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察能力的培养

 风调雨顺629 2014-01-19

 内容摘要:观察,是科学研究、艺术创造的一种重要方法。培养和提高观察能力是写出好文章的关键。本文以培养观察能力的重要性为切入点,论述了观察的含义,观察兴趣和习惯的培养,观察的技巧和方法。

 

关键词:观察 观察兴趣 观察习惯 观察技巧  观察方法

 

观察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认识活动,是一切知识的门户,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各个领域,观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科学研究,艺术创作都必须建立在系统、周密、精确的观察基础上,获得全新而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从而探索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十分重视观察,在他的实验室一直把“观察、观察、再观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教导学生:“不会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英国著名细菌学家弗莱明也曾说过:“我的唯一功劳就是没有忽视观察”。著名科学家达尔文是在进行大量而精细的科学观察的基础上,写出了《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进化论”学说,为人类起源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说:“我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智力,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上,我可能在中人之上。”

观察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提高观察能力是写好文章的前提、基础和重要条件。从写好文章的内容看,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真正地投入生活的怀抱,认真细致地观察生活,科学地分析生活,深刻地认识生活,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才能真实地反映生活,写出好文章。而观察生活是写作的前提,只有让眼、鼻、耳、舌、身这几种感觉器官都活动起来,才能了解客观事物的形态和色彩,客观事物给人肌肤的感觉,各种各样的气味滋味;才能由这些感觉引起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感情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然后才能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事物,写出好文章。这说明观察得来的生活素材是写作的第一手材料。

“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的如此之说,说明古人早就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处处能耳闻目睹,在普通劳动者中经常可察觉到有价值的材料,写文章就是对生活的观察、分析、表现。观察是人们认识生活的基础,要认识生活,就必须把观察的大门打开。“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思结想,一挥而就。”鲁迅先生强调了观察对写作的重要意义。眼睛是心灵之窗,它是心灵的要道,心灵只有依靠它才得到最广泛最宏伟地考察大自然的无穷作品。茅盾说:“为初学者设想,凡技巧上诸问题固然不可不下一番功夫,但尤其不能不下功夫的是观察能力的养成。”鲁迅在《给董永舒的信》中说:“此后如需创作,第一须观察。”经典作家的这些著名论断无一不说明观察对于文学创作的巨大意义。

“观”就是“看”,“察”除了“看”的意思外,还有“调查”之意。联在一起,观察就是仔细看客观事物及各种现象,更进一步地说,观察是运用人的各种感官去接触、认识、思考客观事物。包含了看、听、想等丰富内涵,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它与“走马观花”,“道听途说”相较,观察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是主动性。我们观察什么,是由目的和任务决定的,而不是因为某个事物被动吸引的结果;第二是理解性。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我们总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第三是持久性。观察不是一次性的瞬时知觉,而是长久系统的知觉过程。

观察能力是人的智力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发现客观事物典型特征的知觉能力,是一种稳定的个性特征。一个人的观察力直接影响到人的认识活动的深度、广度和效果。观察能力最可贵的品质是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表面上无关的东西中发现相似的地方或因果关系。每个人的观察能力在发展水平上有很大差异,比如视觉的敏锐性,听觉灵敏性,味觉、嗅觉、肤觉的细致性与精确性等的不同,主要是由人的感觉器官的结构和机能特点决定的。凡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都具有超乎寻常的观察力,他们善于从大量反复出现、常人熟视无睹的现象中,获得科学发现或文学创作的线索,促成某种突破。例如,牛顿从苹果落地的现象中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发明蒸汽机,威尔逊被五彩缤纷的云霞所吸引,设计了研究核物理的“云雾室”。

如果把观察能力运用到具体的文学创作中,它又有什么特点呢?

