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電腦掃描 (CT) 和核磁共振 (MRI) 有何不同

 众妙之道 2014-01-22
電腦掃描 (CT) 和磁力共振 (MRI) 有何不同
 
發生在病人身上同一部位的病,有的醫生建議做CT有的醫生建議做磁力共振(MRI),讓病人感到困惑不解。為了讓讀者有個大致了解,筆者簡單解說一下。
CT和核磁共振(MRI)這兩種檢查方法,由於成像原理不同,各自檢查的適應症是不同的。
CT檢查說到底是X線檢查,它可進行全身各臟器掃描,掃描速度快,幾秒或十幾秒時間,就可進行某個器官或全身的檢查。
但和普通X線檢查一樣,過度進行CT檢查,對人體的輻射量有明顯的危害,特別是兒童,更不要頻繁做。
(MRI)核磁共振,是利用磁場和無線電脈衝成像,一種較安全的檢查,適合任何人群,包括兒童和孕婦。
 
但核磁共振(MRI)的應用以前受到一些限制,主要是掃描速度慢,現在改變為全數字化的磁共振設備,掃描的時間越來越快,讓病人受益很多。以前做一個腹部檢查需要大約50分鐘,甚至更長時間,現在10分鐘左右就解決問題。又如做腦神經系統掃描,現在只要8分鐘左右,甚至更快。以前,一些微小的病變可能看不清楚,一些組織器官或病變或的內部結構,在圖像上顯示得模棱兩可,現在可顯示得較清晰了。
核磁共振(MRI)的檢查時間,雖然比以前快了很多,但和CT比較仍然較慢;另外核磁共振(MRI)檢查時噪聲大,雖然進行了一些降噪處理,要完全去除噪聲,目前仍需一段時間,所以檢查時,醫生會給病人帶上耳塞,以減輕噪聲對病人的心理影響。
CT和核磁共振(MRI),從檢查功能上來講,有重叠的地方,但又不能相互替代,要根據病人具體情况選擇。
對於軟組織病變、腫瘤等,作核磁共振(MRI)檢查的分辨率高於CT 所以,一般神經系統(包括腦、脊髓)、腹部實質性器官(肝、胰腺、腎臟)、乳腺及身體各部位的關節,以及全身的軟組織 等,核磁共振(MRI),有優勢。
對於像肺、胃腸這樣含氣的器官,或者想了解冠狀動脈的情况,CT 檢查是首選。
對於腦出血性疾病,要盡快做CT檢查,以明確診斷。
雖然核磁共振(MRI)檢查對腦出血性病變也能確診,但檢查時間相對較長。如果懷疑是急性腦梗死,就要馬上做CT檢查。
因為在急性腦梗死發生的12小時之內,核磁共振(MRI)難以發現病變,CT在發病30分鐘左右就能確定病變部位。
隨着CT和核磁共振(MRI)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而且設備不斷的更新,它們在疾病的檢查和診斷上,各顯自己的優勢。
病人對它們 的檢查原理有了大致了解,對醫生的檢查和治療配合多少都有好處。
CT高危一次等同442次X光掃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