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崔玉涛育儿问答大总结之【常见病篇】

 荷叶的图书收藏馆 2014-01-21
崔玉涛育儿问答大总结之【常见病篇】
 
        崔玉涛医生作为儿科医生,不给孩子乱吃药,乱打针的独道主张,得到了很多家长的信赖,小鱼儿把崔医生育儿问题做一个大总结,尤其是新妈妈们,记得好好借鉴,可谓是育儿宝典哦!

今天主要是针对常见疾病作出的大汇总,
常见病篇:
1、问:崔大夫,发烧到38.5度,吃了一包小柴桂,请问能同时吃美林吗?如不能,需间隔多久?
答:儿童发热最好选西药的退热药物,可准确地掌握药物剂量,间隔时间,且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两者交替使用。对高热不退且有惊厥前兆时,可两种药物同时服用,每种药物仍为常规推荐剂量。服用一种药物后出现呕吐,可以选择另外一种。中药与西药退热药如何交替使用,很难推荐。

2、10月婴儿前来就诊是因1周前开始腹泻,3天前已见好,昨天起有加重。一周前稀水便,便常规未发现异常;从昨天起又排稀水便,便常规偶见白细胞。家长担心孩子是否患上疑难问题。本是混合喂养+辅食,腹泻期间因怕辅食消化不好,即增加了配方奶。以此看来,腹泻加重的原因是乳糖不耐受。

3、婴幼儿发烧期间或烧后出疹的情况较多见。对发热时出疹情况,应尽快咨询医生。对高热后出疹情况,多可在家观察。对于皮疹,在确诊之前不要轻易使用药物。咨询医生时,注意叙述发热与皮疹的时间关系;使用药物及与出疹是否有关;最早发现皮疹的部位;是否有痒;是否有既往皮疹史等。

4、发热与皮疹。婴儿高热时,若同时出疹,形似粟粒样红疹,可为麻疹、风疹;很常见的是捂出的热疹。若是水痘,会很快见到红色粟粒疹+水泡+结痂三期同时出现的皮疹。高热持续超过五天+出疹,可能是川崎病。当然,用抗生素等药后,也可能出现药疹。若高热3天后出疹,多为幼儿急疹。

5、(1)太多家长担心高热会烧坏孩子的大脑!实际上,高热本身不会,高热惊厥有可能。所以才建议体温超过39度要退热。服退热药指征应是体表温度(腋温、耳温等)超过38.5度时。因使用退热药至其发挥作用需要一定时间,此间体温还会继续上升。常用退热剂的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2)退热药只作用于大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是否能达到降温效果,取决于体内热量的散发。体内热量散发主要通过皮肤,还有呼吸、排尿和排便。所以体内水分含量对退热至关重要。记住--多饮水(液体)利于退热;不同成分退热药可交替使用;静脉输注退热剂与口服相比无优势;抗生素不能退热!

6、若孩子,特别是婴儿出现便秘,可服益生菌。对1岁以内或本身有牛奶过敏的孩子,用益生菌制剂时,一定要注意制剂中是否含牛奶,更不要选择酸奶等牛奶制品。服益生菌同时,加上益生元(比如:乳果糖口服液),效果更佳。仅仅靠多喝水来解决便秘,其效果甚微。治疗同时应寻致便秘的原因

7、发烧时体温一定超过39度才证明孩子身体健壮吗?有位妈妈询问此事,因孩子近期发烧,体温最高为38.6度。发烧是致热源刺激大脑内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体内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引起发热。不同致热源对体温调节中枢刺激不同,致体温升高程度不同,与身体是否健壮没有关系。

8、应重视孩子打鼾!打鼾是因上呼吸道不畅所致。扁桃体和或腺样体肥大导致上气道不畅,睡眠时张口呼吸,同时出现打鼾,常伴呼吸暂停。打鼾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而且还会导致慢性缺氧,影响大脑发育。长久张口呼吸也会影响上颌骨发育,影响面容。若孩子有打鼾现象,可到耳鼻喉科就诊。

9、扁桃体、腺样体肿大会导致上气道梗阻,引起呼吸不畅,夜间呼吸暂停等表现。上气道不畅会引起慢性缺氧。长时间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扁桃体、腺样体肿大,除了打鼾外,更关键的是呼吸暂停和慢性缺氧。建议进行睡眠呼吸监测,确定是否一定要进行手术摘除