作品是作者观察社会,思考人生的产物,但作品又不是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实录,如同照相一样地拍摄,它总是要反映社会、人生中新奇或深刻的一面,要有所“发现”,要表达出作者对社会、人生的知觉性把握和审美启悟,让读者读了有所知、有所感、有所悟,获得思想的启迪和审美的愉悦。

每天,当我们睁开双眼就可以看见周围的事物,我们每天看见的事物真可谓不少,只可惜大部分都犹如过眼云烟,我们只是骑在马背上观花,难怪同处一片天,有人能写出优秀的作品,有人连最简单的文章也写不出来,这除思想水平的差异外,更重要的是缺乏发现的能力。好多事情虽然自己也亲眼目睹,但为何偏偏成了别人佳作的组成部分?可见,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看见”≠“发现”。“看见”的只是一些事物的表象,是一些人人皆知的画面。而“发现”则揭示了实质,揭示了人们未知欲知的新奇景象。换言之,“看见”的常常是模仿的,往往流于肤浅,而“发现”才是创造的,才能走向深邃。所以,在观察中,我们不仅要“看见”,更要“发现”。只有创造性的“发现”,我们才能做到对“这一个”的独特把握。“这一个”是过去没有,如今别人也没有的独特存在。观察若能找到“这一个”,写作也就能成功一半。莫泊桑说:“任何事物都有未曾被认识过的东西……最细微的东西里也有一点点未被认识过的东西。”的确,万事万物都有其特点,作者要描写它们,就必须找出不同点来,这样才能赢得独创。

要达到对“这一个”的独特把握,我们须从对观察对象的形象感知入手。形象,就是可知可感的物质形态、属性和特征。观察一般是以一定的形象感为基础的,刘熙载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也无所寓也。”但我们在用“形象”寄托“精神”时,往往不是简单的白描,事实上,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无法脱离自我而存在的,纯粹的客体是不存在的,作者在观察时往往融进自己的感情,是在用心灵的眼睛去观察。所以说,观察是对对象的情感投射。同样的绿色,由于人的心理投射不一样,所得的感受也不同。朱自清从梅雨潭的“绿”感到奇异美妙,白居易从柳色青感受到人间伤感的离愁别绪,原因概出于此。

此外,文学作品具有很强的审美性,这都源于观察的审美性。就写作内容看,许多文章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美,文章是作者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结果。特别是文艺作品,它的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都源于作者的审美感知和发现。即使是实用文体,也体现着美的成分和内涵。正如朱光潜所说:“实用性文章,也要求产生美感,正如一座房子,不但要住人,而且要讲究形式美一样。”文学作品的观察更应循着美的方向前进,加进美的因素。观察就是发现美的过程,将日常的普遍感觉、感受上升为艺术的感受,不仅是“物色之动,心也摇焉”要将感情倾注于其间,而且要将那些感受凝聚成审美画面,达到对现实世界的超越,甚至是夸张变形。

由此可见,科学研究的观察与文艺创作之观察是有不同的,在文艺创作中,观察并不是简单的、纯粹客观的“看”,而是包含着一种感知、感受、感悟的综合、系统化的过程,是对现实生活的艺术性把握和实质性洞穿,是作者对客观事物准确、独到并投入大量主观能动性的认识和理解行为。

在我们弄清了观察能力与文艺创作的密切关系后,我们面临的更现实的问题是如何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良好的观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和长期实践中培养出来的。要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培养起观察的兴趣与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观察兴趣是提高观察能力的前提。有了兴趣,观察客观事物就会有一种内驱力,会主动、自觉、积极地进行观察。兴趣强烈可以观察到许多细节,兴趣差则只能获得肤浅的印象,毫无兴趣甚至没有印象。在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之前,很多细菌学家也都遇到葡萄球菌被其它菌杀死的现象,但是他们对这一现象司空见惯,没有兴趣深究其中奥秘,因而坐失良机。良好的习惯的养成,靠明确观察的意义,靠提高观察兴趣,靠持之以恒的毅力。首先,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观察。这就要求在对事物进行观察之前,对被观察的事物有一定了解,知道哪些是观察重点,哪些地方采用什么样的观察方法。其次,在观察中积极思考。观察是对事物的一种主动认识,这种认识不仅停留在表面上,积极思考能使我们在观察事物的同时,从表面现象去寻找揭示其本质和规律。俗话说:“谁知道的越多,谁就看到的最多”。如同样的石块,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地质学家能观察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而一个地质的门外汉却只能看到一块石头而已。再次,学习及时记录观察结果。做好观察总结,对观察中发现的问题尤其是细节要作详细的记录,特别是在长期的观察过程中,还须经常对观察记录进行整理和总结,并运用有关理论作指导,使观察结果在理论上获得升华。

