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行与养生+五行本论与精气神三宝+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与五行与保健食品的关系+五行相生相克解析+五行体质的区分+五行相生次序究竟是怎样的?

 FKFYOLFY 2014-01-20

中医讲究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在人体中分别对应肺、肝、肾、心、脾五脏。五行平衡、五脏调和,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和气血旺盛。而“五行虚弱”在中医里并不一定指五脏有重疾,还包括很多被忽略的“亚健康状态”。
金→肺
金对应肺,与呼吸道疾病相关,如有呼吸急促、胸闷、咳嗽、喘息、语音低微等症状时,就需要养肺了。
肺最强时间:7:00~9:00
肺最弱时间:21:00~23:00
强肺关键词:润
●白色食物可让肺强健起来。如百合,可润肺止咳,对呼吸道的调养效果最好。此外,白萝卜、白木耳、白芝麻也有生津润肺的功效。
中医养生法
呼吸吐纳:柏树可清肺安神,每天上午8~10时或下午3~5时,在柏树下用鼻子吸气、嘴呼气,共做12次,长期坚持具有补充肺气不足的作用。
两款食疗法
罗汉果茶
罗汉果1个,将其切碎,用沸水冲泡10分钟,不拘时频饮。
秋梨膏
秋鸭梨500克,红枣200克,生姜50克,蜂蜜250克。
将鸭梨去皮,切成小丁,加适量水烧开,用小火煮30分钟;生姜切成片与红枣用同样的方法煮成汤,过滤去渣。
然后把鸭梨汤,枣、姜汤,蜂蜜一起用小火煮5分钟即可。
因为罗汉果、秋梨的金气最重,且有极强的药性,可使肺功能迅速强壮。
木→肝
木对应肝,肝开窍于目,木资充盈才能眼睛明亮,如有情绪易激动、烦躁不宁、胸胁隐痛、视力急剧下降等症状时,就需要养肝了。
肝最强时间:1:00~3:00
肝最弱时间:13:00~17:00
强肝关键词:舒
肝怕劳累,肝气最弱的这段时间一定要注意休息,如果必须工作,则至少每隔1小时让眼睛休息5分钟
中医养生法
按摩“阿是穴”:“阿是穴”即“哪里疼痛哪里就是穴位”。中医认为,痛则不通,通过手指对疼痛部位快速而有节奏地轻轻点揉,可缓解肝部痉挛、疼痛和不适。
食疗法
取灵芝、女贞子、黄芪、甘草、刺五加各适量,制成茶包,开水冲泡饮用。
具有保肝、抗衰老的功效。
水→肾
水对应肾,如有腰膝酸软、水肿、尿频、记忆力减退、易感风寒、无故大量脱发等症状时,就需要养肾了。
肾最强时间:5:00~7:00
肾最弱时间:23:00~1:00
强肾关键词:藏
调节不良情绪,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尽量做到含而不露,遇到不顺心的事,尽快放开。此外,在肾脏最弱的时间,不要熬夜,以涵养精神。
中医养生法
唾液滋养:将舌头伸到上牙外侧,上下左右搅动,让唾液渐盈满口,然后分3次咽下,每天早、晚各做1次。
食疗法
醋泡黑豆补水疗虚,是中医治疗肾阴虚的“黄金方”;
吃鱼最为助肾,因为鱼肉不但可以健肾,还能稳定情绪、增强记忆力和判断力。
火→心
火对应心,心主血脉,如有心悸、胸闷、失眠、健忘、烦躁,甚至心前区疼痛等症状时,就需要养心了。
心最强时间:11:00~13:00
心最弱时间:21:00~1:00
强心关键词:养
●如有需要耗神思考的工作,可利用中午时间进行,此时心力最强;心脏先天较弱者宜早睡,睡前宜喝杯胡萝卜汁或西红柿汁来养心。
中医养生法
踏豆按摩:取绿豆500克,用铁锅以文火炒热后倒入盆中,待温度适宜时,将双脚洗净擦干踩踏绿豆,可于每晚睡前1小时踩踏30分钟左右,具有强心安神的功效。
按压肚脐:肚脐即神阙穴,每晚睡前用食指按压5~7分钟,可敛心静气、安然入睡。
食疗法
取枸杞子30克,炒酸枣仁40克,五味子1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
方中酸枣仁、枸杞子具有养心血的作用;五味子具有敛心气的作用。
土→脾
土对应脾,暴食伤脾,如有腹胀、腹泻、倦怠、气短、韧带和肌肉松弛、身体水肿等症状时,就需要养脾了。
脾最强时间:9:00~11:00
脾最弱时间:19:00~23:00
强脾关键词:补
●脾弱者可把午饭的时间提前到11时,此时脾气最旺,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最得力;晚饭1小时后吃1个甜性水果可健脾。
中医养生法
腹部刮痧:腹部刮痧,可帮助蠕动亢进的肠胃恢复正常,让脏腑阴阳得到平衡。
隔姜艾灸:用姜片将艾炷和穴位隔开施灸,可以调顺脾胃、温胃止呕、理气止痛。
食疗法
赤小豆鲫鱼汤具有健脾去湿、利尿消肿的功效,为时下较合适的汤品,同时亦适用于湿热症、消化不良、小便不畅等症。
赤小豆约90克,洗净、泡浸半小时左右,把鲫鱼洗净、去内脏,亦可放置锅里加生油稍煎片刻。然后一起放入瓦煲里加清水煲煎。
银耳、白果、卿鱼等可加酱油佐膳用。
五行养生操三式
中医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构成,而这相生相克的五行又都有与之一一对应的颜色、动物、器官和内脏,并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人体内“气”的运行。不妨试试这三种养生操。
改善泌尿系统的猴式操
作用:中医认为猴与五行中的水以及身体里的肾、膀胱相对应。
这套养生操使肢体时而舒展、时而收缩,调动起许多组肌肉,可以避免水在体内的滞留,并有助于尿液的排泄。
做法:站立或坐下,深深吸气,将自己想象成一只猴子。甩掉鞋和外套,像猴子那样蜷缩起身体蹲坐在地上或沙发上,一会儿跳到这,一会跳到那,一会儿又用双臂将身体悬吊在空中……再学猴子那样挠挠头、挠挠腰。
帮助消化的熊式操
作用: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熊与五行中的土以及身体里的脾、胃相对应。
这套养生操可以健脾养胃,放松横膈膜,改善包括食道、胰腺在内的整个消化系统。
做法:先静立不动,深深吸气,将自己想象成一只熊。随后将胃部向前挺,双臂斜垂于身体前方,手心转向里侧。以这一姿势缓慢前行,同时在意识中始终想着熊的形象。
促进血液循环的龙式操
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与五行中的火和身体里的心脏、小肠相对应。
这套静止的养生操要求支撑身体的那条腿努力保持身体平衡,而这种腿部肌肉的细微收缩与扩张有利于静脉血的回流,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对消化系统也有好处。
做法:静立不动,深深吸气,将自己想象成一条龙。曲膝提起一条腿,两手摆出龙爪状,双臂抬起,使一只手的手心转向下,另一只转向上。这种高抬双臂的姿势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假如心脏有毛病的话,可以不必抬得太高。

一、中医经典上关于五行的论述
《黄帝内经》是我国最古老的关于生命学的书,内容十分丰富,传统中医多有引用。因为记述的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有一定的道理,直到现在仍不失实用价值。与五行有关的如: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阴阳应象大论)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cou)理以密(皮肤纹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生命。”(生气通天论)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阴阳应象大论)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藏气法时论)
二、五行列表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五位 东 南 中 西 北
五时 春 夏 长(季)夏 秋 冬
五气 风 热 湿 燥 寒
五化 生 长 养 收 藏
五味 酸 苦 甘 辛 咸
五色 青 赤 黄 白 黑
五性 曲直 炎上 稼穑se 从革 润下
五神 魂 神 (意)志 魄 精
五志 怒 喜 思 忧、悲 恐、惊
五官 目 舌 口 鼻 耳
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
五腑 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五体 筋 气、脉 肉 皮、毛 骨、血
五华 爪 面 唇 毛 发
五声 嘘 呵 呼 四 吹
五音 角 征 宫 商 羽
五常 仁 礼 信 义 智
五志伤脏 怒伤肝 喜伤心 思伤脾 忧伤肺 恐伤肾
五志胜志 悲胜怒 恐胜喜 怒胜思 喜胜忧 思胜恐
五气伤体 风伤筋 热伤气 湿伤肉 燥伤皮 寒伤血
五气胜气 燥胜风 寒胜热 风胜湿 热胜燥 湿胜寒
五恶 肝恶风 心恶热 脾恶湿 肺恶燥 肾恶寒
河洛数 三、八 二、七 五、十 四、九 一、六

三、根据五行来进行四季养生

1、春季
自然特点:天气变暖,生机萌发,推陈出新。
养生要点:流畅生气。
起 居:夜卧早起。
情 志:情怀舒畅。
饭 食:忌冷、粘、肥僻之物,少饮酒,减酸增苦。
进 补:宜服益气升清之品。
运 动:散步缓行,观赏园林。
衣 着:少去上衣,稍冷即加,老年人不可顿去棉衣。
用 药:性稍凉,落饮食,忌

2、夏季
自然特点:天气炎热,万物生长。
养生要点:益气生津。
起 居:夜卧早起。
情 志:神清气和。
饭 食:清淡质软,易于消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减辛辣增咸。
进 补:宜用清暑养阴生津的调补方法。
运 动:散步快行,游森林公园。
衣 着:短衣短裤,凉爽为宜。
用 药:不偏寒不偏温。

3、秋季
自然特点:秋高气爽,丰收季节。
养生要点:气血平和,神气收敛。
起 居:早卧早起。
情 志:心情宁静、平衡,不急不燥。
饭 食:适当补充一些养阴防燥、滋阳润肺之食品,减辛辣增甘。
进 补:宜用清暑养阴生津的调补方法。
运 动:气候宜人,适当加强锻炼,如慢跑,秋游,爬山,登高望远等。
衣 着:“秋冻”,秋季日夜温差大,应随气温变化增减衣服为宜。
用 药:滋阳润肺之药补。

4、冬季
自然特点:天气变冷,万物收藏,固而不泄。
养生要点:潜藏精气。
起 居: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情 志:便老若匿。
饭 食:适当食补,减苦增酸。
进 补:宜服滋补精血之剂。
运 动:养生为主,注意适当的呼吸新鲜空气。
衣 着:暖足凉脑,温背避寒,先加裤后加衣。
用 药:去寒就温,忌用汗法,宜服药酒,调理肾气。



1、根据病人的脸色望诊

脾胃不适的,脸色呈黄色。

肺不适的,脸色呈白色,也就是说脸色苍白没有血色。

肾不好的,脸色呈青色。

肝脏不好的,脸发黑,你看喝酒过度的脸都发黑。

心脏不好的,脸发红。

2、五种口味也能进行初步诊断

脾胃不好,喜欢吃甜食。

肺不好,喜欢吃腥辣的,象火锅。

肾不好,喜欢吃咸的。

肝不好的,喜欢吃酸的。

心脏不好的,喜欢吃苦的,象苦瓜。

3、根据五种表情判断

脾胃不好,表现出的是愁,你看他老皱着个眉头,两手抱着个肚子。

肺不好的,给人的感觉是思,他那老在想着事情。

肾不好的,给人的感觉是恐。

肝不好的,表情是火,常言说肝火旺。

心脏不好的,是喜,老是那么高兴。

4、根据面容诊断

脑门长小东西,红点什么的,心肺功能肯定不好。

眉毛之间鼻子最低的地方长豆豆或脱毛什么的,那是肺功能不好,两个眼眉从中间分开,前半个用手按一按,觉得疼,那说明肝功能下降。

鼻子上半部分是肝,两侧是胆,鼻子尖是脾,两边鼻豆是胃,嘴唇周围是男女生殖系统。

眼袋是小肠,往下是大肠。

耳朵前面这块脸,发际往下这块脸,如果有明显发暗发青,那么肾功能有问题。

下巴有问题或长豆豆,或摸一摸疼,那是腰间盘突出,或腰肌劳损,腰酸背痛就反应在下巴这儿。

心肺功能还管着手上六条经络,心肺功能不好,两条肩膀就发沉。

肾脏管着腿上六条经络,同时又管着脑袋管着头部。

中医讲了,肾走骨,骨走髓,髓走脑海。

五、东方养生思想的精髓

  东方养生的重要指导思想,就是防患于未然。“防患于未然”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思想。如在政治上有“圣人不治已乱治未乱”的观点,在传统医学上主张“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

