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絜矩之道

 燕舞馆 2014-01-20

絜矩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独有的宝贝

来源: 作者赐稿    作者:岳德常   时间:2012年5月20日      点击:1326 讨论:7

朱熹认为《大学》分为“经”、“传”两个部分,其中“经”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而“传”则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但我们也注意到,第二部分的“传”并非是简单地解释前面的“经”,其中也有也有对大学之道的创造性发挥,特别是“絜矩之道”,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所独有的宝贝,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所谓“挈矩之道”,《大学》在讲解“八条目”的最后一条时所讲的全部内容都可以算是,但其主要内容有两条,第一条是“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这也就是说,人们若要把明德推广普及开来,就要率先垂范。“老老”即是孝敬老人,“长长”即是尊重领导,“恤孤”即是爱护孤儿。明明德者不管是倡导什么还是反对什么,都要先从自己做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第二条是:“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挈矩之道。”其意思是说,你所厌恶于上级的行为,就不要用它来对待下级;你所厌恶于下级的行为,就不要用它来对待上级;至于前后左右,都是同样道理。

根据《辞海》中的解释:“挈,用绳子计量圆筒形物体的粗细。……矩是制作方形的工具。”再根据《大学》中的上面这段话,我们可以概括起来说,“絜矩之道”是规范自身行为的原则,这个原则在《论语》中已经有很多论述,如: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学而》)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冶长》)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为政》)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

“絜矩之道”是对孔夫子所提出的上述规则的概括提炼,其主要内容就是两条,一是要坚守高层次的道德标准,只能是率先垂范,才能上行下效。明德是每一个人天生就有的东西,比如恻隐之心,尊老爱幼之心,每个人都有,但人们往往由于各种原因而抑制了这些天性,因此闻道之君子就应当顺应人之天性,勇敢地把它表现出来,用实际行动来倡导它们。二是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首先用这种方式去对待别人;对这种行为方式,也同样要率先垂范,推己及人。从而使每个人都能保持自身利益的适度范围,社会自然就能保持稳定和谐。

这个“絜矩之道”非常重要,虽然它本来就包含在孔夫子的学说里面,就像一粒种子本来就包含了其成长过程的各个阶段一样,要把它清晰地表达出来,还需要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孔子后学们把它表达出来,这就是对儒学的发展。对于任何一个伦理学说来说,首先要提出新的人生目标,然后还要有与之相配套的行为规则,这两者相辅相成。如果没有一套行为规则,而且还必须是简洁的行为规则,那么,新的人生目标就难于推广开来,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只能是少数人独自把玩的东西。要坚守“大学之道”,就要就必须发展出一个与之相配套的简洁的行为规则,才有可能推广普及开来,因而这个“絜矩之道”就非常重要,需要我们予以高度重视。

我们可以用“絜矩之道”对比一下康德所提出的“无上命令”。所谓“无上命令”,也就是说,康德认为它是“无条件的”、适用于所有情况的,是强迫性的,因此也是绝对权威的。他用极其晦涩的语言来描述他的“无上命令”:

(一)如此行动,仿佛你的行为的格律会因你的意志而成为普遍的自然法则。

(二)尊重每一个人的本身,而不要将他当成达成某种外在目的的手段。

与康德的“无上命令”相对比,儒家的“絜矩之道”的内容与之大同小异,次序有所不同,其第一条相当于“絜矩之道”中的第二条,“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如何对待别人”。其第二条相当于“絜矩之道”中的第一条,先从自己做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无非是要求人们“以人为本”。由此可见,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人们对社会伦理法则的认识由于个性与时代的特质而不同,所要表述的内容其实还是同一个东西。对于儒家来说是“絜矩之道”,也就是“协调人际关系的法则”,康德则要人们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普遍的自然法则”。