掌握好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一,观察要有广度,能由此及彼,力求全面系统。又要注意整体与部分的联系,做到点面结合。

现实生活是五光十色,浩瀚无边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人、事、物,各种各样的情景,而且交织在一起,以自然状态而存在。事物的矛盾又有着各个方面,而人和事又脱离不开一定的环境。所以,作为观察的对象,可以说是无限宽广和浩如烟海。以环境为例,也是无限的,有杏花、春雨、江南,也有骏马、西风、塞北,天有阴晴,月有盈亏,此处有喧嚣的闹市,那里是僻静的小巷,此时为万籁俱寂,一会儿又鸡鸣犬吠……凡此种种,是谁也说不穷尽的。

然而写起文章来,仿佛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什么都可能用得上,所以,这就要求观察要有广度,要扩大视野。老舍在《多练基本功》中提到:“要想把小说,剧本等写好,要先从练习写一个完完整整的人,一件完整的事做起。”其实,这正说明观察要全面,首先学会整体观察,如果没有对事物的全面把握,作者便不可能高屋建瓴地了解与认识各个构成部分的价值。老舍说:“观察事物必须从头至尾,寻根究底,把它看全,找到它的‘底’,因为做文章必须有头有尾,一开头就想到它的‘底’!不知全貌,不会概括。”对事物的观察必须是‘全’而‘活’的,即在空间上必须观察具体,在时间方面也必须了解事物本身是在不断变化的。

然而,没有对事物各组成部分的正确,深刻的把握,也不能完全彻底地认识事物的全部。正如老舍所说:“知道全海,再写一岛,”观察时对客观事物的把握既要有“面”的了解,又要有点的深入,只有这样,才能既见森林,又见树木。柳宗元的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前两句就是面的观察,后两句则是点观察。诗人充分运用了点面结合的观察方法,茅盾有一句话:“表现在我们笔下的,只是现实的一局部,然后没有理解全面,那你对于这一局部也不会真正认识透彻”。总之,扩大视野,由此及彼。把事物的整体和部分结合起来观察,我们才能看得全面而又深刻。

二,观察要善于探幽察微,捕捉细节。能“管中窥豹”,“见微而知著”。

世界的纷繁复杂,观察对象的无穷无尽,变幻多姿。我们不可能对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寻根究底,这要求我们能“管中窥豹”,“见微而知著。”我们要善于观察那些能代表整体,反映本质的细枝末节。一个事件总是由许许多多主要情节组成,一个人也有所谓大节,我们要了解某个人或某件事,当然要先看这些大节。但一个人或一件事,总也有许多细枝末节,它们往往能代表、反映整体,透露事物的本质,也是极为重要的。所以,我们观察时也要善于探幽察微,捕捉细节,观察不能浮光掠影,一定要入“目”三分,锐意搜寻,在常人难以察觉的微小差异和变化中去观察生活。

生活中是如此,以写作的角度去观察生活,更得注意这一点,因为文章如果缺乏应有的细枝末节的描写,就不会丰满,就会生活气息不浓厚,就会显得干巴和苍白,不能充分地再现生活。所以,我们观察生活时,且不可轻易放过看来是细小的事,无论巨细,都应观察入微,深入考究,我们应该从细微中发现题材,文学作品反映社会、人生,有如《清明上河图》的长篇巨作《红楼梦》,也有写一瞬一隅的短小篇什《一件小事》,但不论长篇或短篇,皆如燕子衔泥垒窝一样,由一点一滴的细微的材料组成。王蒙说:“从一些细微末节当中发现那些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所谓“见微知著”乃依恃于观察的细腻。杜甫诗句“芹泥随燕嘴,蕊粉上蜂须。”诗人能看见燕嘴上的芹泥,蜂须上沾带的蕊粉,可见这是何等细致的观察。朱自清要求“剥开来细细看,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易放过。‘唯有如此’,才可以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

