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碘酒、红药水、紫药水的区别

 魏源wy 2014-01-19

◆碘酒--碘酒常用的碘酒含碘量为2%,能渗入皮肤杀死细菌,可用于皮肤创伤、疖肿等消毒。由于它刺激性较大,大面积或深度的创伤不宜使用,以免导致剧痛。对眼、鼻及口腔等黏膜娇嫩的部位,不要直接涂擦。患有化脓性皮肤病,也不宜涂擦碘酒,因伤口处脓性分泌物及腐败的脂肪可与碘发生反应,生成化学合成物,使碘失去杀菌作用。对碘敏感的人不可涂擦碘酒,以防发生过敏反应。 

碘酒主要用于手术前、注射前的皮肤消毒及伤口的消毒,尤其是对被污染的伤口,如被带锈铁器刺伤或带泥沙的创口,清洗后用碘酒消毒效果较好。

碘酒可用来治疗许多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性等皮肤病。

碘酒还有增加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涂于未成熟的小疖肿有助于炎症消散,或涂在扭伤处有助于消炎退肿。消毒一般只用一次,消炎则可根据需要重复使用。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可将碘酒与红药水涂擦同一伤口,因为碘可与红药水中的汞起反应,生成剧毒的碘化汞,既失去了杀菌作用,又会刺激、腐蚀皮肤,还易引起汞中毒。

不能大面积使用碘酒,以防大量碘吸收而出现碘中毒;浓度过高时会引起皮肤起泡、脱皮及皮炎。

碘酒不宜久存。另外,光线会加速碘酒的变质反应,故碘酒应置棕色玻璃塞瓶中,在密闭阴暗处保存。

◆红药水--红汞。常用的红药水是2%汞溴红溶液,因其消毒作用较弱,穿透性及抑菌效果也差,只适用于皮肤或黏膜较小创面的消毒。皮肤创伤面积较大及较深的伤口不宜使用。对红药水过敏者忌用。红药水比碘酒相对温和,适用于小伤口。

不能用红药水去消毒那些大面积伤口,容易造成汞中毒。

◆紫药水--常用的紫药水是1%—2%龙胆紫(甲紫)稀释溶液,为消毒防腐药,有较好的杀菌作用,对组织无刺激性,且能与粘膜、皮肤表面凝结成保护膜而起收敛作用,防止细菌感染和局部组织液的外渗。可用于表浅创面、溃疡及皮肤感染,如小面积烧烫伤、湿疹、疱疹、口腔溃疡、舌炎、鹅口疮等。

伤口已感染化脓时,不宜使用紫药水,因其具有收敛作用,会在伤口表面形成一层痂膜,使坏死组织中的脓液难以排出而向深部扩散,加重感染。此外,紫药水可使皮肤残留紫色斑痕,所以对较大面积的皮肤创伤以不用为好,以免影响美观。

婴幼儿最好不用或少用紫药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