10、蛔虫、蛲虫等寄生虫卵都生活于潮湿的环境,比如湿润的土壤中。如果孩子经常玩土,才有可能接触到虫卵,才有可能吃进虫卵,导致常见的蛔虫或蛲虫病。现在的孩子玩土的越来越少,得上这些寄生虫病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少。面部出现白斑,不是寄生虫感染的主要征象,可能与癣等因素有关

11、预防和治疗便秘都应增加食物中纤维素入量。纤维素不被胃肠内消化酶分解,直接到结肠,才被肠道内正常菌群败解成短链脂肪酸。短链脂肪酸可吸收很多水分,致大便内水分增加,从而预防和治疗便秘。青菜中纤维素含量多,所以必须鼓励孩子吃青菜。乳果糖口服液等药物性纤维素只应暂时替代。

12、便秘在幼儿中并不少见。何谓便秘--大便干结、排便费劲。少见原因是肠道畸形等导致大便在肠道中存留时间过长,其中水分回吸收过多引起便秘,如乙状结肠冗长;常见原因是食物中纤维素不够,致大便中固水物质不足,形成干结大便。因排便费尽,排便间隔进一步拉长,致大便更加干结

13、(1)3岁男童因高热3天、严重腹痛半天来医院急诊,家长担心为阑尾炎。3天来高热,咽痛,进食水少,已超过2天未排便。检查发现咽部红肿伴有密集的出血性、多已破溃的疹子。腹部膨隆,肠鸣音活跃,左腹部可触及多个较软的包块。血检白细胞5×10*9/L,C-反应蛋白为7。诊断是疱疹性咽峡炎+便秘。
(2)疱疹性咽峡炎属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高热伴咽痛。由于咽痛,孩子进食水受限,不仅可导致高热一两天后退热困难(因体内水分不足),也常导致排便减少,甚至便秘。为此,家长一定鼓励孩子多次少量进食温度偏凉且流质的食物和多次少量饮水。否则退热药的效果会越来越有限。
(3)疱疹性咽峡炎与上呼吸道感染一样,整个过程在5-7天。唯一的不同,就是此病导致咽部明显疼痛,特别是患病3天后,咽部出血性疹子破溃可形成溃疡。为此,只能尽可能鼓励孩子进食温度偏凉的流食或水、液体等。静脉输液可补充一定液体,但喝水还具有冲刷咽部,避免继发感染的作用。
(4)疱疹性咽峡炎为病毒所致,属自限性疾病,抗生素不能缩短病程。体温超过38.5度应口服退热药,不接受口服者可选用退热栓。退热栓也有剂量问题。现在常用的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热栓为每粒150毫克。对乙酰氨基酚的使用剂量为每公斤10-15毫克。家长根据孩子的体重选用0.5、1、1.5或2粒/次。

14、发热是症状,不是原因。呼吸道、胃肠感染是引起发热常见原因。退热药只暂时退热,不能治疗发热的原因。所以,高热时(体温超过38.5度),应给孩子服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引起发热原因的解除需要一定时间,所以一般3-5天内孩子会有反复发热的情况,每次高热都应服退热药。

15、问:宝宝四个月…发烧了,还没超过二十四小时,之前有喝过美林,也采用了物理降温,可是没多久温度又到39度附近了,我该怎么办呀?
答:发热是症状,不是原因。呼吸道、胃肠感染是引起发热常见原因。退热药只暂时退热,不能治疗发热的原因。所以,高热时(体温超过38.5度),应给孩子服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引起发热原因的解除需要一定时间,所以一般3-5天内孩子会有反复发热的情况,每次高热都应服退热药。

16、由于幼儿急疹的确诊为马后炮,遇到高热后出疹,多可确定。遇到出疹,家长不应惊慌,而应放心才是。因为这种热后的出疹,既不怕风,也不怕水,不需特别护理,等待3天自行消退。出疹期间,不痒不痛,无需特别治疗。疹退后不留痕迹,更不后留疤。热退后出疹,即是疾病即将痊愈的征象。

17、幼儿急疹的确诊永远是马后炮。体温>38.5度,就应给孩子服退热药,以免高热惊厥。这只是一种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由于先期3天以高热为主,热退后出疹的特点而命名为一病名。孩子高热时,家长不要纠结是否为幼儿急疹,只要多饮水或液体,适时服用退热药,是否后续出疹并不重要。

18、发热是婴幼儿常见的症状,其本身不是一种疾病。注意给孩子多饮水;适时使用退热药物;根据病因选择治疗病因的药物;加上3-5天的等待,体温才可恢复正常。对于发热不要急于求成,只要体温能够控制于38.5度以下,避免了高热惊厥,就不会对孩子造成永久的损伤。抗生素不是退热药物!