“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意思是最好的医生是预防疾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即注意平时的养生,在疾病露出一点症状,病人还没有感觉到的时候,就能及时发现处理,而不是等到疾病发作之后才去补救治疗。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从未病到已病,从轻到重。注意日常养生,防止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疾病,就是治未病。等到病发、病重再去治疗,显然已经是下策了。传说扁鹊第一次见蔡桓公,一眼就看出蔡桓公有隐患,而蔡桓公自己尚懵然不知,以为自己健康无恙,无视扁鹊的警告。最后病入膏肓,不治身亡。扁鹊可谓上工也。

金木水火土,五行,分别代表人的五脏。

土代表脾脏,金代表肺,水代表肾脏,木代表肝脏,火代表心脏。 中医又讲了,五脏又管着六腑。

脾管着胃,肺管着大肠和皮毛,肾管着膀胱,肝管着胆,心管着小肠。中医经常讲脾胃不和,人们经常说肝胆相照,他们俩是经常连在一起。

中医讲究一个轮回,一年四季一个轮回,一天24小时一个轮回,阴阳五行也有一个轮回。

它有一个相生的作用,土生金,为什么说呢,因为从土的表面往下挖,往下挖,就挖到金属,金又生水,再往下挖就是地下水了,水又生木,因为地面上的花草没有了水就活不了了,木又生火,从远古时期到现在都是取木生火的,火又生土,所有的木经过火烧了之后,都变成灰又回到了土里,所以火又生土,那么五脏六腑也是相生的。

你看脾胃舒适,那么肺大肠也舒适,肾膀胱也舒适,肝胆也舒适,心小肠也舒适,这样一个人就健健康康的,他都相生。

中医、五行理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行与养生(3)
——吃喝拉撒睡
五行与养生(3)
在中医食疗养生理论中:
中医食疗将五行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补充阴阳学说。“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运动方式。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中医用五行来解释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即五行(木、火、土、金、水),木养肝、火补心、土益脾胃、金润肺,水补肾。
据历代文献资料记载,中医辨证施治平衡阴阳调理,在用药上也十分讲究,不经“炮制”只是草,不能称为“中草药”,而药引更具有引经作用,增强疗效作用、解毒作用、护胃作用、矫味作用,两者是互相关联的不容分离开来。食疗也具同样道理。
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例如,正常时土克水,若土气虚弱,或水邪泛滥,水就反过来侮土。
《尚书?洪范》记述的是周武王与箕子的对话,其中谈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在中医食疗养生理论中,根据五行(木、火、土、金、水)学说,把自然界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色(绿、红、黄、白、黑)与众多的事物属性联系起来。说明人与大自然的关联。
把自然界五味(酸、苦、甘、辛、咸),酸入肝、苦入心、甘(甜)入脾胃、辛(辣)入肺,咸入肾。
把自然界五色(绿、红、黄、白、黑),绿色入肝经、红色入心经、黄色入脾经、白色入肺经、黑色入肾经。五种颜色各入不同的脏腑,《黄帝内经》中说:绿色养肝、红色补心、黄色益脾胃、白色润肺,黑色补肾。各有不同的作用。不同颜色的食物,它养生保健的功效是不尽相同的。不同颜色的食物,属性也是不相同的,归经也不同。
五走:即酸走筋,辛走气,咸走骨,苦走血,甘走肉。
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
五宜:五类谷、肉、果、菜适合于五脏病的,称为五宜。
语出《灵枢?五味篇》。五类谷、肉、果、菜适合于五脏病的,称为五宜。如脾病宜食秔米饭、牛肉、枣、葵。心病宜食麦、羊肉、杏、薤。肾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粟、藿。肝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宜食黄麦、鹅肉、桃、葱。
五宜的说法迁就五行学说,其中可能有的有些道理,但多数是牵强附会的,就像中草药不经“炮制”就是草,食物也是这样,不同的烤制营养成分保留都不一样,知道这些知识就可以了,千万别进入“知识障”。人生活在天地之间,自然环境之中,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自然界的植物五颜六色,接受阳光雨露的滋润生长,为万物之灵的人提供了食物来源。人体五脏与大自然的五色有着密切的关联。
白领流行"中医五行养生说" 自制养生汤调节体质 

  “冬天属水,对应肾,就得多吃黑豆、芝麻这类黑色食物补肾,还要穿黑色衣服……”日前,白领张小姐听了同事从网上现学现搬的建议,虽然半信半疑,却仍然照办了。 “中医五行养生说应该是有道理的吧! ”她表示。
  随着冬至将近,许多论坛上的“中医五行养生帖”广受白领欢迎,不少人的理由是“用五行理论判断自己体质、再对应不同颜色的食物调养,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对此,专家表示,在中医理论中,确有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研究机体的脏腑、经络、生理功能的五行属性和相互关系,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白领冬季养生调理还须请专业中医师把脉开方,切勿盲目根据网上养生帖照葫芦画瓢。
  网店自制养生汤剂调节体质
  建议:应由专业医师作判断[案例]
  苏小姐昨天刚收到网店快递来的养生汤剂食材。按照这家专售自制养生汤剂的网店卖家提供的调体质方子,苏小姐这已经是立冬后第三次向其购货,与男友每日一剂。
  “我和男友都是偏阴体质,按照网站上的‘五行’理论,容易相克,易招惹是非口舌,并且对互相的健康不利,容易招致寒痹、骨节冷痛等疾病,最好调‘阳’一些。”苏小姐表示,店主开给她的方子里有枸杞、沙参等物,服用后确实觉得不像以往那般心烦少眠、口干咽燥了。
  [现象]
  进入冬季,不少出售养生食材的购物网站及网店卖家生意火爆。在某大型购物网站上输入关键词 “养生”,搜索结果多达405452条。
  不少网店将 “中医五行说”作为一种简单易操作的养生概念向买家大力推广,在商品页面上贴出诸如 《如何快速判断自己的体质》、 《四类体质养生妙法》等介绍,同时提供 “有针对性”的滋补方案,并出售所需汤剂原料及食材,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专家点评]
  上海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朱凌云表示,五行在中医理论中确实是治疗的手段之一,也是调理体内环境的方法之一。中医的灵魂是平衡论,按五行学说里的相生相克原理,金木水火土也对应五大脏腑系统,人的内脏平衡,身体就会健康。
  不过,朱凌云主任医师建议,最好由专业中医师根据个人体质和望闻问切来判断,给出专业的养生建议。如果根据网上软件通过生日测算体质,或是仅在网上通过简单的文字描述而让人给自己开养生方,其准确度与安全性令人存疑。
补心佳品反加重心火旺
  建议:常用食材也不能乱吃[案例]
  临近年底,在一家公司担任行政总监的朱女士最近工作特别忙碌,偏偏下属经常忙中出错,让她疲于应付,还出现了口腔溃疡、口干、尿黄、心烦易怒等症状。经中医诊断,她是典型的心火旺。
  朱女士想起红色食品在五行中有养心入血一说,于是买了大量红枣干吃、熬汤、泡茶等等。没想到几天下来,症状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有所加重。她很纳闷,“红枣是典型的红色食物,应该对心脏有益,为什么却收到了反效果呢? ”
  [现象]
  在不少白领看来,“青入肝、赤入心、黄入脾、白入肺、黑入肾”,这种以食物颜色对应五脏的原理是最简便安全的中医五行养生法。比如肺色是白色,属秋天,所以白色的食品有补肺作用,因此秋天应适当多吃白果、百合等白色食品。
  记者在一些购物网站看到,进入冬季后,因为五行中有“冬季主水”的说法,对应的人体器官则是肾,不少网店中对补肾养肾有益的黑芝麻、黑米、黑豆、何首乌、熟地等黑色食品格外热销。
  [专家点评]
  朱凌云主任医师表示,中医大致把人的体质对应五行:脾虚的人往往脸色泛黄,可以多吃芡实、山药等黄色食物;肾虚者往往脸色发黑,多补充黑芝麻、桑葚子、黑米、黑豆、黑木耳等黑色食物最佳;有肝病的人则常常脸色发青,需要多吃黄瓜、绿叶蔬菜;肺病者较多脸色发白,可以多吃百合、姜、梨子等白色食物;心脏不好的人可以适当补充红枣、红豆、桂圆等红色系列食材。
  但他提醒市民,这些食物和药物都不能一概而论,仍须按照自己体质及需求来“对症下料”。比如在中医五味里,百合与生姜都归于肺,但生姜性温,常常被用来治疗呼吸道疾病,而百合则属凉性,养肺生津,两者效果截然不同,如果使用不当,容易适得其反;同样,红枣是女性常用的补品,红枣根据颜色分时入心,血虚、心神不宁者吃红枣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如果心火旺的人吃了红枣不仅不能改善病情,还会加重。
“不清不润不养”缘于不分体质
  建议:勿全盘拷贝网友建议[案例]
  在南京西路一家市场咨询公司担任前台的赵小姐,最近和同事们都迷上了某论坛里一名网友的养生帖。
  该网友称,自己是理工科院校的毕业生,毕业后出于爱好而自学中医,通过药膳、按摩等多种方式将自己调理得“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10岁”。赵小姐正苦于腰膝冷痛,舌苔白滑,向这名网友咨询。对方非常热情地表示,“我以前也有过这种情况,是典型的阳虚体质”,建议她多吃羊肉、韭菜等性质温热、补益肾阳之物。赵小姐参照后却发现全无效果,身体反而更难受了。
  [现象]
  记者看到,在篱笆、ONLYLADY、天涯等著名论坛上,这类网友现身说法的养生帖由于简单易懂、切中实际而经常会形成热点。如天涯网上一则《我的体验与经验:草本养颜+普洱茶瘦身》的帖子就被网友疯狂转载,回帖数万之众。部分帖子还由此被出版社相中,结集成书,如大卖的《31岁小美女的养颜经》等。不少“自学成才”的发帖者更热心地为网友提供养生建议,但其实部分建议也只是发帖者 “道听途说”而来,让不少盲目“依葫芦画瓢”的网友频频“吃药”。
  [专家点评]
  日前一项白领生活形态报告显示,目前白领中湿热、阴虚、阳虚的体质特征比例很高。其中,64%的白领时常感觉自己不够清爽,总是觉得浑身很燥,容易上火和便秘;44%的白领认为自己不滋润,容易疲劳,皮肤水分保持也不好;44%的白领认为自己一直无法达到过去的理想状态,任凭吃再多补品也养不回去。但不少白领认为这种状态不是疾病,不愿咨询医生,而是热衷在网上搜索各种过来人的养生经验,然后“拷贝不走样”。
  上海岳阳医院中医专家周德明表示,调查报告中这些不润、不清、不养的问题归根到底都与不分体质乱补有关。比如不少女性有手脚发冷的情况,自以为是阳虚,但其实相当一部分女性并非阳虚,而是阳气郁结在内,不能通达到四肢。如果随便用补阳的膏方,就会越补越糟糕。他表示,只有先了解体质,才能在饮食和治疗上做出正确的选择。如针对阴虚该滋润、阳虚要温养、湿热要清火,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饮食方案,而在传统的汉方草本食材中几乎都可以找到针对性的调理方法。
“一身黑”以此补肾
  建议:心理暗示切勿过头[案例]
  在漕河泾一家外企工作的张小姐是肾虚体质,入冬后更经常感觉手脚冰冷、腰酸乏力。她看到某五行养生类网站上说,肾主水、对应的色彩为黑色。于是,她把原先五彩缤纷的服饰全塞进衣柜最深处,统统换成黑色系,认为这样也可以 “间接补肾”。
  而本市某银行放贷科科长Carol一贯是行里的明星员工,随着指标越来越高、压力过大而出现了亚健康状态。她在网上查到自己五行缺木,就根据网上建议买了一打深绿、浅绿、灰绿的衣裙,每天轮换着穿,只吃绿色蔬菜,见体质毫无起色,便咨询有中医学术背景的心理师,该怎样调整自己的日常生活从而符合五行平衡。
  [现象]
  “有些员工一旦生病,就归咎于办公室方位不佳或是团队相冲”,在上周双休日举行的一场人力资源会议上,不少人事经理交流后发现这种现象并不鲜见。 “有些爱美女性冬天穿薄丝袜,冻感冒了却非说是因为和同事五行相克,还买来貔貅 ‘压阵’”,某消费品企业人事经理朱小姐对此颇为头疼。
  同时,部分白领通过个别网站推出的所谓 “五行测算软件”,在服饰、器具甚至家居装饰上选择与自己体质相对应的色系,认为这样也能起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专家点评]
  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张医生表示,此类情况临床上也时有遇见。其实,这种做法也是一种心理暗示,类似心理安慰剂,希望通过改变一些习惯来让自己的生活往更好的方向发展。但这种做法一旦过度反而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休息。对于类似Carol的这类就诊者,张医生就在为她进行心理咨询的基础上,开了养心安神的药调理,而非一些网站上声称能增加 “木”性的药物。
  “近年来,在白领中确实掀起了一股中医五行阴阳热”,上海岳阳医院中医专家周德明表示。最近一场中医论坛上发布的有关 “中国白领文化归属”的调研报告显示,一些高薪优职的海归白领,更对中医抱有浓厚兴趣。做SPA时偏爱经络按摩、减肥也要尝试针灸疗法;饮食起居注重传统的养生之道……
  白领对了解中医和传统文化精髓感兴趣是好事,但这种探索应适度,不应入迷到以此作为衣食起居等的通用标准。 