观察的仔细,其意义不仅在于能给作品积累细节材料,而且能使人发现生活中闪光的一点,发掘出生活中有价值的一面,写出成功的作品。

王维的《登终南山》诗中有两句写道“白云回望合,青霭人看无”真切地写出了作者登山时的观察发现。终南山一片白云萦绕,上山如破云而入,俨然没有来路,可是低头一看,青色的云气又仿佛没有,虚幻神奇之境,看似神秘,其实是真实的。观察所见,写出这一景,便是传世的佳作。又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两句写得那么美,粉红色的荷花刚刚露蕾时,那么鲜嫩,那么羞涩,而一只蜻蜒就伫立在它的花蕾上,与小荷融为一体,构成动静结合的意境,读了感到兴味盎然,这不是诗人细心观察的发现和巧妙的表现吗?当福楼拜教莫泊桑观察时,就要求,当你走过一位坐在他门口的杂货商的面前,一位吸着烟的守门人面前,一个马车站面前时,请你画出这个杂货商和这个守门人的姿态,用形象的手法描写出他们包藏着道德本性的外貌,要使我不会把他们和其他的杂货商,其他的守门人混同起来。还请你用一句话就让我知道马车站有一匹马和其他五十来匹马是不一样的。这正是针对观察能力而言的,作为写作者,首先必须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者。

三,充分运用“比较式”的观察方法。

气象万千,斑驳复杂的自然界是一幅博大精深,广袤无边的神奇画卷。细心的,有眼力的艺术家、作家总是能够从中发现一些什么,成为自己笔下的佳作。罗丹说过,“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客观世界中的各种事物,错综复杂,头绪纷繁,当它们以自然状态存在于社会中,却并不是仓库一样,分门别类,有条不紊。我们如何理出其头绪,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呢?也就是把握其特点呢?俗话说得好:“有比较才有鉴别。”有比较我们才能发现各自的特点。鲁迅先生以“以一斑而知全豹,以一目而尽传精神”来概括文学反映生活的本质。但这“一斑”、“一目”却得之不易,它必须准确地揭示事物的特点和内涵,方能让“略知全豹”达到作者“尽传精神”的目的。所以,扩大视野,准确细微的观察的更高要求则是善于捕捉事物的特点。这样,写作可能会成功一半。

世界上的事物林林总总,变幻多姿,各以其独特面貌相区别,同是雨,大雨、小雨、梅雨、疾雨、暴雨、雷阵雨、早晨的雨,午后雨,各有各的情态。就人物来说,更是“人心不同,各如其貌。”观察的重要一环就是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福楼拜这样指导莫泊桑进行比较观察,他以眼前经过的一辆牛车为题,让莫泊桑写出不同的散文来,当莫泊桑感到为难时,他就启发他说:“拉车的牛早上和晚上不一样;赶车的人喝醉了酒和没吃饱,对牛的态度也不一样,牛饿着肚子上山岗和饱着肚子走平路有明显的不同……这些不同的细节举不胜举,如对这些细节细致加以观察,就是写出一百篇散文也不难。正如朱自清所说:“观察要注意镏铢之别,淄绳之辩。”仔细咀嚼福楼拜和朱自清的这些话,我们领悟到他们教诲作家观察要善于捕捉事物间的不同点,这种不同点就是特点。而这种不同点的发现,除了专注,细微的观察外,还必须充分运用“比较式”的观察方法,《红楼梦》第四十四回中,曹雪芹通过刘姥姥进大观园参加一次家宴,在吃饭时逗乐故意引起众人大笑,展现了不同人物从笑中透露出的鲜明个性——

凤姐偏挑了一碗鸽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便鼓起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掌不住,一口茶喷了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茶碗,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的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的,也有忍着笑来替她姐妹换衣裳的……

这一段精彩的描写,主要是通过湘云,黛玉、宝玉、贾母 、王夫人,薛姨妈、探春、惜春等人的笑。烘托了宴席的欢乐气氛,也把各个人的性格出神入化地表现出来了。一个笑的场面,曹雪芹没有轻易放过,只写一句“大家一起哈哈大笑起来,”而是通过细微的观察比较,写出不同的笑状、笑貌、笑声,使得人物性格迥异,各具风采。