19、发热时,注意多饮水,易于降温。体温超过38.5度,服退热药物。在能够接受的前提下,注意饮食营养。高热时,婴幼儿往往胃口不好,进食有限。此时,只要多饮水就不会出问题。一般上感引起的发热要有3-5天的过程才可退热。所以, 不要急于求成,注意液体入量,护理好发热的宝宝。

20、C反应蛋白或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不是仅用于评估细菌感染。体内出现感染、烫伤、手术等刺激都会体内C反应蛋白增高。C反应蛋白只能代表体内应急状况。如果血液检查显示白细胞不高,而C反应蛋白轻度升高,只能说明上感,无须服用抗生素。

21、高热惊厥是因高热导致神经系统不稳定--异常放电的结果。尽可能通过物理和/或药物降温控制体温不超过38.5度,可比较有效地预防高热惊厥。癫痫患者,在高热时也可出现惊厥。是高热引起惊厥,还是高热诱发惊厥,只有通过包括脑电图在内的全面评估才可确定。高热惊厥与缺钙无关。

22、感冒时,若流泪增多,说明同侧鼻部出现了水肿或分泌物增加所致的阻塞。因眼睛和鼻部间有一鼻泪管。鼻部阻塞可间接阻塞鼻泪管,致眼泪积于眼内,眼泪增多。如果能够缓解鼻部阻塞,即可解决眼泪过多现象。眼泪积于眼内过多,待水分蒸发后,就会形成黏糊的分泌物,这不是细菌感染征象。

23、孩子发热,检查示咽部充血,血液中白细胞计数不高,应支持病毒感染所致的上呼吸道炎症。此时,抗生素无能为力,因抗生素只针对严重细菌感染。对于病毒感染,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良药进行治疗。我本人不建议对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的孩子,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包括气雾治疗。

24、发热时,若体温未达38.5度,考虑用物理降温,包括多饮水、温水浴、退热贴等。只有体温超过38.5度,才需用退热药物。其实退热药物也是迫使人体通过皮肤散热的过程。若体内水分不够,不论是物理降温,还是药物降温,效果均不满意。若孩子不接受一种物理降温方式,可使用另外一种。

25、引起发烧的原因中,感染是常见的原因,但并不意味细菌是主因。也就是说,抗生素不是治疗发热的主要药物,除非证实引起发热的原因为细菌感染。咳嗽也是如此,只有细菌引起的咳嗽,才需用抗生素。不要将抗生素认成治疗发热、咳嗽的良药。常见的发热和咳嗽,绝大多数都是病毒感染所致。

26、引起咳嗽的主要原因是呼吸道内分泌物刺激,所以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成了治疗咳嗽的关键。雾化吸入可增加呼吸道内水分,稀释痰液,利于排出。再有,雾化吸入化痰药,如盐酸氨溴索,可直接稀释痰液,同样利于呼吸道内分泌物排出。对于有痰的咳嗽,雾化吸入化痰药,效果快且彻底。

27、上呼吸道感染是婴幼儿发热的常见原因。上呼吸道无论受到细菌,还是病毒感染,都会出现呼吸道粘膜水肿,继之出现分泌物增多。呼吸道内分泌物增多,就会刺激呼吸道出现咳嗽。咳嗽做为另一种常见症状,主要是呼吸道受到分泌物刺激所致。所以,才会在发热后出现咳嗽的情况。

28、发热不属于婴幼儿常见疾病,属于婴幼儿常见症状。引起发热的原因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原因。感染为主要原因,其中病毒感染是主要原因中的主要原因。发热时,首先应考虑物理降温,高热时(体温超过38.5度)辅以药物降温。发热至少24小时后,才可通过血液检测间接了解发热的原因。

29、(1)便秘指的是大便干结+排便费尽,原因是大便内固水物质不足。多喝水不能根本纠正便秘,而纤维素在结肠内被肠道正常菌群败解,产生固水的短链脂肪酸,可纠正便秘。排除肠道发育问题后,服益生菌+纤维素(乳果糖口服液)会有明显疗效。当然,改善饮食结构+良好排便习惯可预防便秘。
(2)不能根据排便间隔时间确定是否为便秘。有些婴幼儿对液体食物,特别是母乳,消化吸收能力很强,消化后食物残渣少,致使排便间隔时间长,但排便并不费尽,且大便也不干燥,这属正常现象。只有大便干结+排便费尽才属便秘。便秘易并发肛裂,只有解决便秘才可纠正肛裂。