五行本论与精气神三宝

吴自然老师于2007.6.15讲于民间中医讲堂

今天和大家讲一讲《医理真传》里边的东西。先讲一讲五行吧,五行本来是什么意思?“五行”----我们不是在讲五运六气吗?五运六气本来是天地自然界的,但是在我们的身上,我们的体内也存在着五运六气,也就是说五脏六腑的气机运化,产生的气机运行规律,这个就是我们本体的五运六气,我就讲内在的五运六气。

本来这个六气,也就是说六腑运行之气,它原本于五行,本于五脏的水火合化之气。寒乃水之气,这个六气首推寒气,寒是水气;热,是火之气;燥,属于金之气;湿,是土之气,属土,脾土;风,属于厥阴木之气;还有一个属火的,火气,但是这个火它本来是与这个热同源的,所以说以少阳之木气,少阳属火嘛,它是从元火过化,元火就是前边我给大家讲过的真阳之火,真阳之气,从元火合化,它是根于少阴的,源自少阴的水火合化,由阴起阳,水火合化的时候,少阳之火由阴起阳,由脏腑之下里,也就是说我们的元海之处,慢慢地由下到上面,然后再由心肺的气输功能,然后再疏布到我们的肤表,所以说“火热同源”。

我们每一个人,他是禀赋的天地正气,正因为有了这个天地冲和之气,我们才得以生,生生立命。我们每一个人居于天覆地载之中,而息息潜通,所以说我们的生理机能,我们身上的五运六气,就与天地互相参合。但是,要怎样去认识我们体内正常的气化生理?当然了,这个就应该要效法自然,我们就得要求之于天地。所以<<内经>>上说:在天为气,在地则成形。这个“气”是用来充盈形体的----气以充形,而这个形体这反过来囿气,这个囿气就是载气,就相当于地载,天覆地载,形以囿气,这个是形气的相互作用。就在这个形气的互载之中,我们的机体自然它就具备了天地气机交合自然的气化之理,原本这个天地攸分原本是一体的,所以说六气本于五行。

<<内经>>上说,寒暑燥湿风火,是天之阴阳也,所以说三阴三阳上以奉之,而木火土金水五行,是地之刚柔也,而生长化收藏下以应之。但是这个地五天六者,因火热同源,所以说天之暑,就是火热的意思。我们人的三焦,赖命门之火,熏蒸为气,所以根于少阴,由里起表,而真阳之火,能融通内外,所以三焦疏行之水,在我们的体内,就得阴阳合化,得煎为油,所以天六地五而人亦应之。这个就是我们人体的五运六气,也就是说人体效法天地,息息相关,在大自然它有五运六气,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人体,也有这个根于气化水火合化的气化机理,在人身上也存在着五运六气的变化。如果要知道五行六气它的元气,就应当知道我们人身脏腑的元气,在这个时候我们的生理才能得知,我们才能感悟自身的真正的气化机理。更要知道它的水火合化之妙,这个水火不单指心肾,我前天给大家讲过,这个水是真阴之水,而这个火是真阳之火。也就是说,我们禀于父母的二五交媾,两个五行的精气交媾,阴精和阳气,这个就是我们立命之根,也就是说真阴真阳相互合化的源头。所以说,要知道合化的气化之妙,这个病机的变状,也就是说由水火合化产生的偏及,偏于脾脏就有脾阴脾阳,脾的运化它就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个就是病机的变状。而产生的这个邪气,也就是说合化相偏产生的寒热,随着气机的升降开阖,就会产生寒温盛衰的传变,当然了,还要结合外邪。所以说病机的变状,气机寒温盛衰而相变,也尽可以推求。所以说,我们应当知道五行六气它的元气,而且更应当知道人身五脏六腑的元气,这样才能真正知道气化的生理,知常达变。所以说这个五行为体,六气为用,也就是说脏腑,以脏为体----脏是藏精的,但它所藏的精中含有真阳,当它的真阳合化真阴自然发动的时候,精就化气,这个气机就传递六腑,六腑的功能它就正常了,所以说六气为用,五行为体,这个就是脏腑的体用关系,也就是五行六气的体用关系。它承参天合地之道,也就是说它随时和天地五行六气变化是相适应的,所以说“效法天地之真”。

我们正常人体的五运六气和天地相参,我们真正能够静心体悟,就能感觉到,就能够求出我们自身的五运六气,但是它的气机合化的妙处,还是根于真阴真阳的相互合化,如果真阴真阳它的合化一旦产生偏极,作用于每一个脏腑的时候,那么所传及的这个脏腑就会产生偏寒偏温,它表现出来的这个元气就是寒温。随着合化偏极它的程度不同,就反应出了寒温变化的盛衰不同。它不断的传变,所以我们要把握真阴真阳的合化的变化,然后再按照脏腑功能,也就是说五行六气它正常的气机变化,这样我们就可以去知常达变,把握住病机的变化,可以推及邪气传递,产生寒温盛衰,尽可以去推求。所以说我们讲五行为体,六气为用,也就是说脏腑的功能是我们人体中医学的精要,最精华的部分。当然了,在<<内经>>里也是零散的,是分讲了,如果能把里面的脏腑功能串起来,用我们自身去体验的话,我们就会感受到我们自身的脏腑功能,它这个气化是一团活泼泼的生机,就是一团气化之道,所以说这个是我们中医原理的根本之处。

西医,它和中医最大的区别,它就是没有讲脏腑功能,它也没有办法去讲。所以说当今西医的基础,它所谓的生理学,我们都学过,它那个是在解剖尸体的基础上求得的,所以说,它只是“但得其形,未得其气”。我们可以这样说,以解剖尸体来寻求人体真正的气化生理的话,它只能求得有形的东西,只能在尸体上求得经脉的走向等这些有形的东西,但是把人体合起来而产生的精气神的变化,产生的阴阳相互作用,产生的脏腑五行六气它的运行规律,它是没有办法掌握的,这个就是西医的不足之处。也可以说,它在解剖尸体上,只能但得其质,而未得其精。这个“质”和“形”是一体的,也就是说,就是后天有形的东西。而且这个“精”----我这里讲的“精”,也就是说气化的元象,所以说人的生存啊,并不是说尽是有形的,真正应用产生生命根基的还是这个无形的,无形的什么啊?----我们的元灵,如果没有元灵之气----元灵是什么?也就是元精元气,水火合化的冲和之气。如果没有这个在我们的体内,在我们有形的躯体上寄寓的话,那我们真正的气化机理就没有了,就谈不上是什么“生理”了,实际上他那个时候也就丧失了生机,也就是<<内经>>上说的,到了最后阴阳离绝的时候,“精气乃绝”,就是讲的这个。所以说,真正人体真正的生理,要贯穿于有形和无形之中,有形的它是基础,而无形的则是根本。这个就是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五行的本论”。这个五行之本,在我们身上应该怎样去认识?而不是现代医学上只是讲的金木水火土这个五行,我们研究中医学,你们要记住,随时要结合自己自身活泼的生理机能,要在自身上研究,不要去研究死的东西,但是研究自身,还得结合外在大自然的规律,怎样做到真正的天人合一,我们自己可以静心去感悟。这个是五行本论。
  既然要讲<<医理真传>>,我们就挑重点的来跟大家分析,下面我跟大家讲一讲“三宝论”,“三宝”可能大家也都知道,“三宝”在中医基础上也经常提到,但是没有发挥,也说就是精神吧,不管真阴真阳合化的作用,最后贯判五行,运行六气,其实我们把它简单归纳一点,它就是“三宝”,也就是“三宝”的气化理论,也就是说精气神的变化。这个是人体生理的精要部分,所以说跟大家讲一讲。

在道书上,也就是说道家的仙经吧,在历代的道书上,曾经讲过<<心印经>>吧,<<心印经>>上讲过:“上药三品,神与炁精”。为什么我们叫它上药,而不是下药?这个就是我们内在的真正的药。所以说道家有一个字,也就是说我刚才打出来的----“自家水”,这个“自家”在上面,这个“水”在下面,这个字,在道门它就用“自家水”表示这个“药”字,这个是道家的“药”。为什么讲“自家水”?也就是说,我们看到这个东西,它既然叫药,就是讲我们这个体内的东西,“自家水”也就是说我们自家的真阴之水,这个真阴之水它就是含有真阳的东西,这个阴平阳秘,这个阳气就混融在其中,而这个阳气没有显象,如果显象了,就会产生后世所谓的“炎症”,这个是上药。为什么叫上?也就是说源自我们体内这个精。这个“精”是什么?“精”就是元精,这个元精最初来源于我们的父母,父母交给我们的一点元精,然后慢慢地壮大,慢慢地壮大,通过母腹息息地哺育,慢慢地氤氲,十月之后,我们就独立了,这样的时候我们的元精就充足了,所以说才能成形而立命,这个就是所以谓上品,元精。

我们身上的这个三品,中医就把它说成人的三宝,是我们人体生命的大药,也就是说最关键的东西,其实它就是太极元灵之气,含三为一的大用。怎样是“含三为一”啊?也就是说太极元气,它没有分的时候,它是混沌的,但是这个混沌之中,它就自然含有动静两气,这个动性就是真阳之气,而静性就是我们的真阴之气,它是自然赋予的。正因为混沌的元灵之气含有自静自动的两重性,所以说才有后天的生命的气化原理。当天地没有判分之前,----我们讲这个自然吧,讲一讲自然,结合自然来阐述一下人体“神与炁精”的道理。天地没有分判的时候,它就是一团元气,混沌的元气,这个时候就是无极而太极。也就是说,天地的化育之源,所以说我们称它为天地之根,在天地没有分判的时候,它就是一团元气,就好比我们在母腹的时候,那个时候,刚刚成形受胎之初,也没有分判,那个时候就是一团元气。无极而太极,这个无极是指它的发源,而太极----为什么叫“太”?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它就含有阴阳的两重性。但是这个无极它并不是生太极,它们是并立的,无极它只是形容太极的一个原象,它是无形的,没有极限的。无极它是用于阐述太极的形象的,也就是说它发源于无,无形的混沌之气,而这个太极则是说明它的本体,本体是什么?也就是说它具备这个“太”字----“太”是什么?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为什么大而无外?正因为它有气化,有阴阳两重性,所以气化的时候,由里达表,你看在我们人体气机发动的时候,由里达表,到达我们人体最外的肤表的时候,那个时候那个经脉就称为“太阳经”。而小而无内是什么?就是“太”字的一点,一点是什么?也就是根于我们的少阴,根本之处就是一点元精,就是从那个地方慢慢地发育起来,随着气机的开合变化,它就由小到大,由大到小,也就是说有生长化收藏这个过程,也就是说我经常跟大家说的,我们人体效法自然,自然界有春夏秋冬气机的变化,而我们人体也有固归起达这个变化,是一致的。所以说,这个时候我们就效法自然,我们就可以这样去考虑,这个时候就是天地化育万物之源,所谓天地之根,这个就是无极而太极,在天地没有分判的时候。也就是说我跟大家发挥吧,讲一讲这个精气神。

