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3)高中生物高频考点(新课标必修三)

 悠雅书斋 2014-01-21
1、生长素的化学名:吲哚乙酸本质是乙酸不是蛋白质;生长素≠生长激素。

产生: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顶端分生组织

主要运输方式: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属主动运输);

生理功能:促进生长、促进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形成)等;

应用: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培育无子果实、解除顶端优势、田间除草等;生理作用两重性的理解: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①与浓度有关,一般规律: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不同的浓度可能作用的效应相同;与作用部位有关,②根、芽、茎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根>芽>茎);向光性的理解:胚芽鞘背光侧对生长素浓度不敏感(一般越多越能促进生长);田间除杂的理解: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浓度不敏感,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浓度敏感;培育无子果实的理解:种子产生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花蕾期人工去雄,由于阻断了种子的形成,生长素不能产生,但由于外源补充生长素,所以子房可以发育成果实(果实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不受影响)。

实验中要判断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还是抑制,应与加蒸馏水组进行对照;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枝条的方法:沾蘸(取)法、浸泡法;均应处理枝条的下端;作用效应的判断指标:单位时间内根生长的平均长度、生根的数量。枝条的生长状况、处理时间的长短、温度、土壤PH等都是无关变量,要控制!

2、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用于水果和蔬菜的保鲜;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叶、花和果实的脱落;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不是果实的形成),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各自单独发挥作用,而是通过复杂的途径共同调节着植物的生命活动。激素调节是通过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的。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需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3、植物激素类似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不易分解、效果稳定的优点。赤霉素最初在水稻感染赤霉菌后疯长发现的。

4、内环境指人体内的细胞外液,主要有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为:

血浆≠血液,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组织液和淋巴,正常情况下,血浆中不含有血红蛋白、蔗糖、淀粉、纤维素、呼吸氧化酶等成分,但会含有激素、尿素、神经递质等成分,正常情况下抗原抗体结合、碳酸氢钠与乳酸的反应等发生在内环境中。

5、人体血浆正常渗透压相当于0.9%NaCl溶液的渗透压,PH正常范围是7.35~7.45(与血浆中含有缓冲对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离子有关),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进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主要调节机制。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即并非只要内环境维持稳态机体就可以进行正常生命活动;但内环境稳态被破坏,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机体也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造成组织水肿的可能原因有:

①花粉等导致过敏反应时,组织细胞释放组织胺,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减少,组织间隙蛋白质增多,组织间隙水滞留。

②严重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血浆渗透压受血浆白蛋白含量影响较大,任何使血浆白蛋白减少的因素都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力量减弱,组织内液体增加。

③在某些病理条件下,淋巴管道堵塞,淋巴回流受阻,引起淋巴性水肿。

④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量肾单位破坏,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等均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

6、人体血糖正常水平是(80~120mg/mL)0.81.2g/L。

血糖的来源是:①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②肝糖原分解,③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去路是:①氧化分解,②合成肝糖原、肌糖原,③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胰岛素是促使血糖降低的唯一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可促使血糖升高。所以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互为拮抗关系,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互为协同关系。

血糖降低的条件下,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使血糖含量上升;血糖升高的条件下,胰岛素分泌增多,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使血糖含量降低;调节机制叫反馈调节(分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此处是负反馈,对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下丘脑中有血糖平衡中枢,通过神经调节的方式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过少,导致血糖含量持续上升;治疗糖尿病:定期定量注射胰岛素(不可口服,因口服会被消化而失效)。

7、(1)水调节的调节类型:神经—体液调节。

(2)参与水盐调节的主要器官:下丘脑——水调节中枢,分泌抗利尿激素;肾上腺——分泌醛固酮;神经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肾脏——水盐主要排泄器官;皮肤——水盐排泄器官。

(3)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生理作用:醛固酮——保钠排钾,也促进对水的重吸收;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8、人的体温来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机体在安静时,主要由内脏器官产热,其中肝脏产热量最大,劳动或运动时,肌肉成为主要的产热组织。人体散热的只要部位是皮肤。当人体处于高于体温的环境中时,出汗是唯一的散热方式。

体温中枢下丘脑。寒冷刺激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新陈代谢加快。温度感受器位于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体温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

