两种,要么是个图,非常之浅显,看了半天也没用,不知道题目的情况下很难提炼出什么信息;要么就是文字型的,信息量巨大,等你读完,你都忘得差不多了,而且已经被搅晕了,等你看题目的时候你其实又要重新去找答案。因此我的建议是直接看题,然后再去找。 
            第三,注意陷阱。我上面说,先看题,再去找答案,但是这个方法最大的弊端就是你很容易看不清楚题的全貌,从而被陷阱所害。所以一定要多确认,有没有陷阱。资料题中的陷阱非常之多,稍有不慎则会犯错,等你发现错的时候追悔莫及。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也吃过不少苦头,后来我把容易犯的错误都记下来,多注意,就好了。 
            第四,掌握必要的公式和概念。虽然行测说的是不会有专业性的东西,保证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是,资料题中的一些概念确实不是一般人能知道的。比如,什么叫贡献率?增速如何算?这些我觉得不是靠你自己智商高就能做的,你根本就不懂是什么意思。所以搞懂这些基本概念,可以扫清很多障碍。 
             第五,掌握一些必要的运算技巧。比如十字相乘,很多时候能够帮助你减小2分钟的运算时间。比如除法的尾数法等等,都能降低运算量。有人说十字相乘我只会在做溶液配比的时候觉得挺好用,但是别的就不知道怎么用了。那只能说明你运用不熟练,或者没有理解到十字相乘的精髓,无法举一反三。 
             资料部分大概就是这5点,只要做到,再加多练习,绝对无敌。 

一些复习方法 

                          今天和一个同学聊了下复习的方法,我说我每次做卷子都会保持相当强的亢奋感,我追求的是一种做完对答案时候都是正确的一种成就感,而我同学是看到题就紧张。每次做卷子,我都会掐时间,抹机读卡,而且每做完一部分,我会记录时间。有人说没有机读卡来抹,其实很简单,你自己拿铅笔在卷子旁边抹一个墨坨坨就是了撒。 
                           通过记录每个部分的做题时间,你能够对你做题的时间分布非常了解。比如说,我一般数学部分都会在30分钟左右。如果用的时间是25分钟,可能我会在语文上面多留心,多理解下题,争取正确率;如果还剩下20分钟以上来做资料题,我是绝对不会慌的,因为我知道时间是够的。而如果没有这种把握的话,可能会盲目乐观或者盲目慌张。而这个标准每个人是不同的,只能你通过长期的记录来了解。而且我对每个部分通常错多少题也会有记录。比如我数学一般错4道左右。所以,如果我数学感觉比较好,都是自己做的,那么可能我语文会稍微加快速度,因为数学已经比平时要好,我现在需要加快速度保证做完所有的题。如果我猜了5道以上,那么可能我语文就会稍微留心一点。需要对自己的情况有所把握才不会临阵慌了手脚。 
              最后,我希望每个人都要抱着不卑不亢的心态来复习。身边有很多牛人,要不卑;有很多看似不行的人,要不亢。要不怕。不要放弃,永远都只找自己的问题,为什么我的申论只得了这么多分,而别人抄材料还上60了。你得低分永远都有得低分的原因。所以大家努力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