天地之间的精气神,大家可以静心去感悟,这个时候强名为“化育天地之精“,我们就可以这样去认为,就好比老子说:“道不可说”。因为什么?因为大道无形,大道无名,而大道无情,但是为了我们更好地去感悟大自然这个道,老子也没有办法,也就是说强名,勉强的给它取一个名,叫“道”吧,化育天地之根,我们这里也只好效法这个,强名为“化育天地之精”。不是说太极里面含有阴阳两重性吗?它是自然赋予它的一个动性与静性,自静自动,所以说它称为“太极”。当它静以生阴动以生阳的时候,阴性它重浊,所以说它是下降沉积,变为有形的大地,而阳气清轻上浮,故而为天,这个就是太极一动产生了天地的原理。但是天行乾道,而地行坤道,轻清上浮为天,而重浊下凝为地,正因为划分了天地,那么这个天地就应该自然地进行天气下降、地气上浮,地天泰,进行气化,才有万物的发生,所以说“天行乾道,地行坤道”,你们可以去参照<<周易>>的乾卦和坤卦,周易基础可以看看,它就是讲这个大自然发生气机变化的时候。当然了,天地气交变化,乾坤互媾,也就是说乾阳坤阴,相互媾精,氤氲化育而产生六子。这个“六子”是什么?也就是天地之间,通过天气下降地气上腾这个气化原理,它就自然地在氤氲化育过程中,这个时候就产生风寒暑湿燥火六气。而这个六子本于五行以相互变化,这个天地之间的五行也就是五方之气,它相互变化,而六气之间又相互的变化,而人轮辐应化,这样的话世界大成,万物就生了。所以说在这个五行六气相互变化的过程中,日月星运行产生春夏秋冬四时变化,这个四时就是“太、少、明、厥”,也就是讲这个地球随着太阳阳光的照射,气机的变化,阳气的多少阴阳的变化,所以有“太、少、明、厥”,后来这个太少明厥结合到人体,就产生了六经。这个轮辐,其实它就讲这个气机变化好比一个轮子,轮就是轮机,也就是老子说的,天地之间就好像一个轮,机轮、轮轴。到了这个时候,乾之真阳,坤之真阴,它们相互互根氤氲,所以说那个时候气化就变了,它就表现出来了,而气化往来流行,也就是说相互变化,如果说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太过没有不及,没有偏于寒温的话,这个时候就称为五行之常了,这个就是常机。如果说产生了往来变化,当往来流行有太过或不及的时候,它就有寒温,这个就是五行之偏。为什么我们用中草药可以调节我们身上五脏六腑之气的升降开阖的偏差之病?就是因为我们利用中草药它夺得天地气化,往来流行,它就有太过不及。因为四时的变化,它就存在太过不及,它就具有偏性,我们就利用外在的中草药的偏性,利用中草药这个外丹就来调节我们人体五行的偏性,所以可以治疗某一些疾病,而“病”是什么?“病”就是病于阴阳合化之偏。

这个万物啊,万物夺得天地气交之正,而生生不息,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发现万物夺得天地之一,这个“一”就是天地冲和之正气,所以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就是讲这个。所以说这个时候就是“神”,这个“神”实际上就是讲它的生机。所以经曰,这个经是指道经,也就是说仙经里边,专门讲人体气机变化的,好象是<<胎息经>>里边的吧,它就讲“神入身来谓之生”,这个“神”,也就是气机变化冲和之正气往来不测谓之神”,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这里用上面的比喻,通过自己感悟自身和联系体会自然,就是讲天地自然的三宝,实际上我们把它分看起来是三,其实合起来就是一团元气,就是一元灵气,所以说神就是万化之主,万物化生的主宰,这个是自然的三宝。所以说<<周易>>上就讲了,<<易>>曰:“无极之真,二五之精。这个“二”是什么?也就是天地乾坤的阴阳,“五”就是五行,二五之精就是本于无极元灵之真,这个无极元灵也就是先天自然的元化之主,在我们人体的二五之精是什么?这个二是什么?你们知道是乾坤,但是我们的生命受身之初我们得的这个二五之精是什么?这个“二”就是父母,这个“五”就是五脏的元精,所以说二五之精,我们的生身性命,我们受身之初,我们得的这个二五之精就是父母的阴精阳气,五脏的元真之气。譬如说是两个五行,父亲五脏的元精,和母亲的五脏元精这样媾精,这样融合,我们才有真正的性命。外在的是大自然,而我们内在的是什么?所以说我们人啊,就是一个小天地,如果说把这个天的真阳用父精来比喻的话,那么地的真阴就可以用母血,也就是说我刚才讲的父精母血,二五之精,我们这样来比喻的话,当精施血受的时候,也就是二五交媾,成形之初,那个时候一点真灵就赋予,这个就是我们成形立命、生身授命的受身之精了,这个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真正的真精。为什么要这样说?在<<内经>>上我们也可以去理解,在<<灵枢·决气篇>>就讲过:“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这个时候真精它就是化育我们有形脏腑的东西,这个是讲的我们自身的精。所以说这个精啊,它就是真阴含阳,而真阳遍阴,正因为这个精里边就混融了阴阳两重性,它就是真阴真阳相互合化融合在一起的,所以称为我们的命根。并不是说只有真阴而没有真阳,也不是说只有真阳而没有真阴,不是的,你们要理解人体正常的是“阴平阳秘”,它是阴阳都存在的,而这个阳气只不过是遍于阴之中,而没有显形,但是没有显形不可以说它不存在,当我们身上的真阳一旦现形的时候,这个时候就考虑到什么了?就要考虑到内脏出问题了,真阳都现形了,这个时候是什么概念啊?一定就是大问题了。

所以说这个精啊,就是真阴含阳,是阴阳相互合抱的,就是一个太极,存在于我们这个五脏,它就是倒颠互化,相互合化的的东西,它是实实在在的,所以说我今天把这个给大家推论,阐述清楚,让你们能够在自身的机理上有一个很明确的把握,不然的话,你都不知道它的来龙去脉,怎么去阐述人体的气化生理啊?所以说正因为这个精,这个真阴真阳它是颠倒合化,所以说它是我们人体脏腑经络枢,以及各个形体的根,也就是气化立命之本,根本的地方就在这里。所以为什么这里我抛开了五行六气,我就讲精气神?这个五行六气还是本于气化变化出来的,但这个一点元精它的气化开始时,气机运行到我们脾脏,就产生了脾的功能,自然就存在这个脾阴和脾阳的问题,当它运行到肺脏的时候,它就产生了肺的功能,所有我们有形的东西,没有一个地方不是真阴真阳的气化作用贯注的。也就是说,每一个地方它都在贯注,只不过这个我们讲的是所谓的先天,而这个后天就是因为这个真阴真阳合化,产生了气、血、津、液、精,以及有形的东西,但是是后天,但是它是本于先天而产生的。

当我们成形立命之初,也就是说人之初的时候,最开始就是始成精,最开始它形成的就是一点元精,正因为精中含阳,它含有真阳,而这个所谓的真精,所以说为什么我们很重视这个精,就是这个道理。精中含阳,它的真精才能气化,正因为这样,我们身体有形的生之初物,也就是刚才说的人身脏腑经络枢就是这样产生的。如果说它这个结合天地,我们不是在天地之间吗?如果说它结合身外天地气交之正气,冲和之气的话,那在我们自身,禀我们自身的真水真火,也就是说真阴真阳,互济自身而气化立命,这个是我们正常的生理气化。所以郑钦安老师他就说了这句话:“人活一口气”。就是这口气。但是这口气,它在我们的身上,它就相互不断地疏转,也就是说随着天地气化的感应,从子时到巳时,由里起达,气机变化就疏转,由里起达,气机走表,阳气由我们的元海之处,慢慢气化,然后肾气传肝,这样慢慢地由脏腑,然后通过胸膈,少阳的枢纽啊,然后在心肺的作用下,宣达到我们人体的肤表,这是一个向外的出。从午时到亥时,根据天地气化的感应,这个时候是阴气下降,也就是说午时一阴生,也就是说人体的气机到了我们头部的顶端,这个时候就应该由任脉降下去,气机就应该由人体的肤表慢慢地固归,应该慢慢地回归到我们的脏腑,直到进入到我们的丹田,阴气下降,由任脉往下去,进入脏腑,到丹田,这个就是气化的疏转原理。这个期间,从子时到巳时,是阳生的时候,其实阳生的同时它的阴也在降,并不是说气机只有升没有降,没有只升不降的事情。譬如说在这个卯时啊,一年四季之中不是有一个卯时吗?也就是春分。为什么叫春分?这个时候以阳升为主,阴降为辅,过了春分后就天气渐热,这个时候就可以感觉到阳气在逐渐的生发,直到达到午时,也就是直到夏至,而在我们体内这个阳气也是一样的,在卯时这个时候阳气慢慢要出表了,它升发起达了,这个时候就以升为主,而以降为辅,到了午时,阳气运行到我们的百会,也就是我们的巅顶,慢慢运行了,慢慢地又开始下去,再由表慢慢地走胸贯膈,慢慢地进入我们六腑,直到我们的下丹田,这个时候我们的一呼一吸,我们的息息才能归根,这个才是真正的气机的原理。如果一旦升降开阖它出现偏差的话,就会干扰我们的呼吸,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感觉到我们的气机变化有问题。这个是我刚才讲的气化的疏转。

为什么我要说它以元灵为主,这个元灵是什么?就是我们的“神”,这个“神”是我们的元灵的另一个名词,而为什么叫元灵?也就是说它基本上是没有杂念的一个神,当然,我们心情宁静舒畅的时候,这个时候气化就能达到这个境界,静定内观的时候,这个时候当你完全放松了,没有杂念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感觉,你自己去体悟,那个时候你身上的气机是融合的,是清凉的,那个是最正常的生理气机变化的时候。当然了,这个是正常的人他去内观静定体悟才有的感觉,你如果是身上的本来气机有偏差有疾病的话,不一定能达到我刚才说的这个效果,不一定能够印证到刚才我说的这个。所以说这个气机疏转,还得以元灵为主。而水火为之率,率是率领,这个水火也就是说真阴真阳,神是主宰,而真阳真阴它是做为率领,它首先就是真阴真阳的合化,正因为这样它才能变化,融成魂魄意志神,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五脏所藏的神,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把它们统称为神。当然了,这个神如果你去分的话,魂它就属于肝,魄,它就属于肺,意就属于脾,它是慢慢地这样按着五脏的神寓,神寓于五脏之中它变化出来的一个名词,但是我们统称的话就是一个神,如果说神用如若,“神用如若”是什么?就是没有杂念,自然而然的时候,到了神体内外合化气机贯通这个时候,就是我刚才给大家讲的由里达表,有表入里,固归起达的时候,当然,这个时候我们感觉到的生机活泼,舒适自然,这个时候就是平治之身了,这个时候就是内经里面讲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精气神这三个东西,是人体气化生理和病理分辨的枢机。为什么要阐述这个三宝,也就是精气神的变化?我们掌握了精化气,气化神的变化,就可以推及人体气化的生理,三个气化的变化,它就可以变出后天的五行、六气、五脏六腑的气机,以及相应的天地四时变化产生的五运六气的相互作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清晰地去分判生理和病理,我们就可以去分判。所以说精气神,气机的变化,这个枢机是最重要的,我们一定要掌握,也就是说要好好地去体悟一下。