除人之外,对自然界和动植物何尝不需要这种“比较式”的观点,这不仅能凸现具特点,同对也是使文章有特色、有厚度、有深度的“决窍”。例如,郁达夫《故都的秋》是写北国的秋天,但作者并没有将笔墨集中于此,而是时常掺入南方的秋天来加以烘托比较,就更凸现出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

四,多角度的进行观察。

要抓往事物的特点,仅仅有比较还不行,因为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特点,而且,同一事物也有许许多多的特征,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谈到对山的观察,他说:“山近看如此,远数里看又如此,远十数里看又如此,每看每异,所谓山形步步移也。山正面如此,侧面又如此,背面又如此,每看每异,所谓山形面面看也。如此,是一山而兼数十百之山之形状,可得不悉乎!”又说“春山夏看如此,秋冬看又如此,所谓四时之景不同也,山朝看如此,暮看又如此,阴睛看又如此,所谓朝暮之变态不同也,如此,是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意态,可得不究乎?”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的诗启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同,“庐山”的面目就不同,观察的角度一变,一些平凡的事物,司空见惯的事物也就能被我们发现新意,捕捉到事物的多个特点。对人、事、物进行不同角度的观察,也是发现事物特点和发现题材的决窍之一。客观世界和现实生活犹如一座山,有峰有壑,有石有泉,有树有草,如果只从一个角度观察或者只从正面观察,所得印象不免单调。多角度或者说变换角度的观察,常常使人获得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认识,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展现出新的局面。

变换角度,不仅因为视觉的新颖给人内容的新鲜感,而且由于角度的巧妙,也使文章找到一个有力的“支点”,如同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一样“四两拔千斤,”使复杂难写的文章举重若轻。因此,从某种意义可以说,写作的艺术就是角度选择的艺术。

五,去伪存真,由表及里。

我们论述了如何通过细致的比较,找出事物的不同特征。然而,在事物的形形式式的特征里,有些是表象、假象。我们如果不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我们甚至会被事物纷繁芜杂的特殊性误导。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以说,我们分析事物,捕捉事物的特点,不是为了猎奇,而是为了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不但要观察各种表象,体验各种情景,还要透过现象,分析研究它们的本质意义。这时,愈站得高,看得深,就愈会把握住客观事物,深刻理解客观事物。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见到一位镶着一只假眼的富翁,那位富翁非常希望别人夸他的眼睛是真的,于是故意问马克·吐温:“先生,你看我哪一只眼睛是真的?”马克·吐温故意指着那只假的说:“这只。”“为什么?”“因为只有在这一只里才有一点善良的目光。”马克·吐温一针见血地揭露了他的本质。

通过以上论述,对于提高观察能力,相信我们已有清楚了解,概括地说,就是在观察者有良好兴趣习惯和丰富科学知识的前提下,在观察过程中,放宽视野,仔细观察比较,把握其本质,这样经过长期训练和不懈努力,我们就一定能造就出良好的观察能力。

观察对于作文是十分重要的。观察是猎取生活场景,自然景观,从而获得写作材料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在写文章之前,无论写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都要先确定叙述事物、说明对象或基本论点,而这些都来源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对周围环境、事物和人的行为举止的观察;如果没有这些,我们就没办法开始作文。伟大的文学巨匠鲁迅先生曾说:“对于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无论任何作品和文章,作者要描述、说明事物,表现事物的形态、性格、特征等,都必须以观察作为基础,因此,写好作文,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是提高写作素质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韩永昌主编《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93.12

刘邦惠主编《心理学概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1

范程主编《新编心理学》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11

李毓秋编著《心理学原理与运用》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12

张蕾著《写作心理学》明天出版社1989.4

刘勰著《文心雕龙》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张会恩主编《文章学教程》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王继志著《现代写作原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陆建华、郑忠主编《写作基础教程》民族出版社2002

黄谟军著《写作实用技巧》南海出版公司1997.6

(英)Anderew Little John著《写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1

杨为珍主编《写作》华东师大出版社1990

潘大华著《构思与创造》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7

司红霞编著《语言艺术与写作》北京广播学院出版2002.5

张士谦著《文章写作要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