9、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即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的任何环节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只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发生的反应才叫反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反射弧的识别方法:①传入神经上有神经节而传出神经上无神经节,②神经中枢中兴奋由传入神经传向神经中枢,由神经中枢传向传出神经。

一个反射弧中至少包含两个神经元,一个神经元包括细胞体(细胞核)和突起(树突和轴突)两部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神经冲动)形式传导,神经纤维膜未受刺激时的电位是外正内负(K+外流引起),接受刺激后的电位变为外负内正(Na+内流引起),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动作电位的振幅与细胞外Na+的浓度有关。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进行传递,突触的组成是:突触前膜(即前一神经元的轴突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即后一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胞体膜);突触前膜内有突触小泡(实质是高尔基体的囊泡,内有神经递质),突触间隙充满组织液,突触后膜外侧含有多种神经递质的受体;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不能反过来传递;神经递质分为兴奋型和兴奋抑制型(使后一神经元兴奋或后一神经元的兴奋被抑制)。抑制性递质是CI-内流,-能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电位变化,但电性不变,所以不会引起效应器反应。

10、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快,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慢;所以反射的快慢取决于反射弧中突触的数目,而不是神经纤维的长度。当电流表两侧出现电位差时,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从正极到负极)一致。

11、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下丘脑既是神经器官,又是内分泌器官,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大脑皮层的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按头足倒立式样与躯体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支配着对侧躯体的随意运动功能,并根据所支配器官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分配皮层的大小。语言中枢分为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听觉性语言中枢(H区)、视觉语言中枢(V区)、书写中枢(W区)。

12、激素是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

人体内的主要激素及其生理作用:

促xx激素释放激素由下丘脑分泌,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xx激素;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能促进细胞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作用于全身各组织细胞,能促进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作用于肝细胞,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性激素由性腺分泌,作用于性器官,能促进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经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肾集合管,能促进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变少;不同的激素具有不同的化学组成:生长激素、促xx激素释放激素、促xx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都是蛋白质,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性激素是固醇;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的运输不具有特异性,但作用的部位具有特异性;与神经递质一样,激素与受体结合后随即被分解。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性激素分泌的调节与此相似:既有分级调节、又有负反馈调节机制)

 高中生物高频考点(新课标必修三)

1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①从作用途径看: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弧完成,而体液调节则是通过体液运输进行;②从反应速度看:神经调节迅速,而体液调节则较缓慢;③从作用范围看:神经调节准确但比较局限,而体液调节则较广泛;④从作用时间看:神经调节短暂,而体液调节则比较长;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会影响脑的发育;动物的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14、三道防线:第一道:皮肤、黏膜;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体液免疫过程:

高中生物高频考点(新课标必修三)
细胞免疫过程:

高中生物高频考点(新课标必修三)

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是唯一不能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浆细胞(抗体)、T细胞(淋巴因子)穿孔素不属于细胞因子。

抗体指免疫球蛋白,还有抗毒素、凝集素。但干扰素不是抗体,干扰素是病毒侵入细胞后产生的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细胞分裂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有少量抗体分布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免疫活性物质有: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抗体、溶菌酶。

机体内衰老细胞、癌细胞的清除:细胞免疫。

二次免疫:条件:相同抗原再次进入体内;途径:记忆细胞直接识别,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效应:速度快、反应强烈。能分化为浆细胞的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

抗体特点: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免疫系统的功能: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

注射血清治疗患者不属于二次免疫(抗原+记忆细胞才是),血清中的抗体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   

抗生素(如青霉素、四环素)只对细菌起作用(抑制细菌细胞壁形成),不能对病毒起作用。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既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例如,进入体内的细菌外毒素,需要有特异的抗毒素与它结合,才能使它丧失毒性,因此主要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是胞内寄生菌,需要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才能将这些病菌消灭;病毒感染,则先体液免疫作用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播散,再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来予以彻底消灭。

艾滋病(AIDS):传染病;病原体:HIV(RNA病毒、逆转录病毒);病理:攻击T细胞;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缺B细胞:丧失体液免疫功能;缺T细胞:体液免疫减弱,细胞免疫丧失;缺吞噬细胞: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均减弱。