中医教材上称人体的三宝,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叫三宝?很重要的。这三个,如果我们把它一分,就是精气神,为什么要分?实际上我们把它叫做精气神,就是说由精化气,由气化神,这个就是说它气化的步骤,它就是这样的,它不是说由精化神,而神化气,不是这样的,你看我打出来了,它就是等于这个精化气,气化神,神御气,而气精,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什么?要做到神要清虚,要没有杂念,才能达到神御气而气亟精,这个就和我们内丹的原理相通了。如果不是按照这个机理循环的,如果只是精化气,气化神的话,我们就会消耗很多的东西,如果我们有了后面的过程,我们的身体就能达到补充。所以说它这个气化,精气神三宝气化,枢机就是这样,你看,精化气,气化神,神御气,气亟精,然后再是精化气······最后它就形成了一个如此的轮复,也就是说气机就是这样循环无端的,就正因为它这样,气机如一个车轮在往复,循环无端,这样就推动我们的体液,我们的体液是什么我们都知道,就是液,津,血,髓这些东西,它就可以推动它循环贯注我们整身的表里,并且迎合,迎合什么?迎合天时。也就是说能够随着这个天地变化,气机跟着运行,以至于气化的枢机稳定,并在我们这个动态之中调制平衡,为什么叫动态?没有绝对的静态。当它这个循环于整身表里,也就是说由里出表的时候,就说它也有个由里入表的过程,气机由下达上的时候,还有由上贯下的过程,它是平衡的。所以说我们为什么处方用药,我们要考虑升降,要考虑开阖,不能开太过,也不能阖太过,不能升太过,也不能降太过,反正要做到它的平匀,不然的话,就会产生气机的偏及,而导致另外的病情。所以说,以前有的老师,前贤啊,他们就这样说:“若问寿命长短,看精气多少”就是可以运用刚才我们讲的这些东西,我们可以推看他的精气消耗,就可以推知他的精气多少,通过这个道理,就能教我们怎样去养生,怎样去迎合自然,符合天时,怎样去把握住自己的气机养生,并且调治,也就是调理和治疗。不管是运用内丹还是外丹,都得按照这个规律,都得按照这个三宝,这三个也就是精气神的气化它的盛衰,都是以这个为根本。这个是讲精气神三宝。

现在我再跟大家讲一讲三宝的气化----“枢阖开”。为什么要跟大家讲枢阖开,而不是开阖枢?为什么我要先讲枢?因为阴阳贯判,那个时候,也就是说真阴真阳平匀合化的时候,当它偏于太过,就会从火而化,当它偏于不及,就会从水的寒性而化,所以说少阴为三阴之枢就是这个道理,它的气化有太过不及啊,它可以从火化,而产生这个伤阴的热气,也可以从水化,而产生伤阳的寒气,这个是整体的合化,这是以枢来讲。而这个“阖”是什么?阖,我们顾名思义,气机由外在,也就是说由表入里的时候,它就是一个阖机。而气机由里向外宣达的时候,禀于火性向外宣达的时候,也就是说阳气升发的时候,它就是一个开机,所以我要讲一讲枢阖开就是这个道理。

精气神这三个啊,它是气化的机要,刚才讲了,本于我们本身这个真水真火降入升出,火降入水,水升出火,它是这样的正常的东西,也就好比天气下降,降入于地表里,然后地气再上来,这样才产生了气化,互贯互融,氤氲合化而来。这个是精气神。它为什么是气化的机要?我们的元灵,也就是说混沌之初,这个元灵判一为二,也就是说由这个太极----无极而太极----太极一动,自动就升而上浮化为天,自静就下凝化为地。在我们身上也是这样的,真阳动的时候,精化气,真阴作用的时候,就敛精为液,而且液体归于藏,就变成精,它就是这样的,阴阳贯判,一分为二,这个时候阴阳它融会贯通,贯注于五脏,这个时候就贯穿五行了,融合。然后清的由里达表,浊的由表入里,这个就分了表里。所以说要讲究一个表里,还有清浊。清浊是什么?就是清阳浊阴。攸分清浊,晰为表里,融晰而判分为表里,而五脏之气如环无端的气机,轮复遍布,它的五脏啊相互作用和合,攸分六部,六腑也得到精化气,这个功能正常。这个气机按照各自的循环路线贯注,所以这个时候就产生了三阴和三阳,而三三循环,也就是说三阴三阳气机循环相互贯注,如环无端地循环,开阖运化,在我们的体内就是这样的。这个时候,如环无端的循环,这个时候我们整机的生理就是以气化而立命了。所以郑钦安说,“伤寒一部书的真机,就是气化二字”。我们看<<伤寒恒论>>的后面,讲这个坎卦的时候,他又把这个道理也大概讲述了一下,也就是说讲这个坎卦,它可以推而广之,由少阴气化,也就是真阴真阳变化,直到推到我们人体的肤表,人体的太阳,这个时候,所以为什么太阳一伤到了,就伤到我们的少阴之火?也就是说,少阴它气化产生的阳气,达到我们最外的时候就是卫气,当伤寒的时候,它就伤了卫外之阳,所以太阳寒水的本性它就会表现出来。所以人体感受到寒气的时候,伤寒的时候,它自然就产生了恶寒,而本于寒性敛凝,寒性它的性自然是敛凝的,闭阻了经脉的运行,所以说伤寒、恶寒的同时,还有人体肤表的身体疼痛。自然地,我们在这个时候摸脉的时候,就会感觉到寒气很紧,寒气收引的脉象就是紧脉,脉浮紧就是这个道理。

当三阳主外时候,也就是说精化气的时候,阳气是由下升到上,再从里达表,这个时候它的气机状态就是开,对应开机,这个时候对应的应该是什么?这个时候对应的应该是一年的春夏,我们把这个过程就称为一岁之春夏。也就是说春夏的气机它就是开机,在我们的人体就可以对应一年。还有就是说,我们如果把这个气机用一天来归纳的话,我们就可以知道它应该对应的就是一日之上午,它的气机是开机,以开为主,当然开的后面还有阖,开阖它基本上是相平和的,但是主要是开,表现在开。但这时候最根本的是我们一念之发端,也就是喜怒哀乐发的时候,由内而外发的时候,这个时候也是开机,所以为什么我们要讲修养,要静定,不要有杂念,当你的杂念一念发的时候,你的身体的气机由内而外发的时候,也是开机,经常处于开机状态,就会很消耗多精气,自然时间久了,你就会损耗你身体机能的丧失,也就是脏腑功能的偏及。所以现代人为什么那么多大病?为什么那么多内在的病?正因为他们的压力,工作压力社会压力还有家庭,他们的压力大,而且他们自身的修养,他的杂念不断产生,这个是要消耗内在东西,所以说我把这个一念的发端对应开机给大家给发出来。在我们临床看病的时候,还得要疏导病人要让他放松,要让他没有心里包袱,要他把握住一念之发端,要他不要去念念相续,太多的杂念,太多的牵挂,太多的忧思,太多的悲欢······,这个对身体都不好的。所以孔子教我们啊,他在<<中庸>>里面对我们说:喜怒哀乐之未发,那个时候是中和的状态。那个时候自身的脏气是冲和之气。当然了人嘛,他有七情六欲,但是你在发念的时候,还得要掌握一个度的问题,如果你怒太过了,就会伤肝,喜太过了,它自然会伤心,同样,忧、思、悲、恐,都会伤害相应脏腑,而不仅是伤到脏腑,而是伤害到脏腑所储藏的精气,而不是脏腑器官本身,所以我在这里跟大家说出来,你们就可以知道它的利害。所以让大家潜心修心,实际上就是让大家在修养的过程中,把自然的能量给保存下来。这个是讲开机。

如果是说我们以三阴主内,上面我们讲的是三阳,三阳发用的时候,如果现在我们以三阴主内,这个时候,就应当是积气生精的时候,如果我们静心放松,自然气机就会贯注下去,也就是说有个归藏的过程,积气生精的时候,这个真液啊,它就会由表及里,由上到下,这个时候它对应的气机就是阖。当然了,这个过程我们也把它对应一下,这个时候,它的气机状态就对应一岁的秋冬,也就是说归藏的时候,如果是以一天来解释的话,它就应该是一日之下午,午时一阴生嘛,阴自天降,也就是说它自上而降,由表归里。当然了,如果我们每一个人当下静定的话,一股清凉之气由上而下,由表入里,我们都可以感悟到的,这个时候,当我们完全放松,我们放松到心情没有杂念,回归到自然的那一瞬间,就会感觉有一股清凉之气由上而下贯注下去,那个时候就是一念的静定。这个产生的好处是什么?就是这个好处。所以说这个时候为什么我教大家学医首先要学会自身的修养?其实自身的修养它不是一句空的口号,它是真真切切可以享受到这个修养的好处的,我们修养,我们自然就会保全我们的精气神,就可以维护我们正常的脏腑功能,让它正常的运化,自然的,如果我们这样长期保持的话,自然我们就可以身心健康,延年益寿。当然了,在这个过程中,还得要经过很多的磨难,也就是说心性的磨难,我们得放下很多,不要有太多的念头。

在这个三阴三阳的开阖当中,刚才我只是给大家讲了开机和阖机,开机的危害,当然了,如果完全没有开机也不对。所以说我们在上午的时候适当的做做太极,走一走,锻炼锻炼,推动我们自身的血液循环,也就是说让我们的阳气逐渐的由里升发,直到达表,不能出表,也就是说我们锻炼的时候,不能出大汗。我们如果通过锻炼,出了满头大汗,这个和吃麻黄桂枝汤有什么区别啊?你本来是正常的,出了一身大汗,你就会丢失营卫的(精气),自然地它就会造成你体内的阴精阳气的偏差。所以说锻炼,怎么样去锻炼,还得讲究一个度。不要出大汗,当微微发热,感觉到有一点微微出汗的时候,就应该静下来,不要再锻炼了。有很多人打太极,做运动,他没有掌握这个度,往往就是得不偿失,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就是这个道理。这个是我讲开机,怎样掌握这个开机。

同样的道理,我们在解表和和解少阳,以及我们运用发表对治表证的时候,我们的处方用药,我们还得掌握这个度,要根据病人的体质,水火元气它的盛衰,我们通过脉象,通过他表现的神态,我们都要心中做到有数。如果我们不把握这个度,过度的运用这个开,过开,或者是开过及,比如说我们用麻黄汤,我们去解除寒邪实证伤表的时候,如果我们大剂量运用,这个病人的体质又不能相适应的时候,就会造成大汗亡阳。但是我们胆子小,这个病人体质很壮盛,他的寒邪作用在人体的时候邪气也很盛,我们运用处方的时候,我们的量,如果处方的用量没有达到那个量,也就是说处方用药不及,这样也不会出汗,邪气也不会出表。也就是说,太过和不及,处方用药,还得掌握一个度,怎样达到让他产生这个阳气达表,慢慢地出微汗,把邪气带出去,这个是要掌握度的。并不是说每一个处方它的量你就按那个量,你就每个人都去运用那个量,那个就大错特错,你还得因人而异。具体是因人,当然了,还得要因时,还要因地,具体是因人,要结合到人的根本的气机,他的具体状况。所以郑钦安在讲在运用四逆汤的时候,这个阳虚的体质,如果他感受了外邪,当然这个时候就应该以扶阳为主,附带去解表,麻黄桂枝几分就行了,因为体质很虚的人,他一动就出虚汗,这个时候,如果你还用按麻黄桂枝那个处方的原剂量去用的话,你就会出大错,就会造成体内阴精阳气的离绝,就会产生危害。所以说学中医啊,要随时考虑一个“中”字,这个“中”就是:做什么都要掌握一个度,要做到不伤及体内的平匀合化。既要不伤体内,又要祛邪气,所以,处方用药这个量是很关键的。当然了,我在临床上处方用药的时候,我的量是随着病人的体质而变化的,并不是说以前的那个处方的量是多少我就用多少,那个不能那样,因为现在我们都知道我们的环境都破坏了,而且我们正处于化学时代,现今很多的病人,很少有象我这样,没有住过医院,没打过一次针和输液,我以前打预防针的时候,我就逃课,我就没有打过所谓的预防针,到现在我也没有去过医院,我还是活下来了,还是成长了,但是现在象我现在这种情况的很少,很多都去过医院,而且很多都吃过大量消炎的药,都或多或少的消耗了我们体内的精气,所以说我们在处方用药的时候,还得考虑到具体的情况,不要去照本宣科,不然的话,会给你带来终生的遗憾。这个话题就说远了。

