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奇石寻揽之二十九:太湖石

 傅氏藏书 2014-01-20
出生背景:
      太湖石与广东的英石、安徽的灵璧石和本土的昆石一起,构成了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四大玩石。
      其名因太湖而得。所以其产出主要是指产于环绕太湖的苏州洞庭西山、宜兴一带,其中以鼋(yuan)山和禹期山最为著名。同时,因为太湖石产于江浙交界的太湖地区,所以也有称洞庭石的叫法。
      一般意义上所说的太湖石,就是指江苏太湖周边产的。当然,浙江太湖石,也是实至名归的。另外,安徽太湖石、临朐太湖石以及房山太湖石,因其相似与太湖石,所以也这样叫。但是我个人认为,较之江浙太湖石,确实是不一样的,至少于玲珑之中有了粗狂与苍茫。也就是说,在石头的心性上,不属于南方水乡的温柔,而是属于北方山峦的雄浑。

性情禀赋:   

      太湖石属于石灰岩,多为灰色,或灰白色。它的玲珑剔透之美,是石灰岩长期经受波浪冲击,以及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蚀变化生成后,并被时间之手精雕细琢,从而呈现出观赏解读中瘦漏皱透、曲折圆润来。 
      作为典型的传统供石,太湖石以造型取胜,瘦、皱、漏、透是其最为主要的审美特征。故此,太湖奇石多玲珑剔透、重峦叠嶂之姿,其小者供于桌案,大者多宜作为园林石,陈设安坐在庭院林园之中。
      因为太湖石是由石灰岩遭到长时间侵蚀后慢慢形成的,所以就有了水石、干石之分。水石是在河湖中经水波荡涤,历久侵蚀而缓慢形成的;干石则是地质时期的石灰石在酸性红壤的历久侵蚀下而形成。相较而言,湖水中的为佳。

赏读价值:

        “千古名石”盛誉之下的江苏太湖石,因其在中国四大传统玩石中最能体现“瘦、皱、漏、透”这一古典赏石标准,而自被推上赏石前台时起,就备受推崇与赞赏。虽说就当下境遇而言,因为赏石审美理念的变化,太湖石今非昔比,但其自身具备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依然屹立。
      关于太湖石的描述与赞美,从来都不缺席。杜甫、白居易、李煜、苏轼、米芾、陆游、赵孟頫、董其昌、米万钟、郑板桥、李渔等等,那一处文人的背影之中,都有着蔚为壮观的太湖奇石文化印痕。从某种程度上说,赏读太湖奇石,就离不开与这些业已消失了的巨大背影对话,因为他们眼中的太湖石,融历史与文化于一身,附志向与才情于一体。解读、赏析,令人迷恋不已。
      作为恒定古代赏石标尺的太湖石,它身上所兼备的瘦、皱、漏、透,千百年来,一直被文人雅客奉为圭臬。瘦如壁立当空,孤峙无依;皱如纹理纵横,岁月潜存;漏则石上有眼,四面玲珑;透则此通于彼,彼通于此,其孔洞缠连,通灵剔透,委婉俏丽,含蓄内敛的石之品行,令人顿生无暇的遐思。
      对于太湖石的赏读,我虽然有千言万语,却不敢贸然乱解读。一则因为解读太湖石的诗词歌赋很多,大家完全可以查阅赏析;二则我对太湖石之怯,源于白居易的《太湖石记》。寥寥数语,全是精气神韵,没的说。
      “天下太湖石有三,秀雅灵巧玉华峰。丰润富态瑞云峰,清秀挺拔冠云峰。”按照这个索引,我找到了“秀雅灵巧玉华峰”所指的,亭亭玉立在上海豫园里“玉玲珑”(就是玉华峰);找到了“清秀挺拔冠云峰”所指的,矗立在苏州留园中的冠云峰;找到了“丰润富态瑞云峰”所指的,安坐在江苏苏州市第十中学校园内瑞云峰,放在这里供大家赏析品鉴,以品味太湖奇石的瘦漏皱透、虚实相映。

附图:
001: 
图片

002:
图片

003:
图片

004:
图片

005:
图片

006:
图片

007:
图片

008:
图片

009:
图片

010:
冠云峰
         
高5.7米,底高0.8米,总高为6.5米,重约5吨,其高大为江南园林中湖石之最。因石巅高耸,四展如冠,所以取名“冠云”。此石相传为宋代“花石纲”遗物。
图片

011:
玉玲珑
        石峰高约3米,宽约1.5米,厚约80厘米,重量3吨左右,具有太湖石的瘦漏皱透之美,相传为宋徽宗年间“花石纲”之遗物。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有诗为赞:压尽千峰耸碧空,佳名谁并玉玲珑。梵音阁下眠三日,要看缭天吐白虹。
图片

012:瑞云峰
        形若半月,多孔,玲珑多姿,峰高5.12米,宽3.25米,厚1.3米,涡洞相套,褶皱相叠,剔透玲珑,被誉为妍巧甲于江南。为宋徽宗“花石纲”遗物。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