15、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样方法(植物、昆虫卵、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标志重捕法(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取样器取样法(活动能力较强、身体微小的土壤小动物)、黑光灯诱捕法(趋光性的昆虫);

决定种群密度的特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率,能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的特征是种群的年龄组成。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用抽样检测法,滴加培养液前,需先稀释,振荡摇匀;滴加培养液的方法: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其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有气泡需重新滴加);取样方法:16×25格式(希利格式)取四个角的中方格(共100个小方格),25×16格式(汤麦格式)取四个角的中方格加中间的中方格(共80个小方格);计数方法:①每天计数时间要相对固定,②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要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估算原理:①先计算每个小方格内酵母菌的平均数(M),M=所数小方格内酵母菌总数÷所数小方格数(100或80);②推算1mL稀释后培养液中酵母菌数(N),N=M×(1mL/每个小方格的体积mL);③推算1mL培养原液中酵母菌数(Q),Q=N×稀释倍数。

16、“J”型曲线形成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增长率不变;特点是种群数量无限增长;“S”型曲线的形成原因: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特点:种群数量先增长后保持相对稳定,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先变大,随后逐渐变小,最后为零;“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所能达到的最大值叫环境容纳量(又叫K值),是可变的(如果环境条件变得优越,K值会变大;反之会变小);在种群数量为1/2K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渔业上称为“最佳捕捞点”。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是合理利用和保护野生生物资源,害虫的防治。

17、群落的丰富度用种类的多少来衡量,而不是用数量的多少来衡量;

种群只有空间分布特征,不存在空间结构(例竹林中有的竹长得高,有的竹长得矮这不能称为空间结构);森林中的植物存在分层的原因与对光的利用有关,森林中的鸟类存在分层与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有关。

一座高山从山脚向山顶依次分布着不同的自然地带这是由于不同海拔温度不同造成的,这种现象不属于群落的垂直分布,群落的垂直结构是同一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

群落的演替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农田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两者的主要区别是起始条件不同,完成演替所需时间不同;在自然演替的过程中生物的种类越来越多,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18、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后三者属于生物,生产者指自养型生物(包括绿色植物和一些自养型细菌),消费者指自生、寄生的异养型生物(包括捕食性动物和寄生生物),分解者指腐生型的异养生物,不能简单地认为生产者指植物、消费者指动物、分解者指微生物;食物链(食物网)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食物而形成的联系,其中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但不包括寄生型消费者;能体现的种间关系为捕食、竞争;完整的食物链应从生产者开始,至最高营养级为止,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大,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19、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太阳光能;输入途径:光合作用(光能→化学能);总能量: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光能;利用和散失: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同化量的大部分通过呼吸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用于生长、发育、繁殖贮存在有机物中;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被下一营养级生物利用,一部分存在于遗体、遗物中被分解者分解,以热能形式散失;在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初级消费者,仍属于生产者的能量。

能量流动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传递效率10%~20%;单向原因:种间关系相对固定,前营养级生物不能利用后营养级生物的能量,生物不能将热能转化为化学能;递减原因:后营养级生物获得的能量是前营养级生物同化量的极少部分;能量传递效率:后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前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与能量的利用率含义不同,与食物链的延长无关);食物链越长,散失的能量越多;营养级越高,得到的能量越少;生态系统需要源源不断地得到能量补充;

生态农业的优点: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农田除杂草的生态学作用: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0、生态系统碳循环图解:

 高中生物高频考点(新课标必修三)

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二氧化碳和碳酸盐;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光合作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有机物;从生物体回到无机环境的形式:二氧化碳;途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燃烧;特点:全球性循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工业燃烧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减轻温室效应的主要途径:①植树造林,②节能减排。

2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包括:物理信息(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是生物)、化学信息(信息素)、行为信息。信息传递不像物质流那样是循环的,也不像能量流那样是单向的,而往往是双向的。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利用模拟动物信息吸引传粉动物,提高果树传粉效率和结实率);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利用音响设备诱捕或驱赶有害动物)。

2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能力有限);基础:负反馈调节作用;使稳定性增强的途径:增加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适当增加生物的种类,使营养节骨更复杂(慎重引入外来物种、以防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生态系统稳定性被破坏)。

2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途径: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间接价值即指生态功能(如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

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二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耕地减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