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就是日积月累的学习换来的 相信奋斗的力量 俞敏洪 我14岁初毕业,紧接着命运就对我做出了宣判。当时,贫下中农子女一家只能有一个上高中。我姐上了高中,因此就轮不到我了。所以我就认认真真当了一回农民,在那个时候我就料定了自己这辈子只能在农村带着了。但是,老天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这个机会就是“四人帮”粉碎以后,教育政策立刻就改变了。我们的初中老师想起来我,说俞敏洪是一直喜欢读书的人,是不是可以把他破例重新放到高中里来。我妈听说这事以后非常兴奋,就不断找公社大队的领导和校长,说我儿子可以来的,所以我这辈子最感激的就是我妈这是我的第一次机会,这个不是我奋斗来的,是党和国家给我的。后来高中的时候,整个班全是农民,几乎没有一个人有信心说能考上大学。但是这个时候我碰上了一个好老师。他在我高二的时候对我们说:“我知道你们在座的没有一个能考上大学,你们以后一定都是农民。但是我依然要求你们每一个人都去考大学。当你们以后回到农村,在田头劳动的时候,当你握着锄头仰望蓝天,叹息自己命运的时候你会想起,你曾经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奋斗过一次。”这话,我到今天还记得。 我第一次高考英语只考了33分。尽管当年录取的英语分数线也不高,最低大专线就是我们江苏有一个地区的师范学院,只有40分。但是我查了7分。于是我就想,如果我在努力一年,也许就超过40分了,就进这个大专了,所以我就边干农活边复习。当时农村连电灯都没有,在煤油灯底下复习,我在高考复习的第二年眼睛就近视了。在去考考了55分。我特别高兴,我想录取分数线是40分,我是55分,那么我无论如何能够进那个师范学院了。结果,师范学院的分数线提高到了60分,有差了5分。 高考两次失败反而让我增加了信心,我觉得我非要考第三次不可。我就跟母亲说,第三年我无论如何不干农活,一定要把每天所以的时间都给我。我母亲就说,那我在给你一年,但是我们家确实很穷,第三年如果在考不上,你就老老实实回来当农民。所以我第三年就拼命了,每天早上6点起来,晚上12点睡觉。到第三年参加高考的时候,我的成绩超过了北京大学的录取分数线。而此前,“北京大学”这四个字在我脑子连闪都没闪过。所以,这个例子给同学们有一个启示:人是要有梦想的,但是你梦想在大,你不去努力是不管用的。回想我自己,往往是我生活中的一些失败,最后促使我反弹起来,又够着了一个新的目标。 俞敏洪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开讲啦》节目的演讲。做人与处世 3013 8月刊1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