我认为,这里面实际上包含了一个判断各种理论学说的合理性的标准,即它的可推广性,人们必须坚持那样一种行为方式,它可以无限地推广开来而不会导致矛盾冲突,这样才能使其成为“普遍的自然法则”。比如说“以人为本”就可以无限地推广开来,因而是一个“普遍的自然法则”;再比如“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也可以无限地推广开来,也是任何有理性的生命所必须遵守的“普遍的自然法则”。再来看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他认为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个人利益的行动,便可自动地实现整体利益,看起来也很有道理,但在推广的过程中,露出了弊端。当今世界为什么如此混乱,就是因为这个教条的内在缺陷,一是不以人为本,二是丛林法则,与儒家的“絜矩之道”和康德的“无上命令”是相冲突的,人们不知自身的限度,物欲任意膨胀,超过了自身的实际需要与可能,在与人和自然界交往过程中,恣意索取,“能以取到的就尽量去取,让你的邻居下地狱去吧”,坚持这种丛林法则的人本身就是内耗之源。在人们坚持这种法则的基础上,不管社会生产力达到多高的水平,都无法满足其欲望,如此随意放纵,自然就不能与社会、自然保持和谐。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一场严重的危机,其原因就根源于人们的这种行为规则缺陷。实践证明,它不能无限地推广开来,因而就不能保证科学发展,所以就不是康德所说的那种“普遍的自然法则”。

想当年刚改革开放时,我们也很相信斯密的理论,大家都相信,通过调动人民群众追求个人利益的积极性,生产力就可以发展起来;只要生产力发展起来了,一切都会自动变好。当时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乐观,自信地唱着“明天,明天,明天比蜜甜”,但这种对社会生活的内在机制缺少了解的盲目乐观是靠不住的。在引入了西方那一套市场法则之后,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内耗就会发展起来,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从难以预知的地方冒出来,所以当前的社会运行过程中便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与挑战。

特别重要的是,由于“主流精英”们盲目接受了西方世界的那一套价值体系,使得中国人在国际社会上丧失了自己的话语权,只能人云亦云,从而也就只能屈从于他者的利益,无力维护自己的利益。从与国际接轨,到形成出口导向型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再到现在的美债危机和“输入性通胀”危机,我们辛辛苦苦做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大蛋糕”,可到头来,自己的物质财富却被“虚拟”给了西方富国,仅仅落了一堆“看起来很美”的数字和不断贬值的美元,而且我们还找不到摆脱这种困境的出路。所以《大学》在结尾处说:“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因而要想把社会运行引入正轨,就必须坚持中国的儒家与西方的康德所发现的那些真理。相比较而言,我们更容易接受儒家的“大学之道”和“絜矩之道”;康德的学说以其艰深晦涩而著称于世,现在除了希望混个文凭的人们,恐怕没有谁会去读他的像砖头一样厚的著作。包括其他西方哲学家的著作,他们习惯于根据其著作的厚度来判断作家的水平,不考虑其对民众的亲和力。而儒家的“大学之道”和“絜矩之道”与之不同,表述得极其简洁精到,通俗易懂。《大学》全篇也就两千多字,关于“絜矩之道”的表述也就只有一百来字,说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实实在在的道理,即使是没有文化的普通民众,也可以理解并实践。儒家学说之所以能够推广开来并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占据主导地位,这与其表述上的简洁是分不开的。

同时,它在表述上的简洁并不影响其深厚博大。正如《中庸》所说的那样,“君子之道,费而隐”,它一方面贴近现实生活,此即所谓“造端乎夫妇”,虽“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另一方面又具备无限广大高远的理想主义,此即所谓“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也”。因而也就能够为各种不同水平的人们提供追求目标,能小能大,能近能远,下至个人生活,上至国家政治,都能“一以贯之”,从而把每个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把个人的道德追求统一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合力,形成那样一个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自由又有纪律,既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又有统一意志、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它就是康德所说的“普遍的自然法则”,其中所包含的那种基本法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以,我们今天要构建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就应当大力倡导“大学之道”和其中的“絜矩之道”,这是我们所独有的、可以向其他民族推介的宝贝,也是我们的“软实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