刚才,我跟大家讲了这个开和阖,我们现在继续讲这个,但是在三阴三阳它的开阖之中,在这个气机由里出表,由表归里这个开阖之中,这个“神”就为之斡旋枢转,这个“神”其实是我们一身的主宰,所以说“心主神”。这个神啊,当我们神清明的时候,可以让我们蓄养精气,当它烦躁杂念不断的时候,可以让我们耗掉精气,就看你这个人如何去把握自身的问题,今天我就把它的利害关系,还有它的好处讲给你们大家听,当然了,这是对每一个人都有好处的。如果你不把握自己,不能自主的话,烦躁,过多地追求身外的东西,那么带给你的,可能最终就是伤害你的精气神吧,最终带给你的就是不能达到身心健康,反面造成身心疲惫,这个也是病,那个病是最难治的。当然了,如果你能把握自我,能随时静定自己的话,它带给你的好处是无尽的,你们大家自己都可以各自去体悟。这个身心可以达到一个清的世界,这个内悟,这个感觉大家是可以把握的,所以<<黄帝内经>>第一章道生篇,就是教会我们首先要做到如何“效法天地“,怎样把握这个阴阳,但是最关键的,还是一句“独立守神”,把握自我,做自己的主宰,这样才是真正的修心、修身,才能达到这个目的。达到这个目的自然就是有好处的:身心健康,延年益寿。当然了,如果这个时候你的机缘好的话,你还会遇到有更高水平的老师来教会你怎样去做进一步的功夫,当然了,这个是道门的功夫了。

所以说,在三阴三阳气机开阖的过程中,“神”它是最主要的,它可以让你的气机逆乱,也可以让你的气机运转正常,就看你把握的程度。如果是神明舒适自如,你能够把握自我,静心呼吸,也就是说,如果你能做到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的话,那么三阴三阳它就会随着呼吸往来而开阖,由内在水火合化,而带来生理机能的开阖之常,这个时候你整机的生理,它就是融合的,这个时候没有所谓的五行,也没有所谓的六气,就是你的整机,你的身心啊,就是一片融合之气。这个时候就没有所谓的阴气和阳气,也没有所谓的阴阳,所以说为什么<<内经>>为什么强调的是正气,它没有说阴气和阳气,为什么强调的是正气和邪气?如果有了阴气或阳气之分,说明我们的内在的气化已经出现了偏性,不管是偏于太过,也不管是偏于不及,总而言之,它有了偏及,它就是不平匀的时候,这个时候它就没有达到阴平阳秘的境界,这个时候“精神乃治“它是不可能的,它就会产生偏。所以说我们在临床上,都可以观察到很多病人他们的生理、他们的心理,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那个病人他的忧思的情况是很多,就是正因为这样,正因为他的气机偏差,以致他的神不自主。

所以说“精气神“这三个,分则为六,什么是六?也就是三阴三阳气化的开阖,而气化立命。阖就是有这个水火,也就是说真阴真阳而率领。而这个我们所谓的神,是融贯于其中的,它可以驭精化气,使气亟精,成为生命之总枢。如果这个神不能融贯于其中,就不能达到后面的驭精化气,使气亟精,就会产生偏差。所以说生命的这个总枢,为什么我们要强调这个精气神?中医就讲究这个气化。这个“中”字,你们可以去看看我讲的那个“中”字----“中字河图化解”,河图化解就是本于河图洛书的气化原理,就产生了这个中字,古人发明这个文字他是有深义的,你们可以去看看,也可以进一步结合今天讲的这些,再去体悟一下中医。我们中医为什么几千年来(茁壮成长),它是根于传统文化,在这里我们就可以找到它的根,它的原理。所以,经云:“神入身内谓之生,神离身去谓之死”,皆以神为枢之开阖,也就是说神主宰开阖。所以仲景说,“玄冥幽微”,这个是仲景说的,“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他的原序上可以去看看,所以说仲景啊,他不过是没有把这些气化的原理一步一步地给大家讲述,但是在他的原序里面我们可以去体悟,可以去看看张仲景的原序,你们可以去找到伤寒论的原序:“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玄冥幽微”,就是讲的这个,可以去看看。

所以做为我们医啊,我们学医的和行医的,我们司的是仁术,我们操的是病人的生死之权,不以神枢开阖,迎天全人,那就错了。所以说一定要以神枢开阖为主,而且要迎天全人,迎合天地四时的变化。“全人”是什么?完全的把人体的脏腑功能,三阴三阳的开阖,完全地恢复。所以说一部歧黄啊,<<黄帝内经>>,它就叫“灵枢素问”,是有深义的,贯述于九九,九九八十一篇。灵枢素问中,贯述于九九八十一篇,所以它开篇就讲道生,就讲天地氤氲一元之气化育万物,这个一元之气,它就含有自静自动阴阳的两重性,也就是说我们讲的真阴真阳,自然的赋予,它是大自然赋予里面的。这个“道生”就是这样的,就是阴阳动静产生的阴阳相感,动静旋转,所以说就是本于一元之灵,判一为二,合化而分司,怎样去合化,怎样去分别司职,怎样成为神枢它的开合,而且并“迎天符,时适人”。所以我们学者,我们应该静心去体悟,只要我们静心,心静下来,我们回归到大自然,慢慢地通过我们的内观和外造,我们去感悟,就能够达到时空的三昧。所谓的“三昧”是什么?也就是说天地自然,天人合一它的根本是什么?它真正的原理是什么?它就是一部气化。更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修养,在于我们每一个人处方治疗处置的时候。当然了,如果你完全的按照这个规律,自然地就能够臻于神化,这个时候你的诊断处置,你的遣方用药,自然它是神化的,它是圆贯圆通的,它是圆融的,就叫神用无方。而不是你们所谓的什么方?就去用以前的什么方什么药?不一定。自然你所处的方就应对这个病人,这个时候,我们就称它为神方妙用。为什么?因为你把握住了我们人体的脏腑机能,天地的气机变化,还有人体发病的情况,还有这个外用----我们的中草药它的药性:升降开合,温热寒凉。我们能把握住这个,而且根据君臣佐使处方的原则,然后具体结合到病人的身体素质,根据他的邪势,他的转变规律,我们把它找准对应,所以说这个时候你的处方用药是很精准的,就不一定开那么多药,去下什么大包围,完全用不着。这个是今天我跟大家讲的精气神三宝,前面讲了“五行的本论”,后面是“精气神三宝”。

我送给大家一首诗,也是我当年跟随师傅他教我的,就叫道明。

道明

歧黄九九天人通,伤寒金匮语总同。

元灵育化三三理,妙药三品是根宗。

静中观取龙虎势,动里察求鬼神枢。

倒贯颠通法自然,迎天全人号神工。

什么叫道?这里的“道”和平时所说的这个“道”它其实是一贯的,不过呢我们讲医,它就是一团活泼泼的气化生理之道。“道明”就是要教会大家把握天地,把握自我,体悟自身内在的真阳真阴合化产生的五运六气,表里清浊,以及它的气机开阖变化。只有把握住这个,你才能算一个明----“明”是什么?也就是说洞悉,你能够把握住这个,再把握住这个外在的中草药它的药性,它的升降浮沉,寒热温凉,它的四气五味,你把这些给把握住了,然后把握住遣方用药的规律和这个法则,具体结合病人的生理机能,能够洞悉邪气,根据这个三阴三阳开阖变化,传递人体,所以造成的寒热盛衰,如果你把这些都给把握住了,你就是一个好的“明”医了。这就叫“道明”,送给大家。

“岐黄九九天人通”,就是黄帝内经讲的九九八十一篇,它就讲天人通,而真正贯通到这个<<伤寒>><<金匮>>其实是一样的,<<伤寒>>它就讲气化,为什么它要讲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你看三阳经里有开阖枢,三阴里边它也有开阖枢,只不过它没有发挥真阴真阳它的气机,它根于少阴水火合化。到了后来,由我们的郑钦安先生他发挥出来了。我这里只不过是在他的基础上,跟大家再进一步的阐述,这个元灵,我刚才也跟大家讲过,它氤氲化育,产生气化,循环贯注,产生了三阴三阳,它这个气化的机理。但是它根于什么?根于我刚才跟大家讲的----精气神。没有精气神,就没有三阴三阳,没有五运六气,所以说“元灵育化三三理”,而妙药啊就是我们自身的上品三药。“妙药三品是根宗”,就是这个。“静中观其龙虎势”,是什么?静中,就是教我们每一个做为我们学医的和行医的,我们要通过修正我们的身心,能够把我们自身的神清灵下来,这样的话,你看病处方,才会随时保持一个清灵的头脑,这个时候你的遣方用药,你的判断才不会出现偏差。所以这个我们就称呼它为“静”,“静中观其龙虎势”,“龙虎”是什么?“龙虎”就是我们所感悟到的自身的水火合化的升降开阖的偏差之势。所以说“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就是这个道理。其实啊,是讲我们内在的气机变化。当然啊,你内证有了,他的脏气的偏差,你肯定也能把握住他的“龙虎势”,什么是“龙虎”啊?龙争虎斗是什么?也就是他身上的这个气机,水火,他的开阖枢,他的三阴三阳,他的变化,就是龙虎势,也就是说在这个动里,在三阴三阳开阖里边观察而寻求。这个“鬼神枢”----“鬼神”是什么?“鬼神”它指开阖的一个状态。并不是你们所认为的什么鬼什么阴灵啊,这个我们就不说我们就讲中医的理论,就讲气机的变化,这个鬼神,“鬼者,归也”,是指气机迎合自然,由表入里,它是气机之阖。而这个神,是指阳气的生发,“神者,伸也”,它是气机之开,所以说“鬼神枢”是开阖变化。最终它是倒贯颠通,取法于自然,在我们的身上肯定是倒贯颠通的,什么叫倒贯颠通,你们可以自己去体悟,在这个时候如果你能够做到迎天全人,这个时候你就是神工了。好了,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吧,谢谢大家。

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与五行与保健食品的关系

五行:金、水、木、火、土

(顺位生,意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 火生土,土生金,…)

  (隔位克,意即金克木,水克火,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

  五色:白、黑、绿、红、黄(向上对应五行,下同)

  五味:辛、咸、酸、苦、甘

  五脏:肺、肾、肝、心、脾

  五官:鼻、耳、目、舌、口

  五色(注):

  以豆为例,绿豆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入肝经为木性;红豆有补血、利尿、促进心脏活动的功效,入心经为火性;黄豆益气补脾,入脾经为土性;白豆含有较多的钙质,入肺经属金性;黑豆治消胀,下气,性寒,入肾经属水性。再如:一个五行缺木的人,应多吃绿色的食物,多穿戴绿色的衣服饰品,甚至多些接近绿色的东西。

  五味与五脏(注):

  《黄帝内经》中有记载:食物的酸味与肝相应,有增强肝脏的功能;苦味与心相应,可增强心的功能;甘味与脾相应,可增强脾的功能;辛味与肺相应,可增强肺的功能;咸味与肾相应,可增强肾的功能。

