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琴:核雕出新意
![]() 《核舟记》
![]() ![]() ![]() ![]() ![]() ![]() 《西方三圣》
![]() 《飞天献礼》
光福真是钟灵毓秀之地,单说玉雕、核雕、红木雕、佛雕那一门门手艺,就知道这里的人们如何心灵手巧。印象中,二十几年前光福工艺还处在低谷,而如今,散落在民间的种子眨眼间纷纷成长,一眼望去尽是兴旺景象。新一代年轻工艺师正崭露头角,一同开创着光福工艺新天地。
陆小琴正是其中一位。这几年她在核雕领域成绩斐然,荣获山花奖等工艺大奖。她展示了几件核雕作品,其精湛的工艺、巧妙的构思,着实令人称道。本期《工艺坊》,我们一同欣赏这些洋溢着朝气,又充满着灵气的优秀作品。 (春生) 《核舟记》 特点: 面目清晰可见 核舟是橄榄核中最经典的题材,早在明人笔记中,就有多处记载。在我们所熟悉的课文《核舟记》中,作者描绘王叔远的核雕: 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可见,在当时的作品中,人物着装动作各有差异,连神态也刻画清晰,技艺很高。 而近代所见之核舟,大多追求人物之多寡,却没有着力刻画人物的神情相貌,于是有模糊一团之弊病,见多而不见精。而此件核舟颇有王叔远之风,不追求繁多,但人物从动作到神态都清晰明确。 《飞天献礼》 《西方三圣》 特点: 浮雕见功力 橄榄核的形状,天然就接近人的脸型。于是古人依据这个天然形状,稍加整饬,雕刻成罗汉的头型。罗汉,成了橄榄核中最常见的题材。 但今天的核雕工艺师却绝不拘泥于此,而是更多采用了浮雕的工艺。这几年,光福的浮雕核雕越发炉火纯青了,从陆小琴展示的 《飞天献礼》、《西方三圣》中便可见一斑。 《西方三圣》中,人物脸型饱满,而衣纹皱褶起伏有致,可谓精彩绝伦。《飞天献礼》 更算得上浮雕中的经典,层次丰富,立体感极强。飞天的纤纤手掌下,是乐器长长的弦,在弦下,是另一个手在拨动琴弦,层次丰富,雕刻者显然破解了极高的技术难度。 《金陵十二钗》《陶醉》 特点:文气的表达 橄榄核雕之所以受人青睐,在于“曾不盈寸”之地,却能雕出偌大一片天地。人们玩味的是其小巧与精致,是工艺的精湛和不可思议。 然而,更多的核雕题材还是难免透出陈旧习气,甚至流于俗气。 作品《陶醉》雕刻了怀抱琵琶的一个江南女子,容貌秀丽,素手轻弹,面目安静,雕刻得柔和文雅,整体设计一气呵成,令人见而忘俗。 《金陵十二钗》(上图)的人物本就脱胎于画,风格更显清朗,画中女子娇美窈窕,一个个如慕如诉,颇具气质,她们或倚靠太湖石,或在花树前沉思,或手持书卷,或愁看落花。作品融入了画意,就不会显得匠气。 《荷塘对语》 特点:现代语境的融入 总体而言,核雕重视的是技术层面的表达,但当今的作品更多融入了现代人的思维。这样一种融合,无疑丰富了核雕的表现方式,也让作品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荷塘对语》,在一张包卷的荷叶之中,两只鸟儿窃窃私语,场面温暖。而荷叶与莲蓬,隐约表达了一种和和美美的意愿。 作品为了更生动地刻画荷叶,特意将核体挖破,使荷叶卷折自如,整体层次显得异常丰富,立雕的特点十分明显。这样,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意境表达,作品都让人过目难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