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致均:发明专利致力农业智能生产

 老刻刀 2014-01-19

赵致均:发明专利致力农业智能生产

 

作者:王大庆 刘昌海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提交日期:2013/10/11

 

  见到冀雨灌溉助理系统的设计者赵致均,是在沽源县马铃薯种植大户的地里,他正忙着给地里的自走式喷灌机安装自己发明的产品——“助农宝灌溉助理系统。已经在地里摸爬滚打一个多月了……”见到记者,他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笑着说道。随后,拿起揣在裤兜里的手机,给记者讲解起自己设计开发的智能灌溉系统来。

  将移动互联网应用于节水农业灌溉,主要通过安卓系统手机,实现对田间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系统的远程控制,一方面能帮助农民们解脱繁重的劳作,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化、高效率管理。赵致均一边介绍一边给记者演示:操作手机界面、点击灌溉按钮、得到信息反馈、田间开始灌溉。短短几分钟时间,安装在田间的水泵、自走式喷灌机就开始浇灌起来。

  这项拥有智能灌溉金点子来自于民间。赵致均回忆起自己发明智能灌溉系统的初衷,是源于朋友的一通抱怨

  一年春天,赵致钧从上海回家乡沽源县探亲,多年没见面的同学们聚在一起聊天。那天,大家的话题都集中在种了1000多亩土豆、有不少机械化设备的老武身上,说他种土豆发了,而老武却大道苦水:现在年年干旱,到了庄稼生长的关键时期,几乎天天浇水,虽然用了自走式圈灌,也是一会儿也不敢大意,地本来不平,圈灌时还老有报警,不知道哪块儿出问题了,从地头到控制中心一个来回二里地,还要在灌溉设备之间反复查找报警问题,真的是又烦又累,黑夜也不敢睡,还要值班……

  你这个计算机专家,也给我们农民出出力,发明一个好东西,让大家也体会一下高科技的好处。老武冲赵致钧抱怨道。说的有道理呀,你说说,什么圈灌呀,啥是呀,慢慢说,给我解释清楚……”赵致钧当了真,他觉得老武的点子很不错,得想个办法让老武和其他农民既要种地挣钱,又不要那么辛苦。于是,他向自己的同学立下了军令状,保证他来年能坐在家里浇地。

  说起赵致钧,他是县里第一个考上兰州大学物理系的高材生,然而他却对计算机情有独钟,先后放弃了本专业和在银行的工作,只身闯荡IT行业。在父母、朋友眼中他是不安分的代名词,而这次朋友的一通抱怨让他再一次不安分起来。放弃待遇优厚的工作,回到张家口,成立自己的公司——张家口冀雨科技有限公司。

  从未接触过农业的赵致钧进行了大量市场调查:当前我国面临严重缺水,而农业生产又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灌溉网上一百多种灌溉控制器信息,清一色的来自欧美和以色列;国外节水灌溉自动控制已经成为标配,只要有节水灌溉就有自控系统,而在我国即便使用了圈灌滴灌,但大多数仍停留在人力管理水平……

  历经三年艰苦的开发和反复的现场实验,赵致钧研发的基于智能手机的中心支轴式喷灌机智能控制系统2012年春问世,并填补国内空白,同时还获得多项专利。凭借着这项创新科技产品,在“2012自主创新品牌大会上,赵致钧获得自主创新杰出人物奖

  目前,我国灌溉自动控制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而随着农村劳动力紧缺局面的加剧,无论是大型农场、还是小型农户,对农业生产技术集约化需求日渐增长。未来几年,我们将更进一步地贴近农业生产的需求,开发出更多基于互联网的水资源管理和智慧农业解决方案,为农业现代化、为农民增收提供高科技支持。赵致钧信心满满地说。

  入选理由

  二十几年计算机软件、硬件系统开发的实践经验,让赵致钧觉得推动农业智能化生产,是一个非常有前途、有意义的研发方向,是一个可以将毕生的积累得到发挥的方向。事实证明他的认识和决定是正确的。产品研发成功,让其成为国内首款智能灌溉控制系统。而这项以创新理念和科技产品打造的智慧农场解决方案,犹如一场农业技术革命,将推动我市坝上地区乃至我国现代节水农业的发展。

  记者感言

  赵致钧的一项项发明,用科技手段逐渐将原本低端的农业生产武装到牙齿,同时也节省了生产成本,减少了人力物力投入。坐在家里浇地,以前想都不敢想。一系列智能灌溉系统的应用,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摆脱了繁重的农事劳作,有更多时间从事其他事情,深刻体会到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的真正内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