  但是,在选择食物时,必须五味调和,这样才有利于健康;若五味过偏,会引起疾病的发生。如:酸味太过容易造成肝气太旺而克制脾胃功能(木克土);苦味太过又很容易造成心火太旺而克制肺气(火克金);甘味太过很容易造成脾胃过旺而克制肾气(土克水);辛味太过容易造成肺气过盛而克制肝气(金克木);咸味过多很容易造成肾气过盛而克制心气(水克火)。

  五脏与五官(注):

  人的五官与五脏也有直接联系: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肝有病者,眼中必有病象,如眼黄,眼涩,畏光,流泪;脾有病者,必口中乏味,食而不化,唇干裂;肺有病者,会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流鼻血,不辨香臭;心有病者,舌尖红,或舌头转动不灵,吐字不清;肾有病者,耳中蝉鸣,或痒,或背,或聋。凡五官之病,中医不仅治五官,更兼治五脏。

  附:各类食物与五脏滋补关系

  1酸生肝:酸味食物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常吃不仅可以助消化,杀灭胃肠道内的病菌,还有防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之功效。以酸味为主的乌梅、山萸肉、石榴、西红柿、山楂、橙子、均富含维生素C,可防癌、抗衰老,防治动脉硬化。

  2苦生心:古有良药苦口之说,中医认为苦味食物能泄、能燥、能坚阴,具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像橘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常吃能防止毒素的积累,治疗各种疮症。

  3甘入脾:性甘的食物可以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疲劳,调胃解毒,还具有缓解痉挛等作用,如红糖、桂圆肉、蜂蜜、米面食品等都是补甘食物的不错选择。

  4辛入肺:中医认为辛味食物有发汗、理气之功效。人们常吃的葱、蒜、姜、辣椒、胡椒,均是以辛味为主的食物,这些食物既能保护血管、又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经常食用,可预防风寒感冒。但患有痔疮便秘、神经衰弱者不宜食用。

  5咸入肾:咸为五味之冠,百吃不厌。中医认为咸味食物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如盐、海带、紫菜、海蜇等属于优质的咸味食物。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心主脉,【五脏于五体的关系】

五脏与五官.五行 .五体.五志 .五色.五声.五味的关系。

五官:舌 目 口 鼻耳

五行:火 木 土 金水

五脏:心 肝 脾 肺肾

五体:脉 筋 肉 皮骨

五志:喜 怒 思 忧恐

五色:红 青 黄 白黑

五声:笑 呼 颜 呻哭

五味:苦 酸 甘 辛咸

五指与五脏的关系

大足趾→金属→肺→大肠(相表里)秋调肺忧伤肺色为白

二足趾→土属→脾→胃(:::)思伤脾色为黄

三足趾→火属→心→小肠(:::)夏调心喜伤心色为红

四中趾→木属→肝→胆(:::)春调肝怒伤肝色为青

五足趾→水属→肾→膀胱(:::)冬调肾恐伤肾色为黑

人体仿佛是一部复杂精密的仪器,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高速运转。人体由10亿亿个细胞组成,细胞与细胞、器官与器官之间协调运作,因为,不能不说每个器官都是一个奇迹。有耳朵听音乐,有眼睛看风景,有嗅觉闻花香,有味蕾尝佳肴……这架肉体机器最神奇的力量就是再生。伤口破了,可以自动愈合;骨折之后,可以自动长好。但这种再生能力会随着机体的衰老而下降,要想不断激发身体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主要还是要靠不同的食物提供均衡营养,以便不断地清理滋养器官来达成。

一、营养均衡是关键
民以食为天,世界卫生组织营养专家公布:每人每天要吃30种以上不同食物才能达到身体需要。日本专家强调每人每天要吃至少50种甚至80种食物。因为饮食健康有很大关系,所以这就是日本女性成为世界寿命冠军的原因之一。西方营养专家将食物中的营养分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和水七大类。其中纤维素人体不能吸收利用,但肠道的乳酸菌需要它,同时它还能促进肠蠕动,帮助消化和排泄。水是生命的载体,它占体重的60%以上。而其余五种营养元素按其作用在人体内的需求比例分别是:635%的碳水化合物,23%的蛋白质和12%的脂肪,其余两种仅占15%的比例。要使我们日常生活中按上述科学合理的比例摄取营养的话,也必须由多种食物来提供,才能使营养达到均衡。但呼哪些食物,吃多少呢?对于非专业人员真的很难掌握。
中华五千年的食养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的祖先早在数千年前就发现,自然界是个大宇宙,有有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人体是个小宇宙,有心、肝、脾、肺、肾五大脏器,它们是相对应的。食物也有五种属性,按照各自的属性营养不同的脏器。
脾胃属土,对应消化系统,需要黄色微甜的食物来滋养;
肺属金,对应呼吸系统,需要白色,微辛辣的食物来滋养;
肾属水,对应循环系统,需要黑色,微咸的食物来滋养;
肝属木,对应免疫系统,需要绿色,微酸的食物来滋养;
心属火,对应内分泌系统,需要红色,微苦的食物来滋养;
综合前面的内容可以得出结论,我们每人每天要吃
五色
五味、五谷杂粮、高纤维、高碳水化合物、富含水分的食物,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还要保持清淡的口味,适量摄入肉食保持身体的热量,每日食物至少要保证30种以上,才能做到均衡科学的营养。慈禧太后每餐吃108个菜,可对于普通人真是太难做到了。
二、正确选择保健品
1、为什么要吃保健品?
像蔬菜、水果等富含水分的食物,能帮助涤清体内垃圾,且富含抗氧化物等极易被人体吸收的养分,这些生命力强的食物又称悦性食物。美国提倡吃西兰花,因为防癌,它属绿色食物,能滋养免疫系统,但你知道吃多少能防癌吗?专家指出每餐要吃4公斤。看来靠吃普通食物很能说会道达到人体每日足够必须的营养量。但是,要使身体保持旺盛的精力,摄取均衡营养至关重要。同时现在的食物污染、空气污染以及精神压力我们更加没有办法摆脱。人类越来越迫切需要方便、快捷、高营养、低热量易吸收的食品来满足均衡营养的需求。
1)人的肠胃每天能承受的普通食物量(粮食、肉、蛋、蔬果等)提供的营养,不够身体各大系统需要的营养量。
2)生活节奏快,很多项式选择快餐,很多必须的养分十分缺乏。
3)农药、化学添加剂和杀虫剂的普遍使用,造成食物污染,营养万分流失、变质。
4)不良的包含习惯——暴饮、暴食;过度节食、偏食、厌食;误食有害物超标的垃圾食品;成年人过多食用咸、甜、油的三高食物等,造成身体营养失衡。
5)由种种原因导致亚健康人口比例占70%,疾病人群占15%--20%,健康人群仅占5—10%
也就是说,有85%以上的人群体内垃圾堆积过多,处在酸性体质状态。美国一位营养专家曾指出,完全靠食物改变人的体质需要6—8年的时间,我们提倡吃的碱性食物均为水分含量很高,营养成分相对较少的食物,所以,适当配合悔棋的保健品可以帮助身体更快地达到健康。
2、正确选择保健品
如果通过食物能摄取到足够必须的营养,比如鱼油、大蒜油等,我们就不主张吃保健品了,但吃鱼、吃大蒜这些食物就可以了吗?就能获得均衡营养达到健康需要了吗?虽然这些产品会列举出种种的好处,炒概念罢了!人得病或健康是因为吃了太多的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如果你再继续吃这些,营养失衡,岂不是更严重?现在吃花粉的人非常多,但有多少人知道,花粉外面有壳,现代技术无法粉碎破壳,人体根本不能吸收。可很多人感觉花粉养颜,这都是炒作概念的结果。
面对林林总总的保健品,真正的专家可以鉴别真伪。我们消费者如何正确选择保健品呢?我有以下建议供您参考:
健康是一种观念,每天坚持适量运动,充足睡眠,保持乐观的心情,合理安排日常膳食,适当选择保健品,健康是一种习惯,不靠专家,不靠医生,也不要迷信保健品,健康只能靠自己。
环境污染是工业革命后的产物,西方人以动物性脂肪、蛋白质为主要食物来源,这些食物不易吸收利用,大量在体内堆积。如果身体能把昨天、前天以前吃的所有食物都排出去的话,身体绝不会生病。但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全美有61%的人口超重,病态肥胖者高达27%。面对这些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世界各先进国家似乎还找不到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全面控制和解决。

人的身体要保持健康状态,应维持身体的进(阴)出(阳)平衡,即吸收足够必需的营养,排除体内的糟粕

人们每年花费庞大的金钱,吃下美味精致的食物,却招来营养失衡,过度肥胖甚至更为严重的疾患。而大多数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等得病之后再投大笔金钱买抗病药、抗生素,甚至花重金住院治疗来解决身体失衡的痛苦,却发现健康已经远离。
自然界凡是具有生命的物质,均具有“再生”能力,小草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即显再生能力。人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每天都有新生死亡,这种吐故纳新的过程就是人体的再生。当身体的再生能力受到障碍(一部分细胞组织处于休眠状态丧失功能),人体就表现出疾病。使用药物治病的原理就是“替代”原理。比如糖尿病人体内胰腺组织细胞受损,致使血糖浓度升高,并经由肾脏排泄出来。药物治疗糖尿病是替代胰腺细胞的功能,让那些完好的胰腺细胞也休息。按“用进废退”原理分析,胰腺自身功能越来越下降,最终离不开药物。大多数糖尿病人终生服药,几乎都死于药物带来的合并症。遗憾的是,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有病必须吃药,吃药才能治病。其实,生病就是人体的再生功能下降,身体的毒素以及死细胞不能及时排除,导致新生细胞分裂速度变慢。

人的外貌、形体五脏有直接的联系,而五脏的平衡协调依赖均衡的营养。在五官当中:
肝气上通于目,其华在爪;
心气关联于舌,其华在面;
脾气上通于口,其华在唇;
肺气关联于鼻,其华在肤;
肾气上联于耳,其华在发。

五行相生相克解析
古代人认为,天下万物皆由五类元素组成,分别是金、木、水、火、土,彼此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在我国,“五行”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归藏易》、《连山易》中均有其记载。

图片
一、五行简介:
木、火、土、金、水是指五行的五种运动的物质。而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研究它第一个要注意的,是“行”,假使算命先生算命,把行认为是走路,那就绝对错了。我们翻《易经》,乾卦的“天行健”这句话,这个“行”是代表运动的意思,就是“动能”,宇宙间物质最大的互相关系,就在这个动能。这个“动能”有五金,以金、木、水、火、土作代表。也和卦一样,是种传统符号,不要看得太严重了。所谓“金”并不是黄金,“水”亦并不是和杯中喝的水一样,千万不要看成了五行就是五种物质。上古文化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就是现代的地球文化,地球外面的五星,对我们的关系很大。