30、(1)三岁儿童5天前发热,一天来体温已基本正常,半天开始出现腹痛和呕吐。家长担心病情有所加重,前来急诊。经询问孩子已3天未排便,检查发现仅是腹胀,肠鸣音活跃。给予开塞露后,排出很多干硬大便。排便后,腹痛基本消失,又观察2小时,进食水后未再呕吐。便秘也会导致腹痛和呕吐。
(2)肠道是人体健康的风向标。当情绪变化、疾病等都会导致肠道功能异常。有时肠道异常表现在先。比如:发烧咳嗽前已口臭、大便恶臭且干燥等。遇胃肠功能异常时,需警惕孩子开始生病了。生病期间,肠道仍会异常--排便间隔长、便秘。适当人工干预,恢复正常肠道功能,利于疾病尽快恢复。
(3)有些家长认为,生病期间进食少,排便间隔长不是大问题。其实,肠道除消化、吸收、蠕动功能外,还有分泌功能。人体内很多代谢废物会分泌到肠道内,随大便排出。千万不要认为,不吃不喝,就不会有大便。生病期间体内废物和一些毒素也会排到肠道内,及时排出利于疾病恢复。

31、(1)发现2岁幼儿发烧2小时,到医院希望能确诊引起发热的原因。发热不是一种疾病,是一种症状,多是由急性感染所致,但常早于其它症状(咳嗽、流涕、呕吐、腹泻等)。若孩子尚无明显的其它临床表现,仅有发热,很难过早诊断引起发热的原因。即使进行血液检查也不能获得有效的帮助。
(2)出现发热,若体温超过38.5度,应给孩子服用退热药;若出现腹泻,留取大便标本在1-2小时内送医院检查;若出现明显呕吐不能进食水,送医院诊治;如出现严重咳嗽和/或喘憋,立即送医院。仅是发热,且精神状况尚好,可在家观察。发热24小时后进行血液检测,才可具有参考价值。

32、(1)近来孩子出现发热,家长都会想到是否为手足口病。若一旦被诊断,家长惊恐的心态就达到了极点。甚至有些家长,为了得到一些心理安慰,希望医生改个诊断。因为患上手足口病,除需要上报当地防疫部门,还会得到幼儿园、周围邻居等的“警告”、“歧视”和“疏远”,似乎是件很难堪的事情。

(2)手足口病是由一组肠道病毒所致,绝大多数患者都是单纯的上呼吸道感染过程--发热、咽部充血性红疹和手脚掌面红色皮疹、还可能肛门周围出疹。整个病程5-7天。后期,咽部皮疹破溃,会出现溃疡,引起3天左右的进食困难。由于好发于群居地点,幼儿园、小学校容易成为高发场所。

(3)一组肠道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只有其中的肠道病毒71(EV71)会引起比较严重的后果,但发生率极低。为能早期确定是否为EV71所致,可于发热24小时后,抽血进行EV71-IgM抗体快速检测,1-2小时即可得知结果。绝大多数患儿都是非EV71所致,只是类似上呼吸道感染过程,家长不必过于惊慌。

(4)由于手足口病传播较快,群居地点--幼儿园、小学校等场所非常重视监测。如果孩子患了手足口病,应到医院确诊,同时在有条件的医院进行EV71-IgM测定,尽快告知幼儿园或学校,同时医院会上报当地疾病防疫部门,利于群体监测。对患病儿童来说,控制高热、多饮水、适当对症、无需抗生素。

33、 (1)1岁婴儿发热3天,偶尔咳嗽和流涕,检查只发现呼吸音稍粗;血常规示白细胞7.5,中性细胞32%,淋巴细胞67%。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建议多饮水(液体),控制体温不超过38.5度。一般疗程在5-7天。一天后,体温正常,但咳嗽加重。到另一家医院就诊,诊为气管炎,建议输抗生素。这是为何?

(2)上感初期,气道充血和水肿,虽有高热,但咳嗽往往不严重。上感好转期间,呼吸道充血和水肿逐渐消失,代之是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所致咳嗽和流涕增多。这是上感的典型过程。听诊可及异常呼吸音--痰鸣音。易被诊为气管炎。可用适量化痰药,无需用抗生素。抗生素既不止咳。也不化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