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末,我随父母从重庆乘船顺江而下搬迁回武汉。船未靠岸,第一眼就见到坐落在武汉、中国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我隐约记得当轮船要穿过大桥时,欢呼的人们涌上甲板抬头仰望这架雄伟的建筑。
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1日提前正式动工,
1957年3月16日,大桥桥墩工程全部浇注完工,
1957年5月4日,大桥钢梁顺利合拢
1957年9月25日,武汉长江大桥全部完工,并于当天下午举行正式试通车。
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典礼隆重举行,这是一个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






武汉长江大桥凝聚着苏联和我国桥梁专家设计者匠心独运的机智和建设者们精湛的技艺。桥为公路铁路双层桥,总长1670米,其中正桥长1156米。八个巨型桥墩矗立在大江之中,米字形桁架与菱格带副竖杆使巨大的钢梁透出一派清秀的气象;35米高的桥台耸立在两岸,给大桥增添了雄伟气势。从晴川阁、龟山、大桥到莲花湖、蛇山、黄鹤楼,绵亘连接,相得益彰,组成一片宏大连绵、美丽动人的景点群。它不仅是长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而且也是一座历史丰碑,友谊的丰碑。
这也让人想起在50年代,41岁的苏联著名桥梁设计专家西林来到中国,帮助设计、修建武汉长江大桥。西林把长江大桥视为他建桥生涯中最伟大的作品,当这位桥梁专家在1996年去世后,在莫斯科西林的墓碑背面隽刻着武汉长江大桥的雄伟图案,可见这位老人对武汉长江大桥的无限眷恋,中国人民会永远的怀念他。


56年来,历经风雨沧桑的武汉长江大桥,巍然立在大江之上。专家检测得出的结论是:大桥的桥墩、钢梁等主体结构还可使用100年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