二、历史记载:
《归藏易》关于五行相生记载
五行相生:
(1:瀛鸯2:鸠烛 代表金)金生(5:蝎夔6:介赑 代表水)水,
(5:蝎夔6:介赑 代表水)水生(3:蛊羽4:犀婴 代表木)木、
(3:蛊羽4:犀婴 代表木)木生(7:丝咫8:雾餮 代表火)火、
(7:丝咫8:雾餮 代表火)火生(9:赉渫0:澞塬 代表土)土、
(9:赉渫0:澞塬 代表土)土生(1:瀛鸯2:鸠烛 代表金)金。
现代人对五行相生的理解
金生水,因为地球上最原始的水就是从地球内部转化而来的;
水生木,因为水灌溉树木,树木便能欣欣向荣;
木生火,因为火以木料作燃料的材料,木烧尽,则火会自动熄灭。
火生土,因为火燃烧物体后,物体化为灰烬,而灰烬便是土;
土生金,因为金蕴藏于泥土石块之中,经冶炼后才提取金属;
在《连山易》关于五行相克记载
五行相克:
(1:紫嵇2:峚峞代表金)金克(3:攰攱4:翟氒代表木)木、
(3:攰攱4:翟氒代表木)木克(9:斗饕0:萤觚代表木) 土、
(9:斗饕0:萤觚代表土)土克(5:牂牃6:翰道代表水)水、
(5:牂牃6:翰道代表水)水克(7:爜爝8:龏鸮代表火)火、
(7:爜爝8:龏鸮代表火)火克(1:紫嵇2:峚峞代表金)金。
现代人对五行相克的理解
金克木,因为金属铸造的割切工具可锯毁树木; (有矿的土地不长草)
木克土,因为树根吸收土中的营养,以补己用,树木强壮了,土壤如果得不到补充,自然削弱;
土克水,因为土能防水;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水克火,因为火遇水便熄灭。
火克金,因为烈火能溶解金属;
五行的不足与过剩
五行不足
补救颜色
白色
黑色、灰蓝色
赤色、咖啡色
黄色、紫色、粉红色
青色、绿色
佩戴水晶
白水晶,白幽灵
黑发晶,虎眼石黑曜石
石榴石,红玛瑙,茶晶,碧玺
黄水晶,紫水晶,粉晶,紫黄晶
绿水晶,绿幽灵,绿发晶
五行过盛
补救颜色
黑色、灰蓝色
青色、绿色
黄色、紫色、粉红色
白色
黄色、紫色、粉色、红色
佩戴水晶
黑发晶,虎眼石,黑曜石
绿水晶,绿幽灵,绿发晶
黄水晶,紫水晶,粉晶,紫黄晶
白水晶,白幽灵
黄水晶,紫水晶,粉晶,紫黄晶

三、相生相克
图片

五行相生: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五行相克: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五行相生含义:

木生火, 是因为木性温暖, 火隐伏其中, 钻木而生火, 所以木生火.
火生土, 是因为火灼热, 所以能够焚烧木, 木被焚烧后就变成灰烬, 灰即土,所以火生土.
土生金, 因为金需要隐藏在石里, 依附着山, 津润而生, 聚土成山, 有山必生石, 所以土生金.
金生水, 因为少阴之气(金气)温润流泽, 金靠水生, 销锻金也可变为水, 所以金生水.
水生木, 因为水温润而使树木生长出来, 所以水生木.

五行相克含义: 是因为天地之性

众胜寡, 故水胜火.(水比火多,就能灭火)
精胜坚, 故火胜金.(金虽然坚硬,但也能被精火融化)
刚胜柔, 故金胜木.(金比木头刚强)
专胜散, 故木胜土.(木为专,土为散,聚在一起胜过分散)
实胜虚, 故土胜水.(土为实,水为虚)

五行生克制化宜忌:

金: 金旺得火, 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强金得水, 方挫其锋.
金能克木, 木多金缺; 木弱逢金, 必为砍折.
金赖土生, 土多金埋; 土能生金, 金多土变.

火: 火旺得水, 方成相济.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强火得土, 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 金多火熄; 金弱遇火, 必见销熔.
火赖木生, 木多火炽;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水: 水旺得土, 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 木多水缩; 强水得木, 方泄其势.
水能克火, 火多水干; 火弱遇水, 必不熄灭.
水赖金生, 金多水浊;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土: 土旺得水, 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 金多土变; 强土得金, 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 水多土流; 水弱逢土, 必为淤塞.
土赖火生, 火多土焦;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木: 木旺得金, 方成栋梁.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强木得火, 方化其顽.
木能克土, 土多木折; 土弱逢木, 必为倾陷.
木赖水生, 水多木漂; 水能生木, 木多水缩.

四、所主事物:

五行数理

金—— 一
木—— 二
水—— 三
火—— 四
土—— 五

五行方向

金——主西方
木——主东方
水——主北方
火——主南方
土——中央

五行天气

金—— 燥
木—— 风
水—— 寒
火—— 暑
土—— 湿

五行颜色

金——白 色
木——青 色
水——黑 色
火——赤 色
土——黄 色

五行身体

金——皮、鼻孔、肺脏、大肠。
木——筋、眼睛、肝、胆。
水——骨、耳朵、肾脏、膀胱。
火——脉、舌头、心脏、小肠。
土——肉、嘴巴、脾脏、胃。

五行之性
木主仁, 其性直, 其情和, 其味酸, 其色青。木盛的人长得丰姿秀丽, 骨骼修长, 手足细腻, 口尖发美, 面色青白。为人有博爱恻隐之心, 慈祥恺悌之意,清高慷慨, 质朴无伪。木衰之人则个子瘦长, 头发稀少, 性格偏狭, 嫉妒不仁.木气死绝之人则眉眼不正, 项长喉结, 肌肉干燥, 为人鄙下吝啬。

  火主礼, 其性急, 其情恭, 其味苦, 其色赤。火盛之人头小脚长, 上尖下阔,浓眉小耳, 精神闪烁, 为人谦和恭敬, 纯朴急躁。火衰之人则黄瘦尖楞, 语言妄诞, 诡诈妒毒, 做事有始无终。

  土主信, 其性重, 其情厚, 其味甘, 其色黄。土盛之人圆腰廓鼻, 眉清目秀,口才声重。为人忠孝至诚, 度量宽厚, 言必行, 行必果。土气太过则头脑僵化,愚拙不明, 内向好静。不及之人面色忧滞, 面扁鼻低, 为人狠毒乖戾, 不讲信用,不通情理。

  金主义, 其性刚, 其情烈, 其味辣, 其色白。金盛之人骨肉相称, 面方白净,眉高眼深, 体健神清。为人刚毅果断, 疏财仗义, 深知廉耻。太过则有勇无谋,贪欲不仁。不及则身材瘦小, 为人刻薄内毒, 喜淫好杀, 吝啬贪婪。

  水主智, 其性聪, 其情善, 其味咸, 其色黑。水旺之人面黑有采, 语言清和,为人深思熟虑, 足智多谋, 学识过人。太过则好说是非, 飘荡贪淫。不及则人物短小, 性情无常, 胆小无略, 行事反复。
五行体质的区分
传统的中医理论中,“五行”即指木、火、金、水、土。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人相应,也可以划分为五种,也就是五行体质,你属于哪一类呢?
五行与养生+五行本论与精气神三宝+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与五行与保健食品的关系+五行相生相克解析+五行体质的区分+五行相生次序究竟是怎样的? - 舍得 - 舍得
五行与养生+五行本论与精气神三宝+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与五行与保健食品的关系+五行相生相克解析+五行体质的区分+五行相生次序究竟是怎样的? - 舍得 - 舍得



  木:两肩广阔,背部挺直,身体小弱,手足灵活,有才能,体力不强,多忧虑,做事勤劳。这种人大多能耐春夏,不能耐受秋冬,容易受秋冬寒气的侵袭而生病。

  水:肤色偏黑,体型比较胖,偏矮,头较大,腮部较宽,腹部较大,腰臀稍大,手指短,发密而黑,怕寒喜暖。机智,灵活,善变,富于灵感,喜自由,多疑嫉妒,心胸比较狭窄。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能耐秋冬,不能耐春夏。

  火:皮肤赤色,脊背肌肉宽厚,脸型瘦尖,头小,体型匀称,手足小,步履稳重,背部肌肉丰满。其性格多气,轻财,缺乏信心,认识事物清楚,爱漂亮,性情急。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能耐寒,受秋冬寒冷之气侵袭易生病。

  金:动作敏捷,心胸宽广,有远见,组织能力强,为人敦厚,做事认真。大多能耐秋冬,不耐春夏。

  土:皮肤黄,面圆,头大、肩背丰厚,腹大,大腿生的壮实,手足不大,肌肉丰满,全身上下匀称,步履稳重,举足轻,他们内心安定,主人为乐,不喜欢依附权势爱结交人,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能耐秋冬,不耐春夏。

五行相生次序究竟是怎样的?

图片

何锋/文
五行者,大家都知道,不外金、木、水、火、土等五种元素。五行相生,你可能回答,这个谁不清楚啊?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一路流行衍变,水是初始和终点。
但是,我要说,你的回答,可能是错的。世界就是这样,大家观察到的,众所周知的事情,往往并不是事物的生成衍变规则。五行相生的顺序,也是这样一个问题。
其实,就这个问题,古人的回答也是不一样的;可以说五花八门。有人做过统计,大体就有十一种之多。而且这些人,都是在《易经》和五行学说方面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大家。具体罗列如下:
1、《尚书》洪范篇则为:水-火-木-金-土;
2、《吕氏春秋》月令篇则为:木-火-土-金-水;
3、《管子》幼官篇则为:土-木-水-金-火;
4、《周脾算经》则为:木-金-水-火-土;
5、《墨子》则为:水-土-火-金-木;
6、《京氏易传》则为:土-金-水-木-火;
7、《皇帝内经》则为:金-火-木-水-土;
8、《抱朴子》则为:土-火-木-水-金;
9、《太玄经》则为:水-土-金-木-火;
10、《白虎通》则为:木-土-水-火-金;
11、《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则为:金-木-水-火-土。
这些都是易学《大家》,我想,他们之所以这样产生这样的认识,肯定有他们的道理。对于今天的我们,可能就会感到莫衷一是了。而这个问题,又是一些最基本的命题,不搞清楚和明白,恐怕对于我们认识世界,特别是对于命理的理解,就会导致偏差。到底谁的认识,更为准确呢?
首先,就是五行生成的起源。
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世界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上述学说,主张水为起源的观点,大体有三种,即《洪范》、《墨子》和《太玄经》;主张土为起源的大概也有三种,他们是《管子》、《京氏易传》、以及《抱朴子》;主张木为起源的也有三种,他们是《吕氏春秋》、《周脾算经》、以及《白虎通》;主张金为起源的有两种,他们是《史记》和《皇帝内经》。唯独没有火为起源一说。
仔细分析,这些学说,我们很快就可以发现,实际上与这些大家所处的时代背景联系最为紧密。
以土为本源的人,大多强调土的重要性,与他们所处的农耕文明联系最大。比如管子就是主管土地和财富分配的宰相,对于土地的重要性当然理解最深;认为地球一切生命都来源于土地。
主张木为起源的人,则主要从五行的流变与地球的运动规律来叙述和认识的。实际上不是五行生成次序的问题,而是五行衍变的规则。
主张金为起源的人,则往往强调生产工具的重要性,因为金属是从土地中提炼出来的,他们认为这个才是物质的精华,而且金属对于医疗所用的针灸器械、推动科学文明,甚至战争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实际上,现代科学证明,一切生命的起源是水,这是一个最为重要的立论基础。这个世界如果没有人类,没有生命,一切物质元素都没有意义。所以,需要排除其他的起源学说。
其次,就是世界物质的生成条件的问题;
大家知道,任何物质的生成,都离不开具体的条件。《易经》认为:世界初始归于太一,所谓天一生水,也就是说,天地混沌未分之际,这个世界就只是水。而水为阳之湿气,阴胜;水要生物,则离不开火,火为阴之燥气,阳胜。只有水火相济,相荡、相辅、相成才能衍生万物。因此,水是五行生成次序的第一个环节是没有问题的。
火则是水的对立面,性质属阳,实际上为水的异质化;也就是说,水的形质的变化而成为了火。现代科学更进一步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所组成,都是可以燃烧的。这就说明,水的确是火的本源,是可以生出火了的。
故此,古人说:“水之聚而形质化,莫不备阴阳之气在中而后成,故物之小而味苦者,火之兆也;物熟则甘,土之味也;甘极而反淡,淡,本(木)也。”也就是说,水因形质化而生火,水火出现后,因为阴阳合和,春木秋成,木和金就出现了。
所以火为五行生成序列的第二位,而木和金则是分别产生的第三和第四位序列,二者相继出现。最后就是土了,因为金、木、水、火均以土为依托,为载体,所以位列第五;也是水、火、木、金能够组成物质的前提。
也正因为这个道理,所以古人认为生数中,水为一,火为二,木为三,金为四,土居中间为五。土为五,也同样说明了土中同时具有,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也丝毫没有贬低土的重要性,反而是强化了土的重要性。
看来,《尚书》洪范之中的论述,是最符合事物本质,也符合易理一贯的论述,应该是最为正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