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饶宗颐一诺千金

 苏迷 2014-01-19
饶宗颐一诺千金
  范培松

  他大概看出了我的心事,说:钱先生信上说了苏州大学要建教学楼的事,好的,我去找邵逸夫先生,争取他来资助苏州大学。

  1991年夏天,我应香港中文大学之邀,赴港进行为期四个月的现代散文合作研究。临行前,校领导对我说:“邵逸夫先生对内陆许多大学资助了教学楼,苏州大学正在发展,我们也正在争取希望邵逸夫先生能来资助。你这次赴港,时间较长,能否做做工作。”接到这个任务,我头皮发麻,争取什么项目,资助之类的事不是我之所长。再加上我出身草根,在香港没有多少显赫的关系,怎么能和邵逸夫联系上?但是领导交的任务,又不能不办,感到棘手。出发前,我向一位朋友叹苦经,他为我献策,你去拜访钱仲联先生,或许有办法。我听从了他的意见,当时我担任中文系主任,离校这么长时间,也应该和他告别一声。我拜访了钱仲联先生,告诉他,我将赴港四个月,学校交给了我要争取邵逸夫先生对我校资助的任务,请钱仲联为我出出主意。他想了片刻,对我说,你可去找饶宗颐,他和邵先生关系极好,可以通过他去争取。他详细向我介绍了饶宗颐的学术成果,尤其对饶宗颐的敦煌研究推崇备至。钱仲联眼界高,在我和他的接触中,他对王元化和饶宗颐评价最高。不过,我依然犹豫着,因为我和饶宗颐素昧平生,要争取几百万港元的巨额资助,能行?钱仲联看出了我的心思,立刻当场亲笔手书一封,交给了我。他在信上一方面介绍了我,另一方面希望邵逸夫能对我校予以资助,请饶先生多多支持。接过信,我还是很犹豫,我和饶宗颐素无交往,贸然把要求资助这样的事交给他,似乎有些唐突,但是我也别无良策,怀揣着钱仲联的信踏上赴港之路。
  到港后,我认识了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的王晋光先生,并且一见如故,成了亲密朋友。一次闲谈中说到了我肩负着争取邵逸夫先生资助苏州大学的重任,想请饶宗颐出面。没想到晋光先生和饶先生关系密切,他们似乎是师生,一口答应引荐。
  机会来了,由饶宗颐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筹办的明清家具展览开幕,晋光先生通知我,说明天我和你一起去参加开幕式,我来介绍你和饶宗颐认识。我对晋光先生说,按大陆的规矩,第一次见饶先生,我该带些礼物,请他参谋参谋。晋光先生摇了摇头,断然地说,我了解饶先生,什么也不用带。
  次日我和晋光先生预先到了展览会现场,开幕式尚未开始,饶宗颐先生和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高锟教授站着在说着话,晋光先生见机带着我走到他们面前,向他们介绍了我。饶先生仙风道骨,态度和蔼,儒雅热情,我把钱仲联的信交给了他,他说等开幕式结束再谈。
  开幕式结束后,饶先生请我到了他的会客室,他说久闻苏州大学的名声,见到我非常高兴。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让人感到他非常可靠,愿意和他亲近。他看完了钱仲联的信,说我和钱先生是无锡国专前后同事,接着详细询问了钱先生现在的状况,问得很仔细。我向他介绍了钱先生正在主持编撰《清诗记事》的宏大工程,他非常赞许,并对钱先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看得出他们私交非浅,互相欣赏。饶先生少言寡语,那天他说了许多话,内容都和钱先生有关,但是话题始终到不了请他帮助争取邵逸夫资助苏大的事上来。
  我有些着急,迟疑着,甚至有些责怪晋光先生不该让我两手空空,不带任何礼物来,如此怎么叫人办事?饶先生是国际知名学者,他那种雅致的气度,我也实在难以启齿,要他去做争取赞助这样“俗气”的事。他大概看出了我的心事,说:钱先生信上说了苏州大学要建教学楼的事,好的,我去找邵逸夫先生,争取他来资助苏州大学。
  天哪,竟没有半点的敷衍,也没有半句“我试试看,不知行不行”之类所谓留有余地的话,他给我的感觉就是:我去办!我如释重负。当我告别饶先生,走出会客室,不禁又疑惑起来,在大陆,我们中文系要做些事,对这些企业家,求爷爷告奶奶,酒桌上甜言蜜语一稻箩,他们答应你这个,又许诺你那个,但是一转身,只当没有这回事,现在要饶先生帮助争取几百万元的赞助,行吗?
  但是,我信他。虽然我们初次见面,他给我的感觉是:一诺千金,没有丝毫的虚幻。我当时竟然有这样一个奇怪的联想,像饶先生这样的人,大概一辈子都没有讲过一句假话。
  我信他,苏州大学赞助的事有希望了!
  我欣欣然,感到天空特别的蓝,简直是如驾着云雾,飘回到我住的宾馆内。
  果然,大约半个多月后,他来电话了,告诉我:邵逸夫先生已经答应资助苏州大学,至于数字多少,他还不清楚,资助是肯定的,要我转告学校!
  万岁!我立刻把这个天大的喜讯向学校作了汇报。
  不久,学校来电,要我和饶先生商量,学校为了表达对邵逸夫先生的敬意,准备请苏州刺绣研究所精心为邵逸夫先生绣一幅肖像,赠送给邵逸夫先生。我心里不禁嘀咕,学校怎么如此小气,表达敬意怎么把饶先生丢了呢?我也无奈。正巧我的妻子来港,我就征求晋光先生意见,准备我们夫妇俩拜访饶先生,并且聚一聚。晋光先生说,行,我做东,一切我来安排。
  当晚,晋光先生来电,说:和饶先生说定了,明天上午他开车来接我们,先到饶先生家叙谈,尔后由他做东宴请。
  我和妻子住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博文苑。晋光先生接了我们,行驶了好久,才到饶先生住所。那是一座高楼,住在几楼,我记不清了,印象最深的是可以见到香港跑马场的全景。晋光先生说,饶先生住所最好记,记住跑马场就行了。饶先生早在热情等候。他问我妻子是否第一次来港,有什么印象。我妻子告诉他,本来我们夫妻俩1989年就可以来,当时是香港大学邀请我们夫妇同时来港的,但是入港手续没有办成。他问了缘由,唏嘘不已。我向他转达了学校对他和邵逸夫先生的感谢,并邀请他到苏州大学讲学。他非常高兴,应允说:有机会我一定去苏州大学,到时去拜访钱仲联先生,我们已经多年不见了!我对他说,学校为了表达对邵逸夫先生的敬意,准备请苏州刺绣研究所精心为邵逸夫先生绣一幅肖像,赠送给邵逸夫先生。饶先生立刻正色对我说,不需要,千万不要这样做。邵逸夫先生捐款,是为了公益事业,不求任何回报,一定要把这个意见告诉你们学校。在这样一位君子学者面前,我只能诺诺了。
  宴会结束,我们尽欢而散。回到住所,我问妻子,对饶先生印象如何?妻子答:真君子。从香港返回后,我时常会翻检那段珍贵的和饶先生交往的记忆。当面对一些瞒和骗的人和事,我的眼前就会情不自禁地浮现出饶先生的身影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